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

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

“嗡嗡——”

白晝,當電車的嗡鳴作響,一車車的人乘坐電車前往了南京以外的其他城市。

寫有“大明洪武二百六十年”的彩旗獵獵作響,城外道路上,左右兩排固定的電車,一南一北的運送百姓。

此時大明雖然有百萬人口,但活動範圍不過只有二府之地,相比較大明的疆域來說,活動範圍不足疆域的1%,而這也說明了大明在此界的潛力。

大明的民生科技已經追上了朱厚照在位時,水力和風力成爲了大明的主要能源,而石油則成爲了次要能源。

朱高煦也不知道此界爲什麼把資源弄得得那麼齊全,但自然資源除了水電和太陽,其它始終會消失,所以利用水電沒什麼不好的。

在水電運用上,此界甚至超過了人間的大明。

“三十七年時間過去了,算算時間,人間也應該進入高煦所說的小冰河災害活躍期了吧,不過厚照那小子說載坖從善如流,我大明應該平安無事的。”

朱元璋撫須輕笑,朱棣也跟着附和:“爹您說的對,俺大明千秋萬代,絕對不會因爲天災而倒下!”

“嗯……”朱元璋高興頷首,目光看向了奉天殿內坐着的其他皇帝,

這其中,朱允炆無疑情緒最爲平靜,畢竟人間的大明就算滅亡了,也基本和他毫無關係。

除了朱允炆,其它皇帝也各自心態不一。

說到底都死了幾十乃至一百多年了,好多事情已經看淡。

哪怕就算是很關心人間大明的朱元璋和朱棣,前者也不過想着在皇帝聚會時炫耀,後者則是避免捱打罷了。

只可惜朱元璋剛剛立下的話,下一秒就被一陣華光給打斷了。

“來了?!”

“來了!”

朱元璋激動的站了起來,朱棣也側目看去。

在他們的矚目下,一道華光將一道身影照耀在奉天殿門前。

“載坖,快快快,說說你的功績!”

朱厚照率先起身,不等朱載坖從混沌中走出,便拽着他走進了奉天殿。

等朱載坖雙目清明的時候,他自己被激動的朱厚照拽到了大明八位皇帝的面前。

“載坖啊,說說你的功績吧!”

朱元璋大手一揮,而旁邊的朱棣已經感覺到了不對勁,臺下的朱高煦更是直接打斷道

“我留的無字書裡讓你備足糧食,治理吏治,以此應對接下來長達十餘年的災情,你做的如何了?”

“啊?”朱載坖呆滯迴應,那反應瞬間讓朱元璋感覺到了不對勁,但他還是強撐着笑容道:“不用害怕,這裡是地府,你我都是已死之人。”

“我……”朱載坖有些支支吾吾,這一點都不符合朱厚照對衆人所說的他的形象,朱高煦直接站了起來。

“你支支吾吾什麼!快說啊!”

朱厚照眼看自家老祖宗要動手,他連忙催促朱載坖。

“我在位期間,文臣有趙貞吉、高拱、胡宗憲、張居正、譚綸、徐階、嚴世蕃、海瑞、李化龍……”

“武將有戚繼光、戚繼美、俞大猷、李成樑、李如鬆、戚金、陳磷……”

“父親病逝後,在我治下的大明朝發明了交流電的發電機,以及發明鎢絲電燈。”

“同時,世界氣溫增長到了極限,世界氣溫開始進入平穩期。”

“爲了應對世宗您的無字書,我令太學發明了尿素、鉀肥和抗生素,這使得糧食產量得到提高,許多疾病也得到治癒辦法。”

“同一時間,世界人口增長到九億,大明朝人口在我治理下增長至六億。”

“不過隨着氣溫開始降低,世界範圍內的自然災害開始增加,世界人口增長速度開始降低。”

“除此之外,趙貞吉、胡宗憲、高拱、徐階、嚴世蕃、俞大猷、海瑞等人相繼去世,政治上僅有張居正等人支持我。”

“我執政後期,東北的水患日益嚴重,加上昔年的渤海勳臣逐漸丟失權力,東北輕工業南遷的話題開始出現,但被我給否決了。”

“後來張居正等人病逝,廟堂上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北方輕工業壞賬一堆,地方上災害不斷,在國庫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我只能將北方輕工業南遷。”

“後來,浙黨和燕黨黨爭嚴重,但好在朝廷糧食足夠多,不用擔心糧食不夠吃,所以我也就沒有上心常平倉和儲備倉的事情。”

“只是我算的挺好,但是沒算到官商勾結,商人哄擡糧價,加上大食、波斯地區常平倉遭到挪用導致虧空多年,所以大食與波斯地區爆發叛亂。”

“同時印度斯當數千萬難民涌入山南地區,衝突不斷。”

“後來我感覺不對,調戶部官員調查才知道真相,立馬對浙黨下手京察。”

“經過兩年的京察,江南的浙黨官員扶持江南糧商在西洲、印度斯當走私糧食,哄擡西部大食、波斯、山南糧價,我將沈一貫等涉事三千餘名官員發配崑崙洲,涉事商人全部抄家斬首,家眷流配崑崙洲。”

“一場案子過後,國庫因此獲得六千餘萬兩查獲收入,其中三千萬兩則是被我用於平抑波斯、大食等地糧價。”

“此外,我放開了糧食貿易,使得世界各國共舉我爲“聖天子”。”

“藉此機會,我與各國使團深入交流,並建立了一個以大明爲主導的貿易聯盟。”

“西邊的叛亂很快被我所平定,山南的難民也因爲國內的糧價平穩而返回故鄉。”

“西洲和印度斯當各國成爲大明的下游工廠,爲大明提供足夠便宜的人工。”

朱載坖說着自己的功勞,朱高煦卻越聽越不對勁,他直接問道:

“大明經濟體量起碼二百億,你就抄家六千萬,這點錢能幹嘛?”

“還有,回答我的問題,你死之前的大明常平倉糧和儲備倉糧有沒有查清過,實際有多少?”

朱高煦致命兩個問題把朱載坖給問住了,朱厚照看得一陣火大,直接上腳把朱載坖踹翻在地上:“老祖宗問話呢,答!”

“常平倉……常平倉大約是八千四百餘萬石,儲備倉大概五千二百餘萬石左右。”

得,瞧朱載坖這充滿不確定性的回答,朱高煦直接被氣得深吸了一口氣。

“也就是說,伱根本沒查糧倉,所有的數據都只是下面人交給你看的?”

“額……大差不差吧……”朱載坖心虛回答,朱厚照聞言直接抽出革帶:“好個大差不差!”

“爹!爹!”

“別叫我爹!”

朱厚照追着朱載坖抽,朱高煦有些氣血上頭,站在原地半天不動。

朱元璋的笑容收起,臉上表情抽搐。

“朱棣……”

“爹!這可不能怪俺啊,俺都死了快兩百年了!”

“你還好意思開口!都是你的後人!”

朱元璋咆哮着抽出革帶,而這次朱允炆第一時間躲開,朱棣身旁無人,捱了一鞭後立馬跳起來往外跑。

“朱棣!你給我站住!”

“爹!這真的與俺扯不上關係……額啊!”

“你還敢頂嘴!!”

朱元璋追着朱棣抽,朱厚照追着朱載坖抽,朱見深追着朱佑樘抽……

一時間,整個奉天殿成了菜市口,

朱允炆得意的看着眼前一切,朱瞻壑與朱祁鉞則是心虛的看着朱高煦,生怕自家爹(爺爺)動手。

好在朱高煦沉住了氣,兩人才沒被打扁。

倒是朱允炆看了一場好戲,心裡直呼痛快。

“好好好……我就說不可能一直出明君嘛,嘿嘿嘿……朱高煦,你也有今天,哈哈……”

朱允炆忍不住笑出了聲,結果一看到朱高煦在直視自己,他立馬捂住了嘴。

一場鬧劇持續了大半年,這大半年時間裡,朱載坖接任了朱允炆捱打的位置,幾乎每隔幾天就被朱棣、朱厚照、朱見深追着打。

朱標的鬱悶緩解了不少,朱允炆爲因此渡過了一段安逸的時光。

幾年後,隨着華光再度降臨,大明的皇帝們都被接引到了皇帝島上。

剛剛落地,朱元璋就被諸多皇帝包圍了起來。

“唉,重八賢弟,我早就說過了,哪朝哪代都有意氣風發的時候,可別以爲能意氣風發一輩子。”

“重八賢弟,我知道明君中斷了,你很難受,但你往好想想,起碼你的大明超過了二百六十年啊!”

“來,重八賢弟,把你這次降臨兒孫的光榮事蹟與我們說說你,雖然他沒有開疆拓土,但也別太苛責他!”

“重八賢弟啊……”

朱元璋斷斷續續炫耀了二百多年的大明朝,如今卻是遭到了反噬的時候。

劉邦、李世民、劉秀、劉裕、鐵木真等人威脅他陰陽怪氣,弄得他直接抽出革帶,追着朱載坖一頓猛抽。

好不容易熬過皇帝聚會,大約過了五年左右,天空中再度降臨華光。

這次皇帝降臨後,朱棣與朱厚照忐忑不安的等待華光身影變得清晰,朱高煦和朱元璋則是面色鐵青。

大明正處於災害期,新君不過在位十年就駕崩,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華光漸漸消散,從中走出的是一位年紀看上去二十五六的皇帝。

“釴兒,快說說大明怎麼樣了!”

“對,快說!”

朱載坖哭着跑上去抱住了自己兒子,如果朱翊釴不能解決災情問題,他感覺他會被打幾百年。

與朱載坖一起上去的,還有十分着急的朱厚照。

“爹……爺爺?”

朱翊釴沒想到世界上竟然真的有地府,不過作爲一個學究,他下意識將地府認爲是其它緯度的存在。

“爹您駕崩過後,我便任用孫傳庭、袁可立展開新政推行,同時南澇北旱的現象加劇,官商勾結,哄擡糧價的現象則是屢見不鮮。”

“我聽從孫傳庭和袁可立的建議,先爲軍隊增加軍餉,以此保證軍隊不出問題,然後再對內廷動手,將太監查了一遍,查出兩千餘萬財富。”

“彼時老撾、貴州指揮使王崇明等人作亂,北洲衛王也舉兵靖難,大食地區因爲官商勾結,資本哄擡糧價而叛亂。”

“面對這些局面,兒臣只能倚重孫傳庭、袁可立來一項項解決。”

“只可惜兒臣年紀太大,最後只來得及解決內部叛亂,還沒來得及收拾大食的叛亂就駕崩了。”

“對了!”說到這裡,朱翊釴有些抱怨的對朱載坖道:“爹,您明明知道無字書裡有災情的描寫,爲何不聽我的,儲備抗災糧食!”

面對朱載坖留給自己的爛攤子,朱翊釴可以說彌補的心力交瘁,結果等他即位後才知道,無字書早就提過災情,而自己父親竟然毫無準備。

“我……”朱載坖想說什麼,結果朱厚照直接把他拽起來:“你小子好得很,我生前那幾年你挺會裝啊!”

“爹!你聽我解釋!”朱載坖喊破喉嚨,朱允炆卻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向朱厚照遞了一根革帶。

“解釋?我看是狡辯吧!”

朱厚照毫不留情的追着朱載坖開始猛抽,朱元璋等人聽完朱翊釴的話,也只能嘆息道:

“你做的不錯,總比什麼都不做好多了,接下來就看天意吧。”

“這是太祖爺和太宗爺、世宗爺、高……”

朱佑樘走上前來爲朱翊釴介紹,朱翊釴聽後連忙作揖:“參見老祖宗們,請老祖宗們放心,太子朱常清從善如流,一定能解決災情和叛亂問題的!”

“再說吧……”朱元璋嘴角抽搐,他現在已經不敢相信什麼“太子從善如流”的鬼話了。

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朱載坖,心裡氣不打一出來,都加入了抽打朱載坖的隊伍中。

當然,朱高煦和朱翊釴沒有加入進去。

朱高煦有問題詢問朱翊釴,朱翊釴則是礙於朱載坖畢竟是自己親爹而不敢動手。

“小子,說說民間思想有沒有變化?”

“思想?”朱翊釴搖了搖頭:“老祖宗您說的是無字書中的思想吧。”

“如果是書中的思想,那目前還沒有出現,百姓們如今依舊最追憶老祖宗您。”

“是嗎……”朱高煦臉上露出一抹笑容,隨後搖頭輕笑離去,只留下一場鬧劇的奉天殿。

他走出奉天殿後,奉天殿廣場上也早早聚集了隆慶年間降臨的文臣武將。

這些年時間裡,朱高煦與王回、王瑄、楊展、王守仁、王越、王瓊、戚繼光、胡宗憲、張居正、高拱……等人聊的不亦樂乎。

儘管爲官時,這羣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但死後世界裡,衆人也漸漸沒了那麼多心思,只是一門心思的想事情來打發時間。

在朱高煦的指點下,此界民生方面的科技,基本是已經全年超過了人間的科技,想想也不奇怪。

能獲爵的太學勳臣,哪個不是百萬裡挑一的科研天才。

朱高煦提供課題和大致方向,這數百名勳臣前仆後繼的研究,研究速度能超過人間並不奇怪。

哪怕朱高煦沒有專攻軍事科技,但只要地府解除限制,他也能依靠大明在此界的二百餘萬人口,迅速拉出數萬大軍。

當然,這種事情也就是想想,他當皇帝已經當累了,在此界好好擺爛躺平纔是他現在最想幹的事情。

哼着小曲,朱高煦向着大明宮的壽寧宮走去。

回到壽寧宮,瞧着坐在院子裡刺繡的郭琰,以及朱瞻圻、朱瞻坦等一堆藩王和后妃,朱高煦舒緩了一口氣:

“人間如何,其實對於來說也只是過去式了。”

他加入到了院子內,而奉天殿上卻依舊雞飛狗跳。

時間一晃,幾年時間如期過去,期間他們去了一趟皇帝島。

由於朱翊釴做的不錯,老朱毫無疑問又秀了一波,然而因爲朱翊釴沒有開疆拓土,所以劉邦他們根本不把老朱這套放在心上。

直到朱翊釴降臨十五年後,隨着華光再次降臨大明,老朱他們才重新來了興趣,一擁而上。

降臨的朱常清在朱翊釴的幫助下,很快弄清了局勢,並將自己在位的所作所爲,本本分分的交代起來。

“我接任父親的大位後,依舊重用袁可立與孫傳庭、盧象升、曹變蛟、曹文詔等人進行京察和軍察。”

“萬曆二年,我用以工代賑的手段,解決了大食的民變和叛亂。”

“此後利用京察,對一些勳臣文官動手,興大案二場,查獲錢糧無數。”

“如世宗武皇帝老祖宗您預料的一般,小冰河活躍期時間約十七年左右,”

“在十七年時間中,大明朝因爲瘟疫、大旱、大雪、海嘯、洪澇、戰爭等災害而非正常死亡人口約在五百萬人左右。

“相比較大明,西洲則是在十七年的戰爭和瘟疫中死亡近四千萬人口,其中德意志地區死亡近40%的人口,其餘各國也遭到了鼠疫而死難大量人口。”

“不過饒是如此,在我去世前,大明的人口也突破到了九億,耕地開墾四十餘億畝。”

朱常清將事情大概說完,末了羞愧道:“只是大明發展到小子手中,皇帝已經無法治理如此龐大人口的國家,唯有放權,才能讓大明渡過這個災情。”

“太子由校性格保守卻好玩,大明日後如何,小子我也說不清楚……興許會如老祖宗您所說一般,被新的思想浪潮所取代。”

大明發展二百八十餘年,哪怕是朱常清都看出了皇權在不斷下降。

如果沒有孫傳庭、袁可立這羣人,興許這次的災情中,皇帝連幾個可用之人都沒有。

如今大明的風氣,已經不再以純樸爲主,而是向逐利靠攏。

如果有朱高煦、朱元璋這種雄才大略又精神充沛的雄主還好說,可他們這種人,幾百年也出不了一個。

朱常清清楚自己兒子,皇權旁落只是時間問題,關鍵在於是主動放棄,還是被動放棄。

“無礙,大明能渡過這個難關就足夠了,我朱家能傳國二百八十餘年已經不錯,剩下的就交給兒孫和百姓自己吧。”

朱高煦拍拍朱常清肩膀,隨後便轉身對朱元璋道:

“爺爺,看來我們還是得重心在此界。”

“嗯!”朱元璋精力充沛,他撫須道:“人間的大明可以因爲子孫能力不足而滅亡,但此界的大明可不能滅亡。”

“你與爺爺一同治國,一起在地府開創大明盛世!”

朱元璋激動說着,朱棣橫插一槓:“爹,還有俺呢?”

朱元璋聞言嫌棄瞥了朱棣一眼:“你個獐頭鼠目的傢伙,老老實實當你的閒散皇帝,大明有我和高煦就足夠了!”

第588章 後記成化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304.第304章 苛捐雜稅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60章 嶽婿矛盾第137章 北亂南治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第387章 中亞老四第481章 日不暇給第3章 燕府虎兒第505章 直掛長帆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第526章 扶危濟困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第105章 匹夫無罪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588章 後記成化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第464章 丁酉新政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503章 洪熙之隆第35章 位高權重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598章 後記永曆(1)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408章 新老更替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257.第257章 大戰在即第64章 募兵之論第45章 爲朱氏孫第20章 靖難戰神曹國公第574章 可汗舞樂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67章 大本堂內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第2章 大教場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第479章 傳統手藝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41章 兄仁侄狠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370章 父子合謀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585章 後記宣德(4)第522章 崑崙角海戰第464章 丁酉新政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第460章 好事成雙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340章 青藏驛道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548章 夜郎自大第592章 正德後記(3)第17章 興亡百姓苦205.第205章 天子不豫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585章 後記宣德(4)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467章 朝鮮特供第28章 潛龍在淵第408章 新老更替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第86章 施以恩惠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437章 江左恥辱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475章 父債子還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443章 未雨綢繆請假第596章 後記崇弘中衰第401章 再議北征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527章 東風入律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60章 嶽婿矛盾第569章 安西北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