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姜堰等大家議論罷,才問我的意見:“王后認爲,這件事怎麼處理爲妙?”

這是我第一次正兒八經地議論朝政大事,不能讓自己丟臉,更不能讓朝中大臣小瞧了去,所以,能不能一朝堵住他們的嘴巴,就在於我今日能不能表現得令人心悅誠服。

我沉默片刻,飛快地組織語言,將剛纔心裡所想的娓娓道來。

大殿之中,安安靜靜,就顯得我的聲音格外空曠:“天災人禍,誰也難以阻止。洪澇旱災,於民最是不利。這一次南陽郡洪澇,算是王上登位以來,遇到的第一個天災。天子威德,能否普及衆生,就在於王上應該怎麼做。依我之見,衆位愛卿所言皆爲有理,但若一定要有個抉擇,還需細細商榷。大司農何在?”

文臣中出來一個年逾五十的老頭,是新提拔上來的大司農,躬身道:“老臣在。”

“我且問你,南陽郡的糧倉,如果全部開放,可以供養多少災民,能供養多久?”我緩緩說。

大司農道:“回王后,南陽郡前五年年年豐收,國庫充裕。如果開放南陽郡四個糧倉,大概可以救養災民四十萬,救助時間在二十天左右。但……受災的不止南陽郡,旁邊郡縣也有波及,有不少災民涌過來,人數超過四十萬的數目。如果全部攤下來,可能有五十多萬,就只能承擔十三天左右了。”

我再問:“其他郡縣多有波及,其他郡縣的糧倉儲備如何?”

大司農搖頭,滿臉憂色:“不及南陽郡十分之一。”

我聽罷,暗暗沉思起來。如果是這樣說來,那就還不算特別危機,處理好了,就能很快過去。

姜堰見我想得辛苦,輕聲說:“從其他地方調運糧食,大概需要多久可以到南陽郡?”

大司農到:“從最近的郡縣調過去,最快需要十天。”

“那便夠了。”我微微一笑:“開南陽郡糧倉兩個,每戶災民領十天的糧食。在這十天,儘快將糧食從外郡調運過來,補充南陽郡的糧倉。對於南陽郡的災民,安置問題爲主,輔以生產,令以治水爲略,大概能夠緩解暫時的危機。”

“前面兩條都可以懂,治水爲略,是怎麼個意思?”姜堰有些奇怪。

我淺淺一笑,想起多年前父親給我說的一番話,此時用來正好,一絲不動地將它搬了出來:“所謂洪澇,即雨水突然爆發,河流輸運不及,才導致漫遊至河道外。治水,古代就有大禹做過,古今以來,多以堵爲策。但其實最妙的,是疏通和預防。所謂疏通,就是開發河道,將多條水系通過人力鏈接起來。這樣,一旦爆發洪流,水道之間的相同,就能將多餘的水輸送到別的河道,主幹道的壓力就大大的緩解。以後,再有洪水,便少有禍及。另外,設了分河道,也可引主流乾道的喝水來灌溉生產,最是用處非凡。所謂預防,就是防患於未然,從根本上解決洪澇的真正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