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後周後人”

“這……敢問二當家高姓大名?”薜弼心下疑惑,躬身問道。

“某家叫柴毅,乃是先祖周世宗的八世孫,現暫負責陽薪縣一帶的事宜。你二人有何事找某家?”

“這……不知道柴當家可否放了朝廷欽差万俟卨、胡大聲和楊沂中等人。朝廷可爲此支付贖金。”薜弼小心翼翼地說道。他心中暗想,這些反叛竟然打起了後周旗號,可得儘快通知朝廷才行。

“贖金?我們不要什麼贖金!”那柴毅咆哮如雷道:“原本我大周被篡了江山,但見百姓生活還算過得去,也就算了。可如今金人頻頻南下,殺我漢民,佔我土地,而宋室趙逆卻只想割地賠款,向金人屈膝求和,想學那後晉石敬塘當兒皇帝。這可爲天下漢人所不容!”

他頓了一下,又接着大吼道:“所以,趙構那小兒乖乖退位,也就罷了,不然我和大哥必然領兵,殺進臨安,奪回我大周江山!”

劉子羽一聽,心中大爲憤概,不禁冷哼道:“無知小兒,我大宋立國近兩百年,江山穩固,民衆歸心,豈是你這過氣前朝可能替代的?”

“你這狗官竟敢出言不遜?來人,拖出去砍了!”柴毅一揮手,立刻就有兩名刀斧手上前,要將劉子羽押下去。

薜弼慌了神,連忙好言相勸,爲其求情。而劉子羽見到明晃晃的大刀,也不禁心中發麻,頓時軟了半截。

而柴毅原本也不是真的要殺他,只是想嚇嚇他,挫挫他的銳氣,這時正好有了臺階下,就又讓刀斧手將劉子羽送了回來。

薜弼和劉子羽這時方開始和柴毅正式商談被圍困的欽差隊伍之事。兩人費盡口舌,終於說服柴毅同意向被圍困的万俟卨一行人提供食物和飲水。而朝廷則需每天提供兩千貫銅錢作爲費用。

原本兩人還想去和万俟卨、楊沂中等交談一下的,但柴毅卻不允許。於是兩人只好作罷。

兩人離開柴毅的營寨之後,薜弼方長嘆一聲道:“未想到局勢竟已惡化至此。我等原本以爲他們只是養匪自重,挾持朝廷,卻不料嶽元帥竟容忍這幫盜匪打起前朝旗號。如此一來。朝廷如何會善罷干休啊!”

他心中明白,此時能不能贖回万俟卨和楊沂中一干人已經不重要了。打起後周旗號後。朝廷是肯定只有武力征討一條路可以走了。

劉子羽聽到他的話後卻是一陣不屑。他知道薜弼曾經是岳飛的幕僚,和岳飛關係不錯,但在調往臨安任戶部侍郎後,又投靠了秦檜,這等牆頭草,他是最爲鄙視的。

劉子羽於是冷冷道:“薜大人,這不正合秦相之意嗎?他不是極力鼓吹撤銷宣撫司,以免成藩鎮之禍。眼下正是推動良機啊!”

薜弼卻是連連搖頭,他在岳家軍中呆了不少年頭。深知岳飛治軍極嚴,上下一心,如若真正定決心和朝廷正面開戰,朝廷未必會有勝算。且就算朝廷勝了,也必元氣大傷。金人此時南下,則大宋江山即有傾覆之危。

“不行!我得去一趟鄂州,見見嶽元帥。瞭解一下他到底作何打算。不然我大宋外患未平,內憂又起,形勢危急啊!”薜弼心中暗自下定了決心。

兩人之間原本就不太和睦,於是便商定就此分道揚鑣,薜弼前往鄂州去見岳飛,而劉子羽則回臨安覆命,報告這讓人震驚的消息。

待兩人離開之後,柴毅方收斂笑容道:“看來朝廷的援軍快到了。這薜弼和劉子羽只是來使緩兵之計的。我算了一下時間,這禁軍的糧食已經差不多吃完了,咱們就再餓他們兩天,等他們連武器都拿不動時,再發動進攻,一舉解決掉這幫子禁軍!嘿嘿,我答應了給他們送吃的,可從沒說過不進攻啊!他們做了俘虜後,某家絕對保證他們能吃飽飯!”

而就在薜弼和劉子羽兩人還在路上時,朝廷卻先得到了江西一帶形勢惡化的消息。一隻打着大周旗號的義軍,到處攻州縣,奪政權。由於他們打的旗號是不向金人割地賠款,不收賦稅,均分田地。因而甚得羣衆擁護。

每到一地,他們就將那些大戶人家和地主的田契全燒了,再將土地分給了無地少地的百姓,並將繳獲的地主豪紳錢財,部分給了平民,部分留作自用,一時之間,加入者甚衆。

“郭大當家,沒想到大公子這辦法還真靈,打富豪,分田地,拉攏窮人。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我們錢糧補給的問題,還吸引了大批平民從軍。估計咱們佔的地方就算讓朝廷奪回去了。百姓的心也是朝着咱們的。”一名原先就跟隨郭宇的義軍頭目騎馬在郭宇身旁小聲說道。

郭宇聽後微笑不語,在攻陷彭澤之後,他又轉向南,向饒州進發。他的人馬已從最開始的兩千人發展到了過萬人。現在他公開的身份是大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八世孫郭德鋼,而代毅則自稱叫柴毅,是大週末代皇帝柴宗訓的後人。

其實兩人的身份着實沒有什麼說服力,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郭威無後才傳位給柴世宗的,而柴宗訓的後人更是不知所蹤了。況且後周已經滅了快兩百年了,也沒幾個百姓還掛念前朝。只是他們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殺傷力和影響力卻太大了。甚至有附近州縣的貧民主動聯繫他們,請爲內應,要求進攻自己所在的州縣的。

江西不是前線,宋朝在江西一帶的軍備原本就很薄弱,朝廷受楊幺之亂的教訓,又嚴防民間私兵,那些大戶人家頂多只有幾十個護院家丁,根本無力自保。而郭宇也按岳雲的叮囑,打得下來的城池就打,打不下來的就繞過去打下一個。反正他們的目的只是要造聲勢,卻並非是要真的建立什麼大周政權。

待劉光世和劉琦兩路軍隊趕到以後,卻發現黑山谷的禁軍早已全部投降了,万俟卨、胡大聲和楊沂中都成了俘虜,關押在陽薪縣城,而駐紮在這裡的義軍頭領柴毅宣稱,只要他們敢攻城,他就敢殺人。

劉光世和劉琦投鼠忌器,不敢攻陽薪縣,便只好改向其他義軍佔領的地方進攻。

不過他們卻發現情況很不妙,義軍從來不和他們正面交戰。他們只要一進攻,就放棄城池,只要一離開,馬上就殺回來。而當地的百姓似乎也鐵了心跟着義軍走,不僅敵視官軍,還不斷將他們的去向通知義軍,讓他們頻頻撲空。

這一來,朝廷可真的慌了神了。趙構連續幾天召開廷議,讓衆臣想辦法平定這“後周造反”。

“官家,此事已經明瞭。據細作回報,那所謂的郭威後人郭德綱,實則是北地反金義軍的一名首領,真名郭宇。而那所謂的柴宗訓後人柴毅,真名代毅,原是和郭宇一夥的義軍副首領。兩人皆在去歲被岳雲招安,其族譜根本與前朝後裔八杆子打不到一處去。”劉子羽沉聲說道。

趙構眉頭微皺:“朕明白,其實他們是不是前朝後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將這場叛亂撲滅。劉光世和劉琦每天回報都是打了勝仗,奪回了多少多少城池,擊敗了多少多少賊兵。可爲何賊勢越打越大,現在浙江、福建一帶的州府竟然都向朕報告,他們轄區內出現了打着前周旗號的叛軍,要求朝廷遣軍剿滅。而且万俟卨他們那些人至今也未救出。”

“官家,這劉琦和劉光世是張大人推舉的。老臣懷疑他們謊報軍情,將原本大敗的戰況,虛報爲大勝。老臣以爲,應嚴懲這兩人謊報軍情之罪,同時張浚薦人不當,也應承擔連帶責任。”秦檜眼見這正是個徹底扳倒張浚的機會,豈有不落井下石之理。

張浚一聽慌了神,忙出列爲自己辨別道:“前線戰況現在並不十分明瞭,極有可能是反賊被兩位將軍擊敗後,流竄逃到福建及浙江一帶。並非劉光世和劉琦兩位將軍謊報軍情,如倉猝處罰得勝之將,不免讓將士寒心,今後誰還敢爲官家分憂,爲朝廷效力呢?”

趙構一想也有道理,便說道:“此事暫不追究,衆卿還是快想一個萬全之策吧,如何消滅這股打着後周旗號的反賊。”

外面流傳的關於他已中毒,被秦檜控制的謠言也傳到了他的耳朵裡,雖然對此謠言極爲憤怒,但也讓他不由警惕將朝政完全交給秦檜的後果。在已經驅逐了趙鼎之後,他是不打算再動張浚了,以免朝堂失去平衡。

眼下讓他最爲煩心的卻是這場大亂。如若不能迅速平息下去,勢必動搖江山穩固。他甚至已經有些後悔,不該聽信秦檜的話,那麼急着對岳飛等人下手。

第9章 撤軍危機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821章 國號中華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749章 兩面夾擊第327章 聯合艦隊第4章 百姓請願第73章 定址琉球第132章 熱血已冷第214章 後果嚴重第68章 真假金使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791章 愛恨情仇第69章 翻手覆雲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566章 德昭盟約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63章 理想的現實問題第57章 船上驚變第240章 葫蘆谷之戰(九)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516章 兵戎相見第579章 完顏亮的要價第160章 決戰小商河(一)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428章 打進皇宮去第778章 真相大白第428章 打進皇宮去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157章 另類的救人方法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136章 汴京之戰(三)第542章 風雨飄搖的巴東城第703章 拯救大帥岳飛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739章 登基大典(下)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7章 要人不要錢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665章 水落石出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13章 四處借糧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316章 撲朔迷離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117章 初戰告捷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258章 雨柔被抓第182章 局面難打開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431章 搶先動手第206章 順風樓的宴會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727章 收了李師師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831章 處斬秦檜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249章 新的聖旨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436章 離別前的纏綿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243章 混亂的臨安城第727章 收了李師師第513章 清風茶樓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191章 收網了第87章 善後事宜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791章 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