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城門作亂

在馬周指點下,鄂國公尉遲敬德上書請求到地方任職。李世民欣然同意,把他安排到宣州做刺史。

後來,突厥騷擾大唐,一度攻到離長安四十里的涇陽,京師震驚。出於穩定民生策略,李世民沒與突厥立刻開戰,單槍匹馬來到渭橋,與頡利可汗、突利可汗立下渭水之盟。雙方約定互相友好,互不攻伐,爲日後一舉粉碎突厥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幾年以後,時機成熟,大唐雄師一戰而使突厥臣服,並活捉頡利可汗。打敗突厥的有名的將領正是馬周向尉遲敬德預測的李靖李藥師。

……

這一天,長安城人流涌動,非常熱鬧。

長安城一共有十一座城門,城西北有座通化門,除玄武門之外,通化門等幾座城門離皇宮距離相對較近。各色百姓在這裡出入,都要接受府兵的檢查。

日上三竿,一陣飄渺的梵音突然從城外傳來,清雅而超脫,平時很少聽到這種絕妙的聲樂。城內百姓聽到後,停下腳步紛紛向城外打量。人越聚越多,迅速把城門堵塞。

不一會,一拔約有一百多名的奇裝異服之人來到城外,整隊列齊,拿着各種各樣新鮮的樂器,邊走邊吹打,場面隆重而肅穆!

隊伍正中間的位置,一名僧侶穿鮮黃色衣服,雙手合實,垂着眼瞼,臉白身胖,神情雍容大氣,頗有不食人間煙火,已然修成正果的味道。

見到此種情況,守城府兵有些猶豫,不過還是走到隊伍最前面,攔住去路,問他們是幹什麼的,並要他們接受檢查。

這時,一名身形枯瘦如柴的僧侶走到府兵面前,誦一聲佛號,低眉垂眼道:“西域高光大菩薩降臨凡塵,乃衆生之福,爾等還不跪拜!”

話音剛落,僧侶隊伍散發一團團潔白如雲的輕霧,迅速漫過城門口,向城內漫延飄散。城內的百姓聞到一陣奇異的香味,臉上流露出陶醉而喜悅的神情,二話不說,伏下身向正中間身穿鮮黃色衣服的大菩薩參拜。

整個城門口近百人全部跪倒,只僧侶和府兵還保持站立的姿勢。那些府兵也聞到了奇怪的香味,心裡開始發怵,不知該放行他們,還是繼續阻擋。

這時,被稱作高光大菩薩的人,猛然睜開眼睛,眼中帶着慈悲的情懷,高聲說道:“菩薩降臨,爾等螻蟻衆生,還敢阻攔本尊大駕,作那螳臂擋車之舉麼?”他說話時聲音宏亮,滲透人心,直衝雲霄,端的是佛光普撒,卓而不凡!

守門府兵聽到以後,手裡的兵器全部拋擲地上,不由自主全部跪倒,面向高光大菩薩禮敬參拜,如同參拜皇帝一般。

高光大菩薩心滿意足,又垂下眼瞼,進入入定狀態。

長長的僧侶隊伍重新啓動,從守門府兵身側緩緩穿過,進了城門。跪倒一大片的百姓主動讓出一條通道,讓他們通過。

剛剛穿過一片百姓,僧侶們如受驚的鳥獸迅速四散,把跪倒參拜的百姓和府兵包圍起來,從衣服下面抽出兵刃,露出兇狠的面目,二話不說,舉刀就砍。

守城府兵和百姓哪會料到一心虔誠參拜的菩薩竟向他們痛下黑手?猝不及防的,被砍個正着。眨眼之間,幾十名百姓,十幾名府兵身受重傷,狗似的躺倒一片,醒目的鮮血撒滿通化門門口。

有些百姓跪在最中間的位置,沒在第一時間遭到無情砍殺,一見情況不妙,起身就跑。

那些僧侶身快如風,追上逃跑的百姓,手起刀落,又現一片血光。

僅僅一柱香的功夫,近百名無辜的百姓一個不留,全被砍翻地上,死傷慘重。

一見陰謀得手,那些僧侶迅速遁入大街小巷,一會功夫,消失得無影無蹤。

消息傳到兩儀殿,百官正在早朝,一聽就炸了鍋!何方妖孽如此大膽,光天化日之下闖進長安,殺我守兵,屠我百姓,手段殘忍,罪不可赦!

滿朝文武衆口一詞要求嚴懲罰妖僧!

李世民聽到消息也非常震驚,只在臉上曇花一現,又迅速恢復平靜。當即下旨命大理寺、刑部、長安令把兇僧查獲歸案,嚴懲不怠!

御史大夫溫彥博走出朝列,向龍椅上的李世民一拜,朗聲說道:“啓稟陛下,妖僧擅闖城門,血染無辜,這是長安令失職造成的,臣請陛下降旨,首先懲罰長安令,以敬效優。”

長安令嚇得魂飛天外,顫抖身體跪倒請罪:“臣有失職之罪,請陛下開恩!”其實,他心裡卻十分委屈,事發突然,誰都難以預料突發之事不是?

李世民沒有立刻回答溫彥博的請求和長安令的請罪,轉臉問馬周:“馬御史,對這件事,你持什麼意見?”

消息傳到兩儀殿,馬周也在列,當然聽到了。他也料到這件事必需通過長安令、刑部、大理寺三個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排查,纔能有效解決問題。可是,他在考慮着更爲深遠的事情。

李世民一發話,馬周立刻出列參拜,然後大聲回稟:“稟陛下,微臣以爲,長安令固然有失職之責,應當給予相關人等處罰。可是,微臣還以爲,妖僧惑衆,是突發事件,令人防不勝防。不如命長安令限三天以內查明案情,超出期限仍然不能查明真相,二罪罰一也不算晚。只是……”

李世民與馬周的看法一樣,見馬周似乎還有話要說,便欣慰問道:“馬御史還有何事要說?一併說來,讓衆人一起討論。”

馬周說:“臣以爲,應該立刻封鎖城門,只許百姓進城不許任何人出城。同時派兵嚴查客棧、酒肆、青丶樓妓館等外人留連之所在。立刻捉起來嚴加審問。有罪者當嚴罰,無罪者再行釋放。

長安乃大唐京畿要地,諸位臣工、各方使者出入頻繁,治安問題不容輕視。這類突發事件,以後還會不會發生?肯定會!如何有效阻止類似事情再次發生纔是重中之重!”

“哦?!”李世民臉上閃現一絲驚喜,這馬周竟料到以後的事,連朕也沒想到的事他卻想到了,眼光深遠,胸藏謀略,出口不凡,便滿意地問道:“依馬御史之見,如何纔能有效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

第3節 真相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19節 強人所難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66節 交椅之變第173節 對決第25節 一種手段第99節 惡戰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66節 交椅之變第44節 拼酒第66節 交椅之變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81節 疑無路第14節 靈異事件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67開藥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6節 借刀殺人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64節 武才人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163節 十八學士第50節 學霸第90節 絕妙之計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63節 十八學士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81節 陰謀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62節 告秘第31節 橫刀奪愛第58節 啼笑皆非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99節 惡戰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72節 培養第99節 惡戰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62節 刺探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60節 一口濃痰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98節 一波未平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4節 靈異事件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96節 短兵相接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7節 貓膩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18節 兩隻活寶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84節 誅心殺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46節 送子觀音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38節 文人決鬥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36節 公主求婚第157節 告御狀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72節 掌櫃聽房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75節 美人計第74節 暗中調動第189節 歸位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70節 真真假假第78節 倒貼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82節 地包天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124節 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