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曉生初立終南山部落時,曾傳下三書:《禮》、《技》、《武》。禮,說的便是禮節,在於敬天愛人,說的是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技,說的便是技術了。百曉生從天地自然出發,總結歸納出了一些基礎的應用,並點出了一些延伸的道理。那些農具並不是百曉生研究出來的,而是學習了《技》的學生研發出來的。
武,自也不用多說,封神前,百曉生也給出了武的後續版本。他總結的武,主旨在於延年益壽,強壯身體,用武學小說裡的境界來描述,第一個只是簡單的修煉,第二個就涉及到了人體知識,並帶出了醫。
在現在的華國,三書之後又加上了一個醫術,這同樣不是百曉生總結的,而是一個學生根據學藝古人經驗,結合他給出的醫的部分,鑄就了此書。
此書的出現讓華國學生對武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其修煉也超出了百曉生描述的武的範疇,進入了新的境界。
這是大家合力的結果,百曉生沒有干預,甚至樂於見到。一個社會的進步,這種鑽研是必須的基礎。
在他所統領的華國,百姓的生活算不得多麼富足,卻也是小康水準。在他看來,小康水準就是最好的時代,因爲它最平和,不會使人貧困,也不會使人富足,從而導致貧富差距,激起社會矛盾。
當然。他所統帥的華國也不是沒有富人,只是因爲他的規定,給那些富人帶上了一系列的枷鎖。如各種稅收、各種慈善等等。在他的規劃下,這些富人賺取的財富不是那種暴力性的,而是積累性質的,是多個項目疊加而來的。
這樣就給人一種感覺,他們的富足是因爲他們做的多,也就是多勞多得。有了這種想法,大家也就不會產生不平衡的心理了。因爲在許多人看來。他們雖富足,可休閒的時間少。一個個累的跟牛似的。這樣的生活,可不是所有人希望的。
西城洞內,七子安靜的坐在百曉生下方,觀看着他們剛剛拿到的書冊。這是百曉生新著的。是《技》的擴展版本《格物致知》。
百多年的發展,他的華國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生產力的極限。如此,他拿出了華國下一步發展的,再次解放生產力,爲以後做準備。
同時,他也總結了部落中新的東西,如醫術與武術的結合,武術的進展知識。並編成了一部大部頭,下發到學院之中,再次提升大家的修煉知識。
全民修煉。是一個不現實的事情,這與全民教育不同。百曉生現在弄的就是全民修煉,所有人都可以學習修煉的知識,可大家更多的只是年輕時候修煉,大了也就放下了,除了那些有興趣的人。在華國中。不說人人懂得修煉,卻也佔據了九成人口。而從學院出來,一直堅持的不足三成,有自己見解,有所成就的,不足半成。
從這個分析,你也可以看出修煉的難度了。這不僅是悟性的問題,還看一個毅力,沒有特殊的磨練,普通人在這方面要差的多。
百曉生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他以基礎爲全民教育,然後就不管了。誰能夠走出來,他也不管,那就看他自己。
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修煉上,強求是不行的,一切只看你自己,不然這般久了,他終南山門下弟子也不會一直沒有擴充。仔細說來,真正堅持修煉,並走出基礎大門的,也就百多人而已。
掃了一眼七人,百曉生道:“如何?你們可懂了?”
七子道:“弟子等明白了。”姬澤又道:“祖師,大力發展技術,雖可以再次解放生產力,可是否會造成物品過剩呢?”
百曉生道:“這是必然的。不過你們也不用擔心,當今世界,糧食的產出不會暴增,只要糧價保持,一切都亂不了。隨着技術的發展,大家種田的時間會快速減少,多出的時間多了,你們也可以安排他們做別的事情。各種手工產品必定是會增加的,你們要做的就是控制,不使得價格暴跌,然後引導大家到修煉上面。”
說着,他有扔出一冊書,道:“這是我編纂的一些娛樂項目,你們可以看一看。”
農具更新了,糧食不是增加太多,因爲那不是化肥,可百姓的休閒時間就多了,這不是什麼好事。身爲政府,要做的就是引導,使得百姓們不能停下來,不然早晚出亂子。
他給出的方法也簡單,就是政府指導,修建基礎設施,引導大家修煉,還有新的娛樂項目。把這些一綜合,閒下來的時間也就有了去處,亂子自生不起來了。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只要系統性的看問題,想出各種可能性,給予解決,就不會有問題。
而且百曉生編纂這部《格物致知》就是爲了讓大家更加清晰的認識自然,認識自己。這一點,在修煉的世界就是根本,其根本的去處,也是爲了引導大家去修煉,就如他給出的那些娛樂項目,也多與修煉有關。
七子通了百曉生的佈置後,馬上放下擔心,一一佈置去了。如今的七子早已不需親自行事,他們也有了弟子,是封神後百曉生布置下的。
教派的傳承,不能只看一個人或幾個人,而是需要一個好的制度。
不錯,濫收弟子絕對不是好事,可不收弟子絕對不行。他的全真教以人數來說,是一個小教派,可總的來看,絕對是一個大教派,因爲他控制着華國這一諸侯國,治下有幾千萬的百姓。在他的教導下,這些百姓都可以是全真教弟子。
這是一種變向的政教合一,比闡教還顯得牛叉。
別看封神後,闡教大開山門,信仰無數,可真的收入門中的弟子,卻也不多。林林總總的加起來,也就上百人。當然,若算上那些外門的,人數就多了。可以闡教的尿性,外門的那些人他們根本就不認。那些人,與信徒沒什麼兩樣。
他們始終都在走精英路線,看似不涉及國家,實則也是一種政教合一的變種。只是平時不顯罷了。
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有數,百曉生也明白,所以他治下的華國一直都不曾向外擴張,最多也只是容納流民,增加人數,或開拓一些無人的地盤而已。
現在的全真,治下地盤、百姓不用多說,入門弟子以七爲數,七子門下各有七人,就如當初自己教導七子一般,他們也是走的放養、解惑的路子,並結合實踐。
在這樣的教育系統下,全真教弟子也都是精英。沒辦法,修煉界你只能走精英的路子,不然只會敗壞教派,就如截教一般。百曉生全心全力建立起了全真,可不想自己的全真落到人毀教亡的下場。
就在百曉生暗中觀注治下發展之時,心頭一動,臉上露出一抹笑意,大步走出洞府,于山巔遙望天空。一抹光華一閃而落,一道人落在他身旁不遠處。百曉生大笑道:“雲中子道友,你可是多年不來我這裡了,今日光臨,實叫我這裡蓬蓽生輝啊。”
雲中子哈哈道:“道兄休說這些奉承話,我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哦?”百曉生一樂,道:“以道友今時今日之修爲,還有何事是自己解決不了。”
封神後,闡教四分五裂,燃燈、懼留孫、慈航、普賢、文殊去了西方教,本就弟子不多的闡教可謂遭了重創。
廣成子等人因修爲不足,元始離去後,掌管崑崙山的就是雲中子了。
在元始的命令,雲中子的調度下,闡教弟子四處,廣成子、赤精子、黃龍真人等等,都在外立下門派教統,霸佔人族氣運。
當然,行動的不只是他闡教,人教也走了一步,玄都臨凡,收錄了一個記名弟子,亦佔據了一個山頭,創下了教派。
只是玄都與老子相似,他只是收了一個記名弟子,教了一些功法,就不管不顧了。闡教要巴着人教,便時常照顧一二。
這段日子,雲中子一直都在整合、發展闡教力量。只是時間久了,發展的也就不是他們了,不說百曉生的全真,其他仙神也試着走入了人族之中,別的不說,就說截教餘孽吧,他們雖教派被滅了,可修爲還在啊,一個個憋得久了,也都重新冒出了頭,立了山門,收錄弟子。
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畢竟他們修爲不高,對闡教造不成危害。雲中子擔憂的,是西方教。
西方教在封神中度走了截教三千中堅,實力大增。封神後,他們也平靜了幾年,可不久就有弟子到中原行走,很是讓雲中子擔心。
可奇怪的是,前段時間西方教那些弟子都撤走了,雲中子不明所以,心下煩悶,就找百曉生來聊一聊。
他不知,百曉生聽了他的話,瞬間就明白了,這西方教是要改換叫停,成立佛教了啊。佛教一出,這天下可就不是道家的地盤了,而且以道家此時的氣運,佛教一出,必定佔據半壁江山。
不過百曉生也不擔心,距離佛教傳道中原,還早的狠呢。再說了,這樣的大事自然人教、截教頂着,他躲在後面發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