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人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王晨宇回答道:“有關人事方面的事情我沒有過多去考慮,這畢竟不是在我的權限範圍內,我也不好發表什麼意見。”

蔣煜禮盯着王晨宇看了一小會,這才慢吞吞地說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你的部門任務很重,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人員組成,有人才會成事,人才是最根本性的因素。一個好的銷售和一個水平不行的差銷售,最終的業績區別還是很大的。就拿你本人和陳波來比較吧,你自己也能看得到你們去年銷售業績方面的差距有多大。其實人員方面,公司的管理制度中可從來沒有說過存儲產品部經理對於手下銷售團隊的人員組成沒有一點發言權。今年你被提拔成爲部門經理,部門裡至少缺一個銷售。而且陳波待在公司幾年了,一直也沒有什麼銷售業績上的突破,所以我和你都應該對他拿出一個意見來。對了,我這幾天看他經常不在辦公室裡,他就真有那麼多客戶和用戶需要去拜訪?這馬上就要過年了,會不會是他故意在偷懶?”

王晨宇知道這是蔣煜禮在暗示他同意將陳歐開掉,只不過王晨宇覺得還是要爲陳波說幾句公道話,再努力爭取一下:“他這幾天不在公司,是向我做了請示的。他這人有點閒不住,坐不住,總想去用戶和代理商那裡泡着。我倒是覺得他的這種勤奮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要不今年再給他一個機會?看看他能不能被我帶起來。”

蔣煜禮將手一擺,很嚴肅地拒絕了王晨宇的提議:“勤奮是銷售人員一個必備的素質,但是我和陳波一起做同事也有兩年了,他是很勤奮,但是他的這種勤奮說句實話沒有用對地方,一直以來都像是一直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跑。如果說我們共利容城分公司是剛剛成立的,需要這麼一個人來到處跑,來開拓市場,那麼他還有一點用處。但是現在我們共利已經算是在容城站住腳了,而公司也要求我們要取得更大的突破,那麼像他這樣業績不行的人是需要被淘汰掉的。我的意見是他必須要離開,有時候招聘新人來不見得就比留下他更差。你不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嗎?”

蔣煜禮的話說得頭頭是道,讓王晨宇無從反駁,而且王晨宇也看清楚了蔣煜禮是無亂如何也要幹掉陳波,已經無法挽回了。

而現在又臨近過年,公司有項比較人性化的制度,對於那些去年沒有拿到銷售提成的銷售人員都會發一筆過年費,當然這筆錢不會有多少,但有總比沒有好。

因此王晨宇點頭,同時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道:“既然陳波已經不適合待在公司裡了,那麼是否等過完年後再和他談離職的事情?這過年前讓人離職,總有些不好。”

“這倒是可以,這樣吧,既然你也同樣認爲陳波不適合在公司裡繼續工作下去,那麼過完年以後我來和陳波來談離職問題。這樣一來,存儲產品部就缺少了兩個銷售,需要進行招聘。其實這段時間我已經讓錢曉馨收集了一些招聘網站上的應聘人員簡歷,目前已經篩選出來幾個人,我等會會把這幾個人的簡歷發給你看看,你也提提你的意見,綜合意見以後,我會將最終確定下來的人員簡歷發到總公司那邊進行確認。”蔣煜禮見王晨宇點頭同意了讓陳波走人,這纔將他這幾天正在謀劃的有關人員招聘的事情告訴王晨宇。

對於蔣煜禮這種已經開始物色銷售人選的動作,王晨宇並不感到驚訝,他知道這種事情蔣煜禮是一定會做的。

只不過有可能蔣煜禮覺得其副總的位子還沒有完全穩固,又或者蔣煜禮認爲王晨宇是郭永恆、侯世傑提拔起來的,在人員方面他也還是要適當聽聽王晨宇的意見,免得到了最後在郭永恆那裡他看好的人選最終卡了殼。

想通了這一點,王晨宇當即答應下來,他發現今年的管理架構變化以後,自己當這個存儲產品部經理和去年蔣煜禮在這個位子上某些不能明說的權力也好界限也好都要寬鬆不少。

只不過有一點王晨宇略微感覺有點不爽,因爲錢曉馨居然沒有私下和他談及過人員招聘的事情,哪怕有QQ這種私下溝通的渠道,錢曉馨依然對他進行了保密。

而王宇晨覺得自己和錢曉馨之間其實應該算是有種沒有公開明說的默契,但是現在看來,這種默契似乎並不存在。

回到了自己座位的王晨宇點開了公司電子郵箱系統,蔣煜禮已經發了好幾份簡歷過來,其中有兩個人簡歷的標題被蔣煜禮專門用字體加粗的方法進行了標註。

王晨宇明白,這是蔣煜禮給他的暗示,實際上已經明確向他表了態,這兩個人是蔣煜禮非常看好的銷售人選。

出於好奇,王宇晨首先點開了這兩個人的簡歷,發現這兩個人的簡歷都寫得不錯,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這兩個人以前都在專做電信行業的公司裡幹過。

電信行業和金融行業一樣,是目前國內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兩個行業,而且極爲有錢,所以基本上國外IT廠商都把這兩個行業作爲重點用戶進行攻關,基本上目前國外廠商能在國內銷售的最頂級產品都是這兩個行業的用戶採購的。

也許是蔣煜禮受到了以前侯世傑看重王晨宇當初的金融證券業背景的啓發,所以將這兩個以前有電信行業背景的應聘者做爲了重點考察人員。

王晨宇對於電信行業基本上只知道一點皮毛,也更加不知道蔣煜禮這麼做是對是錯,他仔細看了看這兩個人在簡歷上標明的以前曾經拿下過哪些單子後,也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只能默認蔣煜禮的意見是正確的。

反正蔣煜禮已經有了主觀上的定論,那麼王晨宇也不認爲自己能在這種事情上否決蔣煜禮的意見,只能認可。他又看了看其他人的簡歷,最終將郵件回覆給了蔣煜禮,同意蔣煜禮的意見。

第460章 尋找有利於自己的籌碼第234章 遠處蝴蝶扇動的翅膀第525章 徐策力的手段很多第49章 疑雲重重第551章 勉爲其難第428章 有些偏差第45章 情況有變第401章 劉威的難處第581章 一個讓人滿意的銷售人選第112章 還是銷售工作有錢途第35章調動部門了第377章 大老闆的召見第131章 被公關第283章 蔣煜禮很強勢第28章兩種方案第97章 套路太深第533章 有所動作第249章 入職第58章 謝羽的難題第48章 大項目還是有問題的第62章 肖曉光的策略第662章 節外生枝第29章果然有興趣第471章 還是那種套路第183章 捨命陪君子第511章 突然改變態度的戴軍第584章 態度微妙第61章 王晨宇的目的很明確第472章 超出預期第632章 事不過三第646章 有利有弊第378章 真正的考驗來了第408章 背後的目的第560章 銷售培訓(中)第344章 演講比賽第223章 用戶的定心丸最有效第354章 侯蔣的對話第287章 突然冒出來的公司第427章 立即動作第618章 胡亂插手的朱山第223章 用戶的定心丸最有效第273章 見用戶前要有準備第239章 蔣煜禮的小算盤第226章 終於有信心了第238章 很有誠意的邀請第595章 罕見的場面第115章姚建的分析第260章 以利益打動人第629章 徐策力的手段第515章 同時發力第73章 領導的指示第128章 放權是利益交換第253章 任務和劃分市場第204章 各懷鬼胎第382章 藏龍臥虎第354章 侯蔣的對話第451章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在發展第246章 極力邀請第312章 隱含的挑戰第123章 演示和測試第420章 判斷項目情況要以事實爲依據第475章 蔡忠的關注點就是利益第77章 出人意料的理由第219章 艱難的談判第562章 用戶的需求其實是多方面的第395章 好的切入點第287章 突然冒出來的公司第529章 眼光很毒的胡奎第539章 有些出入第330章 利通公司第394章 劉威的來電第353章 震撼人的喜報第557章 獲得認可第571章 有點難辦第260章 以利益打動人第21章 第一單談成了第49章 疑雲重重第607章 電話中的談判第26章楊江的技術水平第397章 其言也善第147章 抓住需求第179 章 要配合行動第66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661章 並不出人意料的結果第512章 牛人的威力第231章 要賬的人堵門了第277章 宋明有項目了第591章 兩個新消息第486章 市場開拓的難題第379章 要求很高第608章 面子肯定是要給的第102章 嚴鬆手上有單第81章 發現端倪第580章 又掙一筆第413章 事出有因第657章 用戶的表態第604章 蔣煜禮被打臉第288章 誰忽悠誰很難說第464章 極度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