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薑絲桂圓大棗湯

容雲暖因爲和荀卿染要好,所以熟不拘禮,荀卿染也不去管她。

“這粥有些涼了,姑娘要喝,奴才另外給姑娘送一碗熱的來。”宋嬤嬤上容雲暖跟前道。

“這樣正好,太熱了反而吃不下。”容雲暖道。

荀卿染轉身拿了手爐,就聽身後啪嚓一聲。

“唉呦!”容雲暖驚呼。

“哎呀!”麥芽驚叫。

“老奴該死,老奴該死,沒燙着姑娘吧。”

荀卿染忙回頭,就見蓋碗摔在地上,裡面的燕窩粥灑了一多半出來。宋嬤嬤和麥芽都站在容雲暖身前。宋嬤嬤手裡拿了只靠墊,正彎腰給容雲暖賠禮,麥芽懷裡抱着兩隻引枕,臉色通紅,僵立在那裡。

“是怎麼回事?”荀卿染忙走過去。

“老奴見容姑娘要東西靠着,就拿了這靠墊來,正好麥芽姑娘也拿了引枕過來,兩下沒瞧見,就撞翻了姑娘手裡的碗。都是老奴的錯。”宋嬤嬤訕訕地道。

荀卿染見容雲暖身上倒還乾淨,宋嬤嬤也沒事,只有麥芽手裡的引枕上卻粘了粥。

“傷到沒有?”荀卿染問容雲暖。

“沒有。”容雲暖伸出手給荀卿染看。

荀卿染看容雲暖手上好好的,也就放下心來。

宋嬤嬤還在請罪,荀卿染忙笑道,“嬤嬤不必如此,一碗燕窩而已。你老人家厚道不肯說,我卻看出來了,一定是麥芽手忙腳亂才成了這樣,物證還在她手裡那。”荀卿染笑道。

麥芽咬着嘴脣待要辯解,被荀卿染一個眼神止住。

宋嬤嬤就彎腰拿了托盤要收拾,“多謝奶奶不怪罪,老奴這就把東西收拾了去。”

荀卿染拉起宋嬤嬤,“這些活,讓小丫頭去做就是。麻煩嬤嬤去趟廚房,要兩樣甜的點心來,我和容姑娘要吃。”

桔梗就上前來,扶了宋嬤嬤出去,又喚了寶珠進來收拾。

“你來收拾吧。”荀卿染遞了個眼色給桔梗,“讓寶珠給我這手爐裡換些新碳,再把這茉莉香餅換了,換那個玫瑰味的來。”

麥芽還站在那,依舊咬着嘴脣,有些眼淚汪汪地看着荀卿染。

“沒人怪你,還拿着那個髒的引枕做什麼,去換乾淨的來。你再讓小丫頭拿個炭爐來,你去把我那收着着紅棗、桂圓肉、歸片、和紅糖都拿些來,按咱們平時的樣,熬碗熱湯給容姑娘喝,別忘了再讓人去廚房要一小碟薑絲放在裡面。”

三個丫頭都答應着各幹各的去了。

荀卿染這才向容雲暖笑道,“丫頭們毛手毛腳的,你別笑話。”

容雲暖混不在意,自己伸手拿了荀卿染的靠枕過去靠着。

“多大的事情,是我沒拿穩,你別怪麥芽。你這幾個丫頭都是好的,伶俐聽話,可我最喜歡還是麥芽。只她那爽利大方,說話利落,不像別人吞吞吐吐,讓人聽不明白。”

荀卿染笑,麥芽的直爽性子是和容雲暖很合的來。

一會麥芽熬了碗熱湯來,荀卿染讓容雲暖趁熱喝下,“這個東西暖身活血,你記得每次這個時候,讓丫頭們每天熬一兩碗來給你喝,慢慢調理着,比吃藥好。我屋裡這幾個人都是這樣的。”

都是年輕的女孩子,少不得低低地聲音交流了些心得,又吃了廚房送來的點心,那邊容氏打發人來找容雲暖,容雲暖纔跟着回去了。

送走容雲暖,荀卿染就打發人都出去,只留下桔梗和麥芽。

“是怎麼回事?”荀卿染先問麥芽。

麥芽一直忍着委屈,現在自然竹筒倒豆子般說了出來。

“……婢子給容姑娘拿引枕,宋嬤嬤偏也拿了一個,就撞在我手上,然後就撞翻了容姑娘手裡的碗。婢子不是爲自己開脫,婢子再笨手笨腳,也不會犯這樣的錯。方纔不是婢子使了巧勁,那碗粥非弄髒容姑娘的衣服不可。”

“你肯定宋嬤嬤是故意撞的你?”荀卿染問。

麥芽皺皺眉,努力回想方纔的情形,“婢子覺得是的。奶奶想想,這屋裡的差事,宋嬤嬤從來不和人搶。今天容姑娘明明吩咐的婢子,婢子也不曾晚了半分,宋嬤嬤實在沒道理搶着做。”

“說的有道理,只是若是人看到,恐怕都會認爲是你毛手毛腳。”

是麥芽手裡的引枕撞翻了容雲暖的碗,事後宋嬤嬤卻主動認罪。無論誰看,都會認爲是麥芽有錯。

麥芽恨恨地咬牙,“沒想到她會這樣搗鬼。”

“你要記住這教訓,以後小心些。宋嬤嬤在這宅子裡久了,她多大年紀,經歷過多少事,你們怎麼比得過她。她要做手腳,當然會讓你有苦說不出。”

麥芽應了聲是。

荀卿染便轉頭看桔梗。

“奶奶,婢子把碗和燕窩粥都收了,讓採薺扔出去的,宋嬤嬤在旁邊也看到了。……不過那燕窩粥,婢子偷偷留了一些。”

荀卿染點點頭,她和桔梗兩人主僕多年,早有了這份默契。

“很好,一會我寫封信,你讓寶珠連同那粥一起交給陳德,讓他給舅爺送去。”

“奶奶,您是覺得……”

桔梗和麥芽都是臉色一變,看着荀卿染。

荀卿染嘆口氣,“先別大驚小怪,等結果出來再看吧。這事也別聲張,只咱們幾個知道就好。”

少頃,宋嬤嬤又端了碗燕窩粥進來。

“這是又給奶奶新熬的。四爺吩咐,奶奶原來在南邊,比不得這邊乾冷,吃燕窩潤潤肺,最保養身子。”

“宋嬤嬤費心了。”荀卿染笑着接過,慢慢吃了。

“嬤嬤去把幾個大丫頭都叫進來,我有活計吩咐她們。”荀卿染吃了粥,吩咐宋嬤嬤。

宋嬤嬤答應着,收拾了托盤出去了。

“奶奶,既是懷疑粥裡有鬼,怎麼還喝下去。您不喝,她一個奴才還能強迫您不成。”麥芽急道。

桔梗遞了個小巧的透白瑪瑙漱盂過來,“奶奶,趁這會工夫吐了吧,婢子親自收拾,保證不讓人知道。”

荀卿染擺擺手,“宋嬤嬤是個謹慎的人,剛纔摔了一碗,這一碗,肯定沒問題的。咱們不要打草驚蛇。”

還有一句話,她沒說出來。自打她進門,每天早上的燕窩粥她也吃了不少,自覺身體沒有大問題。就是這粥裡有人做了手腳,多一碗少一碗,影響也不大。重要的是要找出來是誰,爲什麼這麼做。若是那人察覺她起了疑心,換了別的手段,就更防不勝防。

外面腳步聲響,荀卿染對麥芽和桔梗使了個眼色,讓她們不要露出形跡來。門簾挑起,宋嬤嬤帶着香櫞、采芹幾個大丫頭走了進來,站在地下聽候荀卿染吩咐。

荀卿染的貼身衣物,一般都是自己動手,也有桔梗和麥芽幫着做的。現在嫁過來,還有齊攸的衣服鞋襪,又有這屋裡許多帳幔,還要些巾帕荷包,要做過年時送禮和打賞用。這些活計自然是要院裡這些大丫頭們來做。

荀卿染在炕上坐着,讓桔梗把活計分發了給衆人。

“你們的針線都是出挑的,這些活計務必做的精緻些,最遲年前交給我。要用什麼線,就和宋嬤嬤說,到二奶奶那領了來。”荀卿染吩咐道。

“奶奶,婢子要給四爺繡兩套鞋襪,還有四爺騎馬時用的護膝。這是奶奶沒過門前,太太吩咐下來的,要婢子務必在年前做好。這都是四爺在外面穿用的,需要細工夫。奶奶又交代下這些來,婢子忙不過來,不敢接。”采芹上前一步道。

“哦?”荀卿染擡眼看采芹。

采芹毫無怯意,“不是婢子偷懶,確實是太太交代了,四爺等着用這些東西。奶奶不信,就問宋嬤嬤。”

荀卿染並沒去看宋嬤嬤,宋嬤嬤也沒主動上前說話。屋裡一下子靜了下來,新進門的奶奶第一次派活計,就有人敢拒絕。

齊攸原來這兩個大丫頭,香櫞是外面買來的,采芹則是家生子,她的爹孃都是齊二夫人的陪房,如今都管着事。在荀卿染跟前,香櫞和其他人還好,唯有這個采芹平日幾乎從鼻孔裡看人。這院子裡的事,她只管伺候齊攸,齊攸不在,她是凡事都不理會的。桔梗已經不止一次在荀卿染跟前說過,采芹不聽使喚。

“奶奶,婢子閒工夫多,奶奶不嫌棄婢子針線粗陋,就把采芹那份一發交給婢子,婢子總能在過年前趕製出來。”香櫞上前道。

wωw✿ TтkΛ n✿ c o

幾個大丫頭各有執事,沒有哪個閒工夫多,哪個閒工夫少的。

桔梗和麥芽對視一眼,采芹扭臉輕輕地哼了一聲。

“奶奶,婢子也願意爲奶奶分憂。”香秀也上前說道。

荀卿染放下茶碗,打量了幾人一眼,笑道,“如此,甚好。”

桔梗就將采芹那份活計收回,另分了四份,她、麥芽、香櫞和香秀幾個分擔了。

傍晚齊攸當值回來,荀卿染忙捧了熱茶送過去。

“四哥哥喝杯熱茶暖暖。”男人出門賺錢養家,回來是應該受到優待的。

齊攸脫了外面大氅,坐下喝茶。

“今天在宮裡,聽到件喜事,岳父的任命下來了。”

第329章 禍起蕭牆第11章 夜宵第256章 宜室宜家第12章 糊塗人第44章 方大奶奶(二)第341章 叵測第380章 我是誰第319章 曬月亮第42章 一場氣第230章 觀音卷軸(二)第60章 所謂攪合第77章 回門第68章 花嫁第150章 小別重逢(三)第320章 冷暖第59章 議親(三)第233章 前情第194章 應變第385章 生死一線第389章 要命鴛鴦第226章 脫鉤第180章 水波盪漾第80章 喜訊第236章 歸來第353章 心病第291章 荊棘薔薇第101章 求子第382章 冷暖第359章 分居第284章 端午第108章 河東河西第29章 醋意第149章 小別重逢(二)第315章 中秋第165章 二月梨花第318章 欲蓋彌彰第107章 楊宅第198章 釜底抽薪(二)第319章 曬月亮第256章 宜室宜家第356章 議第203章 地藏庵第358章 分產第291章 荊棘薔薇第167章 方氏回來了第320章 冷暖第108章 河東河西第225章 病情(二)第257章 愛女第59章 議親(三)第214章 懲罰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90章 燕窩粥第149章 小別重逢(二)第151章 禍事第210章 來客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379章 容氏的秘密(二)第61章 所謂攪合(二)第167章 方氏回來了第31章 憐惜第240章 要緊的差事第141章 大鬧喜堂第11章 夜宵第168章 心思莫測第70章 燭影搖紅第48章 遷怒第14章 回府第325章 巧遇第217章 宴客第221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二)第362章 新居第7章 方氏教女(二)第41章 撲蝶第97章 話本風波第387章 且喜且憂第87章 嫁妝風波(二)第363章 楓林第167章 方氏回來了第315章 中秋第117章 賀壽第194章 應變第263章 地動第172章 蠢蠢欲動(二)第43章 方大奶奶第63章 方氏的反擊第122章 怒氣(二)第250章 善喜的計劃第244章 面相第177章 侍疾(三)第18章 卿染的抉擇第314章 挑撥第285章 家宴第244章 面相第98章 算計第115章 應對第236章 歸來第103章 疑蹤第245章 各自肚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