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蒼生爲軀殼,爲萬世爲魂火。
這短短的兩句,深刻的記錄了,當“浮生塵焰”離開“天鸞遺蹟”,並在大乾皇朝疆域內短暫停留時的景象。
在白夜的記憶中,曾經見到過“浮生塵焰”降臨世間之景象的殊命,是這樣形容那時的場景——
在原本應該天朗氣清的日子裡,那無形的火焰,突然在視野中的任何角落上燃燒,只是,這火焰並不灼熱,因爲它們就在每個人的身上燃燒着,當然,這種變化只有掌握了超凡力量後,才能察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與平常的所見所感並無二致……
這火焰,似乎無物不燒,但根據觀察,火焰在“活物”上的燃燒比在“死物”上的更爲活躍,同時,“具備歷史意義”的事物更是可以形成沖天的火柱……
三天三夜,這無形的火焰在大乾皇朝的疆域中,燃燒了三天三夜,之後,便在瞬息之間,所有事物上的燃燒戛然而止,“浮生塵焰”離開了大乾皇朝,進入了舊日星河的未知彼方……
從以上的種種描述中,不難看出,這“浮生塵焰”似乎在“殺傷力”上,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畢竟在皇朝境內燃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到有誰因此而死,更沒見到有什麼事物被灼燒出任何的痕跡。
一切的一切,好似都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直到一些精通卜卦,占卜與預言能力的超凡者,通過仔細的觀察之後,這才察覺到,被“浮生塵焰”灼燒過的事物,無論是人還是其他什麼東西,他們身上對應的業火與福澤,都缺少了極爲細微的一部分,大概也就是幾十萬分之一的地步。
這乍一看沒有什麼問題,這些個關乎命運的事物,在短時間內產生的自然波動,可能都比“浮生塵焰”灼燒的要多,但仔細一想,在整個“淵玄界”中,被“浮生塵焰”灼燒過的事物何止萬億?
在足夠的數量累積之下,於一定的合適條件中,量變會產生質變,因此,在這三天三夜中,“浮生塵焰”到底從大乾皇朝的蒼生與萬世中,“燒”走了多少的業火與福澤?
誰也說不清,只是,這種神秘,這種在無聲無息間,從蒼生手中,從萬世之內,輕易取走部分“命運”的能力,依舊讓所有接觸甚至瞭解到“浮生塵焰”的生命在心中升起濃濃的敬畏之情。
不過,有敬畏就會有其他情感,在任何宇宙,任何文明中,野心家的存在是必然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推動文明歷史進程的“先驅者”。
所以,正是這羣在“天才”與“瘋子”之間博弈的野心家,他們將目光放在了“浮生塵焰”上——
掌握“浮生塵焰”!
這是個在正常超凡者看來,大膽且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爲對於異火這種接近或本身就對應着某種“規則”的高能級存在,正常的思維不應該是“我先擁有掌控異火的能力,再去掌控異火,沒有那個實力就無法掌控異火”麼?
不,就如同所有敢於打破傳統,勇於革新的先驅者們一樣,這些志在掌控“浮生塵焰”的人,還真的就找到了某種跳過實力積累,直接掌控“浮生塵焰”的方法。
那麼,這個方法是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依靠着殊命這個身份的本質——
名。
所有的殊命都清楚,名是舊日星河給予殊命容納靈魂與所有其他部分的軀體,所以,在理論上,只要自身的意識尚存,名是可以容納進任何能級不超過舊日星河的事物的。
如果有可能,別說異火了,就是純粹的規則,比如“燃燒”,“引力”,“光波”這種完完全全的規則,也能夠放入名中,成爲殊命力量體系的一部分。
不過理論終究還是理論,名的本質雖然符合條件,可以將異火容納,但實際上,如果殊命本身的實力不夠,名的質量是幾乎不可能讓異火穩定存在的。
因此,在當時,雖然有很多殊命嘗試過將異火容納入名中,但很可惜,幾乎所有的嘗試者都在將那朵在“天鸞遺蹟”上空憑空燃燒的“浮生塵焰”納入名後的一瞬間,徹底被異火所焚燒,除了被舊日星河保護的“殘名”之外,連一絲痕跡都沒能在這世間留下。
細心的人或許已經發現了,在所有進行嘗試的殊命中,是“幾乎所有”在瞬間死亡,那麼,是否還是存在一些例外呢?
例外是存在的,在“深淵試煉:大乾皇朝”被舊日星河已知域內的宇宙熟知的時候,正巧是舊日星河降臨蔚藍星的第十個月,同時也是舊日星河剛剛降臨彌諾克斯的時刻,在那時,尚無一位傳奇階的殊命誕生,所以從未接觸過“規則層次”力量的某位殊命,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
讓蒼生代替自己,承受被“浮生塵焰”灼燒時,疊加在身上的恐怖業火與福澤。
“浮生塵焰”的力量來源於蒼生與萬世,那麼我就讓蒼生與萬世,與我一同承受。
可以說,這種想法雖然天馬行空,但也的確有一定的道理與可行性,只是問題在於,怎樣讓蒼生與萬世與自己一同承受“浮生塵焰”的灼燒呢?
這是個問題,但這位殊命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在準備良久後,該殊命傾家蕩產從各個渠道中,購買到了足夠自身與上億蒼生契約的各類契約道具。
於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在三天三夜的灼燒過程接近結束的那天夜晚,與一億多蒼生簽訂過契約的這位殊命,觸碰到了“浮生塵焰”,並將之納入了自身的名中。
至於結果麼,因爲明確了歷史進程,所以這位殊命很顯然是失敗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次瘋狂的嘗試,可以說,這位殊命“成功”了——
成功在,他成功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爲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爲這位殊命將“浮生塵焰”納入名後,他並沒有像其他嘗試者一樣,在瞬間蒸發,從而直接死亡,而是在“浮生塵焰”的灼燒下,整整堅持了接近十分鐘的時間。
其實在當時,那位殊命所在的文明,已經開始了歡呼,因爲只要“浮生塵焰”被成功掌握,那就意味着這位殊命在舊日星河整個已知域中,提前一個時代將“規則”的力量握在手中。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十分鐘後,那一億多的契約,還是沒能經受住“浮生塵焰”的灼燒,最終來自整個“大乾皇朝”的業火與福澤還是降臨在了那位殊命身上……
一位即將誕生的新王,還沒來得及加冕屬於他的冕冠,終王的落寞就已經來臨。
也因此,這“蒼生之王”的頭銜,最終只能消失在舊日星河的深處,無人可知它的去處,只留下了一段無果的傳說。
實在是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