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嵩之死

沒有護城河,也沒條像樣的壕溝,楚軍士卒們迅捷無阻地衝到了城牆下,接着便使用着最簡單的攻城器械——竹梯和飛鉤蟻附攀城,而城牆上的抵禦措施同樣簡陋,只是一些用來推拒長梯的撐杆,對付勾撓繩索直接用雙手和刀刃,再有便是一些不大不小的石塊,至於守城殺器礌石滾木這些不要說做不出來,就算有也沒法運上這寬不到一丈寬的城牆上。滿城蒐集在一起的火油也僅僅夠防備楚軍衝擊城門的撞木,哪裡敢分出來用作守備城牆。

攻防雙方準備的都不是很足,那麼接下來就需要憑藉血勇之氣一決高下了。

衝在最前面率領着楚軍士卒攻城的是張勳手下的一員裨將,名曰張闓。沒錯,你沒看作,這個張闓就是歷史上殺了曹操父親曹嵩一家百十口的那位,引發了曹操沖天之怒的那位。

張闓雖然因爲虛構成分居多的演義而出名,但這個小人物確實是存於史上的,其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爲亦不僅僅殺了曹嵩一家。

張闓最早乃是黃巾軍頭領,黃巾起義失敗後勉強投降了徐州刺史陶謙,身爲漢室正統官僚的陶謙自然看不上張闓,對其亦是不放心。最後便是指使張闓殺了路經徐州的曹嵩一家,將其作爲棄子使用。

這裡很有必要解釋一下這個“指使”的含義,也很有必要爲張闓在演義中的形象辯白一下。在史實中,曹操在收編青州兵之後並不算多麼威名赫赫,身爲老牌的地方大吏,陶謙也並不對暴發戶一般突然起家的曹操有多麼感冒,而曹操在討董聯軍解散後對陶謙這種尸位素餐的不作爲諸侯也是很厭惡,兩人的關係一直是很冷淡。

這種冷淡的關係在曹操佔據了兗州全境之後達到了敵視的程度,先是因爲曹操支持袁紹,而陶謙支持當時進入青州的公孫瓚勢力,雙方開始有了刀兵上的衝突,但是還尚未撕破臉。

直到隨後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擊大敗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袁術、黑山軍、南匈奴的聯軍,陶謙對於曹操的威脅更是到了寢食難安的程度,於是主動出兵兗州,攻陷了兗州南部的任城。

陶謙和曹操之間局勢驟然升溫之際,在琅邪避難的曹嵩也是嗅到了危險的氣息,趕緊是一邊聯繫自己兒子,一邊帶着家人卷帶了金銀細軟往兗州跑,而曹操也是趕緊派出應劭去接應自己的親生父親。

真正歷史上的陶謙可不是演義上所渲染的敦厚無能之輩,丹陽人出身的他從小可是以“放浪”爲名的,從不知仁厚爲何物!壯年時和皇甫嵩一起討伐過北宮伯玉,並在與韓遂、邊章等西涼叛軍作戰立下戰功,脾性上來了連漢末名將張溫都不鳥的人物,就算是老了老了,剛直強硬本色也不曾改,端的是一塊硬骨頭。

要說這曹嵩也是夠倒黴,自己兒子剛成爲一方諸侯自己還沒來得享福,便是給陶謙盯上了。於是乎,陶謙便是派出了部將張闓帶數百士卒在半路以護送爲名截了曹嵩一大家口子,實際則是指使張闓殺了曹嵩。而張闓倒是也是個知趣之人,知道陶謙已經不肯收留自己,不如殺了曹嵩取其財貨另投他處。

而至於演義中的所謂陶謙爲了討好曹操而派張闓護送曹嵩,張闓最後見財起心而陶謙卻是始料未及的這種說法,其實細究起來根本不成立。張闓作爲黃巾降將從來不是陶謙的嫡系,而陶謙手下又不是再沒有別的將領了,既然是討好曹氏,爲何要派非親信的部將去執行這任務?

其實再細究一番,陶謙殺曹嵩的緣由並不僅僅只是陶謙和曹操有在地盤勢力的衝突爭端,而是陶謙和曹氏以及其曾經代表過的官僚集團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陶謙是一名正統的不能再正統的漢室官僚,這一點毫無疑問是普遍承認的。漢末以來無論是邊塞叛亂還是黃巾起義,又或者是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些事陶謙都有積極參與,甚至在董卓死後還曾主動聯合前揚州刺史周幹、琅邪國相陰德、東海國相劉馗、彭城國相汲廉、北海相國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等等一大票漢室大吏奉朱儁爲太師,移檄牧伯,同討李傕郭汜,準備奉迎天子,只是最後因種種原因又未能成事而已。

陶謙是忠心爲漢的,而且是那種剛直強硬的漢室官僚,這種忠臣向來都有一種叫做“佞臣逆賊”的天敵。很不幸,曹嵩連帶着曹操都是被陶謙劃屬到了這一類。

這裡再多餘說下曹嵩的生平其實就很好解釋爲什麼陶謙會起了殺心的原因了。大略稍通曆史的人都應該知道,曹操以及其父曹嵩原本不是姓曹而是本姓夏侯的,曹操之所以不叫夏侯操而叫曹操,乃是因爲在其父曹嵩做了十常侍曹騰養子的緣故。

曹騰是宦官,人是好壞暫且不做評估,我們只需要知道他和大多數握有權柄的宦官一個稟性——喜歡收乾兒子,而曹嵩呢,沒什麼大的本事,就是會抱大腿會拍馬屁,正對曹騰的胃口,於是搖身一變成爲了曹騰的養子,得其庇護。而曹嵩自己以及曹操本人對於改姓以及對當宦官的乾兒子孫子倒是沒有多少反感,因爲曹騰雖然是宦官,但也是西漢名相曹參之後,做曹參的後人哪裡會丟臉?

區別就是在這產生的,陶謙乃是正經的漢朝大臣,而曹氏家族卻是宦黨,又豈能相互看順眼?更何況曹嵩在抱上曹騰這條大腿後,歷任大司農大鴻臚之職,在任期間以權導利,積累了大量家財。在十常侍權勢熏天的那段時期,東漢財源枯竭,賣官鬻爵盛行,曹嵩掏了萬金給自己捐買了朝堂上僅次於大將軍的太尉之職,一時顯赫!

宦官當道,自然是忠臣良將不見天日的時期,那段時期陶謙亦在朝廷中樞,當然也是處於被打壓排擠之列,對造成昏天黑地現狀的宦黨外戚一黨那是一個憤慨痛惡!

僅僅是這些,其實足以解釋爲什麼陶謙會對曹嵩起了殺心。再有曹操在兗州招兵買馬、驅逐排擠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圈佔漢家城池私自任免官屬等等所作所爲,更直接把曹操劃做了跟其父曹嵩一樣的佞臣,一樣只會投機取利的亂臣賊子。如此看來,曹嵩這個老宦黨在半路會遭陶謙下狠手倒是很正常的。

再說張闓,則是完完全全被陶謙當棄子使用的,不過他也不虧,原本就是一個活過今天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黃巾頭領,與其繼續不受信任勉勉強強當陶謙的手下,不如痛痛快快乾了這票,以後天高任鳥飛。也不管他曹操擁兵幾十萬據有多少州郡地盤,反正天下大着呢,到處都能安家,他曹操想報仇也只能去找陶謙那老骨頭。

再者,曹嵩這宦黨身居高位多年,積累的家財何止億萬,自己以前做殺人越貨的買賣再做一百年一千年也怕是積攢不下那麼多的財貨,這波怎會虧了?

說幹就幹,光棍無比的都尉張闓也是豁出去了,按陶謙的指使對曹嵩下了手,也不知道陶謙到底指使他抓曹嵩爲人質還是隻殺曹嵩一人,反正最後張闓是直接殺光了曹嵩身邊的所有曹家人,搶了財貨連夜向南潛逃。

此時還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是陶謙指使張闓對曹嵩下手的。那就是曹嵩被張闓截殺的地點。曹嵩出發的地方是琅琊和泰山郡一帶,位於陶謙的勢力中心東北部。而曹嵩要去的地方是兗州,是徐州的西北方向。也就是說曹嵩舉家搬遷的路線都在徐州北部,而張闓殺了曹嵩一家之後,竟然能全身從徐州北部而退,最後一路跑到了徐州南邊的淮南立腳,而在半路竟然什麼事也沒發生,這不得不說明了一個問題……

張闓當時其實也只有淮南可去,往北就是曹操的地盤,而徐州東面臨海,西面的汝南潁川是黃巾餘黨和各路豪強賊寇橫行的地帶,張闓一個小小的黃巾頭領,手下只有幾百人,哪能在強人如林的汝穎一帶混得下去,何況還帶了那麼多的財物……

所以張闓選擇從北往南直穿徐州境內,去袁術治下相對穩定管轄也鬆懈的淮南落草。而直穿徐州,不論哪條路線都勢必經過徐州的下邳、郯城等重地,又怎可能不被陶謙所察?所以最終的解釋其實只有一個。

演義中有提到張闓在密謀發動兵亂之前,與手下部曲合計過殺人越貨之後就去嵩山落草,嵩山便是在淮南。而真正的歷史上張闓也確實逃到了淮南,但是卻沒有落草爲寇,而是又做出了一件驚天大案!這件大案的影響力在當時甚至要比張闓殺了曹操父親曹嵩一家滿門還要令世人震撼!

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戰(上)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馬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三百二十一章 樂進VS劉鐵嗓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一百一十五章 男扮女裝第二百九十章 錦官城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一百一十七章 浩蕩糧船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五十三章 不停歇的酒宴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三百零九章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領軍第三百零九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戰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七章 遊俠兒李通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二十一章 人禍天災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七章 遊俠兒李通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六十五章 輕功冒進第七十四章 張繡施政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九十七章 呂布之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劉協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劉協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誰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四十四章 死亡衝鋒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劉協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一十三章 馬背藏香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