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

五月麥熟,天氣涼爽宜人,正是出兵征伐的好時機。

五月初旬,曹操出兵二十萬征伐徐州。路途定下軍令,將士不得踐踏麥田,違令者斬。

卻不料自己戰馬受驚,踏入麥田,於是曹操便要取劍自刎。親衆急勸,郭嘉建言,曹操於是割發代首,三軍悚然。

不數日,曹操前鋒夏侯惇本部曹軍五萬兵臨小沛,正遇劉備兵馬與呂布軍前鋒高順所部。

兩軍混戰,高順接住夏侯惇,關羽接住夏侯淵,張飛戰李典,張遼戰呂虔。兵對兵,將對將,各自廝殺。

四五十回合,高順不敵夏侯惇,敗退會本陣。夏侯惇引青州兵追趕高順,青州兵包圍高順所部陷陣營。卻不料呂布部將曹性,趁夏侯惇追趕高順,尋覓良機,一箭射中夏侯惇左眼。

夏侯惇當即暴怒,大喊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當即拔了箭矢,生吞了自己左目。仍舊挺槍縱馬,追殺曹性。

曹性膽寒,來不及抵擋夏侯惇。就在夏侯惇槍刺曹性千鈞一髮之際,早就殺敗了李典的張飛快馬從側翼殺了出來,要殺夏侯惇這位曹軍主將建功!曹性反應過來,又是縱馬彎弓,要再射夏侯惇。

危急時刻李典於後方大喊:“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夏侯惇才作罷,就要退軍收兵。

但高順和劉備豈能放過此等良機,揮軍總攻。陷陣營個個當先,張遼與侯成率呂布狼騎掩殺,夏侯惇五萬曹軍大敗特敗。

高順追殺一陣,便與劉備各自收兵。劉備回沛城,高順屯兵城外,成犄角之勢。

次日曹操中軍到,準夏侯惇回許昌養傷,召夏侯淵李典呂虔詢問呂劉聯軍。

李典呂虔皆言呂劉兵強將勇,關羽張飛高順張遼都有猛將之風,更不用說溫侯呂布。陷陣營雖然人數不足千,但個個善戰驍勇,組成戰陣可敵十倍百戰青州兵之士。劉備的數千丹陽兵也不是善與之輩,個個都如下山猛虎。

總的就一句話,難啃!

又有細作斥候來報,呂布兵分兩路。一路派陳宮協調泰山賊寇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等人,自泰山去攻打兗州。另一路派宋憲魏續領兵去攻打譙郡。而他本人,領中軍策應高順、陳宮和宋憲三路。

曹操聽了敗績本來臉色不太好,不過一聽呂布分兵,當即大笑道:“呂布匹夫,我必勝之。”

衆將都問爲何。曹操便讓郭嘉解釋:“呂布此乃心懼之舉!徐州本來兵少,不過十萬懈怠之軍。呂布分兵的意圖,不過是混淆視聽,引誘我軍分兵抵擋,以減少他正面的壓力。另外派高順率他所有精銳,想用來戰敗我軍前鋒,挫我軍銳氣。以方便他抵擋我大軍主力。”

“不錯,我軍前鋒不敵他的精銳,這次敗了也情有可原,夏侯淵李典你們莫要自責。要怪就怪我軍細作和斥候還不夠強大,不能及時查探敵軍動向。所以我決定,以後由軍師祭酒掌管細作和斥候!”曹操鄭重道。

軍師祭酒郭嘉忙拜謝。曹操繼續說道:“只可惜他的計策只成功了一半而已,縱然挫敗我軍銳氣,但我也絕不會分兵。想必爲了能和我大軍主力正面抗衡,他也分不出多少兵馬,宋憲魏續之輩翻不起什麼風浪。兗州就不必派人了,有程昱坐鎮兗州,足以抵擋陳宮率領的一幫賊寇。”

此後果然像曹操說的那樣,宋憲魏續兵馬只不過數千,譙郡太守僅靠郡兵足以應對。兗州坐鎮的程昱也不是一個善茬,曾經能夠在呂布作亂兗州時硬是保住三個縣城自守的猛人,確實可以和陳宮鬥一鬥。

而呂劉聯軍小心多了,合兵一處不說,勝了一大仗也還是隻守不戰。一是熬曹軍糧草,二是派遣使者前往各鎮諸侯處求援。

曹軍日日叫罵,終於差點把呂布罵出軍營來,只可惜劉備腦子清醒,把呂布死死拉住。

無奈之下曹操只得強攻,二十萬曹軍個個奮勇。呂劉聯軍雖然精兵不少,但絕大多數軍隊都很少經歷戰爭,根本沒和曹軍一個檔次。

這也怪陶謙,奉行清靜無爲的策略。軍隊也都是黃巾之亂臨時招募的,然後打完仗,就解散過一次。

後來還是曹操來了,人口數量本不在曹操兗州之下的徐州兵源比兗州豐厚得多。但只有臨時召集的民兵,所以當時不敵曹操,只能據守徐州城,還得求援。據說這也是曹操當時屠殺徐州居民的一個重要原因,人口太多,眼紅啊。

到劉備當政時期,維持了十萬左右的徐州兵。可惜劉備根基太淺,大將只有關張,中下層統兵將領根本沒有!因此對軍隊掌控力太弱,導致呂布一偷襲徐州城得手,各地的徐州兵變改旗易幟。連劉備征討袁術帶的幾萬軍隊,包括那幾千丹陽兵,要麼投降袁術,要麼當了逃兵投奔呂布。跟在身邊的只有幾千從河北平原帶來的舊部和一些自願跟從劉皇叔的丹陽兵。

可以說這最近幾年,徐州兵經歷的戰事用一隻手都可以數過來。而曹軍就不同了,從曹操大破青州百萬黃巾軍,挑選三十多萬精壯青州兵建軍開始。一直到現在征討呂布,大仗小仗勝仗敗仗根本不斷,士兵戰鬥經驗豐富,心理素質過硬,戰陣隊形適應強。

最明顯的就是青州兵的數量變化,到現在三十多萬青州兵只剩下不到二十萬,曹操還補充了很多兗州豫州兵員。

另外還有統兵將領對軍隊的訓練因素,曹軍更是甩呂布劉備幾條大街。

所以呂劉聯軍雖然是守方,但因爲軍隊平均素質和數量差距的原因,還是沒能抵擋住曹軍洶涌澎湃的攻勢。半個月後不支,交替撤退,丟棄小沛,回防彭城。

彭城是大城,是徐州的治所。比小沛強了很多。留守的陳珪陳登迎接呂布劉備進城守備。

曹操這下沒轍了,小沛城小,呂劉聯軍只能在城外安營防守。但到彭城就不一樣了,所有兵馬都可以在城裡守備。攻營寨和攻城根本不能下提並論。

另外看到騷擾策略失敗,陳宮和宋憲魏續都撤回了彭城,徐州軍防守實力更上一層樓。

所以曹軍只得暫歇幾天,一是等待新收糧草到位,二是建造攻城器械,三是好好合計一下怎麼能夠輕傷亡拿下,這樣總是強攻就算吃下了徐州,不到半年也別想再出徵了,另外四也是想看看各鎮諸侯的反應。

不出曹操和荀攸郭嘉在戰前所料,各鎮諸侯,除了一兩個跳樑小醜,根本沒人援救呂布。

那個跳樑小醜姓張,叫張楊。現任大司馬,官位大得嚇人,不過只是佔據了河內和河東兩郡的一部分而已。

張楊和呂布關係很好,曾經兩次容納呂布。而且兩次都冒着得罪人的風險。一次是呂布被李傕郭汜追殺,張楊保護了他。第二次是袁紹要殺呂布,張揚再次收容了呂布。

歷史上,在明年曹操征討徐州,呂布危急存亡之秋之時。張楊隔着好幾千裡遠,硬是要出兵救呂布。結果因爲手下部將不願意陪着自己送死,被暗殺了。

現在,這位河北諸侯渡過黃河向曹操控制下的洛陽弘農進兵了,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讓曹操回師。

可張楊手下兵力實在太薄弱,縱然曹操在司隸地區駐軍不多,但有一個司隸校尉鍾繇,足以抵擋張楊不痛不癢的進攻。

所以曹操收到張楊進犯司隸地區的消息後,只是一笑置之。把竹簡扔到旁邊,說道:“張楊爲人無威刑,所以他保不住上黨,不能佔據幷州自守。如今我看他連自己的性命也要保不住了,以卵擊石,他因爲與呂布的交情可以出兵,但他的手下可不一定啊,我看他早晚被自己的部下殺死!”

旁邊的郭嘉獻計:“某有一計,助曹公兵不血刃,拿下張楊的河東河內之地。曹公只需派人宣稱誰要敢救援呂布,拿下徐州必定回軍攻之。張楊部下必定心生異心,加上此人只注重個人恩義,卻不甚注重部屬利益,素來沒有什麼威信,這樣早晚必被自己手下誅殺泄憤。到時候曹公只需一道詔書,便可將河東河內劃歸治下。”

曹操深以爲然。

下來曹操和郭嘉荀攸又商議如何拿下徐州。荀攸直言攻徐州的兩大難處:一,徐州地廣糧多,軍隊數量不多,又是本土作戰;而曹軍遠道而來,人數衆多,糧草供應很是問題。二,呂劉兩家面臨外敵,同仇敵愾;彭城文有陳宮陳珪陳登三陳謀劃,武有關羽張飛張遼高順坐鎮四門,實在無懈可擊。

曹操問計郭嘉,郭嘉針對荀攸所說,大膽獻上兩策。

一,派輕兵,攻襲彭城後面的下邳城。這是一條險策,因爲任務一旦失敗,就會面臨彭城的呂布和下邳守軍的夾擊。而且這路輕兵因爲是繞過彭城襲擊後面的城池,所以沒有糧道和民夫可用,只能攜帶隨身數日軍糧而已。所以一旦失敗,幾乎必死無疑!

同時,這對於現在的呂布而言,更是一條奇策。因爲還在攻打彭城的時候拿下下邳,等於像整個徐州說,我曹操這是一定要吃下徐州!

這一可以瓦解敵軍鬥志,二可以從三面包圍彭城,阻礙呂布後方糧草向彭城前線輸送。此策可大大增加曹操的勝算。

所以必須派遣一得力干將和數千精銳。曹操思索一二,便喚于禁進帳,一番囑託,還要給於禁派數千百戰青州兵。卻不料于禁嫌青州兵軍紀太差,只帶本部士卒,另挑數千普通精銳前去。

第二策,更是一條險策,但更是一條奇策。那就是離間加誘降計!

荀攸向曹操告知了一個消息,現任徐州從事陳登來許昌時,第一件事不是關心送來的韓胤怎麼處置,而是詢問曹操在許昌沒?

加上郭嘉來徐州這一個月,四處對陳登的打聽了解。最後想試一試,這條一勞永逸之策。

當然,風險也有。難保陳登來個將計就計,害得曹操偷雞不成蝕把米。

但是曹操是什麼人,最後還是果斷決定用這兩計!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諸侯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氣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將衆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一百四十章 宋憲大敗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六章 守門之犬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馬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將衆第一百四十章 宋憲大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二十四章 桃園論世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六十一章 終極對決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三百一十八章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九十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二十四章 桃園論世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楔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諸侯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