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千古奇觀

(謝謝好友書友20170415202814468的月票~~)

十二月十五,明軍兵臨成都,一部駐紮於城北,防備涪城(今四川綿陽)及以北晉壽縣(今四川廣元)乃至漢中的勤王之師,雖然不大可能,但有備無患總是沒錯。

另一部駐紮在太城與少府城之間,隔斷兩城的聯繫,並做着兩手準備,首先逼降李雄,如李雄堅決不降,則先取少府城,取城中糧草物資爲己用。

趁着安營紮寨的工夫,楊彥領着衆將策馬上前,眺望成都。

成都太城周長三十餘里,城高三丈,高大雄壯,氣勢磅礴,少城周十餘里,高兩丈,兩城城頭旌旗林立,公卿權貴也站上了太城城頭,均是一副如臨大敵之色。

這讓楊彥頗爲不解,明軍素來有不殺降的美名,自己又招賢納士,用人不疑,要說李雄尚有一戰之力,還能理解,可成國連番大敗,哪有抗拒自己的底氣?又何至於此?

於是向錢鳳問道:“孤觀成都軍民竟有死戰之心,令人費解,士儀可知緣由?”

錢鳳略一沉吟,便道:“自關西大亂以來,秦雍流民替代蜀人入主成都,土地財貨皆爲侵奪蜀人所得,想必是畏懼大王奪其財貨返還蜀人,甚至遷回原籍,今大王兵臨,安能不懼?

況大王推行佔田令,豪門大族豈肯甘心?”

錢鳳所說的核心是佔田令,想他長城錢氏,佔有上千頃的良田,如強推佔田制的話,大部分的田畝都要交出,這也是錢鳳的擔心之處。

楊彥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便淡淡道:“一地有一地的風俗,桔生淮南爲橘,生於淮北爲枳,故不可一概而論,淮北有淮北的做法,江東有江東的做法,不過蜀中不在此列,當地大族與孤爲敵,當施懲戒,不滅族就算不錯了。”

“大王仁德,乃江東士民之福!”

錢鳳心頭大寬,拱手道。

楊彥又給荀虎打了個眼色,荀虎向城頭喚道:“請成主李雄出來答話!”

李驤探出半片身子,遙遙拱手:“明王,我家主上染疾,不便吹風,明王若有言,可由老夫代傳。”

“哦?”

楊彥也拱了拱手:“既如此,煩請李公轉告李雄,成國大勢已去,覆亡指日可待,勿做僥倖之念,及早開城,富貴可得,莫要誤人誤已,同時孤承諾,秦雍流民可留在蜀中,不必遷回故土。”

李驤道:“老夫這就進宮去面見我主,告辭!”

楊彥略一點頭,目送李鑲背影消失。

剛一轉身,李驤面色劇變,低呼道:“諸公,速隨老夫進宮求見主上!”

羣臣心知急切,匆匆跟着李驤下了城。

李雄真的病了,心情絕望,又受風雪侵襲,從龍泉山逃回成都的當晚就病了。

寢殿中,李雄高臥於榻上,瘦了少許,面孔蒼白,臉頰凹陷,雙目無神,散發出一股垂垂欲死的暮氣。

任皇后端着個小碗走了過來,柔聲道:“陛下,該喝藥了。”

李雄無力的揮了揮手:“朕不喝,拿去。”

任皇后舀起一小勺烏黑的藥液,先放自已嘴邊輕吹了兩口,才伸過去,強笑道:“陛下,不喝怎麼能好呢?來,快喝了罷。”

李雄眉頭一皺,不耐道:“喝也是死,不喝還是死,與其破城受辱而死,倒不如病死,也算壽終正寢。”

任皇后動作一僵,強撐着笑容勸道:“陛下怎能發不詳之語?成都城高牆厚,陛下若親臨城頭,將士們拼死一搏,或能打退明軍。”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李雄渾身打了個哆嗦,心頭無比煩燥,一把推開了任皇后端着瓷碗的纖白素手。

“啪!”

任皇后猝不及防,瓷碗摔的粉碎,藥液濺上了裙角,她連忙跪下,哀聲道:“陛下,妾失語,請陛下治罪!”

李雄眼裡泛出兇光,喘着粗氣道:“若是明軍破城,你等可願隨朕而去?”

“啊?”

任皇后驚呼,瞬間花容失色,從脊椎深處冒出了一股寒氣。

這是要拿自己等妃嬪殉葬啊!

任皇后二十來歲,無所出,與李雄本是政治婚姻,談不上什麼感情,更何況李雄荒淫無度,也讓她反感,她又怎麼甘心爲這樣的男人殉葬呢?

一時之間,竟怔怔的說不出話。

李雄目光變得凌厲,強撐起病體,寒着臉道:“怎麼?不願隨朕?朕平日有何虧待之處?莫非你們願被賊兵凌辱?咱們夫妻同去地下享福豈非美事一件?”

李雄的語氣一句重過一句,任皇后覺得,只要自已稍有遲疑,就會被賜下三尺白凌,當下鳳目一紅,兩行清淚順着秀臉頰流下,抽泣道:“陛下待妾恩重如山,妾心懷感念,若真到那一天,妾會爲陛下守節。”

李雄臉色緩和了點,心裡也是一軟,正待軟語安慰時,一名宦人在外施禮:“稟陛下,皇后殿下,太傅、丞相、尚書令諸公求見。”

李雄心裡咯登一下,他感覺不大妙,連忙喝道:“外殿候駕!”

“諾!”

宦人領命而去。

任皇后也招來婢女,服侍李雄穿衣,並目送着乘上龍輦的李雄漸漸遠去,這才俏面重現了惶然不安,對殉葬的恐懼就如一塊巨石壓在心頭,令她方寸大亂。

她雖然出身於蜀中大族任氏,兄長是車騎將軍任回,可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孃家未必會顧及她的死活,甚至爲了搏一個好名聲,還很有可能逼她殉葬。

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任皇后在殿內毫無頭緒的走了幾圈,才招了名心腹宦人,讓他去前殿打探些消息回來,再想想如何應對。

而李雄也是心事重重被擡進了大殿,一干重臣起身施禮:“臣等參見陛下!”

李雄揮了揮手:“免禮!”

“謝陛下!”

衆人齊聲稱謝,各回原位就坐。

李雄那昏濁的眼神挨個看了看,有氣無力的問道:“衆卿所爲何事?”

“這……”

大夥兒看到李雄病成這個樣,都不忍心打擊他,欲言又止,面面相覷,最終還是範賁小心翼翼道:“陛下,明軍已兵臨城下!”

出乎衆人所料,李雄並未現出過激反應,只是自嘲般的嘆了口氣:“該來的還是來了,朕這江山哪,才二十年的國祚啊,以往朕還嘲笑劉永明或是兼具開國與亡國之君於一身,如今看來,朕竟比劉永明先走一步,不過朕的國祚好歹比他長些,呵呵~~

罷了,罷了,你等稱朕一聲陛下,朕感念在心,但君臣終有緣盡之時,朕也不強留諸公,若有願降明國者,朕不阻擋。”

”陛下!“

衆人均是心頭大震,無不感動側目。

任回更是重重一拱手:”明軍雖勢大,而我少城尚有守軍一萬,太城有守軍三萬,宮中禁衛數千,我等還有些家丁奴僕亦可派遣,可湊個六七萬軍,且涪城、晉壽、漢中尚有兵,或許勤王義師已在途中,只要陛下有決死之心,未必守不到春暖花開之時。”

李雄搖了搖頭道:“明軍無可抵擋,與之強戰,必敗無疑,成都守不住了。”

羣臣也陪着嘆了口氣,他們何曾不想降呢,但是楊彥剛剛在城外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秦雍流民可留蜀,卻未提強推佔田令之事。

也就是說,降了多半要被奪去家產,因此但凡有一絲僥倖,都不願降。

李雄又似是想起了什麼,問道:“明王可曾說降於朕?”

李驤拱手道:“回陛下,明王問起陛下,臣以陛下有恙暫時推託……”

聽着李驤轉述着楊彥那蘊含威脅的警告,李雄覺得窩火之極,不禁劇咳起來,身體蜷成一團,痛苦不堪,宦人趕緊替他連連捶背。

好半晌,咳嗽漸止,李雄緩緩擡頭張望,留戀的看着那金壁輝煌的宮室,依依不捨道:“明軍兵臨城下,除降無路可走,不知誰願替朕去與明王相商?”

“陛下,不可啊,歷代君主出降,除安樂公劉禪與歸命候孫皓,幾人能得善終?請陛下三思!”

羣臣紛紛勸阻。

一般來說,國家將亡之時,通常人心離散,公卿權貴爲保全家族,主張出降,甚至還會有人暗中和敵軍勾結,當帶路黨,打開城門。

但皇帝毫無例外,抵抗最爲堅決,畢竟如魯肅對孫權所言,誰都能降,唯獨你不能降,而今的成國恰恰相反,想降的是李雄,臣僚不願降,可謂千古奇觀。

不知情者,或會感動流泣,可李雄不傻,羣臣所爲者何,他不是不清楚,無非是自己當政,對蜀中大族諸多遷就,好日子過慣了,一旦明國入主蜀中,還能再象以前那般逍遙快活麼?

這顯然不可能,佔田制,遷徙令會接踵而來,各大族傷筋動骨都是好的,就此一撅不振,乃至消亡都有可能。

反是李雄,淪爲階下囚固然不好受,可本身已經失無可失了,最差也是個安樂公和歸命候的歸宿。

說到底,羣臣把自己推出去搏一搏,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真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甚至北方胡騎南下,自然是皆大歡喜,哪怕敗了,這些大族再降也不遲,屆時責任全在自己,由自己去承擔楊彥的怒火。

第八三二章 荀崧病危第一五七章 前溪歌舞姬第二五四章 袖裡乾坤第四五五章 荀邃爆發第六四二章 後路被斷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四四六章 輕佻第八二九章 借酒澆愁第八四七章 自焚之前第二六零章 桓溫第一七八章 沈充過境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四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一五八章 吃草籽,搶鼠食第四九一章 廣撒網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三零二章 酒肉招待第八零四章 再度聯手第四章 再逢葛氏第一九五章 總攻開始第三九三章 勢壓王邃第二十五章 蕭氏來人第一零七章 立軍制第七五五章 兵臨壺關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五章 詩壓陸納第六二六章 李雄敗逃第一二二章 紙上談兵第三五二章 下馬威第四七二章 大破鮮卑第八四九章 庾亮來訪第五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四六零章 穆陵關第五十八章 大功告成第十八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二二四章 沈充垮了第七四五章 撈鐵牛第六八二章 荀灌建議第八四七章 自焚之前第二六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七零章 小荀公第七十九章 靜待朝會第二八九章 周札來攻第六零一章 荊江變故第二二一章 運氣來了擋不住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八零五章 各懷鬼胎第六五五章 發酒瘋第二四七章 何爲仙第三十二章 分頭行事第一九五章 總攻開始第二三七章 東海水晶礦第三四九章 鐵蒺藜第七五七章 窮追殲敵第四二六章 兵抵奉高第六一五章 錢鳳歸降第六九二章 大軍圍堡第三九四章 賴着不走第一二二章 紙上談兵第一二一章 身在寶山不識寶第七八二章 強作說和第三六二章 死去活來第六七八章 糧食到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二八七章 攻破周家第五七五章 王見王第五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一零二章 道左相送第二四五章 劉氏低頭第七八零章 雞飛狗跳第一一三章 淮泗軍第一一九章 殺流民帥第九十一章 兵馬突來第五九九章 千人聚考第七三七章 李雄抓尖第七三一章 聯袂施壓第三章 修文習武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五二二章 表字之爭第五十八章 大功告成第二三三章 差點着了道第八三九章 三公夢第八三六章 萬人相迎第八三六章 萬人相迎第四三三章 騎兵戰法第三零三章 兵發孫家第二五六章 不臣之心第八四八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七二章 大破鮮卑第一零二章 道左相送第五三九章 退婚第六六零章 黃河封凍第七十九章 靜待朝會第一零七章 立軍制第五四零章 兵抵博望第六四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滴血驗親第六四七章 天降火雨第四六二章 勸進之功第五三二章 登壇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