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明春土斷

“這……”

蕭鎋眉頭一皺,頗覺棘手。

其實他有八成把握可以斷定,蕭巧娘就是他的遺腹女,可那滴血認親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居然不準了,回家後,他還特意找了不相干的人滴血認親,結果如出一轍。

畢竟除了滴血認親,他沒法提供別的有力證據,而且蕭巧娘不認他這個當父親的,寧可給個寒門小子爲婢,也不願歸宗!

漸漸地,他絕了對蕭巧孃的心思,唯盼楊彥能善待巧娘,再觀楊彥之才,哪怕是寒素,也必有出頭之日。

“呼~~”

蕭鎋無奈的吁了口氣:“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莫非還能封了鄉人之嘴,說到底,是爲兄思慮不周,小看了那個楊彥之,方有今日之苦果。“

蕭績擺擺手道:“大兄不必頹喪,弟有一法,可扭轉不利鄉議。”

“哦?說來聽聽?”

蕭鎋眉眼一動,看了過去。

蕭績道:“可把巧娘掠來,調教一段時間,示之以衆,介時水落石出,還有誰再妄作議論?”

蕭鎋渾身一震!

講真,在這世道,鄰里鄉間互相攻殺,多不勝數,地方官員也不理會,更別提掠一民女,蕭績的提議真不過份,而這的確是個好主意,掠來之後,找族中幾個可靠老嫗調教,不出數月,就能把蕭巧娘調教的服服貼貼,再示之以人,誰敢說這不是蕭家的女兒?

蕭巧孃的面容與蕭鎋還是有幾分相似的。

只是……他對楊彥有些忌憚。

這時,他的一名侄子蕭義拱手道:“大伯,隔壁丹陽李氏乃當地豪強,家大業大,已耕耘數代,雖不入百譜,卻是土生土長吳人,於鄉里頗有名望,與我僑人相洽甚歡,其嫡子明年當議婚嫁,若是予巧娘嫡女名份,許與李氏,可與我蕭家互爲姻親,既可挽回名望,又得一強親支援,此乃兩全其美之舉啊!“

蕭鎋有些動心了,蕭家雖入百譜,可實際上比之當地的豪強大戶差之甚遠,李氏他也曾有耳聞,擁有上田近萬頃,每年產出不計其數,雖與丹陽大族張氏不能比,配他落魄蕭氏卻綽綽有餘,如能真與李氏結親,有利於蕭氏融入當地,並可仰仗李氏的鄉望錢糧,一解家中窘困。

同時他認爲,蕭巧娘嫁入李氏,顯然千百倍於跟在楊彥身邊當個小婢女。

不過蕭鎋仍是遲疑道:“那楊彥之非是尋常人,於鹽市街頭頗有名望,當日去往五兵尚書府,有數百人相隨,掠他婢女豈能幹休?況且葛稚川頗爲器重他,此事不可魯莽。“

蕭鎋的大侄子蕭仁哈哈笑道:”好教大伯得知,那楊彥之曾受臺省刁公徵辟不至,致使觸怒刁公,早於月前就把巧娘託付給了葛稚川照料,自行往北地避難,至今未歸,要照侄看,北上乃是自尋死路,此人多半已埋骨荒山,而巧娘歸宗合乎情理,葛稚川就算找上門來,又怕他作甚?“

蕭鎋三子蕭謙也道:“阿翁,兒倒是納悶的很,這楊彥之也是個奇葩,臺省以秩比三百石之記室掾徵辟不至,卻偏偏沉溺於街頭賣弄口舌,莫非是患了失心瘋不成?“

蕭仁惋惜的嘆了口氣:”此等好事怎不落我蕭氏頭上,刁公亦是塵障迷眼,識人不明啊。“

“誒~~莫要妄議!”

坐上首的蕭整擺了擺手,便問道:”書文(蕭業表字),你意下如何?“

蕭鎋沉吟道:”自是可行,不過須小心謹慎,莫要倉促,也莫要讓人認出是我蕭家所爲!“

蕭績拱了拱手:”請大兄放心,此事由弟操辦,必滴水不漏!“

……

建康宮室本爲吳宮,名太初宮,晉滅吳時,因吳主孫皓出降,未受破壞,但是在晉太安二年,張昌起兵稱漢,以石冰攻掠揚州,太初宮亦遭焚燬,而後雖有重建,卻不成規模,因此晉室沿用舊吳苑城,即帶有宮室性質的皇家園林,複名太初。

在裴妃於瓜步耐心等待的第三日,苑城西苑樂賢堂,晉主司馬睿招見刁協、荀崧、散騎常侍卞壺,另有太子司馬紹作陪。

雖然號稱王與馬,共天下,不過司馬睿明顯對琅琊王氏懷有忌憚,委重任於刁協、戴淵與劉隗,其中刁協居內朝,戴劉二人一鎮合肥,一鎮淮陰,呈內外相倚之勢。

荀崧與卞壺則是經學傳家,素來忠義,不尚清談,與琅琊王氏、陳留阮氏、泰山羊氏,琅琊諸葛氏及江左八達等一干士人沒有共同語言,不是同路人,故也得司馬睿父子的信任。

刁協奏道:“若思(戴淵表字)與大連(劉隗表字)日前來函,唯盼陛下早作定奪,明年開春之前於揚州土斷,臣等也好放手施爲,若所料不差,可得數萬丁壯,以其半數徵發爲兵,當可爲陛下左膀右臂!“

”哦?“

父子二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讀出了一絲渴望之色。

在爲琅琊王的時候,司馬睿還有一點點專斷之權,但是稱了帝之後,反而愈發受到掣肘,這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歸根結底,是手裡沒有錢糧,也沒有可用之兵,因此大爲心動。

不過司馬睿仍道:“民情如何,可有議論?”

刁協冷冷一笑:“自是有所議論,但自陛下稱制以來,揚州大戶隱匿人口之風愈盛,若不加裁製,天下錢糧丁戶將盡入豪強之手,朝庭再無尺寸收入,亦無可用之兵,尤其是……王氏之勢愈壯,大將軍於大江上游隨時可聚兵甲十萬,故晚斷不如早斷,臣以決死之心行土斷,望陛下勿要猶豫。“

司馬睿又望向了荀崧與卞壺。

這兩個也認同刁協之議,只是土斷等同於與全揚州的豪強大戶爲敵,若是激起義憤,該如何是好?

荀崧拱手道:“臣以爲,因朝庭根基未穩,當徐圖緩進,否則天下鼎沸,事有不妙。”

刁協轉頭道:“景猷啊,形勢已迫在眉睫,正如漢景削潘,早削是叛,晚削亦是叛,然愈拖,敵勢愈大,愈於我不利,今若思與大連各擁兵萬餘,足以抵住上游來兵,陛下再下詔勤王,自有忠義之士助剿叛逆,如今切不可遲疑,當一鼓作氣,否則氣勢一失,人心浮動,事再不可爲。“

荀崧問道:“京口流民聚集,若是陛下選一腹心之臣坐鎮京口,收納流民,開墾屯田,操演精兵,不出數年自有精兵錢糧在手,介時再行土斷會否更加穩妥?”

卞壺搖了搖頭:“流民皆由流民帥統領,桀驁不馴,怕是無人能制,景猷此議並非不可行,而是耗時太久,變數太多,時不我待啊。“

司馬紹也道:”阿翁,兒認同刁公之議,土斷宜早不宜遲。“

”也罷!“

司馬睿把心一橫,向刁協道:”便依你,年後朕下詔於揚州土斷,你須多做準備,講明厲害,盡力安撫,務必將禍亂控制在最小範圍。“

”臣領命!“

刁協出列,一躬到底。

荀崧暗暗嘆了口氣,他清楚,皇帝太子均是決心已下,無法改變了,於是伸手入袖,正準備把荀灌的書信奉上,爲楊彥請功之時,門外卻有宦人施禮道:”稟陛下,黃門侍郎虞仡並太常博士傅純求見!“

第三一五章 羊鑑心思第七九一章 國野制第四四七章 錢幣之難第二四四章 蕭氏難處第四二五章 淮北形勢第六九三章 大獲豐收第一四七章 去琅琊第二零四章 寧爲漢家犬第三八六章 代王先來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一零四章 楊彥之請第一四零章 礦場被佔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四九七章 望遠鏡出世第五六九章 陶侃立場第四五七章 爲荀灌提親第六五九章 關中韋氏第二六六章 紅塵煉心第四六零章 穆陵關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一六五章 白虎通義第一五九章 終回下邳第三七五章 攻佔延津第十三章 搭夥過日子第五六五章 羊獻容薨第四零四章 硫酸硝酸第二八一章 蕙芷香閨第四零四章 硫酸硝酸第四七八章 楚公第五二一章 土崩瓦解第八二六章 三駁摩尼第八四六章 蓋棺定論第三五零章 服喪十日第七二六章 出使拓跋第五三二章 登壇建國第五零三章 金輪法王第一三五章 劉遐奏章第七零七章 石虎總攻第二章 路遇葛洪第一二七章 郯城現狀第五四五章 兵臨宛城第二二九章 憐香替之第三二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四九章 徐龕來襲第六零八章 三方聚首第一零零章 吏部難登第四九零章 東鄭化學第四七四章 魚死網不破第三十八章 返身回射第四一九章 倭軍前來第七二四章 政治婚姻第四零四章 硫酸硝酸第七十五章 巧娘被掠第三一三章 暴病身亡第六四零章 陣前交涉第二十四章 刁協來徵第二零零章 生擒桃豹第三八七章 願留東海第四七四章 魚死網不破第六八三章 韋家勞軍第六四六章 總攻之前第五一一章 大戰山越第一三三章 清河崔氏第三五七章 人間地獄第八三零章 郗璇異樣第五零八章 舌戰顧陸第一四七章 去琅琊第五二零章 沈充之死第三三七章 秘會祖約第四二二章 倭人反水第六二八章 和親之議第一六五章 白虎通義第五二五章 袁耽的出路第二八九章 周札來攻第三零零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六章 裴妃招魂第五零六章 衝入建康第五四七章 雙雄會第二零一章 沈充退軍第六七六章 尚書左僕射第二八三章 劉隗入京第八四九章 庾亮來訪第七零零章 索要饑民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七四三章 三公九卿第一五七章 前溪歌舞姬第七一零章 孤注一擲第八零九章 任皇后來第六十章 舊景重現第七八四章 不請自來第四二七章 牛繼馬後第五四一章 進攻山頭第五十四章 裴妃染風寒第三九三章 勢壓王邃第二九二章 收留刁協第一一四章 聯軍到來第二九三章 拜見王敦第八五一章 陛下請留步第五五八章 奇襲武關第七四七章 朝會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