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倆一聽,愣在原地,想不到師父不但不曾責備她們,竟然還弄了這麼多新鮮的飯給那些小乞丐吃!
“師父……”
“師父,呃,他們有剩飯吃就很開心了,您竟然還特地給他們做一份炒飯……”
師父親手炒的哎,樓裡的客人,貴賓等級不夠高的都吃不到呢,就這麼餵了乞丐了啊。
她們都沒吃到呢……
舒錦看着連個小丫頭片子垂涎的盯着自己手裡的飯,不由得哭笑不得。
這兩個小東西,眼睛都要掉桶裡了!
“好了,你們兩個!幹什麼這個表情,你們就在這一品閣裡,想吃我隨時可以給你們炒的,不是要給乞丐送飯嗎,怎麼一份炒飯還捨不得了呢?”
誰讓這是師父做的蛋炒飯……
小姐倆心中腹誹,但還是拎着菜飯同舒錦一同去了後巷。捨不得歸捨不得,但她們總不會去跟乞丐搶飯吃。
一品閣後巷是一條相對僻靜的街道,因爲多是商家跟住戶的後門,所以有些乞丐就喜歡平素聚在這裡等飯吃。如今有了災民加入,乞丐更多。過去常常因爲剩飯剩菜,一羣乞丐大打出手,亂的不得了,後來一品閣整治過一次,聲稱誰在這後巷裡打架搶東西或者大聲喧譁,就派護院把他打走,再不許來乞討。
乞丐們都是爲了吃頓好的,一聽不給吃,當然也就乖順了,再不敢吵鬧。而如今,因爲涌入了大量的災民,皎皎小姐倆又專門給那些孩子吃食,所以後巷裡的孩子倒是更多一些。
當舒錦拎着木桶走入後巷的時候,本來嘰嘰喳喳的等着飯來的孩子們突然就是一靜。
舒錦是誰他們都是知道的,因爲平日裡兩個小姐妹給他們送飯的時候也常常提起自家師父如何如何了得。這些逃難來的孩子於是也忍不住心生崇拜,心中多少也想着:如果我們也能有個這樣的師父就好啦!
舒錦並沒有多廢話,直接拿出乾淨的碗。盛了一碗又一碗的炒飯,分給那些孩子們。
黃澄澄的炒飯,配着蔥花,冒着熱騰騰的香氣。簡直是這些孩子們所吃過的,最美味的東西。
平日裡小姐倆來給孩子們送飯的時候,他們把飯拿到手裡都會忍不住狼吞虎嚥,可這一次,他們吞了兩口之後竟然漸漸的速度變得慢了下來。這些孩子們。誰也不是生下來做乞丐的。雖說這一段時間日子過的不好,但是新出鍋的米飯多少還是嘗過的。
殘羹冷炙吃的多了,這樣剛出鍋的新鮮美味道變特別的鮮明。
也不知是誰最先開始的,總之是有人落下淚來,以後就彷彿傳染一般,漸漸的,嗚咽聲起,然後轉爲大哭。結果片刻以後,一品閣的後巷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奇景:
二三十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孩子。手中捧着一大碗黃澄澄的炒飯,哭的淚流滿面,撕心裂肺。
舒錦覺得,自己可以體會的到這些孩子爲什麼痛哭。突逢鉅變,飽經磨難,顛沛流離之後,突然有一份舒心的食物擺在面前,即便是成年人,也會有大哭一頓的衝動。更何況他們還是孩子。
上一世的和平年代,被稱作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的孩子。
當然,這個時代沒有人這樣說,但在舒錦的眼中,他們。就是未來。
所以在孩子們痛哭,小姐妹驚慌失措,老乞丐感同身受的時候,舒錦並未出言安慰,也未制止孩子們的哭泣。她只是用包容的眼神,看着他們。那眼中彷彿再說,我知道你們的痛,所以,哭出來吧。
在那一瞬間,被感動的,其實並不單是孩子們,而是更多的人。
葛存忠從不覺得舒錦是個多有善心的人,因爲她行事狠辣,當機立斷,有着多少女子望塵莫及的乾脆,然而看到這樣的場面時,他也不得不承認,他的那一顆冷靜的心也有所觸動。
到孩子們哭泣停止,然後都默默的吃光了碗中的飯後,舒錦拿着荷葉把其餘的剩飯包起來,一份份發給他們。
“拿去吧,給你們的親人或是留着明早吃。然後明天晚上再來。”
舒錦和聲說着。
孩子們拿了飯紛紛道謝,然後四下散去。舒錦跟姐妹倆也收拾東西,準備回去。而就在這時,本來已經離開的孩子中竟有幾個又折了回來。
“怎麼啦?沒吃飽嗎?”微微見有幾個孩子回來,疑惑的問。
他們中最大的那個看來有十四五歲,還有兩個也有十一二歲了。還有一個還拉着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兒。
孩子中最大的那個彷彿是下定了決心,走到舒錦跟前,“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舒錦看着那孩子下跪沒有制止他,卻往旁邊讓一讓,不受他的禮,也沒有說話。她只是那樣靜靜的看着他,眼中沒有任何情緒。
那男孩兒被舒錦的眼神看的有些慌亂,但還是忍住了心慌,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夫人,求你收留我們吧。”
其他幾個孩子也順勢跟着一起跪了下來,用殷切期盼的眼神望着舒錦。
舒錦未說可以也未說不可以,僅僅是看着他們,等着那孩子的下文。她相信有勇氣衝過來對她說讓她收留的孩子,總會有自己的理由的。她想知道,他要靠什麼來打動自己。
彷彿是因爲舒錦沒有立刻拒絕給了他勇氣,那孩子雖然跪着,卻脊背挺直,單薄的身體竟也自成一種傲骨。
“夫人,我叫喬弘毅。今年十四歲,這兩個是我弟弟,大弟喬弘威,十三歲,小弟弘齊今年十一。我們都自小上過私塾,能識字會算數。他們兩個是許輝,許良,都是我同鄉。求夫人收留!”
孩子口齒清晰的說着,舒錦注意到,他說話時自有一種氣度,特別是當他說到他會識字會算數的時候,語氣中是難掩的自傲。
顯然,他曾經生活不錯,但是,他又有種不符合年齡的滄桑感,想來,那份滄桑感是因爲這一場變故,掙扎求存之後,這孩子被迫面對生活,被迫成熟造成的。
“我一不缺主簿,二不缺賬房,就算你識文斷字能查會算,對我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