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高門大戶

薛紹和太平公主帶着一車的禮物,去了青龍坊薛宅。到了一看,這裡的門楣已經有所改變,明顯比以前闊氣了不少。圍牆全都粉刷加高了,薛府的大門匾更是隔得老遠就能看到,想來是經過了一番大的工程改造,已經變成了真正的高門大戶。

薛紹心想,應該是大哥薛顗正式從濟州回到長安之後,叫人改造的。他是比較傳統的儒家仕大夫,一板一眼講究規矩。現如今他自己已經是國公,弟弟又做了駙馬並且成了御前紅人,那麼薛家的宅子怎麼也不能寒磣了去。

小夫妻倆進了薛府,兄長薛顗和嫂嫂蕭氏一同喜出望外,一時都忘卻了長幼禮節親自迎了出來。三弟薛緒與他夫人成氏也在,還有兩戶人家的孩子也都聚集在了一起。一大家子,非常的熱鬧。

二郎,總算是平安歸來嫂嫂蕭氏滿副慈態的說道,你出征的這些日子裡,可把我們擔心壞了。以後可不許你這樣突然就走了,連個招呼也不打。最好是不要再出徵了,你看公主殿下每日倚門而盼以淚洗面,你就忍心嗎

薛紹早就料到一但回家就會面對一堆善意的嘮叨,於是笑呵呵的嘴上應付了過去,然後就開始派發禮物。

太平公主可算是找到了好幫手,她挽着蕭氏的手一同對薛紹發難,嘮嘮叨叨並且義正辭嚴的說個不停。只把薛紹說得滿腦子冒金花還不能回嘴,心想我都和你簽訂了那麼多的不平等條約了,還說啊

薛紹曾一度對親情比較的陌生,但是回了這個家的感覺還是很不錯。過年時的一家人團園,親情的味道尤其濃郁。他能清楚的感覺到,大哥大嫂與三弟夫婦對自己的期盼與關愛,這讓薛紹的心裡分外的滿足與溫暖。就連太平公主到了這裡也沒了什麼公主的架子,她非常享受薛府裡的溫馨與輕鬆。對她來說,親情同樣是非常難得的東西。

家宴之上,薛紹難免和大哥薛顗聊到了朝廷與官場的事情。薛顗說,他卸任濟州刺史回到長安,已經賦閒了一段時間了。不知朝廷,將會做何安排

薛紹知道,再度出仕的念頭在大哥的心裡已經憋了很久了,畢竟他還不到四十歲,正值一名仕人的積極打拼之年。只是他不想給自己添麻煩,所以一直隱忍不說。今天趁着家宴時分太平公主也在,他這樣委婉的提了出來,顯然是再也按捺不住了。

薛紹想了一想,說道:小弟至從調任北衙千騎後,很少上朝。最近又出征了一場剛剛回來,對朝中之事更是知之甚少。一時之間我也不知哪處官職有所空缺,待開春復朝之後,我定爲兄長留意。

夫君,兄長可是堂堂的河東開國公,兩任濟州刺史。現在賦閒這麼久了,還需要撿選空缺去應職嗎太平公主開口說話了,果然是公主派頭非比一般,她道,明日宮中皇宴,你我將此事對父皇和母后說上一說,哪有不能周全的

公主殿下一番美意,臣下心領了。薛顗連忙拱手來拜,說道,但是臣下確有難言之隱,不便盜走捷徑去宮中求官。還請公主,莫要私下對二聖提及。拜託了

難言之隱太平公主眨了眨眼睛,好吧,那我就不摻合了嫂夫人,弟妹,我們一起去園子裡帶侄兒們去堆雪人兒玩吧

好。看到男人們要開始商量政事了,蕭氏成氏與太平公主一樣的很有覺悟,避席離開了。

女人都走了,薛紹笑道:大哥,方纔那話也就只有你敢說。要是我說出來的,她非跟我怒了不可。

薛顗呵呵直笑,你們這對小夫妻,還真是一對歡喜冤家。起先我以爲你們會在婚後難於相處。如今看來,你們的感情還真是不錯,公主殿下爲了你可是主動犧牲和捨棄了許多東西。你需得好好對她。

我一定會的。薛紹應了諾,再道,大哥你方纔所說的難言之隱,是指有人向御史臺檢舉彈劾於你,你才卸職回京的麼

是啊薛顗長嘆了一聲,說道,我在濟州爲官多年,雖無耀人政績,但也未嘗出過什麼亂子,更加沒有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的劣跡。饒是如此,仍是有人彈劾。至今我也不知道是誰向御史臺投了狀子告發於我。真是小人

算了大哥,既然你被封爲國公影響力直達京城,就難免會有這樣的遭遇。哪根到底,京城水深。薛紹說道,就拿小弟來說,我北伐立功之後又整頓千騎得到陛下嘉獎,但每次我立下一點功勞都要去御史臺接受一番調查,哪怕是吹毛求疵他們也要挑我一點過錯出來,讓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類似這樣的敲打我一下。假如這時候上頭剛好有人要整我,那吹毛求疵就會變成一究到底,哪怕是我在帶兵在外吃了百姓送的一個饅頭,也能把我查成一個禍國鉅貪。總之,官場無聖人,我們的朝廷絕對不會允許哪怕是一個白壁無瑕的官員存在。這次我去討伐白鐵餘我就學乖了,雖然得勝立功,但是我人還沒回來就已經先把請罪的奏章寄到了長安,省得御史臺又小題大做的把我請去喝茶,官腔官調的跟我長篇大論,終究只是雞蛋裡挑骨頭。

看來,京官確實難爲薛顗撫着鬍鬚連連搖頭,上次有人彈劾,還是天后作保我才免於被查,從而自己辭官回京。由此一來我已經欠了天后人情,哪裡還能有臉去天后那裡求官現如今,我只能是等着朝廷吏部選官,或能將我重新啓用了。

薛紹笑了一笑,小聲道:大哥,大唐的朝堂之上聞喜裴氏與汾陰薛氏一直都是競爭激烈互不相讓。此前裴炎勝了薛元超一局從此獨霸政事堂,於是趁勝追求大肆打壓我們汾陰薛氏一族。大哥就是在那時候,倒了黴的。小弟當時正巧北伐立功歸來,結果非但沒有受賞反而被踢出了軍隊,同樣也是受到了打壓。但二聖雖然重用和信任裴炎,卻了由不得他獨霸朝綱。於是薛元超又復出了,天后也押下了彈劾你的狀子,小弟沒過多久也重回軍旅並且執掌千騎。這前後所有的事情串聯起來,其實就是二聖和世家宰相這些人之間,不斷進行政治博弈產生的風浪影響,我們所有人都不得幸免於外。比起李崇義和李尚旦這些人來說,我們還算是幸運的了,不是麼

如今這朝廷真是暗流洶涌,風雲突變。薛顗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小聲說道,二郎你明日進了宮,不妨好好探視一下陛下龍體若何。爲兄總感覺朝廷一直這麼動盪下去,遲早會生亂子。老話說得好,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薛紹點了點頭,他明白兄長的意思。大唐的朝廷這之所以這麼亂,歸根到底還是因爲李治身體不好一直無法親政,從而導致君權不振和君權外放。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就難免出現劇烈的權力爭奪與權力鬥爭。要想解決這個麻煩,唯有李治身體康復親自出面主持朝政。

薛紹心想,可能還有另外一句老話大哥心裡在想,嘴上卻不肯說。那就是: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偏偏,現在這兩種糟糕的情況都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出現了二聖臨朝,李治又不能親政。

大唐想不亂,也難啊

二聖的捷徑不能走,吏部選官向來是有望無期,再加上朝政又如此複雜,那爲兄復官的事情,就暫且不停了。薛顗說道,二郎,值此非常時期,你一定要小心謹慎莫要犯錯或是被人陰損算計了。此前你要從戎,爲兄一直不解。如今看來,那真是明智之舉。朝局兇險步步殺機,軍隊裡反而相對太平並且大有可爲。從你升官千騎中郎將又獨自領軍出征討伐白鐵餘可以見得,二聖對你還是相當的信任與器重的。你這條路子,算是選對了

薛紹只是笑了一笑,朝堂固然難混,但是打仗又能輕鬆麼算了,沒必要和大哥說那些兇險玩命的事情,免得給他增加心理負擔。

吳銘和月奴呢,怎不見他們與你同來薛顗突然問起了此事。

薛紹略略一怔,事多繁複,大哥不提我還要忘了。回京之後吳銘和月奴就去找地方安頓郭安和他手下那批人去了。到現在也不見人回來,估計是陪他們一起過年去了。

於是薛紹對薛顗說,我新收了一批家臣和麾下,派他二人去料理安頓之事了。

薛顗就笑了,說二郎現在真是家大業大了。以後我們老薛家乃至汾陰薛氏大族,可都要倚靠於你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薛紹估計自己的家人和族人,現在心裡大概都在這麼想。這種事情無可厚非,一個男人能夠顯赫門庭光宗耀宗,讓自己的家人和族人都跟着沾光,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榮耀。

這種被人關愛的同時又被人尊重與被人依賴的感覺,薛紹真是久違了。這或許,就是親情的味道

第1068章 洛陽變天第857章 釜底抽薪第949章 情況不妙第911章 未竟之志第728章 狼之陽謀第954章 日有精進第222章 滅頂之災第740章 不寒而慄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613章 皇帝復出第 307章 天后的考察第867章 秀色可餐第241章 我們是圖騰!第304章 忘憂第547章 大事不妙第424章 蒸蒸日上第47章 內衣模特第813章 妖兒的誓言第976章 故人,故事第36章 這是謊話第398章 幫我起牀第811章 雪中送炭第177章 桃之夭夭第430章 天大的玩笑第268章 與虎謀皮第691章 脣亡齒寒第902章 債多不急第198章 那些牽掛第957章 一着妙棋第144章 太平三請第30章 有血有肉第658章 奮起反擊第390章 彌補第147章 夜半飛賊第479章 如意算盤第583章 狗頭的妙用第1章 藍田公子第576章 驕兵悍將第32章 並蒂琳琅第150章 王室遺胄第1046章 薛公不厚道第915章 薛神鷹第213章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第1062章 豈能坐以待斃第1120章 白衣登封第913章 雪與沙之巔第715章 交鋒第273章 驚濤弄潮第995章 那年的少年第371章 犯傻第564章 妖童兒第1008章 鼠輩不堪一擊第651章 不朽第422章 百廢待興第392章 銀壺第182章 統一戰線第795章 一生歸宿第93章 善莫大蔫第766章 投機倒把第737章 公然黨朋第 577章 不要走第179章 喜聞樂見第107章 緣份非淺第218章 兵與匪第100章 投桃報李第383章 爭芳鬥豔第123章 大獲全勝第422章 百廢待興第193章 藍顏禍水第96章 皇帝李治第94章 打狗欺主第333章 血舞黃沙第612章 威震疆野第1018章 先下手爲強第701章 膽小如鼠第1122章 黑沙大手第994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20章 再向虎山行第355章 帝心難測第386章 錯綜複雜第408章 君臣密語第534章 曲終人散第38章 上佳戰略第402章 長安風暴第521章 土豪第1032章 入宮面聖第565章 終成大患第1011章 魚死網破第233章 魔鬼訓練營第413章 狐狸精第325章 貂嬋計第182章 統一戰線第1050章 小人第158章 一廂情願第775章 打上門來第965章 喜中有憂第565章 終成大患第1134章 宮變第979章 火燒雲第 307章 天后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