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以訛傳訛

韓健緣着階梯而上,到正英殿門口,有侍衛要檢查身份。韓健亮出身份之後,侍衛也未敢阻攔,韓健得以進得殿門。

正英殿雖是平日裡女皇朝堂面對大臣的地方,卻也算不上富麗堂皇,一入宮門,四下顯得很簡約。朝臣也並不多,大約有一二十人,都是文臣的裝束,分立在兩邊。韓健進來,朝臣都轉身看着他,整個朝堂的氛圍也顯得很散漫,並無莊嚴肅穆之感。

女皇坐在正前方案桌之後的椅子上,目光也看着門口這面。見韓健進來,女皇也未多言,那神情就好像等了他許久一般。

“臣參見陛下。”韓健到朝堂上,躬身行禮。

“起身說話。”女皇聲音很刻板道,“這次召東王你來,是問詢昨日護衛所都尉被打傷之事,聽聞你當時也在場?”

韓健拱手道:“回陛下,臣的確在場,但場面紛雜,臣並未親眼見到是誰將馮都尉打傷。”

“嗯。”女皇微微點頭,未置可否。

韓健便將當時的大致情況說了,也基本就是他親眼目睹的事,包括那女戲子的遁走他也說了。他所說的都是客觀描述,沒有夾雜個人情感,也未作出任何的猜測。

“東王是說,馮都尉強搶民女在先?”韓健話音剛落,旁邊一名大臣便帶着質問的口吻問道。

韓健瞅了那人一眼,五六十歲的一名老臣,他並不認得,但看身上的官服是紫袍,官職不小。

韓健笑着搖搖頭,道:“馮都尉當時拿住那女子,口說是捉拿亂黨刺客,至於是也不是,我並不知,恐怕要先問過馮都尉本人才知曉。”

“東王豈能如此推脫責任?”旁邊一名四十多歲的大臣語氣強硬,“護衛所都尉被打,東王竟也在場,究竟是恰逢豈會,還是別有所圖?東王怎麼也要給個交待吧?”

韓健冷笑道:“交待什麼?交待是我派人打傷的馮都尉?”

那大臣得意道:“如此,東王可是承認了?”

韓健道:“你希望我承認什麼?那麼多人衆目睽睽之下,是一羣不知來路的百姓將其打傷,這也能賴到我頭上?”

那大臣早就聽聞韓健在之前皇宮賜宴上瘋言瘋語,又是發瘋一般提及他過世的老爹,一會又演奏什麼無絃琴導致一個名學名譽掃地。這次他算是第一次跟韓健交手,有種拿韓健沒辦法的感覺。

“住口!”女皇突然嚴詞喝斥了一句。

那大臣本想跟韓健糾纏不休,聞言只能恭敬對女皇行禮,不敢再有多言。

女皇看着韓健道:“此次朕召東王前來,是你們猜測東王可能跟此事有關,當下東王已經解釋此事與他無關,你們還要作何?難道非要將一件案子鬧得朝堂大亂才肯罷休?”

其他大臣本來都很散漫,見女皇威嚴,便也都不敢吱聲。

“東王,你先下去,在事情查明之前,此事你毋須多理。”女皇補充道。

“是,陛下。”韓健聽出女皇這話有護短的意思,同時也好像在對他暗示着什麼。

韓健畢竟是藩王,無須參與朝事的議論。說完馮青被打的事,他便可以離開。出了正英殿,韓健感覺心情不太好,進宮走一趟本也沒什麼,主要是那些大臣的態度,都好像跟他有仇似的。

“怎麼不見顧老頭和崔老頭?”

韓健想了想,之前沒在朝堂上見到這兩個老冤家。

雖然崔明禮人微言輕,沒在朝堂是正常的。但顧唯潘畢竟是上聽處首席大臣,這種場合他不在有些說不過去。

……

……

韓健出宮門,直接去了清虛雅舍。此時司馬藉並未出來,只有楊曦一人坐着在等他。

“韓兄,沒事吧?”楊曦見到韓健便迎上前,關切問道。

“昨晚出事,我恰好在場,例行公事去解釋一下,能有什麼事。”韓健隨口道。

“大概是有人給我姐姐不痛快了吧。近來姐姐心情也不太好,問她什麼也不說,只是聽那些小太監議論,說是大臣們經常給姐姐出難題。”

楊曦本是無心的一句,卻讓韓健察覺出點苗頭。

韓健開始也不太理解,爲何在朝堂之上當着女皇的面,就有大臣敢當面對他這個東王相攻訐。現在看來,這些人肆無忌憚,應該是肆無忌憚,當時女皇強硬的態度正也說明,女皇對這樣的事也有些不耐煩。

“你可聽聞那馮青背後有什麼人?”韓健到老座位上坐下,問楊曦道。

楊曦想了想,道:“馮青?不太清楚,護衛所的事我向來不去問,這事應該是亂黨所爲,難道韓兄懷疑他是被仇家尋仇?”

韓健沒多說什麼,很快司馬藉和侍衛張行便過來,將調查的結果彙總。

“少公子所料不差,那姓馮的果然是無黨無派,他在京城也沒什麼親戚,據說連他的妻房也都留在老家沒帶過來。”司馬藉道。

韓健心想,這還是個“裸官”。

“那可是有查他平日裡得罪什麼人沒有?”韓健續問。

司馬藉搖搖頭道:“這倒沒聽說,他一個護衛所都尉,平日裡很低調。只是……今天城裡不知從哪傳出點風聲,說他……”

司馬藉說着,看了眼楊曦,欲言又止。

“說他什麼?爲何不說下去?”韓健皺眉道。

“這事……不能說,大不敬……”司馬藉爲難道。

一件事到“大不敬”的地步,那能是什麼傳言?韓健猜想,事情應該跟女皇有關。

“是不是說,這姓馮的跟陛下有什麼特殊關係?”韓健沉下臉色道。

司馬藉驚訝道:“少公子,你這都能猜出來?還是你……也聽說了什麼?”

韓健嘆口氣,沒細說,只有旁邊的楊曦不斷追問到底是什麼事。司馬藉笑了笑,在這件事他知道什麼是諱莫如深,因爲外界傳言,馮青是女皇的姘夫,這次馮青被殺也就多了另一層意味。

韓健沒聽說過這傳言,倒是他猜出來的。

主要是因爲他知道女皇的母親林氏出身寒微,是宮女出身,爲時爲太子的先皇所寵幸,生下女皇。林氏一脈單薄,從來沒聽說過女皇有什麼“遠房親戚”,而馮青跟女皇的親屬關係,很可能是以訛傳訛,最可甚的,就是男女關係。

女皇深居宮中,長久以來仍舊是小姑獨處,不免令外界對她有諸多非議,尤其是當今魏朝跟齊朝南北對立,有外敵在外,且內有亂黨和敵對的北王和西王勢力。他們巴不得給女皇扣一些屎盆子令女皇聲威掃地,其實本身馮青跟女皇有關係的傳言經不起推敲,但偏偏這樣的傳言,在馮青死後的第二天便開始在洛陽城蔓延開。

背後之人,用心是何其歹毒?

第612章 褪毛雞第333章 尋花問柳(上)第521章 軍變(二)第2章 偷雞賊第29章 宴會前第772章 大禮無節第428章 金陵宴會第11章 對牛彈琴第573章 賣身爲奴第860章 壽誕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35章 護駕第796章 琉璃心第174章 四道防線第740章 帝王的無奈第17章 賣書第229章 千素櫟第125章 麻痹敵人第458章 平城之戰(下)第766章 皇廷更迭(上)第847章 磨人的妖精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106章 以訛傳訛第424章 另有主謀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815章 君王義第379章 限期(下)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825章 爲臣之道(上)第653章 皇宮偷人(下)第315章 人才第331章 團圓飯第352章 求證真僞第562章 首輔人選第439章 御駕親征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845章 視察地方第8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675章 花骨朵(上)第662章 佈局(下)第241章 繼續北上第54章 火場奇聞第743章 亂事將起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674章 捷足先登第343章 女人相輕第77章 棋差一招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738章 相思相守(上)第372章 落花有意第797章 去留第574章 佳人情懷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239章 回國第126章 封庫第164章 打入敵人內部的臥底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825章 爲臣之道(上)第768章 皇廷更迭(下)第18章 不請自去第482章 合巹(下)第32章 兩國糾紛第547章 師從同門地八百九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50章 科場舞弊與殺人案(下)第123章 嫡庶有序第504章 姊妹第767章 皇廷更迭(中)第845章 視察地方第678章 選妃風波(中)第910章 背後一掌第660章 同命第497章 夫妻冷戰第675章 花骨朵(上)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499章 與人多情(下)第908章 朋友變情敵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12章 煮鶴焚琴(上)第810章 無聲勝有聲第298章 軍議第645章 酒肉宴(上)第882章 搖尾乞憐(上)第395章 平常人(下)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217章 刺客第681章 軟的不行來硬的第412章 綁票案第385章 禮佛(上)第709章 朝議無事第620章 佳人當前(上)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594章 “把關”第867章 祭祠堂第687章 殺機四伏(上)第679章 選妃風波(下)第222章 還不完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