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五章 老神棍麼

對於澄觀大師讓小沙彌送包袱來的事兒,張致遠回來小小的表示了下羨慕嫉妒,這全天下指不定就是頭一份兒。....“大師送了什麼?”

安寧:“……”她還沒打開看。

等打開那還散發着濃郁的寺廟香火氣的包袱,裡面有一個樸素沒花紋的錦盒,別看這錦盒樸素,還是用至少千年的酸枝木雕刻成的。打開來,裡面還有個正方形有福久拳頭那麼大的小木盒,竟是枚田黃石雕刻的物件。拿起來安寧眉頭都皺到一塊兒了,是雕刻的栩栩如生的麒麟。“其實,澄觀大師真的是個神棍吧?”

“這是田黃石裡最上品的田黃凍石,看雕工是澄觀大師的手筆。不說田黃凍石千金難求,澄觀大師近年來甚少親自動手篆刻了。”張致遠小時在廣安寺受澄觀大師影響,就愛好篆刻,後來就以收集各式印章爲趣,他自己的收藏中不乏田黃石、芙蓉石、雞血石、封門青等印石中的精品上品。有時候也會爲一枚印石揮灑千金,但澄觀大師的篆刻絕對是他夢寐已久的,更何況還是有‘印石之王’之稱的田黃石裡最上品的田黃凍石。

安寧看他眼睛都直了,故意拿着那有福久巴掌大的‘麒麟’在張致遠跟前晃悠,“眼睛都直了啊?又不是給你的。”這絕對不是巧合,安寧看鋪了一層綢布的錦盒,除了這個木盒之外還有一個鼎狀的古物。剛一摸在手上一種彷彿從遠古來的宏大的肅穆之感襲上安寧的身心,彷彿有什麼在靈魂深處震動了。那只有巴掌大的古鼎彷彿是一個漩渦,就要把安寧吸進去,就在一霎那安寧把手收回來,臉上的震撼還沒有消下去,被張致遠看在眼裡,“怎麼了寧兒?”

“這是件古物,”安寧嚥了咽口水纔開口,喃喃自語:“澄觀大師到底是什麼人?”要是之前張致遠說倆小跟着澄觀大師身邊不會吃苦。安寧還不會相信,但單就看他送來的這些物件,無一不都是低調的奢華,且都是千金難求的東西。而且最重要的還是他表露的玄機。這麒麟的雕刻對應着福久手中的血玉麒麟劍,還有就是這古鼎並不平凡,還有之前張致遠送他那裡得到的四味果的果核,還有一些玄而又玄的東西,這澄觀大師越來越神秘了。....又想起那小沙彌說的話‘大師只說施主看了方可知曉’,關鍵是她不知曉啊!張致遠還對那麒麟雕件愛不釋手,乍一聽安寧的話沉吟起來。安寧還以爲他會說出什麼有建設性的話,誰知道這人裝了會深沉,竟然來了句他?不清楚,安寧都恨不得把錦盒拍他俊臉上去。到底沒拍上去,把麒麟雕件跩回來,放回到木盒裡,“改日帶着他們幾個小的去拜訪澄觀大師。”定好了日期,着人去廣安寺鬆了帖子。安排下時間不提。

確定福生和安康要被送到廣安寺學習了,安寧反而是相當的不捨起來,好歹把時間撐到了四月。兩個孩子過生日的之後。自從張致遠說過後,就開始操勞起來,從倆小接下來四季要穿的衣帽鞋襪,再到學習需要用到的各種物件都開始操持起來……

每回兒張致遠回來,不是看到安寧在做衣衫,就是在問旁邊的丫鬟哪個鞋襪收拾了沒……要不然就是抱着福久哄睡了,等福久睡着了接着挑着燈接着做針線,權當沒看到張致遠的,而且也是沒時間跟孩子他爹閒話,不然就是打發他去哄福久。福久這小傢伙相當黏爹孃。就是被張致遠抱着吃羊乳或者牛乳的時候也是不哭的。

這日,帶上三個孩子去廣安寺拜見澄觀大師,一路上安寧還挺百感交集的。但等安寧面對面面對穿着紅色袈裟老僧的時候,心情倒是平靜下來。澄觀大師但瞧了福久一眼,眯着眼睛笑,伸出蒼勁的手摸了摸福久的額頭。這動作在旁人看來可能就是長輩慈愛的撫摸下小輩,但在安寧看來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醇厚的佛光從大師手上降下來,傳到福久身上,看福久的表情原本皺着的小眉頭也舒展開來,就是在一旁的安寧都能感覺到這醇厚佛力中帶着廣袤的溫煦,沒一會兒福久就睡着了。

安寧眼睛縮了縮,等澄觀大師收了手,雖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但很明顯的這老和尚幫了福久。

本來還想感謝一番的,誰知道這大師出口的話讓安寧的感激咽回去了。

“小施主頗具慧根啊!”安寧嘴角咧了咧沒答話。

澄觀大師依舊笑眯眯,跟安寧道:“不知我可否看一下小施主的鈺?”安寧應了,把麒麟鈺拿出來。原本的血玉麒麟劍被放到了澄觀大師送的麒麟章裡的暗釦裡,如今正戴在福久的脖子上。

澄觀大師拿在手裡,原本湛然無波的雙眼精光乍現,隨即又斂回了去。安寧沒漏看一絲,忙道:“難道大師知道這東西的來歷嗎?”

澄觀大師沉吟半晌道:“天機不可泄露。”

安寧:“……”

澄觀大師卻沒有將麒麟鈺還回來,道:“這鈺是小施主的造化,只戾氣未收斂,需在釋迦牟尼如來供奉九九八十一天,沐浴佛光,方可功德圓滿。”

安寧蹙起了眉頭,雖然這老和尚沒有直接說是什麼,但怎麼聽着那血玉麒麟劍是件兇物,那怎麼會給福久,難道福久是……安寧不敢往下想,不管怎麼樣福久是她懷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來的,是她的孩子。想通之後臉色亦平靜了下來,如秋月般嫺靜。“大師,我冒昧問句當日大師差小師傅送來的古鼎爲何物?”

澄觀大師依舊笑眯眯道:“老僧得古鼎數載,也不曾參透其中玄機,如此便送予小友,可盼小友能參透其中玄機。”

安寧:“……”這其實真是個老神棍吧!是吧是吧?!而且怎麼着稱呼從女施主變成了小友,怎麼感覺她這是上了好幾個檔次了。安寧垂下眼簾,道:“感謝大師指點迷津,景曜和景佑能拜在大師門下是他們的榮幸,還希望大師能好好教導他們兄弟倆。”說着將身邊的古樸匣子推向澄觀,雙手合十道:“我偶爾得之,還望能入得了大師的眼。”這匣子裡面是安寧在空間那偌大的書房裡找到的一本佛經,送過來的這本當然不是原本,而是安寧的手抄本,這老和尚應該會喜歡罷。

抱着福久從澄觀大師的禪房裡出來,安寧莫名有種重見天日的錯覺。襁褓裡的福久睡的正香,就像是焦躁的心得到了淨化和昇華。來這一次最大的收穫就是這個罷!張致遠領着兩個孩子在外面等着,見到安寧迎了上來,安寧給了個安撫人心的笑,“行了咱們回家吧。”

就算是安寧再不捨,離別的時候還是會來臨的,等哥倆過了四周歲的生日就到了倆小離開的時候。給倆小準備的行禮滿打滿算的有五六個箱子,張致遠瞧了哭笑不得,這哪是去寺廟裡打熬!無法到最後挑挑揀揀還剩下三箱子。安寧抱着福生和安康心裡難受,慈愛得摸着倆下的還稚嫩的臉頰道:“福生、安康,你們兄弟倆離開家一定要互相友愛,尤其是福生作爲哥哥,一定要多多照顧安康。還有安康,哥哥要是有什麼魯莽的地方,你要多照看些,別跟着福生一塊兒蔫壞了,懂了嗎?還有……”安寧絮絮叨叨了半晌,倆孩子抱着她的大腿撒嬌,直到現在多少有些沒心沒肺的倆小才紅了眼圈,捨不得孃親,捨不得姐姐弟弟……等那邊張致遠催促了,安寧這才依依不捨的鬆開拉着兩小的手。等張致遠帶着兩個孩子離開,安寧眼圈紅了起來,也不敢多看,怕看到兩小淚眼濛濛的小臉會捨不得,乾脆的轉身回了正房,沒人的時候眼淚砸了下來。福生和安康纔剛走,她這邊兒就開始惦念了起來,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適應寺廟裡的生活?雖然平時安寧對他們比較嚴格,但絕對都是寵溺的時候居多,就是家裡他們倆最小,都忍着讓着,欺負了人家爺沒人怪罪,送到了寺廟裡,就算是澄觀大師地位崇高,作爲他的弟子不會清苦,但哪會有在家裡舒服!再說了這麼大,倆孩子還是頭一回兒離開家,也不知道那老和尚會不會教導孩子,要是被欺負了怎麼辦?……惦念了老半天,安寧揉了揉戴在手腕上的佛珠,這一想又不是見不到了,大不了她多去幾次拈香拜佛,大不了再去和那老和尚打打交道套套交情,總之別委屈了孩子就行啊!

安寧這純粹是擔心則亂,兒行千里母擔憂,再者還覺得孩子到底還小,完全是低估了福生和安康哥倆適應能力和頑強特質,再者說了澄觀大師地位多崇高啊,那就是國寶級的人物,連帶着他的小弟子地位也跟着水漲船高,沒欺負人家就不錯了,倆混世魔王就開始了在澄觀大師身邊接受磨練的生涯不提。

第130章 江南巡按第三百六六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三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三九章 似是故人第三百二四章 無意有心第五十二章第二百五三章 母上威武第250章 正式露面第二百八六章 半路遇險第二百二一章 這是傳統第三百二四章 無意有心第一百七九章 強詞奪理第304章 粉墨登場第三百六四章 固定模式第三百五六章 吃酒難爲第二十六章第二百七五章 差強人意第三百六五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五九章 伴君伴虎第三百三六章 籠絡難爲第三百六四章 固定模式第二百二二章 媳婦難爲第220章 酒後失德第一百六六章 妻爲夫綱第三百五二章 弟弟難爲第三百六一章 南巡隨行第130章 江南巡按第一百九七章 安寧上京第308章 進宮朝賀第一百九五章 要去遊歷第200章 敲定親事第一百四二章 兄弟打架第一百四三章 不要過來第三十章第七章第97章 揭開傷疤第三百五三章 流言難爲第二百四二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四七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三四章 風頭浪尖第一百四一章 又抽抽了第一百四三章 不要過來第一百六八章 麻花小辮第204章 狼視眈眈第一百一二章 陳家再來第二百五三章 母上威武第一百八五章 歸園田居第四十二章第三百四二章 飯飯難爲第三百三七章 怨婦難爲第一百七四章 空間進化下第320章 綿裡藏針第205章 意味深長第一百二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第320章 綿裡藏針第203章 太太駕到第三百四九章 裝傻難爲第三十章第一百一六章 閨房之樂第102章 你唱我和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二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二章第一百八九章 一個烏龍第一百八四章 那般圓潤第208章 嫡庶有別第95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七三章 空間進化中第一百二七章 驀然回首第120章 一勞永逸第三百三七章 怨婦難爲第三百五五章 風大難爲第91章 策反內訌第三十章第99章 分家做賊第205章 意味深長第250章 正式露面第一百五一章 偷雞不成第六十八章第73章 風霜刀劍第二百四七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四六章 狐假虎威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九七章 安寧上京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五章第210章 要過年了(上)第201章 置辦鋪子第一百二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四七章 給他好看第二百六五章 兩小無猜第304章 粉墨登場第300章 父子鬥法第二百一四章 趨之若鶩第二百一五章 加入圈子第三百六五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三五章 壽誕見聞上第一百四七章 給他好看第二百七二章 以德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