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世紀末期,雖然有許多航海家都曾試圖到達北極點,但他們卻並沒有把北極點作爲當時的直接目標,而只是當作通往東方的必經之路。但是,征服北極點畢竟是他們最偉大的光榮夢想,這一夢想的實現隨着北極航線的開通而變得更加令人迫不及待。在新一輪征服北極點的競爭中,民族光榮與體育冒險精神已經超過了商業利益。更爲重要的是,現代科學考察活動也開始滲透到北極探險活動之中。徒步征服北極點的光榮,歸於美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裡。他在23年的時間裡多次考察北極地區,終於在1909年4月6日上午10時把美國國旗插在北極點的海冰上。1937年,兩個蘇聯人乘飛機第一次在北極點降落。從北極航線的開通到征服北極點的過程,可以稱爲北極點探險時期。
19571958年國際地球物理年的大規模科學活動,標誌着北極單純探險時期的結束和科學考察時期的開始。但是,對於地球的未知領域來說,科學與探險總是無法截然分開的。更何況北極的科學與探險又和政治、軍事、經濟密切相關,因而各現代國家的政府、民間團體或個人,從來沒有間斷過對北極點的關注。1958年,美國的核動力潛艇從冰下第一次穿過北極點。
1959年,美國潛艇“鸚鵡螺”號第一次衝破冰層,在北極點浮出水面。1968年,美國的一個探險家自皮爾裡之後第一次乘雪上摩托到達北極點。1969年,一個英國的探險隊,乘狗拉雪橇從巴羅出發,也到達了北極點。1971年。意大利人莫里齊諾沿當年皮爾裡的路線到達了北極點。1977年,前蘇聯破冰船“北極”號第一次破冰斬浪,航行到了北極點。
1978年。日本勇敢的一位探險家植村獨自駕着狗拉雪橇,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一個人單獨到達北極點的艱難旅程。順便說一句。他是到1993年爲止,唯一的隻身到達北極點的亞洲人。
1979年,一個前蘇聯探險隊第一次靠滑雪從冰面上到達了北極點。
回顧人類進軍北極的歷程,可以看出“天然時期”主要是由亞洲人完成的。而自從文明人類有目的地探索北極開始,就幾乎全是歐洲人的功勞了。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華民族終於擡起頭,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地平線。改革開放以來短短的十幾年裡,我們中華民族的足跡正在迅速地延伸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包括最遙遠的南極大陸。然而,時至今日,卻仍然還有約佔地球表面積17的一大片地區,還沒有中國人的足跡,那就是地球之巔北極。
1993年4月8日,一位名叫李樂詩的香港女士,第一次代表佔世界人口15的中華民族乘飛機到達北極點,迎着狂風展開了一面五星紅旗。如今她已經凱旋,我們正等待着出征。
到了2007年,去往北極點最便捷和舒適的方式則是乘坐破冰船。世界上唯一一所商業運營的核動力破冰船叫做“五十年勝利號”,屬於俄國人。由於看到中國的巨大潛在市場,該公司已經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由一家高端旅行公司獨家運營,爲中國客人提供貼身服務。
人們原先認爲,直到距今約1.3萬年前,纔開始有人居住在北極地帶。但挪威科學家在俄羅斯境內北極地區靠近北冰洋的一條河牀上,發現了石制工具、馬和馴鹿的骨頭、雕刻過的猛獁象牙等。放射性碳測年法表明,這些物品約有3.54萬年的歷史。新發現將該地區的人類勞動史至少向前推了2萬年。但這些人到底是尼安德特人還是現代人的直系祖先,尚無充足證據判斷這些居住在極北苦寒之地的人到底屬於哪一羣。
北極人生活艱難以獵熊.捕魚爲生。北極人將沾滿血的利劍凍住,再放到北極熊的出沒之處,北極熊就會禁不住血的誘惑。去舔舐利劍。這樣,熊過不了多久就會因失血而昏迷。
因紐特人舊稱愛斯基摩人的祖先來自中國北方。大約是在一萬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或者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愛斯基摩人屬於東部亞洲民族。與美洲印第安人不同之處在於具有更多的亞洲人的特徵,他們與亞洲同時代的人有某些相同的文化特色,例如用火、馴犬及某些特殊儀式與醫療方法分別居住社會以地域集團爲單位。首領多爲薩滿,行一夫一妻制。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門道極低。一般養狗,用來拉雪橇。主要從事陸地或海上狩獵,輔以捕魚和馴鹿。以獵物爲主要生活來源:以肉爲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於照明和烹飪,骨牙作工具和武器。男子狩獵和建屋,婦女制皮和縫紉。已使用現代漁獵工具,並乘汽艇從事海上狩獵,亦從事毛皮貿易。日益受到白人文化影響,在格陵蘭地區已有80的人移居小城鎮;出現貧富分化,美國愛斯基摩人已有個別資本家。
從白令海峽到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經格陵蘭島一帶,在北極圈生活的蒙古人種的一個集團。在身體上,文化上都適應於北極地區的生活。面部寬大,頰骨顯著突出,眼角皺襞發達,四肢短,軀幹大,不僅有這種形態,而且生理上也適應寒冷。但是外鼻比較突出,上、下顎骨強有力地橫張着,因頭蓋正中線像龍骨一樣突起,所以面部模樣呈五角形。由於克服極端的環境生活,在人類學上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