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林逸拒絕了楊老闆的邀請,作爲候補鑑定師,加入財團大佬一方,但楊老闆依舊對他以禮相待,並且在澡堂消費方面給打了五折。
雖然這只是人情方面的小恩小惠,卻說明了這位老闆會做人。
洗完澡,因爲天氣太冷,林逸等人乾脆也不回酒店了,在附近找了一個地方住下。直至第二天早上。
接下來的幾天,林逸已經處於無書可淘的地步,怎麼說呢,整個京城買賣舊書的地方他幾乎全都逛遍了。以至於林逸不得不轉移目標,對一些自己原先不怎麼上眼的古玩留意一二。一方面消遣時光,等待博海拍賣開始;二來也是鍛鍊自己,畢竟古書方面的鑑定能力有時候也需要藉助古玩來提升。要知道那個大神級別的譚勁夫,可是在古書,古玩兩個方面都是大行家。林逸雖然在金石方面有過研究,可是古玩水太深,他自認功力還沒達到像舊書隨便就能撿漏那種程度。
事實上,都說這古玩行當是三百六十行裡水最深的,一點不假。
古玩行把低價買到好古玩稱爲“撿漏”,把買到假貨稱爲“吃藥”。古玩收藏隨時有撿漏的,也隨時有吃藥的。沒有人沒吃過藥買過假貨,但還是樂此不疲,因爲風險與機遇並存。所以行話有云:好眼力都是眼藥水點出來的。
就說這進古玩店買東西,講究也不少。你進門不要輕易伸手,拿一件東西一定要輕拿輕放,儘量不要發出聲音,更不能發生碰撞。否則萬一遇到無賴老闆,他可能要訛詐你碰壞了他家的東西。
自古有“店大欺客”之說,古玩店老闆往往不愛搭理不誠心買東西的客人,穿着寒酸的更是不受待見。這時候你如果想贏得尊重,便沉住氣地問問他店裡幾件到代的藏品,大膽上上手,不要老闆一開價就趕緊縮手不敢問津了。這樣老闆便會對你另眼相看,給你沏茶倒水,並摸出幾件他自己拿不準的東西讓你說說門道。但是,如果你想去古玩店撿漏,最好聲東擊西去先摸件仿品問問價,這樣老闆大多會認爲你不懂行,等你問好東西時而放鬆警惕把好東西賣給你。
逛古玩店最好不要一個人去,喊兩個同好一起,大家揣着明白裝糊塗,一唱一和往往能砍下價格。但是千萬不要跟不懂行的一起,他的一句不留神的話,也可能攪掉你到手的東西。
這一天,大雪停住,天氣也比前今天好了許多,正是在京城冬日遊玩的好時機。
沒了賀大寶做嚮導,林逸和老曹,老黃三人來到了京城最大的北海古玩城。他們進了一家古玩店,店裡真有幾件老貨。掌櫃的是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在櫃檯後坐着,守着古式的暖爐,擦拭着古玩,愛理不理地打量他們。
林逸心裡明白,這眼鏡男一定是認爲他們是一般遊客,就指着櫃檯裡一件殘了的乾隆粉彩墨牀,問他什麼價?
眼睛男說,這件貴,雖然殘了,也要一萬多。
所謂“墨牀”,爲在研墨時稍事停歇,磨墨處溼潤,以供臨時擱墨之物,文房用具之一。多爲木、玉、瓷所制,形狀或爲牀式,或爲几案式。其產生的具體年代不可考,文獻亦鮮有記載。目前所見最早的爲明代器物。
林逸對金石和文房四寶之類的古玩研究最深,像這件磨牀雖然有殘損,也還是一件到代的好文房,一般人不會問津,問的都是行家,而林逸從老闆的報價裡也聽得出他也不外行。
林逸又隨口問了幾件店裡擺着的真品,但沒有要買的意思,只是看看那老闆對於價格和藏品的掌握情況,然後繼續尋找自己的目標。
這時,林逸看到了一件“花鳥淺絳彩蓋缸”,畫得很是淡雅。拿起來一看,作者是“蔡鬆年”。蔡鬆年是晚清景德鎮御窯廠有名的淺絳彩畫師,作品都很雅緻,市面上已經很難一見了。
林逸翻過來一看,罐底上貼了一張標籤:價格600元。林逸心說:小漏!便不露聲色地問,這個能否便宜點嗎?
老闆擡頭看看林逸,說不能便宜。
林逸說,那包起來吧,就600了。
這時,和林逸同行的老曹見老闆一分不讓,就扯着嗓門說,靠,你這又不是專賣店,也不能標多少就賣多少呀!
誰知那老闆停下了包裝瓷器,還撕掉了瓷器上的標價,說:我不賣了!
老曹一見,便要擼袖子跟他理論,林逸說算了,你先去轉轉。
老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眨巴眼兒,還想再辯解幾句,深知林逸眼色的老黃一把扯了他就出了門。
林逸這邊一個人跟老闆商量,說不要因爲一個東西傷了和氣。可眼鏡男死活是不願意賣了。
林逸一看,拉倒吧!
遂轉身離開了。
出了店門,一路上,老曹抓着光頭,挺不好意思,說我是想幫你還還價,沒想到遇到這樣一個老闆。
林逸說沒關係,不就是一個小罐子嘛。
林逸心裡明白,是自己先前的話驚動了老闆,他一定是怕賣漏了。
……
回來以後,想起這個事情,總覺得不是滋味。想來想去,還是要把那罐子買來,出一口氣。
林逸於是就打電話叫來賀大寶,委託他去幫自己把那個罐子買來,告訴他,店名叫“仙月齋”。並再三叮囑,不要說是幫別人買的,更不要提曾經去發生口角的事情。
賀大寶滿口答應,一定辦成。
誰知等到賀大寶去店裡後,老闆開價已經是1500元。
賀大寶不敢自作主張,打電話詢問林逸,怎麼做,買是不買。
林逸還在這頭考慮着,那頭賀大寶就又打電話過來,說店裡來了人也看上了那個古玩,並且願意出價1500。
林逸詫異了,沒想到事情會這麼巧,上次沒買到,撿漏失敗,這次竟然有人和自己搶買---
賀大寶那頭又催問,到底買不買?那老闆說了,他做生意講究原則,先到先得,如果咱們不買的話,他就給後來的那位顧客了。
林逸自認那件古玩的價格已經到頭了,就搖搖頭對賀大寶說,不用了,讓了吧。
賀大寶那邊就哎了一聲。
掛斷電話。
林逸以爲此事就此過去,算是自己撿漏沒成功。可是第二天,當他打開京城新聞報紙,無意看到收藏板塊的時候,卻赫然看到了自己撿漏沒成功的那件蔡鬆年作“花鳥淺絳彩蓋缸”。
林逸揉了揉眼睛,怕自己沒看清楚,於是就又仔細去看---
圖片是彩印的,並且高真清晰,以至於林逸看了又看,最終認定自己沒看錯,就是自己上次失手的那件“花鳥淺絳彩蓋缸”。
文章作者詳細地講敘了自己淘得這件難得的晚清作品的過程;緊接着蔡鬆年曆年來所做作品的拍賣價格做了比較;又在工藝水平和工藝技巧方面做了對比和評價;後給出這個“花鳥淺絳彩蓋缸”的定價爲3萬元。
看到這裡林逸不禁莞爾,看起來這位作者很懂行啊,不過這價格是不是給的高了些,要知道那老闆出到1500塊自己都沒要,他卻評論後鑑定價格爲3萬,這可是直接翻了20倍。
可更讓林逸驚訝的是,文章最後竟然說這件他定價3萬的古玩“業已出手”,請各位藏友莫要再惦記。
什麼意思?
定價3萬,並且已經賣掉了?!
林逸不免一驚,這纔是真正的“點石成金”,只憑一句話說賣3萬就賣3萬!
林逸急忙去看這位牛人作者的大名……
只見在文章後面寫着三個大字---譚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