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五王歸醉圖》

此刻,驚訝莫名---

誰也沒想到,這幅明代唐伯虎的《浣紗圖》竟然有兩層。

在林逸把畫作揭開的那一刻,有一些眼尖的鑑定師忍不住驚呼:“怎麼會這樣?”

“是啊,怎麼會這樣?難道說這幅畫有兩層?”

……

萬建豪也驚異了,比他更加驚異的卻是他身邊的譚勁夫。要知道譚勁夫可是號稱鑑定大神,這幅畫作在預展的時候他也鑑定過。可是依照他的功力,竟然沒能看出來這幅畫“另有乾坤”,竟然藏有更大的秘密。

此刻,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調動起來,尤其那些媒體們更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林逸,似乎在看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林逸看到這樣的結果笑了,沒錯,自己的靈氣沒有探測錯誤,果然這畫作中藏有玄機。

再接再厲,林逸繼續拿了毛刷蘸了清水,然後再用靈氣做爲輔助,繼續將那幅唐伯虎《浣紗圖》溼潤,然後揭開。

他的動作很輕柔,很緩慢,因爲有靈氣的輔助和保護,免得古畫被撕破。

雖然這樣做了,卻還是很耽誤時間,周圍人卻似乎感受不到這一點,只是緊張地看着他,看着林逸把這幅畫整個揭開……

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或者更久。

林逸終於大功告成,最後一揭,將整幅畫一分爲二!

然後奇蹟出現了,

只見除了這幅唐伯虎的《浣紗圖》外,揭開的另外一副竟然也是一副流光溢彩的畫作,並且古色古香,貌似比《浣紗圖》更加的古樸和美麗。

“怎麼會這樣?”

“這是什麼鬼?”

……

“畫中有畫麼?”

“這是什麼畫作?”

……

“太驚奇了,太不可思議了!”

“令人難以想象!”

“哦天啊,我是不是眼睛花了?”

……

人們再次議論紛紛,沒人想起剛纔還等着看林逸笑話的事實,全都被林逸這出其不意的“傑作”驚呆了。

譚勁夫可以說是現場最清醒的人,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是一幅什麼畫,怎麼會隱藏在唐伯虎的畫作中,難道說比唐伯虎的畫作還要珍貴嗎?

一連串的疑問,讓他忍不住走近了去看,這不看還好,一看,愣住了。

只見那幅畫竟然是元朝大畫家任仁發大名鼎鼎的《五王醉歸圖》!

所謂的“五王”,即臨淄王李隆基(即後來的唐玄宗)、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禮,岐王李範、薛王李業。唐玄宗少時與四位兄弟感情十分和睦,經常相從宴飲,鬥雞擊球,或出外打獵,或到別墅遊賞。後來他以非長子身份即位,爲防範兄弟干政,依羣臣的建議,將四位兄弟任命爲地方官,分散每年入朝的時間,終至引來岐王謀叛的意圖。

此捲圖繪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在內的五位王子,飲酒醉後歸去的畫面,其神情各異,資態可掬。全圖設色明麗古雅,人物表情生動細膩,瞬間的動態表現得極爲成功,喝醉騎馬構成了全圖的中心。每位王子的性情,以及醉酒姿態,表現得恰到好處。

再說這任仁發,字子明,號月山道人,元代著名水利專家和畫家,以擅畫鞍馬著稱於世。任仁發年輕時便才華橫溢,稟賦非凡,17歲考取舉人,歷任中憲大夫,浙東宣尉副使等朝廷要職。其一生主要從事水利興修,曾主持過吳淞江、通惠河,黃河等工程,直到去世前一年才離職返鄉,在中國水利史上有着突出的貢獻。

任仁發政務餘暇時愛好詩文書畫,擅長毛筆書法,尤精於畫人物和鞍馬,是唐代畫家韓幹之後又一位以鞍馬畫著稱的繪畫大師。其繪畫用筆遒勁,線條簡練,設色典雅,形象真實生動,傳神刻畫出人物的鮮明個性和所處的環境背景。其作品稀少。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馬匹以及整體繪畫風格都非常相似,一致體現出任仁發一貫的簡練、生動、秀雅的藝術風格。

不過此刻譚勁夫關心的可不是這些,而是這幅畫的真僞。要知道,作爲元代著名的畫家,任仁發的作品大多收藏在俄羅斯,國內流傳的屈指可數。

不過沒關係,譚勁夫是什麼人,國內大名鼎鼎的鑑定大師,對於任仁發的作品也曾涉獵。甚至於他當年還親自跑去俄羅斯的收藏博物館,觀看了任仁發最爲著名的作品《張果見明皇圖》。

此卷是元代畫家任仁發人物故事畫的代表作。圖繪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張果老及其弟子謁見唐明皇的故事。畫面截取張果老施法術於明皇前的片斷。圖右側一老者坐繡墩上,着青衣,雙掌向上,面帶微笑作言語狀。身前一小童於布袋中放出鞍轡皆全的小驢,驢作奔跑狀。左側一人着黃袍,戴襆頭,坐於椅上,頭略低,對所發生的一切表現出關注的神情。此人身材壯偉,面相莊嚴,顯然是唐玄宗李隆基。其身後站立的四名侍從神情各異。全圖人物表情生動細膩,瞬間的動態表現得極爲成功,小驢的奔跑構成了全圖的視覺中心,將所有人的目光集中於此,增強了畫面的故事性。張果老的沉着自如,唐玄宗略帶驚訝的神情,表現得恰到好處,體現了元代人物畫高超的藝術水平。

此時此刻,譚勁夫正在把腦海中那幅《張果見明皇圖》與眼前這幅《五王醉歸圖》做仔細的對比。從兩幅畫作的技巧,畫工,以及手法上面做比較。

要知道,凡是藝術史上的大畫家,作畫都會有自己的獨特風格,而這種風格是骨子裡的,是難以模仿和超越的。

譚勁夫眼光獨到,把這幅《五王歸醉圖》看了又看,比了又比,最後他得出結論是,這幅畫的筆法和技巧絕對和自己見到過的那幅《張果見明皇圖》如出一轍,也就是說,畫這兩幅畫的是一個人,這人就是任仁發無疑。

在鑑定完了這幅畫的真僞之後,譚勁夫緊接着就開始鑑定這幅畫的價值。

對於藏家來說,一幅畫最大的價值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畫家高超卓越的繪畫技術,另一方面是這幅畫被收藏的歷史,也就是體現在以往藏家的題跋和印章方面。越是名家名人的題跋或者印章,其價值就越大。

想到這裡,譚勁夫就放眼看去,看看這幅畫有幾位藏家留下過印章和墨寶。他這不看還好,一看立馬嚇了一跳。

第三百三十六章.雷子第一百零五章.淘寶舊書攤第一百九十四章.發配邊疆第三百二十一章.絕世好情侶第六百三十二章.福利第六百章.演戲第三百六十九章.高逼格第三百零六章.《楚門的世界》第一百一十章.傳說中的“九孔塞”第二百二十三章.反轉第八十章.傳說中的“民國新文學”第四百九十七章.好老師,壞老師第六百四十九章,龍筋第三百四十四章.書林大會第六百零二章.明星夢第九十章.升級了第二百一十二章.奇女子第二百二十九章.林家好兒郎第一百一十三章.汪曾祺《菰蒲深處》第二百三十七章.淘寶忙第三百二十五章.進山第二百零八章.淘書大戰第三十九章.錢該怎麼花第一百三十九章.《航海日誌》第二百零四章.奇蹟第五百四十二章.贈予有緣人第二百五十八章.八百萬第三百六十五章.插一腿第五百二十八章.京城第二百三十八章.撿個小漏第九十四章.劉旦宅《石頭記人物畫》第四百九十一章.佛祖保佑第五百一十九章.活寶夫妻第二百七十二章.打眼第五十七章.日了狗熊第二百六十四章.仰慕第七十三章.練攤兒第二百無十六章.邪門第二百零四章.奇蹟第一百八十四章.六親不認第九十四章.劉旦宅《石頭記人物畫》第三百二十四章.藏界之王第五百四十五章.遞禮第二百零二章.撿漏的訣竅第三百六十三章.藏書日記第五百二十三章.大贏家第六十九章.稀罕死人的“毛邊本”第三百六十七章.不速之客第三百五十章.臨時工第三百零九章.心如猛虎第八十章.傳說中的“民國新文學”第二百八十六章.驚變第一百九十五章.餘華《活着》第二百三十二章.首座第四百四十八章.《六合拳秘笈》第十九章.聞香識女人第五十二章.一腳踏三省第三百四十一章.只看《故事會》第三百七十七章.劍拔弩張第四百五十八章.暴怒第一百零六章.撿了寶(求首訂)第二百三十二章.首座第二百三十二章.首座第三十九章.錢該怎麼花第三百四十六章.滅威風第四百七十九章.攪局第一百二十二章.禁書啊禁書第八十二章.精裝《良友文學叢書》(二更)第四百一十二章.女暴君第二百二十二章.故事第二百九十四章.蛟龍第五百七十二章.被耍第四十五章.我的境界,你們永遠不懂第二百一十四章.手抄本的收藏第三百三十九章.秦淮第四百七十章.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一章.淘到寶第五十二章.一腳踏三省第一百一十三章.汪曾祺《菰蒲深處》第三百九十七章.初稿第六百一十七章.神秘第三百七十七章.劍拔弩張第一百九十二章.知識就是力量第六百四十一章,淘書蜜月第三百六十三章.藏書日記第二百九十章.捧紅你第五百七十一章.跟拍者,死第四百一十五章.一笑泯恩仇第三百六十九章.高逼格第一百六十一章.喧賓奪主第二百五十二章.江湖險惡第二百零九章.戰果第五百八十二章.國寶第三百一十四章.故人第二百一十章.一羣傻叉第二百二十五章.彪悍第四百六十五章.文武雙全第一百四十三章.單挑三人第十四章.金錢的味道第一百一十二章.打造“淘書”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