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72章 渣皇帝與狠書生

第72章 渣皇帝與狠書生

皇帝對孫閣老爲難周家的事爲何沒有反應?

這事兒說起來就有些複雜了。

事關宮廷秘聞,其實海礁也不是很清楚箇中真相。他前世身爲錦衣衛的密探,只是底層草根罷了,哪裡有門路知道宮裡的消息?就算是聽說了什麼,也是從錦衣衛麾下其他前輩或同僚處得知的小道傳聞,無法確定真假。

但在這些傳聞中,有幾點是得到大多數人公認的:皇帝對太后以及周家不復初登基時的敬愛,大體上有三個原因。

首先,周太后對皇帝是有大恩的,皇帝對周太后也十分感激,早年間,這對母子倆的關係很好,可皇帝想追封早逝的生母陶慧嬪,想以聖母皇太后的身份將她移葬入皇陵,太后卻不肯答應。別說聖母皇太后了,太妃的封號她都不鬆口。陶慧嬪作爲皇帝的親生母親,最終只能以慧太嬪的名分陪葬在先帝陵園一角。這就讓皇帝對生母愧疚無比,對嫡母生出怨言來了。

其次,皇帝在立儲之前,爲了與嫡母以及“外家”周家關係更加緊密,放棄了原本打算要迎娶的未婚妻孫氏,改而娶了周家的外孫女吳氏,還獲得了吳氏之父吳尚書一派的助力。可他登基之後,便將孫氏立爲貴妃,寵愛至極,又重用孫氏之父,讓他入了內閣,也就是如今的孫閣老了。相比之下,吳尚書因未能全力支持皇帝變法,爲皇帝所厭棄,始終不能入閣,德光二十年時還全家死得不明不白,連吳皇后及其所生的嫡皇子都在深宮中死於非命。孫貴妃與孫閣老有很大的嫌疑,皇帝卻沒有爲妻兒岳家伸冤的意思。周太后看在眼裡,又怎會沒有想法呢?

周太后與孫貴妃的關係非常差。吳皇后母子暴亡後,兩人關係就更糟糕了。周太后甚至下令封宮,禁止任何人進慈寧宮請安長達數年。明眼人都知道,她要禁止的其實是孫貴妃,旁人只不過是被殃及的池魚罷了。可在宮外的人看來,這何嘗不是在暗示皇帝的不孝、忤逆?皇帝難堪之餘,對嫡母自然也就有了怨氣。

再次,皇帝登基後決意變法,朝中許多保守派的官員都大加反對,變法進行得十分艱難。皇帝本來希望吳尚書這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能幫到自己,可吳尚書總是搖擺不定;皇帝又指望手握重兵的周家能成爲自己變法的助力,可週家牢記祖訓,只一心守衛邊疆,保家衛國,並不插手朝廷政務。先前他們支持皇帝繼位,也只是應周太后所請,確保皇權平穩過渡,不會對西北正在進行的戰事有負面影響罷了。如今大位已定,他們自然就不會再插手朝政了。皇帝要變法,那也是他自己的事,與邊軍無關……

至於周太后本人,她是盼着江山安穩的,並不希望皇帝爲了變法,引起朝野動盪不安。只不過皇帝若要堅持,她也不會反對就是了,但指望她出面爲皇帝搖旗吶喊?那是妄想!

皇帝最看重的就是變法,可週太后、周家以及與他們有親的吳家都不能提供支持,反倒是孫閣老拼上了身家性命爲他衝鋒陷陣……皇帝會偏愛孫家,對孫閣老爲難周家之事熟視無睹,也是可以理解的。反正孫閣老的做法從來沒真正動搖過周家的根基,也沒有影響到邊疆的戰況,皇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海棠聽到這裡,只覺得這個皇帝實在是有些渣……

周家好歹有從龍之功,又一直老老實實替他保家衛國,他就因爲周家不肯插手朝政,支持自己變法,任由孫閣老克扣邊軍糧草物資?難道邊軍是周家的所有物,而不是大楚的軍隊?邊軍將士的命就不是命了?如果因爲物資不足而凍餓戰死,虧的也是周家不是國家?皇帝這麼想,對得起爲他保衛江山的將士嗎?!

海棠不知道皇帝主張的變法是什麼內容。她只知道,古往今來,變法改革都是一件極困難的事。皇帝若下定了決心要去做,那就該竭盡全力,而不是指望別人來幫自己,別人不肯幫,他就要耍脾氣報復人。這讓其他臣工看見了,心裡會怎麼想?還會真心敬重他這個心胸狹窄、不分輕重的皇帝嗎?

怪不得謝文載表叔公會心灰意冷,即使被赦免,恢復了功名,也不想回京城去爲皇帝效力了。誰要爲這種刻薄寡恩的老闆幹活呀?!

海棠嘖嘖了兩聲,看了看海礁,沒把心裡話說出口,只道:“哥哥對朝廷的事還是很瞭解的嘛。改日得了閒,你把京城未來一二十年會發生的事跟我說說吧?我只當是聽說書了。有些事早些知道,也能有助於咱們幫家裡避開一些風波……”

海礁明白她的意思:“我們家雖然遠在邊關,將來就算回了永平老家,也沒什麼機會跟皇帝、閣老扯上關係,不過謝表叔公跟孫閣老有仇,如今又知道他與陶嶽有交情,那麼將來咱們很有可能會跟那些大人物打交道。妹妹早些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也好。”

海棠忙問:“那位陶嶽陶大人……他將來會怎麼樣?不會被孫閣老排擠迫害吧?” “當然不會。”海礁壓低了聲音,“現在世人可能只當他是個品行正直、淡泊名利的書生吧?他還會在鴻臚寺卿的位置上待好多年。可我知道,他絕對不是什麼簡單人物!皇帝老兒快死的時候,先把這個表弟弄進了內閣,又讓孫閣老和他的同夥告老致仕,緊接着便是冊立儲君,命陶嶽做了顧命大臣……那時候孫閣老一派的人還當這僅僅是因爲他是皇親的緣故,誰能想到,他其實是個真正的狠人呢?!”

皇帝駕崩後,幼主登基,太后因爲身世緣故,被朝臣逼困於後宮,無法垂簾聽政,若不是內閣中還有陶嶽在,只怕新君連龍椅都坐不穩,隨時都會被宗室奪了位去。雖然陶嶽在位不到十年功夫,可在新君親政之前,朝局全靠他一人獨力支撐。他看着是個文弱書生,但需要殺人的時候,他從未手軟過。

孫閣老一派在他手下紛紛凋零,半個朝堂都染了血,孫氏幾乎族滅。陶嶽看起來依然是個清雋溫和、彬彬有禮的文雅老書生,可天下誰敢輕視他半分?

孫閣老手中權柄最盛時,曾執掌過錦衣衛,利用錦衣衛的人去監視、迫害政敵們,其中也包括陶嶽。

而陶嶽執掌權柄的時候,也曾經管過錦衣衛,卻只會讓他們用證據說話,哪怕是面對孫派的政敵,也不許有屈打成招、羅織罪名那一套。

錦衣衛接連換了幾任指揮使後,底下的人對陶閣老只有敬仰佩服的。他老人家還政新君後不久就病逝了,錦衣衛上下還傷心了很久,紛紛前往陶家弔唁呢。

海礁想起自己幾次遠遠看見陶嶽的情形,忍不住嘆氣:“陶大人真的太累了……但凡他身邊能多幾個幫手,他都不至於積勞成疾,差點兒熬不到新君親政的時候……”

幫手?

海棠挑了挑眉,轉頭看向了二進院的東廂房。

(本章完)

327.第327章 走出西北318.第318章 斷開的線索110.第110章 意外的聯繫636.第636章 悔恨391.第391章 病癒第25章 鍛鍊計劃(已修)第40章 顧將軍的邀請696.第696章 將行564.第564章 家常785.第785章 暫別443.第443章 焦慮第4章 馬車中的密談(已修)488.第488章 怨氣101.第101章 荒野騎行687.第687章 餿主意390.第390章 猜想280.第280章 歸人106.第106章 心事453.第453章 時機559.第559章 思考748.第748章 情真意切202.第202章 嚴防死守527.第527章 自家人391.第391章 病癒82.第82章 驚喜的結果498.第498章 驚喜633.第633章 驚愕492.第492章 凜然648.第648章 人脈335.第335章 餞行酒706.第706章 心有靈犀537.第537章 壽宴中第770章 訪友第780章 焦慮98.第98章 何百戶487.第487章 漣漪472.第472章 開門705.第705章 日常692.第692章 探問423.第423章 鎮國公知道了235.第235章 聖旨124.第124章 嚇人的猜測141.第141章 到家237.第237章 交上了朋友605.第605章 誇獎634.第634章 茶店內318.第318章 斷開的線索379.第379章 提醒276.第276章 新任務707.第707章 貼心636.第636章 悔恨413.第413章 梳子的秘密487.第487章 漣漪656.第656章 調令92.第92章 傳說中的秘藥566.第566章 金家二房的現狀99.第99章 金果的姻緣665.第665章 辛知府317.第317章 不捨500.第500章 賠禮505.第505章 委屈621.第621章 實惠622.第622章 夜話613.第613章 玉玫414.第414章 順藤摸瓜747.第747章 另一條路696.第696章 將行第759章 常家135.第135章 內情104.第104章 撒歡110.第110章 意外的聯繫149.第149章 血跡642.第642章 避重就輕310.第310章 茶樓偶遇158.第158章 知情257.第257章 內鬼698.第698章 送行528.第528章 懵了189.第189章 倒黴的馬家717.第717章 傷人心的話612.第612章 海長安的前程290.第290章 唐家姐妹592.第592章 決心322.第322章 異狀87.第87章 海西崖出差274.第274章 別莊之行723.第723章 訓練新計劃698.第698章 送行第19章 戰後(已修)288.第288章 大宴158.第158章 知情270.第270章 定論570.第570章 條件第8章 進城遇仇人(已修)729.第729章 吉祥物232.第232章 無奈的海長安410.第410章 四百章零九 舊信802.第802章 兩句話57.第57章 天賦這種事662.第662章 四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