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

導致二號無坐力火炮50%以上啞火率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主要是因爲擊針系統復位不暢所致,其實說到底二號無坐力火炮是柏毅根據經典的rpg—7單兵火箭筒爲藍本,經過一系列優化和改進,研製的一款符合中國實際需要的單兵火箭筒。

正因爲如此,其內部的大部分結構同rpg—7並沒有太大差別,特別是在擊發機構方面,幾乎就是照搬rpg—7的擊發機構,所以二號無坐力火炮同樣採用擊錘撞擊方式實施擊發,而這套擊發機構最核心的技術便是內部的撞針復位問題。

爲此柏毅參照rpg—7在二號無坐力火炮的擊錘上方設置一個擊針座,其內部裝有擊針、閉氣墊、擊針簧、擊針簧墊、擊針卡環等部件。並在擊針座右側開有排氣孔。當火箭彈擊發後,高溫高壓火藥燃氣在向後噴的同時,會推動擊針向下,而此時閉氣墊會封閉向上的縫隙,使得火藥燃起沿着擊針座右側的排氣孔排除。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利用火箭彈所產生的高溫燃氣所產生的作用力來幫助擊針重新復位,所以爲了使擊針準確及時的復位,火箭彈高溫燃氣的能量總和,擊針復位所需的大小,排量的多寡,閉氣墊封閉的時機都需要大量的計算和試驗才能最終得出一個恆定的有效值,依據這個恆定值,才能加工出符合實際需求的擊針座。

柏毅在前往西伯利亞前,二號無坐力火炮的擊針座計算工作已經接近完成,之後的加工製造也還算順利,可到了實際打靶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主要還是火箭彈高溫燃氣量沒有控制好,使得劇烈的高溫將來不及退回的擊針熔化,這才導致極高的啞火率。

對此,國內的軍工專家們不是沒想過解決,可問題是這套擊針座本身就比較複雜,只要一個細微的部件出了問題,便有可能導致整個基座發生故障,因此爲了慎重起見,需要一個部件一個部件的查找,並進行重新的結構計算,如此時間上自然要拉的及長。

然而就是這麼個令無數專家頭疼不已的問題,卻在柏毅的眼中如同拼圖遊戲一樣簡單,沒辦法誰讓他就是這套擊發機構的實際設計者和結構計算人呢,正因爲如此,柏毅對自己的整體設計和計算正確性有着異乎尋常的信心。

笑話,rpg—7成熟結構還不算,又有限元計算的加持,如此牛叉的buff就這麼不計成本的往上累,若還是有能夠推到重來的結構缺陷,柏毅這個穿越者真的可以拿着豆腐一頭撞死了。

所以當柏毅得知二號無坐力火炮啞火的情況後,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二話不說先把相關組件大卸八塊,而是把前往西伯利亞前後二號無坐力火炮的進度在腦海中過一變,這纔拿起裝備進行檢查,結果這麼一看果然很快便找到了問題所在。

那便是右側開闢的燃起排出的工藝孔不符合設計規範,使得高溫燃氣無法及時排除,從而在擊針座內形成燃起阻塞和迴流,這才導致擊針損壞而無法激發,至於是什麼原因導致工藝孔不合格。

以柏毅的眼光來看,既不是基礎理論計算的偏差,也不是結構設計不合理,更不是材料運用的失誤,主要的原因還是基礎加工製造環節的不過關,或許是相關機械設備的精度不夠,或者是相關工人的技術存在缺陷,亦或者是質量把控不嚴格。

總而言之,令得工藝孔的加工質量存在很大問題,不說別的,但就中國代表團用於技術交流的三支二號無坐力火炮的擊針座倒流燃氣工藝孔就有三個明顯不同的尺寸,誤差之大,甚至用肉眼都能分辨出來。

俗話說,差之分毫失之千里,更何況還是肉眼可見的誤差,這樣的二號無坐力火炮不出問題纔怪呢,既然找到了問題所在,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於是柏毅在交流打靶前一天的晚上,利用手頭能夠找到的簡易工具,將導氣工藝孔重新調整了一番,這纔有了今天震撼全場的一幕。

……

“所以說,回國後提升工人的整體素質,強化質量把控刻不容緩,特別是在精細化加工方面就算不要求咱們的工廠出產的零部件如同美國那般,拿出任意一個便能夠完全通用,那也必須向這方面靠攏。

要知道咱們以後可不止是造搶造炮,更是要造飛機、坦克和大炮,要是都這麼粗放式生產,那不單單是浪費,更是對廣大指戰員的生命不負責任,正因爲如此,我才一力推進‘雙引’工程,要知道那些人身上的嚴謹和細緻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說着說着,柏毅不由自主的又點了根菸,與之前的滿不在乎不同的是,此刻的柏毅多了幾分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無他,只因爲柏毅想起了前世曾經看過的資料,講述的是80年代中美“和平珍珠”計劃的部分秘聞。

其中令柏毅影響最深刻的便是中國所提供的兩架殲—8戰鬥機上的部分零備件竟然互不通用,要知道那可是同一家工廠,同一個車間生產的同一款戰機,其相關零備件出現不通用,想想都有些匪夷所思,更細思極恐。

儘管之後中國人憑藉聰明才智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將這方面的短板一步步添平,可柏毅覺得還是有些太晚,如果能從中國工業化伊始就能將嚴格加工生產體系關注其中,培養出良性的生產習慣和制度,那中國的工業必然會有不一樣的面貌,或許短時間內看不出什麼,但當時間的維度擴展開來,這份浸透骨子裡的嚴謹和細緻必將爆發出巨大的動能。

柏毅自認爲不是個很有出息的穿越者,他來到這個時代第一個願望便是想好好的活下去,但當他見到總後首長的白髮,武雲哲身上的傷,陳耀陽每日的爭分奪秒,以及老葛寧死也要保留的筆記本,柏毅知道,他應該做些東西了,既然如此,那就讓中國的工業化更加專業和徹底吧……

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五十九章 哈軍工的名額第七十六章 傷勢(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零七章 槍管鍍鉻工藝(上)(3\5)第五百二十七章 獻青春的人(下)第兩百一十四章 軍火貿易(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做步兵分隊手中真正的大炮第一百一十一章 換裝(2\5)第六十七章 奇快無比的單手上膛(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四章 捲土重來王天成(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冷鍛工藝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五章 直瞄射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五十四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上)第八十二章 首長們的方略(一更求首訂)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八十四章 所謂的潛力(三更求首訂)第七十九章 武器需要適裝性(下)(第三更,柚子今天不過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機槍VSM16四聯裝防空機槍(1\4)第三百一十九章 國士禮之,國士待之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國的“魂”第三百零六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上)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一百零一章 無法忽視的工業基礎(2\5)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神下凡一般的地空協同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演員的誕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國士禮之,國士待之第四百九十三章 冷鍛工藝第四百七十三章 槍族(上)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八十四章 跳彈第一百六十三章 斯大林的態度(昨日第四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十六章 大殺器(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國人的眼睛瞎了第六十六章 留下命(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八十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六十三章 換裝德械(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九十二章 簡易銑牀(三更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戰士方姚章(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兩百三十三章 你是誰?第三百五十六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下)第四百零二章 附加裝甲(第三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降神火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目眩的射速(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新式武器第一百零五章 “土”辦法的新妙用(1\5)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人的職責(2\5)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四百零六章 被包圍的重火力連第五百二十二章 具有德國品質的高精準度步槍第四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的美軍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價值最高的廁紙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得不是人命,是士氣!第七十四章 拼接的舊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目眩的射速(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挫敗感十足的蘇聯專家(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神下凡一般的地空協同第三百八十六章 禮拜攻勢第五十四章 捲土重來王天成(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就是個撿破爛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換裝德械(上)第一百八十章 志在必得的美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祖宗的失蠟法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槍我喜歡第一章 驚天一炮第兩百二十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魂歸故里(第四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雙引”工程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下)第四百零九章 我們根本擋不住第八十九章 “積木式”機牀(爲打賞的大大們加更2)第七章 是敗類,就一槍斃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還是土共嗎?(補更)第九十九章 全自動槍械項目(第五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試點第四百四十四章 演員的誕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戰壓縮乾糧(一萬字大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強大:中國步兵的重火力第七十六章 傷勢(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一十章 來自黑暗裡的炮彈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三百六十三章 斷刀(中)第三百章 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