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商城

按照衆人的想法,嶗山的全新設計圖紙已經出爐了。

整個大風臺,只允許有九州科學院這一個建築。九州科學院附近周圍的所有地區全部被拆遷,修建成爲了廣場。

這是因爲更大的面積,能夠更加的空曠、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的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

柳澤惠早就想要重新建設嶗山了。這一次李真主動提出來,柳澤惠可謂是高興的蹦跳,拍着胸脯說絕對不會耽誤四月份的事情。如今已經九月了,而重新建設的話,那就只有最多六個月的時間。

而六個月的時間要完成全縣內的建設,這個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柳澤惠卻知道,資本的力量是強大的,只要錢多,別說六個月了。三個月恐怕都能夠趕出來。

除了大、小風臺要重建之外。嶗山縣城也是需要進行重建的。

如今嶗山縣的人口有些過盛,那曾經的老街區,老縣城根本就裝不下這麼多的人。

而且每年的四月前後,嶗山的人口那叫一個爆滿。

有許多的客棧、商家,爲了能夠賺更多的錢,擅自起了很多的高樓。

但這是不科學的,根本就不安全,政府是不允許你這麼搞的。因爲你以前本來是兩層樓的地基,猛然重上去四五層,那這房屋的安全隱患就有極大的問題了。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行爲也是屢禁不止。

柳澤惠剛好也就藉着這次九州科學院批下來的文件,徹底的放手去幹。你們不是都想要加蓋樓房麼?

好,那就索性全部都拆了。全部蓋更高的樓,要弄就弄大的。

免得堵不如疏。

於是,柳澤惠又請了很多的專家來到了嶗山縣,開始設計新的嶗山城建規劃圖紙。

有人說:“這六個月前後要開始大面積重建的話,是有些太快了。欲速則不達。居民的搬遷工作能到位麼?商家的安撫工作能到位麼?賠償工作能不能到位?這些都是大問題。”

柳澤惠一揮手:“你少跟老子扯那些東西。嶗山啥都沒有,就盛產兩個土特產,你知道是啥吧?”

“什麼?”

“第一個土特產是世界頂級科學。第二個土特產就是錢。”

“額……你當我沒說。但是你要全縣大改,這需要的錢不是小數目。可能是個天文數字。、”

“再天文數字,嶗山縣政府都是出得起的。就算嶗山縣政府出不起,東洲政府也出得起。”

“如果東洲政府支持的話,那錢就不是問題了。但是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什麼問題?”

那專家看着圖紙,嘆口氣說:“嶗山的商家太多了,但嶗山縣的準改面積就那麼大,這次要讓嶗山全部是高樓大廈的話。商家去哪裡啊?準改面積裡,大部分地方是要修高層小區,目的是用更小的面積裝更多的人進去。但是現在大風臺小風臺全部搬遷了,站的面積卻着實太大了。而且商家都是沿街店鋪,每一家的店鋪那都是固定面積的,這該怎麼賠償?在嶗山開店的,你給再多錢他們都肯定不願意搬吧?”

“這不是問題。”

“這怎麼不是問題了?老百姓搬家肯定是樂意的,只要賠償到位。但商家就難了,這是斷人家的財路啊。以前開店開在那個地方,都是有老顧客了。現在往哪裡搬?既然是要修高層,那一座高層樓,得進去多少商家啊?”

柳澤惠哈哈大笑:“這不是問題。李院長已經都幫我想好了。”

“哦?既然是李院長想好的辦法,那還請柳縣守告知。”

“李院長說,將嶗山縣規劃爲一個涇渭分明的縣城。分爲居住區、商業區。老百姓全部搬進高層小區裡去,商家也全部都搬進高樓大廈裡去。”

“商業區?居住區?這個我懂,但商人怎麼搬進高層啊?”

“這就是我要說的商業區了。按照李院長的意思是,建成專門讓商家做生意的百貨大樓。百貨大廈。”

“何爲百貨大樓?”

“就是在一棟高層建築物裡,所有的商家雲集。假如第一層是賣衣服的,那第一層所有開店的全部都賣衣服。第二次是賣食物的,第二層就不允許出現食物之外的其他商品。以此類推。這樣就是百貨大樓,讓商家公平競爭,但是由以前的一條條街,一個個門面,變成了百貨大樓裡的攤位。客人要逛街,直接就逛商城。”

“這種模式倒是新鮮……”專家一時沉吟。

柳澤惠笑道:“李院長給我說,這是由農村化轉變爲城市化的最主要特徵。人口開始扎堆,節省更多的土地,節省別人更多的時間,讓更多的東西進入商業之中。這就是一種城市化的表現。徹底摒棄傳統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以後學校,就專門分爲學區,所有的學校都在規劃的一個地區,圖紙上有設計。居住,就統一的居住區,所有小區扎堆在一起。商業街,一條街上就全部都是大廈,各種各樣的生意都有。”

“而商業街也不會單調,不可能全是賣貨物的。有錢的老闆可以直接承包一棟樓,開設各種娛樂場所。資金小點的,就可以,你承包一至十樓,他承包十到二十樓。分開承包。”

專家又疑問:“那這樣的話,一棟樓裡有不同的東西。消費者怎麼知道你哪棟樓是幹啥的?”

“這怎麼不知道了?廣告牌掛在外邊不就解決了。”

“噢噢,是這個道理。那還有一個疑問……‘

“什麼疑問?”

“這麼高的樓,上下樓也太不方便了吧?”

“怎麼不方便?哈哈,要學會合理的使用科學產物啊。電磁院有種東西叫做電梯,而這電梯到時候便會普遍用作高樓的上下樓。這不是什麼難事,其中沒有太多的科學難度。”

“電梯?”

“就是不需要走路,進入一個廂房內,電動機直接將廂房吊到不同的樓層。”

“唔……我沒有疑問了。”

“那還請你們趕緊加班加點把嶗山縣的城市規劃給做的完善一些。這圖紙只是我們各自的想法草圖,但是整理和專業規劃,還是得你們來。比如設計道路,設計什麼的……”

專家一口答應着:“這沒問題。我覺得你們嶗山縣的這個思路很不錯啊,如果推廣到整個東洲,那東洲也就不會這麼混亂了。對了,光是生活區也不行啊,老百姓居住也有影響的吧?”

第472章:安樂死第462章:雕像第364章:試飛員第368章:蚱蜢號第131章:必須奪魁第501章:思想的天塹第110章:沉重的氣氛(爲強迫症加更)第359章:學習第60章:最冰的水第543章:坎坷曲折第338章:傳世照片第473章:廣場第101章:質疑第292章:四衝程星型發動機第195章:王元祥第430章:瘋狗第344章:認可第260章:局外人點醒局內人第56章:病危的朝廷第334章:化學的抉擇第282章:各懷鬼胎第404章:提前彙報第214章:精神第84章:成功了第385章:造價的問題第34章:京城禁軍第164章:怒火第284章:快三秒第391章:資本迂迴路線第109章:談事情(求月票)第482章:熱火第225章:煙火第255章 :二月前第488章:出發第306章:秦氏集團第413章:李院長的三個精神第532章:嗅覺敏銳第546章:酷刑的逼供第194章:我們是朋友第291章:經濟的原理第210章:我只是要見她第507章:老人、稻田與狗第526章:火車第277章:以蒸汽爲號第467章:家鄉人第188章:市場塌方(第五更)第136章:準備工作第223章:死士第475章:施工隊第410章:午坪第18章:嚴苛第285章:空軍第445章:塵封二十七年第95章:他可以假裝不知道第218章:援軍到第377章:落地第174章:財閥設想第57章:那一輪月第356章:裁撤!裁撤!第495章:一萬米的風景第152章:推動世界進程的人(第四更)第350章:統計傷亡第20章:開考第559章:荀釋飛的擔憂第250章:被截胡第216章:東洲的增援第169章:易儲第134章:今日的成就第85章第一次實驗報告第354章:驚人的畝產量第501章:思想的天塹第70章:機械之美第19章:肅穆的儀式第195章:王元祥第235章:青黴素第63章:爲世界掃盲第113章:改革(第四更)第453章:保密第564章:我唯一的朋友第24章:明月般,永不挫敗第317章:生物獎的歸宿第83章:榫卯第416章:馬賊之說第251章:夜的廝殺第80章:彪悍的民風第373章:最新交通工具第113章:改革(第四更)第253章:藥第410章:午坪第299章:打擊壟斷第80章:彪悍的民風第263章:進城第268章:恰同學少年第379章:放羊老師第216章:東洲的增援第49章:人道第58章:挑戰第437章:明康第235章:青黴素第496章:質疑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