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到來

第179章 到來

平靜舒緩的耒水河面上,竹筏輕舟點綴其間,漁人滿載一筐筐魚蝦,臉上泛起喜悅的笑容。

過去龔浮爲守津吏時,課以重稅,漁奪小民,令衆多在湘、耒水上討生活的大衆苦不堪言。

如今縣君誅滅龔氏,廢除苛政,實行輕徭薄賦,以打漁爲業的人,心中無不對劉景感激涕零。

就在這時,北方駛來數艘船艦,漁人遠遠望見,競相避開。所有人都認識船上懸掛的旗幟,那是縣君劉景麾下的船艦。

這支船隊正是奉劉景之命,北上迎接其家人的船隊,如今其一家六口,皆在旗艦的尾樓中。

劉和頭幅童子巾,錦袍革履,身佩短劍,順着尾樓小窗向岸邊望去,隱隱可以看到酃縣城牆,不禁鬆了一口氣,感嘆道:“啊,太好了,酃縣終於到了!”

他受限於年齡,以前從未出過遠門,去過的最遠地方就是郡城臨湘了,因此初次遠行還顯得興致勃勃,然而一連多日,皆浮於水上,便覺得有些乏味了。

劉饒倒是不覺得乏味,不過她亦想盡快見到劉景,翹首張望道:“阿兄會親自來接我們嗎?”

劉和說道:“阿兄現在是一縣之君,公務繁忙,未必有暇。不過他肯定會派人來接我們。”

鄧瑗恬靜的坐在榻上,笑着說道:“劉郎一定會來。”

事實亦如其所料,劉景親至渡口迎接,只是他並沒有大張旗鼓,弄得人盡皆知,而是穿着羸服,乘坐便車,顯得十分低調。

“阿兄……”

“大人……”

劉和、劉饒、劉羣剛一登岸,立刻一臉興奮的朝劉景奔來。

“阿若、阿離、虎頭……”劉景看到三人,心情很是喜悅,像往常一樣,揉了揉三人的頭。雖然才分別不到三個月,但在他心裡,好像過去了很久似的。

接着他領着三小迎接繼母張氏、嫂子賴慈,直到最後,纔將注意力轉到妻子鄧瑗的身上。

望着長身而立,體資曼妙,容光明豔的妻子,劉景不由心頭一熱。他現今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很是貪戀鄧瑗的溫柔,與鄧瑗分別數月,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都感到十分寂寞。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劉景留下親信負責搬運資貨,他則帶着家人坐上馬車,前往住地。

他爲家人安排的居所距離縣寺不遠,乃是昔日龔浮的宅邸,經過翻修改造,幾乎與新居無異。

而他之所以不接家人入住官舍,是因爲這樣的行爲,在當今社會,屬於不夠清廉的表現,會被時人譏之。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劉景不想和繼母張氏住在一起,免得滋擾心情。

繼母張氏知道劉景的打算後,神情頗有些不悅,劉和、劉饒更是垂頭喪氣,不住嘆息。

賴慈倒是認爲劉景此舉做得很對,季叔剛剛在酃縣建立起威信,還是不要做出格的事爲好。

龔浮以劫掠往來行商,因而致富,家財鉅萬,是以宅邸建築十分豪奢,就連四牆亦以青石結角,朱垣碧瓦,屋宇鱗接,酃縣城中,可與之相比者寥寥無幾。

見劉景爲她們安排瞭如此奢華的宅邸,顯然頗爲用心,繼母張氏臉色稍稍有所緩和。

劉景對這裡十分熟悉,領着家人簡單參觀了一下宅邸屋宇。

今天他已提前告假,因此一整天都沒有離去,不僅陪家人共進晚餐,甚至晚上也留此過夜。

入夜,鄧瑗與劉景有了獨處時間,將父親鄧攸的信交給他。

劉景打開信匆匆一瞥,內容基本沒有出乎他的預料,未來南陽的局勢,將會持續惡化,直至官渡之戰爆發。因此對於丈人鄧攸的擔憂,他除了無關痛癢的安慰幾句,其他什麼也做不了。

鄧瑗憂心忡忡道:“我已經給父親寫好回信了,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新野陷入動盪是遲早的事,我勸父親不要死守祖地,事有不濟,可避走襄陽。”

“避走襄陽?”劉景暗暗皺了一下眉頭,心道:“這可未必是一個好選擇。”

他最希望看到的,自然是鄧攸一家南下投奔他,不過這也就是心裡想想罷了,除非已經到了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之時,否則鄧攸絕對不會前來投奔他。

鄧瑗依偎在劉景懷中,神情有些黯然地說道:“希望父母兄侄安康,未來還能有重逢之期。”

劉景輕嘆道:“以丈人的聲望,不管是劉景升,抑或曹孟德,都會禮遇有加,安全無憂,我們一定會有重逢之日。”

“嗯……”鄧瑗輕輕閉上雙眸道。

…………

次日一早,神清氣爽的劉景暫別繼母張氏、嫂子賴慈,帶着鄧瑗返回縣寺官舍,安頓好妻子後,劉景立刻投身於公事之中。

三月乃春耕之始,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同時三月業已進入雨季,酃縣由於地勢低窪,飽受內澇之害,加上之前大小官吏狼狽爲奸,中飽私囊,因此堤壩、牆垣不得不重新修繕。

這時候抽調百姓服役,無異於殺雞取卵,往年龔英等人不顧百姓死活,以致弄得怨聲載道。

劉景卻不能這麼做,所幸,他之前俘虜了一千七百餘叛軍,後來南下滅族十餘姓,又俘虜一千餘人,二者相加人數已超過三千。而且他們大部分都是成年壯丁,以他們代替百姓服役,修築工事,可謂是再合適不過。

目前劉景主要將人力集中於修築堤壩,防止發水。

至於城牆,被他暫時擱置下來,因爲他心裡已經有了將縣寺遷往臨蒸鄉的打算,是以對修繕酃縣城牆興趣不大。

臨蒸鄉就是後世湖南第二大城市衡陽所在,劉景雖然對此不是很清楚,可他又不是瞎子,親自考察臨蒸鄉後,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都比現在的酃縣縣城強百倍。

事實上長眼睛的絕非劉景一個人,前幾年,因爲內澇越來越嚴重,已有人提議將縣址遷往臨蒸鄉,只是因爲酃縣縣城年年勞師動衆,修繕工事,“有利可圖”,所以被貪官猾吏們否決了。

(本章完)

第301章 城破第125章 新野第379章 屈服第341章 衝鋒第236章 看清第175章 授田第45章 弩第520章 厚禮第162章 免役第393章 破城第343章 斬將第316章 禁酒第529章 詔書第107章 轟動第454章 委蛇第532章 用意第29章 承諾第535章 人望第354章 屯田第164章 動手第369章 出使第415章 龐統第433章 堅韌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273章 攻城(上)第378章 策反第16章 決定第156章 邀請第482章 預言第25章 吏舍第218章 樓船第23章 赴任第181章 棄嬰第340章 部督第341章 衝鋒第320章 來投第167章 收穫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245章 巡視第1章 重生第43章 荊蠻第174章 滅族第397章 攻城(1)第352章 尊卑第294章 輕鬆第426章 拔箭第28章 暢談第38章 諸葛玄第435章 裴司第544章 葛周第432章 獻計 (2)第487章 盛匡第461章 守節第63章 突襲第461章 守節第539章 所求第156章 邀請第357章 鄧芝第283章 洪水第522章 變故第40章 悲歌第355章 立春第284章 澤國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86章 醉鄉居第495章 鐵樓第99章 王彊第125章 新野第377章 再孕第129章 雙戟第40章 悲歌第411章 不義第348章 南下第362章 臨衝第133章 鄧芝第43章 荊蠻第409章 詐降第368章 江東第496章 鐵壁第367章 跛馬第135章 歸來第467章 射策(中)第352章 尊卑第363章 攬才第276章 張津第415章 龐統第384章 招攬第270章 醫所第128章 甘寧第436章 託孤第290章 可惜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28章 甘寧第65章 後續第486章 主力第178章 來接第213章 女誡第353章第214章 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