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奇策

第293章 奇策

荊州軍營內的軍資、糧秣之多,絕非一時半刻能夠搬空,劉景留下劉修、嚴肅等人負責此事,自己則準備返回酃縣,籌備慶功饗會,犒賞將士。

這時,王彊忽然趕來求見,對於這位幫助自己近乎全殲荊州軍的功臣,劉景顯得十分親厚,攬其背道:“子健,你這麼急於來見我,可是有什麼要事?”

王彊平凡的面孔一如既往的深沉,緩緩道:“劉君,此番北軍並非全軍覆沒,尚有蔡瑁等數十艘戰船逃脫。而北軍在臨湘、羅縣、巴丘等地還有數千之衆,若是放任不管,讓蔡瑁從容集結兵力,穩固臨湘,日後再想要收復長沙之地,絕非易事。”

劉景聽得不住點頭,這事他自然也有所考慮,嘆道:“我豈不知‘打虎不死,必留禍患’的道理?然我軍連戰之下,亦不乏死傷,今水步軍合計不過萬餘人,縱然傾巢北上,也不足以將北軍盡數逐出荊南。”

王彊心裡早有計劃,說道:“若是讓北軍緩過氣來,確實如劉君所言,區區萬餘人馬,不足以擊走北軍。但此時蔡瑁等人遭逢大敗,就像是驚弓之鳥一般,無需太多兵力,僅以小人本部水軍,便足以奪回臨湘。”

“劉君素有恩德於臨湘百姓,眼下臨湘只是被北軍以力降服,人心未附。若聞北軍盡沒,又見我軍到來,臨湘士民必定歡欣鼓舞,一時俱應,襲殺北軍,開門簞食壺漿,以迎我軍。”

“臨湘一定,長沙北部諸縣亦會爭相殺吏遙應我軍,屆時長沙雖大,無有北軍容身之地。”

劉景扭頭看着王彊,其不愧是曾沉迷於賭博的賭徒,膽量驚人,敢於冒險,敢於豪賭,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他的計劃雖然激進,卻有極高的成功希望,即使失敗了也沒什麼風險。

劉景一時間感慨連連,他當初救下王彊不過是隨手爲之,後看中他家族世代南下交州經商的背景,讓他做劉祝的助手。

然而王彊第一次率領船隊南下交州,就出了紕漏,在酃縣遭到荊蠻圍攻,損失一艘貨船。

接下來幾年,由於處於和平環境下,王彊缺乏展現的舞臺,一直表現得中規中矩,既沒有給劉景驚喜,也沒有讓他失望。

但有些人,天生便是縱橫沙場的料,平日裡看似平平無奇,一旦處於戰爭之中,立刻就會脫穎而出,王彊就是這種人。

去年與荊州水軍一戰,之前不顯山不漏水的王彊忽然大放光彩,親率火船攻擊荊州水軍後部,爲劉景立下了汗馬功勞,其本人更是身中流矢,險些戰死。

近來更是因一言,而覆沒荊州大軍,現在又獻奇策,其智謀之深,劉景麾下幾乎無人能及。

甚至劉景從他身上隱約看到了一絲大司馬吳漢的影子。

劉景緊緊拉着王彊的手,大笑道:“哈哈……子健之言,真是令我如夢初醒。若非子健,險些錯失瞭如此天賜良機。”頓了一下又道:“不過子健一人北上,未免勢單力薄,不如讓劉文繡、區元伯和你同行。”

劉祝乃是市井偷盜出身,是以不僅統帥水軍,亦負責劉景軍的情報工作,他不知在臨湘內外安插了多少密探,某些時候,這些密探勝過千軍萬馬。

而區雄不提本人作用,其家族亦是長沙一等一的武質豪族,部曲衆多,更可以代爲聯繫其他豪族,起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王彊躬身道:“是小人想簡單了,還是劉君想得周到。”

劉景不禁笑着搖了搖頭,憑王彊的頭腦,怎麼可能想不到。

劉景忍不住來回踱了幾步,對王彊道:“我敬重蒯異度乃楚國人傑,不忍他埋葬異鄉,而我與劉磐,則同是孝景皇帝之後,亦當還其屍首,你北上之時,當攜帶二人棺槨,交於北軍。”

交還蒯越、劉磐的屍首,不但可以獲得仁義之名,亦可動搖北軍軍心,可謂是一舉兩得。

“劉君真乃仁義君子也。”王彊不動聲色地拍劉景馬屁道。

劉景又補充道:“另外再額外送一副空棺,上刻蔡瑁之名,算是回報之前木盒之辱。”

戰前蔡瑁送木盒之舉,劉景雖未像劉宗那般恨其入骨,必欲殺之而後快,可如今有這樣的機會,他自然不介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好好惡心一下蔡瑁。

“諾。”王彊肅拜應道。“小人定會將空棺交於蔡瑁之手。”

就在兩人談論到蔡瑁時,恍如喪家之犬一般的蔡瑁藉助湘水大溢,山洪暴發,僅一日便航行了百餘里,順利逃至衡山鄉。

湘水上游的酃縣慘遭洪水吞沒,下游的衡山鄉亦無倖免。

衡山鄉鄉民之前大半都被劉景遷走了,沒走的也躲入山谷之中,幸運的躲過了一劫。

不過蒯祺率領的營兵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因爲駐紮的營地地勢不高,直接被洪水沖垮,所幸人員傷亡不大,蔡瑁抵達時,蒯祺正率領士卒在山谷重新紮營。

發現蔡瑁等數十戰船到來,蒯祺初時還以爲是按慣例來巡邏的,並未太過在意。

自從前些時候荊州軍輜重船隊遭到荊蠻的襲擊,駐紮在衡山鄉的駐軍輕敵追擊,反被荊蠻伏擊,死傷過半,不僅蒯祺被派到衡山鄉接手爛攤子,蔡瑁亦屢屢派遣戰艦來衡山鄉巡邏。

但當蒯祺看到狼狽不堪的蔡瑁,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意識到荊州軍必是發生了大事。先前營地被洪水淹沒,他亦不免爲酃縣的荊州大軍感到憂心,然而他認爲己方水軍船艦衆多,就算營地遭到洪水襲擊,也能及時脫險,莫非,事情並不如他所想?

蒯祺強自鎮定,口中連珠發問道:“軍師爲何來此?又爲何如此惶急?發生了什麼事?”

蔡瑁腹稿打了一整天,可是面對蒯祺的提問,他腦中一片空白,一時竟不知該如何開口。

蒯祺見蔡瑁躊躇不言,心中更急,再度問道:“軍師爲何不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蔡瑁深深嘆了一口氣,聲音無比低沉地回答道:“我軍先爲山洪所害,後爲景軍所攻,水步軍數萬之衆,能脫離險境的,僅你眼下看到的這幾十條兵船。”

蒯祺只覺大腦“嗡”的一聲,登時傻在了當場,最壞的事情發生了,良久,蒯祺顫聲問道:“長史……不知我叔父何在?”

蔡瑁再度嘆了一口氣,說道:“前時攻城作戰不利,異度一時急切,失了方寸,竟不惜親自冒險,於陣前督戰,結果慘遭景軍賊子偷襲,身負重傷,幾乎喪命。昨夜洪水來勢兇猛,以異度的傷勢,恐怕不能保全。”

“我叔父受了重傷?”蒯祺怔怔地看着蔡瑁。衡山鄉處於臨湘與酃縣之間,對荊州軍極其重要,不容有一點閃失,蒯越怕他因自己的傷情而分心,是以並沒有告訴他自己身受重傷的消息。

蒯祺少年喪父,是叔父蒯越將他撫養成人,並視若己出,得知叔父恐有喪命之危,蒯祺憂急之下,不禁留下了兩行眼淚。

蔡瑁亦不免傷感,去年一戰,他宗族昆弟死亡五人,今年又死了數人,蔡氏一族年輕一代傑出子弟都快死絕了。

(本章完)

第39章 自負第432章 獻計 (2)第327章 西鄂第333章第360章 獻計第40章 悲歌第437章 薨第125章 新野第116章 再見第455章 投降第193章 耒陽第507章 占卜第521章 傾出第218章 樓船第432章 獻計 (2)第97章 目的第199章 撤離第159章 退讓第410章 中箭391.第391章 大敗第350章 歸來第379章 屈服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70章 攤牌第401章 城塌第111章 歸來第449章 隱戶第247章 病逝第50章 寶珠第154章 縣舍第285章 敗逃第233章 圊溷第129章 雙戟第512章 伏兵第203章 魄力第123章 赴宴第435章 裴司第164章 動手第254章 突圍第328章 許都第432章 獻計 (2)第349章 璽書第493章 猝遇第85章 囚徒第155章 拜訪第185章 許願第413章 潘濬第113章 啓程第7章 劍術書法第253章 戰死第112章 擔憂第493章 猝遇第173章 南下第83章 預言第379章 屈服第288章 義士第199章 撤離第382章 西進第335章 十哲第226章 死第471章 官爵第457章 飛矢第283章 洪水第366章 歎服第523章 南下第421章 三英第441章 大罵第327章 西鄂第82章 圍攻第194章 羌笛第108章 名望第210章第371章 慰問第239章 嚴法第519章 抵達第70章 攤牌第187章 袍鎧第507章 占卜第507章 占卜第533章 勸止第454章 委蛇第410章 中箭第97章 目的第131章 嫁妝第25章 吏舍第81章 必須死第123章 赴宴第519章 抵達第227章 火攻第470章 策論第260章第475章 妹夫第168章 募兵第250章 說服第247章 病逝第111章 歸來第305章 內附第278章 射中第418章 預備第438章 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