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八月

第359章 八月

七月三日,劉景以綏軍中郎將劉宗爲大將,以軍師諸葛亮、左司馬潘濬、酃縣長劉承爲督軍,率騎都尉蔡升、劉亮、長沙西部都尉單日磾、奮威校尉習珍、鷹揚校尉馮習、厲鋒校尉高翔、討虜校尉陳進、討賊校尉黃武等將,統領水步軍一萬八千人,舟船數百艘,出征武陵。

劉景自率建武中郎將韓廣、蕩寇校尉甘寧、陷陣校尉魏延、平虜校尉霍篤、揚武校尉霍峻等將,合戰艦百餘艘,甲士萬人,奔赴巴丘,與凌江校尉劉祝會合,共御北方。右司馬徐庶、主簿蔣琬、參軍鄧芝隨行。

督軍中郎將劉修留守臨湘,左長史劉巴、右長史桓階、正議校尉賴恭主持荊南日常政務。

折衝中郎將褚方移駐酃縣,以便監督零、桂二郡。

卻說劉景軍浩浩蕩蕩北上,自羅縣一分爲二,劉景繼續北上,而劉宗則向西而去,武陵太守劉叡直到劉宗大軍出現在長沙、武陵邊境地帶,才後知後覺。

這倒也不怪劉叡無備,實是被劉景先前表現“欺騙”。

去年劉景大破北軍,收復長沙,劉叡立即寫信給劉景,爲雙方調停,其自恃宗室長者,倚老賣老,信中對劉景多有指摘。

當時長沙初定,張津又率交州之衆侵犯零陵,劉景暫時顧不上劉叡,索性便賣他一個面子,甚至放回了一些襄陽士族子弟。

劉叡爲此頗爲自得,認爲劉景對他十分尊敬,日後肯定不會侵犯武陵郡……

“啪!”

劉叡將竹簡狠狠摔在地上,清癯的臉上怒氣騰騰,大喝道:“劉景小兒,欺人太甚!”

武陵諸吏聞長沙軍殺來,無不大驚失色,皆雲:“明府當速派人向使君求援,遲則晚矣。”

另有人建議道:“今城中兵少,不足以禦敵,明府可拿出庫中金帛,招誘五溪蠻相助。”

五溪蠻是居住在武陵郡西、南部雄溪、滿溪、酉溪、無溪、辰溪等處荊蠻的總稱。

劉叡乃文人儒者,素無威略,以致荊蠻時有襲擾,不過也有荊蠻受其恩德,甘爲其驅使。

當此危急關頭,劉叡當機立斷,分遣使者奔赴襄陽、五溪。

漢壽縣位於武陵郡城臨沅東部,劉景軍入境,漢壽首當其中,然而未等大軍逼近城下,漢壽士民便裹挾縣長,持牛酒以迎。

一來漢壽士民畏懼劉景軍軍威,大戰一起,漢壽必將生靈塗炭。二來潘濬本人便是漢壽縣人,潘氏乃漢壽大族,今年以來,潘濬與族中昆弟頻繁書信來往,此番正是潘氏族人聯合漢壽衆大姓,挾持縣長,獻城以降。

漢壽一下,大軍再無後顧之憂,劉宗以習珍督千餘人守漢壽,其後自率大軍,直趨臨沅。

本朝建立以來,武陵郡常年受到五溪蠻滋擾,郡治臨沅南臨沅水,東濱大湖,西倚平山,城防堅固,易守難攻。

加之劉叡抵抗堅決,據城死守,劉宗心知臨沅難以卒下,命大軍在臨沅北面建立營壘,入山伐木,修造攻城戰具,有條不紊地做着開戰前的準備。

劉表接到武陵的求助時,已是七月下旬,劉景的行動,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劉叡先前所言“劉景敬其長者,不會侵犯武陵”云云,他根本不信。

劉景其人野心勃勃,陰懷異志,有吞併荊州之心,荊南四郡已有其三,怎麼可能對武陵郡無動於衷?之所以沒侵犯武陵,不過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事情也正如其所料,怎奈去年之敗實在太過慘烈,數萬精銳,一戰盡末,以致元氣大傷,如今只能被動應對,見招拆招。

劉表急召衆幕僚商議,最終定下“蔡瑁出江陵,黃祖出江夏,共攻巴丘”的對策。

然而不管是劉表,抑或幕僚,皆心情沉重。

以蔡瑁、黃祖現今的實力,恐怕連巴丘都難以攻下,更勿提救援武陵。

畢竟黃祖水軍前年年末,幾乎被孫策軍徹底摧毀,蔡瑁水軍悽慘程度猶在黃祖水軍之上。

漢代船艦固然易造,船材卻不易得,黃祖情況還算稍好一些,蔡瑁水軍則已是兩度重建,南郡的船材被其搜刮一空,也只是恢復到全盛時期的三成而已。

是以,蔡瑁、黃祖即便合兵一處,亦難敵劉景水軍。

然此事明知不可爲,劉表也不得不勉力爲之,蓋因此刻荊州上下都在看着他,他若不救武陵,將失盡人心,屆時劉景舉軍而來,荊州各地必將望風而降。

黃祖乃是劉表的腹心,他接到劉表命令後,絲毫未做猶豫,立刻分出手中一半兵船,即兵四千餘人、船百餘艘,由都督陳就統領,溯流而上,殺往巴丘。

與之相比,蔡瑁就顯得躊躇多了,他面對劉景,雖幾經大敗,但仍未失心氣,只是如今實力未復,主動找上劉景,豈不是自取其辱?奈何君命難違,蔡瑁心裡縱然一百個不願,也只能硬起頭皮集結兵船,前往巴丘。

荊南稻米早熟,北方要九月才能收穫,而荊南八月即可。

八月一至,長沙及零陵、桂陽,立時變得熱鬧起來,郊外田野之中,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去年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遭遇大水,劉景雖開倉放糧,多方救濟,可也僅僅只能保證不餓死人,受災嚴重地區的百姓,皆面有菜色。所幸蒼天有眼,今年年景不錯,風調雨順,百姓們終於不用再擔心餓肚子了。

身爲荊南四郡之一,武陵郡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在衆多的秋收大軍中,身着絳衣,頭戴赤幘的劉景軍士卒,顯得格外突兀。

沅水兩岸,數以千計的劉景軍士卒,埋首田間,搶割稻穀。劉叡及臨沅吏民,只能站在城頭,怒目而視,切齒不已。

劉景軍士卒收集而來的稻穀,只留一小部分在軍中,其餘皆運回後方的漢壽縣儲存。

時間匆匆,轉眼八月已經過半,劉景軍在收割完沅水兩岸稻穀的同時,也完成了修造攻城戰具,填平護城河的任務。

不過劉宗並沒有選擇馬上攻城,他已獲知劉叡向荊蠻求援,所以他在等,等荊蠻入甕。

(本章完)

第457章 飛矢第441章 大罵第543章 刺孫第459章 焚橋第299章 兵臨第340章 部督第147章 衡山第364章 使者第461章 守節第110章 主簿第424章 入陣第97章 目的第461章 守節第275章 交趾第128章 甘寧第406章 打擊第286章 軍令第236章 看清第359章 八月第141章 酃縣第114章 襄陽第367章 跛馬第407章 烽火第216章 取名第516章 夜取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72章 魏延第545章 對策第230章 敗走第417章 柤中第267章 比箭第86章 醉鄉居第378章 策反第447章 高義第365章 劉備第356章 請婚第116章 再見第519章 抵達第373章 盟約第70章 攤牌第510章 計成第471章 官爵第95章 別部司馬第389章 戰死第536章 邀請第244章 生子第297章 除孝第459章 焚橋第105章 八陣第314章 賢妻第336章 區景第315章 甘寧第373章 盟約第120章 茂才第187章 袍鎧第259章 送禮第197章 喜事第522章 變故第96章 建安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231章 勸降第294章 輕鬆第36章 劉瑍第417章 柤中第404章 赴死第379章 屈服第215章 南下第29章 承諾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8章 取字第378章 策反第236章 看清第115章 納彩第155章 拜訪第168章 募兵第288章 義士第37章 邀請第114章 襄陽第297章 除孝第17章 杜襲第168章 募兵第78章 曬書第385章 夷陵第267章 比箭第288章 義士第177章 施恩第498章 城破第132章 同席第51章 區雄第266章 兵臨第498章 城破第50章 寶珠第37章 邀請第477章 要求第461章 守節第503章 餓虎第440章 匕見第512章 伏兵第417章 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