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水鏡

第451章 水鏡

劉景執弟子之禮,拜見宋忠,之後又與宋忠身旁褒衣大袖,白鬚垂於胸前的綦毋闓見禮。

綦毋闓字廣明,耆德故老也,學貫五經,名亞於宋忠。

當初劉表立學校,以“五經章句煩瑣,遠離本質”爲由,命宋忠、綦毋闓對《易》《尚書》《詩》《禮》《春秋》五經刪繁就簡,編成《五經章句》,謂之《後定》,作爲荊州官學教材,極大提高了學子學習的效率。

自今文經學成爲官學,數百年來可謂繁榮到了極點,以至於一經之註解,動輒百萬言,造成學者白頭而不能通一藝的困境。

世祖光武曾入太學讀書,深知其弊病,曾讓精通《嚴氏春秋》的鐘興“定《春秋章句》,去其復重,以授皇太子”。漢明帝亦“自制《五家要說章句》”。

帝師桓榮、名臣張奐等也都對經書進行過大幅刪減,然而始終不成體系,直到劉表命宋忠、綦毋闓編纂《五經章句後定》。

且《五經章句後定》並不侷限於今文經學,如《五經章句後定》收錄的《周易章句》,所依據的就是古文經《費氏易》。

這是本朝以來,古文經學首次成爲官學教材,劉表此舉,堪稱開創先河之舉。宋忠、綦毋闓也憑藉着《五經章句後定》,確立了一代儒宗的地位。

綦毋闓雖是儒宗長者,面對劉景卻也不敢託大,含笑還禮。

宋忠身側還立有一人,此人年約五旬,身量一般,容貌醜陋,卻別有一番儒雅氣質。

經過諸葛亮介紹,劉景方知此人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

說實話,劉景心裡吃驚不小,司馬徽乃中國名士,誰能想到,其人容貌竟是如此不堪。

據說司馬徽之前在魚梁洲隱居時,劉琮聞其名,前往拜望,當時司馬徽正在自家園中耕鋤,劉琮左右見其容貌鄙陋,衣着簡樸,以爲其是司馬家的下人,問道:“司馬君可在家?”司馬徽回道:“我就是。”

結果惹得劉琮左右大罵:“死庸!將軍諸郎欲求見司馬君,你這園奴,也敢妄稱司馬君?”

司馬徽是位“好好先生”,並無一般名士的清高自傲,被罵也不生氣,旋即返回家中,刈頭著幘,來見劉琮。劉琮自知看走眼了,行大禮向司馬徽謝罪。

劉景與司馬徽素無交集,前身在襄陽求學期間,司馬徽尚在魚梁洲隱居,但諸葛亮、龐統、向朗等人都曾受學於司馬徽,且又有私誼,因此顯得分外熱絡。

劉景對司馬徽也頗爲上心,言語間十分親近,他和宋忠、綦毋闓不同,絕非單純的“教書匠”,其爲人清雅,有知人之鑑,被沔南名士龐德公譽爲“水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諸葛亮曾說過,司馬徽並非無心仕途,只是知“劉表性暗,必害善人”,所以纔在面見劉表時,故意藏拙,甘願被當做小書生,安心躲在官學內教書育人。

歷史上曹操南下荊州,意欲重用司馬徽,可惜司馬徽其時已身染重病,不久之後便去世了,只留下了幾則寓言故事及“水鏡”之名,若非諸葛亮,恐怕其人早就淹沒在歷史的浪濤中。

劉景心中對招攬司馬徽並沒有多少把握,準備先讓諸葛亮、龐統私下探一探對方的口風。

接下來劉景又見了幾位官學師、掾,及諸曹大吏,而後當衆道:“自董卓亂國至今,十餘年來,天下分崩,人懷苟且,綱紀衰敗,儒道尤甚。劉荊州雖多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然於國家喪亂之際、禮教凌遲之時,修文學、立庠序,國學之興,自其始也。”

劉景肯定了劉表興學的功績。劉表入主荊州十餘載,期間爲政寬和,廣樹恩德,深得人心,劉景作爲最終的勝利者,動動嘴皮子,對失敗者說上幾句好話,既能顯示自己的氣度,又能借此收穫人心,何樂而不爲呢。

劉景一席話,如預期般獲得了極其顯著的效果,隨後邀老師宋忠共乘一輿,進入學城。

天下學城皆模仿太學而建,荊州官學亦不例外,由師掾吏舍(博士舍)、學子橫巷(諸生橫巷)、內外講臺三大部分組成。

其中外講臺乃是荊州官學的標誌性建築,長十丈,闊三丈,宏大寬廣,甚爲壯觀,可同時容納數百千人聽講。

劉景車輿繞過外講臺,停於大堂門前,劉景進入堂中,剛一就坐,便命人取來竹紙,盛放於宋忠、綦毋闓、司馬徽等人案前。

看着面前色澤土黃的紙張,宋忠不由“咦”了一聲,取一張在手,只覺此紙緊緻綿韌,勻細光滑,一時間頗有些愛不釋手。

宋忠也算見多識廣,卻從沒見過如此精良的紙,包括大名鼎鼎的左伯紙,亦遠不及此紙。

宋忠目光望向劉景,急切地問道:“仲達,此紙你是從何處得來?耒陽?不對,耒陽紙我也用過不少,絕無這般精良。”

劉景含笑道:“先生也知道,弟子素好書法,揮墨之際,常覺紙張質地薄脆,差強人意,便想着造出堪用之紙。經過多番嘗試,弟子終以嫩竹造出佳紙。”

“嫩竹?”宋忠、綦毋闓、司馬徽等,聞言莫不愕然。

據他們所知,造紙的原料,以樹皮、麻布、魚網等柔軟之物爲主,嫩竹雖有一個嫩字,卻是竹子,材質堅硬,如何能造紙?

劉景對此沒有多做解釋,製造竹紙的技術,可是荊南的最高機密,豈能隨意泄露。

宋忠、綦毋闓、司馬徽顯然也知道此事涉及機密,沒有多問。

當聽劉景提及竹紙目前已經量產,正逐步取代竹簡,成爲荊南官府公文的載體,宋忠大喜過望,立馬向劉景求取竹紙。

劉景痛快的答應贈送官學竹紙萬張,繼而說道:“昔高祖受命,招延英異,光武中興,羣俊畢至,今荊州始定,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官學學子,皆海內之俊傑也,我欲參考太學之甲乙考課,選拔人才,先生以爲如何?”

(本章完)

第82章 圍攻第34章 志向第487章 盛匡第228章 斬首第511章 開戰第150章 開戰第25章 吏舍第367章 跛馬第22章 交談第430章 落幕第179章 到來第538章 董和第468章 射策(下)第19章 桓階第1章 重生第336章 區景第528章 惡氣第347章 鬱林第53章 道歉第199章 撤離第241章 蔣琬第448章 下馬威第453章 攔路第131章 嫁妝第438章 勸降第16章 決定第1章 重生第315章 甘寧第316章 禁酒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52章 週歲第436章 託孤第298章 歸來第38章 諸葛玄第241章 蔣琬第13章 張羨第121章 王粲第12章 質書救鄰第263章 水戰(下)第134章 流淚第323章 爲壽第537章 茂才第527章 有君第436章 託孤第110章 主簿第104章 軍法第468章 射策(下)第371章 慰問第352章 尊卑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441章 大罵第195章 韓廣第485章 誓師第545章 對策第40章 悲歌第48章 取字第245章 巡視第243章 學官第162章 免役第265章 再勝第77章 赤驥第19章 桓階第79章 命案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150章 開戰第187章 袍鎧第355章 立春第45章 弩第442章 破局第287章 自刎第481章 團圓第473章 迴歸第349章 璽書第399章 攻城(3)第156章 邀請第368章 江東第320章 來投第57章 示好第478章 黃鐘第210章第180章 回鄉第3章 後母第353章第395章 悲涼第540章 國士第193章 耒陽第17章 杜襲第518章 海昏第261章第266章 兵臨第223章 習珍第238章 求援第543章 刺孫第312章 心意第168章 募兵第55章 鄧瑗第357章 鄧芝第187章 袍鎧第257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