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胸襟(三千字)

第69章 胸襟(三千字)

劉景一路將劉宗送出邸舍,便看到酒肆前聚集着數十名短襦袒幘、負刀佩劍之徒,互相傳遞酒水,歡聲笑語不絕。

其等身上皆有豪俠之氣,顧盼自雄,目空一切,也只有劉宗這樣的豪傑才能將他們折服。

劉景隨着劉宗來到衆人面前,拱手說道:“諸君爲助我,不顧路遠,奔波十數裡馳援,此等恩情,在下銘記於心。”

衆人聞言頓時露出受寵若驚的神情,沒想到名著長沙的劉仲達會和他們這些人道謝,大感手足無措,一時間都忘記回禮了。

劉宗見狀不由若有所思,坊間都說劉景出身冠族,名著長沙,卻並無清高傲慢之心,與人交往,虛衷折節,不分貴賤。再聯想其所作《俠客行》,言及信陵君與侯嬴、朱亥,劉宗再不知劉景心懷“大志”就是傻子了。

劉宗心裡忽然生出好奇,他真的很想看看,以劉景的才華大志,到底可以做到何等地步。

劉宗開口說道:“能得仲達你的禮謝,別說才奔行十數裡,哪怕再奔行百里、千里,我看他們也是甘之如飴。”

劉景笑道:“大兄言重了。”

劉宗手指最前方的二人,對劉景道:“仲達,我來爲你介紹,他是陳進,字伯登,他是黃武,字叔業,二人皆是重節義然諾之輩,我視之爲左膀右臂。”

陳進年約二十餘歲,身高七尺八寸,生得高大強壯,板肋虯髯,看上去甚爲威武。

黃武亦二十餘歲,身高僅六尺七寸,較一般人矮小,腰圍卻極寬,特異於常人。

“見過劉君……”陳進、黃武長揖拜道。其實雙方不是第一次見面了,只是之前從未有過交流。

劉景頷首笑道:“二位的名聲,我在市中亦多有耳聞。”

陳進、黃武心裡很是自得,不覺笑道:“劉君亦知我等?”

劉景笑道:“你們也是名噪一時的豪傑,我豈能不知。”

劉宗見時候差不多了,說道:“仲達,你就送到這裡吧。”

以兩人親密的關係,無需太過客氣,劉景點頭道:“那我就不遠送了。待我過兩日休沐歸家,再去從兄府邸登門拜訪。”

劉宗面露訝色,劉景說得如此鄭重,怕是有事與他相商。應道:“行,屆時我在家等你。”

接着又對候在一旁的周衛說道:“你今日做得很好,不枉仲達在我面前爲你求情。酒宴上的瑣事你要多替仲達分擔。”

周衛誠惶誠恐的應“諾”。

劉宗最後拍拍劉景的肩膀,率衆離去。

送走劉宗,劉景乾脆也不再回席,畢竟此時還處於工作期間,與人歡飲竟日終歸不太好。

即使上至黃秋、下至小吏,對此都不會有什麼意見,他也不能這麼做,否則他與黃秋何異?身爲領導者,必須要以身作則。

馬周倒是不用跟着回去,他今日因公事導致舊傷復發,劉景又爲他向黃秋告了十日假。

劉景離開之際,所有人都放下酒杯,出門相送,場面非常混亂。此時衆人已經飲了不少酒,不乏醉酒之人,或有失態之處,劉景也沒有生氣,皆一一安撫,在場者無不讚嘆。

與衆人告別,劉景隻身返回市樓,坐於室中,暗暗思量。今日宴請數十人,所費肯定不是一筆小數目,他舍中僅剩數千錢,怕是付完酒錢就不剩什麼了。

如今市中大權盡在掌握,接下來該考慮賺錢的問題了。

一想到賺錢,劉景腦海內第一個反應就是鹽、糖、茶、酒這類日常生活必須品。

特別是鹽,絕對是古代最暴利的行業,沒有之一,從古到今,鹽商一直都是站在商人金字塔最頂層的一批人。

可惜長沙不靠海,即使西部的潙水出鹽,也是杯水車薪,且已被豪族壟斷,沒有插手餘地。

而糖,令劉景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漢代只有飴糖,而不知蔗糖,今人食甘蔗主要是取其漿而飲之。糖亦是暴利,卻和鹽有一樣的問題,甘蔗只生長於交州。

花在路上的時間,收取甘蔗,招人制糖,直到出成品,每一步都不輕鬆,最快也要一年半載,甚至更久,產量也是一個大問題,可能等到劉表舉兵南下之際,他都未必能夠賺到多少錢。

至於茶,長沙就有人種植,只是作爲解酒之用,盡向茶水裡放一些蔥、姜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煮成羹湯,簡直不忍直視。

由於茶自身定爲還比較模糊,尚未形成飲茶風氣,培養市場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時間,想要靠茶賺大錢無異於天方夜譚。

酒的話,如今一斛粗米可釀出三斛以上的酒,度數之低可想而知。不提現代,就是和宋代比較,亦相差三倍有餘,對他而言,造出純度更高的酒並不難。

純度高的酒賺錢是賺錢,可這是一件細水長流的生意,很難讓他一夜暴富,他需要的是兩三年內攝取海量資金。

以正常之法幾乎很難實現目標,至少劉景想不出來,他只能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博戲。

其實這也算合法生意,漢代只禁官吏,並不禁民間。

不過即使不違法,劉景也不會做,他只打算提供思路。

人選他一早就定好了——劉宗。剛纔和他談及休沐歸來去其家拜訪,就是爲了商量此事。

今日之後,他心裡又多了一個人選——祝阿。

他從第一天來市井,就聽說市中有三害,分別是官吏、遊俠、偷盜。

官吏身份背景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他決定放到最後處理。

今日拿區雄“殺雞儆猴”之後,相信沒有哪個遊俠敢不長眼捋其虎鬚,遊俠已經不足爲慮。

他下一步的打擊對象是偷盜,說到偷盜,自然繞不開“六指”祝阿,他乃是蔡升的刎頸之交,今日又拔刀相助,劉景不好翻臉不認人,否則蔡升那一關就不好過,但偷盜又不能不治。

所以劉景準備令其金盆洗手,爲己所用。

至於祝阿會否同意,劉景根本不在乎,他做到這一步已是仁至義盡,相信蔡升也無話可說。

如果祝阿不識擡舉,那就不要怪他施展雷霆手段了,他可不是成績之輩,到時候是抓捕,還是驅逐,不過是一句話而已。

直到下值還家,劉景仍然在不斷思考,無一刻清閒,不想劉蟠、桓階、桓彝三人聯袂而至。

發生這麼大的事,劉景猜到劉蟠會來,桓彝作爲鄰居兼好友自不用說,唯獨沒有料到桓階也來了。

劉景一邊將三人邀入室中,一邊對桓階道:“綱紀來訪,直令我這鄙廬蓬蓽生輝。”

“都說劉仲達出口成章,果不其然。”桓階對劉蟠、桓彝道,之後半開玩笑地說:“自仲達出仕之日起,我就在舍中苦等,奈何等了快一個月也不見仲達登門,只好自己來了。”

劉景含笑道:“在下素聞綱紀勤於公事,縱然下值歸於舍中,亦不忍釋牘,常常至深夜。在下又怎敢冒然登門打擾呢?”

桓階笑道:“若仲達有意,只管前來,我必掃榻以迎。”

劉景笑着應“諾”,繼而望向進門後始終沉默不語,鬱鬱寡歡的劉蟠,不禁問道:“從兄可有心事?”

桓階代答道:“他是爲區元伯之事心有不快。府君已經爲區元伯定罪——徙巴丘,遇赦不赦,終身不得返回臨湘,仲達以爲如何?”

劉景還沒說什麼,反倒是一旁的桓彝先火了,開口批道:“這算什麼懲罰?府君如此仁和而無刑法,人君威儀何在?”

劉蟠猛地拍案道:“公長此言深得我心,只恨不爲功曹。”

二弟向來性格剛直,又與劉景友善,他這麼說桓階一點都不意外,便替張羨辯了一句:“府君豈能不知區元伯罪大惡極,該當處死,只是府君自有難處。”

劉景看了劉蟠一眼,出言道:“區雄受到的處罰更在我預計之上。”

桓階嘆道:“元龍因區元伯之事,在正堂與府君抗辯不休,言辭激烈,多有指摘之處。”

桓階絕不是誇大其詞的人,因此劉景極爲驚訝,問劉蟠道:“從兄何至於此?”

劉蟠冷哼一聲道:“堂中諸大吏無一敢言者,我若不如此,府君怕是要更加優待區氏了。”

桓階苦笑道:“仲達,你可要多勸勸元龍纔好。”

劉景笑着搖頭道:“從兄何必與區雄生氣,區雄,一匹夫耳,我從未放在心上,他是生是死,與我何干?我來市中不滿一月,已是擒殺隨意,異日他若行螳臂當車之舉,隨手碾死就是。”

“仲達你說得對,區區匹夫,何足道哉!”劉蟠聞言大爲釋懷,想想也是,區雄匹夫,一輩子成就也就僅此而已,劉景卻是前程遠大,雙方若雲泥之別。

視豪傑區雄若無物,劉景表現出來的胸襟氣魄令桓階心中感慨不已,嘆道:“難怪仲達不僅能結交名士,亦能收攬豪傑,這等胸襟氣魄,真非常之人也!”

(本章完)

第150章 開戰第266章 兵臨第519章 抵達第252章 週歲第363章 攬才第117章 清茶第34章 志向第6章 葛生第232章 負傷第521章 傾出第460章 趙戩第208章 斬殺第210章第482章 預言第37章 邀請第360章 獻計第235章 軍市第164章 動手第487章 盛匡第122章 贈文第460章 趙戩第150章 開戰第16章 決定第407章 烽火第299章 兵臨第460章 趙戩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37章 洞房第205章 失望第8章 腫足第298章 歸來第346章 青綬第388章 突破第369章 出使第205章 失望第193章 耒陽第191章 計議第432章 獻計 (2)第177章 施恩第356章 請婚第273章 攻城(上)第227章 火攻第518章 海昏第83章 預言第371章 慰問第230章 敗走第310章 親近第461章 守節第102章 劉修第276章 張津第350章 歸來391.第391章 大敗第470章 策論第285章 敗逃第106章 調離第535章 人望第1章 重生第527章 有君第342章 陷陣第531章 放歸第330章 封拜第523章 南下第338章 烏滸第337章 同符第182章 慈幼第350章 歸來第162章 免役第274章 攻城(下)第225章 勇悍第442章 破局第249章 聞訊第241章 蔣琬第467章 射策(中)第82章 圍攻第440章 匕見第350章 歸來第504章 進兵第144章 褚方第142章 計劃第379章 屈服第362章 臨衝第522章 變故第323章 爲壽第164章 動手第42章 點評第364章 使者第541章 有望第330章 封拜第290章 可惜第411章 不義第383章 李嚴第435章 裴司第78章 曬書第225章 勇悍第314章 賢妻第332章 徐庶第267章 比箭第311章 吐血第209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