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月狐航天指揮控制中心裡面,衆人都全神貫注只是這飛船返回艙頂部攝像機的情況。儘管在這個快速返回過程中,通訊信號傳輸比較差,傳回來的畫面斷斷續續,非常的不清楚。
可這絲毫不影響衆人的觀看心情,所有人都在屏氣凝神,等待着他們渴望的一幕發生。
怕,原本單調的天空畫面突然閃現了幾個東西,就看見一個小傘包拋了出來,然後在空中迅速張開。
這是一號引導傘,是最小的一個引導傘,在飛船上總共有是三個引導傘,其中三號引導傘也是一頂減速傘,它也承擔飛船降落過程中的減速任務。
這個減速也是爲了避免返回艙降落速度太快,從而影響主傘的正常拋出。甚至因爲返回艙速度過快,主傘一下子張開減速太大,巨大的慣性會讓返回艙將主傘拉扯破裂又或者傘繩拉斷。
同時呢,這三個引導傘的作用也是爲了層層遞進,最終將主傘從返回艙中的傘包裡成功拉出來。這麼大的降落傘被收納到那麼小的傘包中,想要將它成功拋出着實不容易。
因此聰明的設計師們在主傘外和設計了引導傘,用於引導和抽拉主傘,幫助其成功拋出打開。
一號引導傘成功打開,這讓衆人多少鬆了一口氣,至少從目前來看,整個降落系統的運轉是正常的,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目前所收到最好的消息。
大屏幕上面的畫面再次閃動了一下,一個傘包被拋了出來,一頂比一號減速傘更大的減速傘被打開,這就是二號減速傘了。
二號減速傘並沒有工作多長時間,隨即又一個傘包被抽拉拋了出來,這就是起到減速和引導作用的三號減速傘,它明顯比前兩頂減速傘要大很多。
三號減速傘在工作了十來秒後,只見一個巨大的傘包被從返回艙頂部的被成功抽拽了出來,並在上空出現了三個花骨朵。
這就是主傘了,在降落風阻的作用下,三頂主降落傘像是盛開的花兒一樣,慢慢的綻放打開,形成了三頂‘品’字型排列的巨大主傘。
在這三頂主傘的減速下,返回艙的速度也明顯下降緩慢了起來。
着陸場遙測中心報告,返回艙降落傘組已經拋出,順利展開,傘形正常。”
啪啪啪啪……
這一次,
心月狐航天指揮控制中心裡面的掌聲更加熱烈了,大家都紛紛歡呼起來。除了這裡,從頻道以及大屏幕中可以看到,各個系統的人員也都歡呼故障了起來。
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主降落傘打開,這次返回艙降落着陸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這也意味着他們不用再那麼的提心吊膽了,心月狐航天指揮控制中心裡面所積攢的壓抑氣氛也隨之一掃而空。
“各單位注意,下面開始通報第三次着陸點預估爲東經111度xx分xx秒,北緯41度xx分xx秒。”
“高空無人機報告,合成孔鏡雷達吊艙已經發現返回艙!”
隨着通報,大屏幕上面也切換到了無人機合成孔鏡雷達吊艙的畫面,在黑白畫面中,返回艙正拖着主傘緩緩下降。
即便是主傘打開,行者四號返回艙的下降速度也是比較快的,相比於傳統飛船來說也是比較快的。之所以下降速度快,主要還是避免高空氣流的影響,從而提升降落精度。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聽到很多次的落點預報,而且其中有很大的差異。這也是因爲高空氣流對於返回艙和降落傘的影響,從而讓它飄離預測着陸點。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就必須要提升降落的速度,減少主傘的面積,從而減少氣流對於主傘的影響。
可是這樣一來,返回艙下降的速度過快,必然也會帶來新的問題。必然返回艙着陸的力量過大,導致返回艙墜毀,裡面乘坐的航天員受傷等等情況發射。
所以爲了確保着陸安全,所以一般在降落速度上面大家都是希望它能夠儘可能的減慢,大不了增加一些主傘的面積,增加一些重量,多預報幾次落點就行了。
而行者四號飛船之所以這麼設計,是因爲它有另外一種減速方式。
大屏幕中,通過雷達畫面,可以看到在天際之上,有一個返回艙拖着巨大的降落傘組正在向下降落。
很快,地面各個搜索車組上面的光學觀測設備相機鏡頭也都相繼發現並且跟蹤到了這個返回艙。一時間,所有人的焦點都集中在了這個降落傘組下的返回艙上。
“各單位注意,下面開始通報第四次着陸點預估爲東經111度xx分xx秒,北緯41度xx分xx秒。”
隨着落點預報越來越精確,幾個車隊也已經逐漸靠近着陸場的核心區域。不過他們並沒有繼續進入額,而是停在外圍,確保安全。
車隊上面的遙測設備也已經全部對準了數千米之上即將要降落的返回艙,現在大家拭目以待,等待返回艙的降落。
隨着返回艙的高度越來越低,幾架無人機也已經開始靠近返回艙,並且在圍繞着返回艙方圓兩三百米開始伴飛。
無人機上面的高清相機,能夠非常清楚的看到整個返回艙上面的相關細節了,只見整個返回艙外表已經灼燒變色,不過顏色很淺,並不像是一些飛船返回艙降落被燒成了黑炭那樣。
能夠達到這種程度,這也與他們在飛船表面採用新型隔熱材料有很大的關係。雖然飛船外殼狀態良好,但是如果這個返回艙要重複利用的話, 整個外殼則是需要重新更換的,以確保萬無一失。
轟隆!
在距離地面大概千米的位置,返回艙上面的四臺小型反衝發動機開始啓動,噴射出來了藍色的尾焰。
這原本是非常上的逃逸裝置,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它則將會擔負起返回艙的減速任務了。
當然了,四臺反衝發動機並沒有全力工作,而是慢慢的不斷加大之中,這也是讓整個減速過程儘可能的線性,從而減少艙內航天員的不適感。
隨着飛船返回艙距離地面越來越近,飛船的降落速度也越來越慢,最終非常平穩的着陸在了地面之上。尾焰所吹起來的巨大煙霧和灰塵迅速將整個返回艙所覆蓋,三頂大型降落傘組失去了拉力,隨之緩緩落地,開始向遠處飄去。
在北風的吹拂下,這些煙霧和塵土迅速飄散,漏出來了矗立在大地之上的返回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