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

第346章 蛟龍入海

山越們摩拳擦掌喜氣洋洋,覺得自己終於有一雪前恥的機會了。

畢竟若是認真算的話,江東孫氏的第一筆戰績便是山越貢獻的。

當年孫策還沒從袁術麾下自立時,被袁術打發到丹陽投奔叔叔,並在當地招募鄉勇。

彼時的山越頭人祖郎數次率軍主動襲擊孫策,有兩次甚至逼得孫策幾至危殆。

小霸王大怒,去找袁術討要來了程普黃蓋等父親舊部,由此開始了單方面按着山越摩擦的歷史。

差點手刃孫策的祖郎被重整旗鼓的小霸王迅速擊敗並投降。

再後來雖然這位小霸王出了意外,但隨後就是周公瑾在赤壁烈焰漫天燒的曹軍抱頭鼠竄的消息,更令山越膽寒。

隨後雖然這位周公瑾也出了意外,但已經徹底強盛起來的江東也已遠不是山越敢側目的勢力了。

不過此時山越頭人們一合計:

“這孫侯父兄與那周郎,皆亡於不測。”

“那孫侯如今莫非……”

幾個頭人們互相對視一眼,眼底是一些不能細說的想法,不過這些統統都被馬良鎮壓了下去:

“若要圖江東,還須等待時機。”

馬良很是鎮定,並沒有多說,只是說如今還不是突襲江東的恰當時機。

好不容易做了決定,但又要等,名爲費棧的頭人便已經按捺不住:

“馬先生,如今這江東有兩位將軍下落不明人心惶惶,如何算不得時機?”

當然算不得,畢竟如今江東軍不過是剛開拔不久,有些後續的部隊甚至都還沒開拔。

若是此時山越作亂,江東軍輕易便能迴轉將下山的山越剿滅,這是馬良所不願見到的。

最恰當的時機當然還是江東軍在荊州進退不得時,再突然出襲,一擊而中。

不過這些倒是可以押後再細細給山越講述,此時聽聞費棧這麼說,馬良絲毫不介意聽聽八卦:

“兩位將軍下落不明?”

“說說?”

費棧不敢怠慢,於是絞盡腦汁將自己知道的情況竹筒倒豆子一般說了個清清楚楚:

“前一日俺有兩個手下,帶了錢去固陵購鹽。”

這個馬良倒是知曉,山越這邊除了一些山貨,基本上什麼東西都缺。

別的東西還好說,鹽這個真真是生活必需品。

而且山越購鹽相較來說也簡單,會稽的東北方向便是海邊,附近的幾個縣皆產鹽,更有不少私鹽,山越過來買賣很方便。

馬良偶爾缺什麼東西也會託山越去這些縣城購買。

這樣的地方同樣消息流通的也非常之快,比如費棧的手下在城中便有聽聞,說孫侯在建業城大發雷霆,整個新城人心惶惶,士卒進出異常頻繁。

最終雖然沒有官方的消息,但很快便有一個說法從建業流傳了出來:

有兩位將軍,背主而去,疑似投奔西面的玄德公去了。

費棧講的顛三倒四,但馬良也能猜出來一個大概:

若是屬實的話,孫權不願意下詔所名捕以文書追捕,可見這兩個將軍地位應當不低,絕不是校尉或軍司馬之流。

孫權沉默,但這個消息依然能輕易傳到這裡,多半是有大姓在暗處推波助瀾。

戰事剛起,卻在此時消失,可見對孫權謀荊州之舉並不贊同。

馬良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魯肅,但飛快就被自己否決了。

魯子敬乃是有大智之人,怎麼可能會如此魯莽行事?

而在馬良爲自己念頭搖頭失笑時,一艘小船上,魯肅站在船頭瞧着無邊無際的海面心亂如麻。

自從周公瑾逝世後,他從未感覺哪一刻能如現在讓他這般力不從心。

猶記得,兩年前他對於江東的未來規劃的還很清楚。

聯劉拒曹,克復中原。

承公瑾之遺志,鑄天下之大業。

但慢慢的,這個推敲過很久的計劃便逐漸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發展。

首先是劉備的飛速壯大,不聲不響的取了益州,甚至還攻下了漢中。

當初聽聞時,魯肅對這個消息堪稱是五味雜陳。

既佩服於孔明之能,也欣慰於克曹有望,還心憂於江東有點跟不上這位劉皇叔的腳步。

因此纔有建業酒宴上血諫主公,陳兵合肥以求北探。

但合肥城下的戰果深深震撼了魯肅,也讓魯肅苦澀的認清了他的最大短板。

公瑾以三萬之兵,赤壁破曹十數萬大軍。

關羽以三萬之兵,荊襄破曹近十萬大軍。

主公以十萬之兵,合肥被八千曹騎大破。

公瑾在時,尚不覺江淮兵卒之弱,但合肥之戰讓魯肅清楚看到了三方的將卒差異,江東毫無疑問居最末。

但對魯肅來說這都不是問題,士卒弱可以去刺探學習關羽的練兵之法,將帥弱可令其將少量卒徵山越以練兵。

江東同樣也有自身優勢,糧產豐厚,弓卒聞名天下。

但讓魯肅沒想到的是,合肥之戰後代替他坐鎮江夏的是呂蒙,他被孫侯留在了建業,賦閒職。

閒職就閒職吧,魯肅仔細總結得失,寫了一篇長長的奏疏,鍼砭江東時弊,制定了江東強軍之法。

只待孫侯上門便陳於主公,定能幫其爭天下!

但除夕夜甘興霸的拜訪擊碎了魯肅的所有計劃。

看起來合肥的戰敗同樣也刺激到了主公,只是他選擇的對策與魯肅的計劃相去甚遠。

聯曹制劉……呵!主公爲何不懂,曹操佔據中原與冀州此等豐腴之地,聯曹滅劉,若劉滅,曹當何圖?

此舉無異於欲求狐裘而與狐謀皮也!

身後傳來穩健的腳步聲,一個裹着狐裘的健壯身影站在了魯肅身側。

靜謐了一會兒,這個身影緩緩道:

“久居江東,如今方知海之闊也。”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感嘆卻讓魯肅怒氣上涌:

“甘興霸!”

甘寧擡了擡眼皮,不耐煩的掏掏耳朵道:

“某還沒老,子敬不必如此大聲。”

魯肅恨不得抽出劍來,於是言辭愈發不客氣:

“汝無羞慚乎?”

甘寧看着大海,腦袋裡想起來的是兒子甘瑰的寥寥幾封來信。

這個脾氣與他頗爲相似的兒子,在上一封信裡大喇喇的嘲笑他這個老子:

“魚鱉困於江河,蛟龍遨遊於海。”

並稱他甘瑰遲早有一日要“稱霸海上”。

如今見海而想起來兒子言語,甘寧頗有一些心緒難平。

因此,即便此時魯肅憤怒質問他“無羞慚乎”,甘寧心裡泛不起半點怒意。

“我非孫侯之奴也。” 甘寧的話語有一種理所應當之感:

“既然孫侯不信我,其愛將猜忌我,那我甘寧不取江東分毫,自返故鄉有何羞慚?”

魯肅冷笑:

“歸故鄉?難道不是投奔於劉備?”

甘寧同樣冷笑:

“我返故鄉之後,如何去留乃私己之事。”

說罷便重新將目光投於海面,心裡琢磨着若是要在海上行駛,這船也應當要做一些改變纔是。

就像他們此時這艘小船,只能沿着海岸南下,並不敢離岸邊太遠。

“你也知道去留乃是私己之事,我何罪於你?!”

魯肅的聲音中甚至都有點委屈了,雖非自願,但在孫侯來說恐怕並無區別,數年聲名一朝損毀,還如何能在江東立足?

“癡兒!”

此時船艙中傳出來的一聲中氣十足的呼喊,打斷了船頭的對峙。

於是魯肅的怒意登時收斂,規規矩矩入了船艙去與母親說話。

甘寧是從沒想過,一個老嫗竟能果決至此。

除夕過後,魯肅母親便通過身邊人與甘寧送了一封密信。

在信中,魯母言辭懇切的請求甘寧帶魯肅脫離這是非之地。

兒子的痛苦她看在眼裡,建業城內的波雲詭譎她也感受得到。

並非是多麼清楚天下大事,這位母親只是做了一個不想讓兒子受煎熬的抉擇。

脫離江東,尋一善土,無論是隱姓埋名教書育人,還是改頭換面另尋他處,都好過因那孫侯的一念喜好而盡廢心血。

對甘寧來說,返回故鄉是一直以來的夙願,既然如今還能拉子敬一把,那豈有不爲之理?

而對於甘寧來說,如何拉上魯肅也簡單的很:

以魯母爲質便是。

畢竟魯肅乃是純孝之士,母親在哪裡,他就在哪裡。

嗯……似乎跟兒子說的那個徐軍師差不多。

至於因此損毀的名聲什麼的……甘寧表示嗤之以鼻:

老子還在乎這些?

再說了,若是將來兒子駕船破江東,他反在江東成了兒子掣肘,那就太蠢了。

因此甘寧的行動異常果決,趁着新年老夫人出城祭祖時,劫人而走。

脫身方法也是準備了許久,重金請十數條船逆流而上作奔江東之態,甘寧自己親自駕船藏於震澤,在躲過兩撥搜查後駕船過鬆江入海南下。

而這段時間看着寬闊的海洋,甘寧感覺自己那鬱郁的心境都開闊了許多。

甚至還有閒心主動去撩撥魯肅的怒氣,覺得頗爲好玩兒。

“興霸,至南海還有多遠?”

聽着船艙中老夫人的疑問,甘寧一改散漫的態度,恭敬回道:

“老夫人,按我等船行的速度,再過六七日應當便能到番禺了。”

交州也有數郡,番禺處於南海郡和蒼梧郡的交界處。

蒼梧太守吳巨、交州刺史賴恭,這兩人都與劉備關係親密。

這在江東內部算不上什麼機密情報,也因此士燮對於江東的態度也十分曖昧,若即若離。

在甘寧看來,交州算得上一個安穩之地,大可在此等待戰事平息。

至於報出兒子甘瑰的名字……甘寧表示寧可被孫侯抓回去也不想丟這個人。

“那便好……”船艙中的聲音平息了下來。

隨即甘寧便聽到魯母在小聲和魯肅說話。

爲了避嫌,甘寧乾脆離船艙更遠了一些,拿起來一條魚竿釣魚休閒。

這條船準備了有一段時間,因此可以說一應俱全。

上至擊退追兵用的弓弩,下至解決飯食的魚竿漁網,都有準備。

越往南行,這太陽似乎愈是酷烈,曬得甘寧都有點昏昏欲睡之感。

不過聽着遲緩的腳步聲停留在身側,甘寧也從昏昏欲睡中醒了過來:

“來一杆?”

魯肅沉默着拿起來一條魚竿,順手抄起旁邊漁網上掛着的一隻小蝦,靈活的穿在了魚鉤上,然後拋了出去。

“好杆法!”甘寧喝彩。

魯肅僵硬的笑笑,船頭這裡陷入沉默,過了一會兒道:

“我幼時喪父,全靠母親拉扯長大,彼時同村人會去小河中釣蝦子釣魚以求果腹。”

“吾那時嫌課業勞累,與他們同去只當消遣。”

“當時我便發現自己很擅長使杆,不過一下午便釣了四尾,鄉人多贊,吾多自得。”

“然後……”

“然後屁股被打裂了是吧?”甘寧幸災樂禍道。

魯肅一窒,沒好氣瞥了一眼道:

“母親那是心繫我課業。”

隨即幽幽道:

“母親所憂心我如何不知?只是……”

甘寧搖搖頭打斷了魯肅的感慨:

“上魚了!”

魯肅再次一窒,不過也趕忙將魚拉了上來。

海魚力氣頗大,甘寧也過來一邊幫忙一邊隨口道:

“子敬暗恨自己不能如公瑾一般,鎮江東好讓老夫人安定生活,某明白。”

“老夫人擔憂子敬憂恚纏身,鬱郁不得志,某亦明白。”

說着甘寧也少見的悵然了起來,搖搖頭道:

“老夫人與子敬母子之情,令人豔羨。”

甘寧這話說得真心實意,因爲想起來了自己早早過世的父母,也不知道甘瑰回去後有沒有修葺祖墳?

不過想起來兒子,甘寧臉上也不由自主浮現出笑容。

反觀至今尚無婚配的魯肅,這一點上他倒是更強一些了。

“將軍到番禺後作何打算?”這一次是魯肅主動開口相詢。

甘寧很是驚奇:

“子敬終於釋懷耶?”

魯肅聞言定定看了甘寧一眼,然後一拳打在了甘寧肩膀上:

“此事就此一筆勾銷。”

肩膀上傳來的是綿軟的力道,但甘寧很配合的抱着肩膀呼痛起來。

看着魯肅滿臉的無奈,甘寧哈哈大笑起來,很快魯肅也一起大笑出聲。

被從魚鉤上取下來的海魚一個蓄力翻身,只聽撲通一聲就重新落入海里。

不過船上已經無人在意了。

船艙中魯母聽着兒子的笑聲,嘴角也終於勾起一絲笑容。

(本章完)

第485章 捨近求遠之法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163.第163章 甘蔗劍聖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482章 老法家熬出頭了177.第177章 舊人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42章 殺人誅心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105章 玄德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第403章 百萬曹公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496章 吃飯自由第585章 舊都洛陽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27章 帶兵愈多 實力愈弱?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99章 隔岸觀火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592章 大炮開兮199.第199章 科學之王第634章 唯死戰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第67章 江陵倒貼三百金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273.第273章 釘馬掌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229.第229章 顏真卿第525章 改弦易撤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第541章 與關張功烈相彷彿225.第225章 太上皇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331.第331章 先見之明昏德公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572章 戰事爲重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96章 水軍陸戰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591章 青兕劍客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4章 大舅哥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193.第193章 科舉330.第330章 玄學型中醫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240.第240章 十軍而圍第70章 蜀都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第444章 照本宣科第481章 甜品戰爭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第570章 江寧堅城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114.第114章 漢民猶存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363.第362章 荊南變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9章 爺投漢辣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36章 驅儺第25章 暮虎老狼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491章 近代曙光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