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天策府寶

將軍府衆人目光下移,最先看到的便是被列在最前一封淡黃帛書。

劉備辨認了一下字跡,乾脆直接讀了出來:

“門下:立展之事,志甚可嘉,卿等所奏,朕已悉聞……館藏稀缺,故予書撰,摹蘭亭序……主者施行。貞觀六年元月三日。”

詔書的內容相當簡單,後邊還附有一大串的人名以及其身居職位,還有“詔書如右請奉詔付外施行,謹言”以及“制可”言語,而且璽印等一概不缺。

而至此,衆人便也都明白過來,對後世所詢之事,這李世民竟然乾脆與其臣子制了一道詔命。

詔命之外,便是一帖字跡遒美健秀的《蘭亭集序》,而最終的落款也是大大方方的李世民三字。

劉備目光繼續下移,看到的便是那爭先恐後的後世評論之言:

〖這是聖旨?不是,那個奉天承運開頭的呢?不行還有結尾的欽此呢?

不懂醬香科技,不過這個自己在家裡搞的話,就算不喝是不是也能擦拭傷口用來殺菌消毒?

是的,而且要牢記只有白酒有消毒效果,古代那種低度數發酵酒要是塗抹傷口的話,只能說嫌自己死的不夠快了。

汴梁殿中,趙匡胤與劉翰的眼睛同時亮了起來。

此前聽聞昭陵沒被盜尚且舒了一口氣,結果沒想到墓沒被盜,但結果墓門被偷了!

李世民頓感五味雜陳,情不自禁扭頭看了眼地圖,後世所說的美洲並未在其上描繪出來,於是最終也只能鬱郁將這口氣憋到了心中。

二鳳輸在沒真跡傳世,流傳的唯二書法作品裡,溫泉銘和晉祠銘都是刻在碑上的,溫泉銘的拓本還被盜到國外去了。

還能怎麼感想,李二昭陵的六駿石刻都有兩個被偷到美洲去了,剩下四個也被打碎裝箱差點被偷了,真要知道怕不是恨的牙都要咬碎了,一輩子沒受過這種委屈。

這等事情莫不是因爲傷口有菌有毒?

可是傷口怎麼會生地蕈呢?而且全然看不到?趙匡胤想不明白。

但同樣也更知曉這種方法的不靠譜,他見過太多穩定傷情看似無礙的袍澤,從驟然發熱到不治而亡不過半日。

沉浸感拉滿了屬於是,另外話說,要是有真跡傳世,二鳳和王羲之誰的真跡更寶貴一點?

單論書法肯定是王羲之無疑,《快雪時晴帖》瞭解一下,王羲之唯一傳世真跡。

爲了慶祝這件事兒,馬殷特意鑄了天策府寶這種錢幣,有金銀銅三種質地,算是古代某種意義上的紀念幣。

甘露殿中,李世民胸膛急促起伏了兩下,但在長孫皇后的搶先寬慰下,最終只是重重哼了一聲,從牙縫擠出一句:

“蠻夷之輩,當真可恨!恨不能親點兵馬挫其骨!”

不過這個古法蒸餾酒……是不是就是白酒?

補充一個,這東西在唐朝應該是稱制書詔書或者敕旨,當時還不流行聖旨這個說法。聖旨這個稱呼要到兩宋了,而且當時分的比較清,皇帝的叫聖旨,皇后的叫教旨,太子的叫令旨。

【衆所周知,天策最早僅僅作星宿名,但二鳳嘉天策上將之後,這個名號就有了特殊的意味,往後歷代也都有將天策上將作爲榮譽號追封的傳統。

除此之外這封唐初詔令還挺合規的,要說唯一bug就應該是還有杜如晦的名字,這位按理來說貞觀四年就嘎了,要是按照這落款的貞觀六年,早涼的透透的了纔對。

〖怎麼全是古法,我要求給我來點乾淨又衛生的科技與狠活。

還能怎麼說,勿忘歷史,吾輩自強。〗

劉翰第一時間便將注意力放到了那殺菌消毒四個字之上,直覺上認爲這可能就是後世對金瘡治法的獨有見解。

不過在古代的話白酒雖然更泛用一點,但古代論給傷口消毒,更物美價廉的方法還是刀子燒紅聞肉香,畢竟糧食貴啊……〗

不得不說這個風格確實還挺像諸葛丞相的,贊一個。

有問題便找醫官,趙匡胤側過臉去便看到劉翰那興奮與困惑交織的面龐,眼見年輕醫官面帶希冀看向他,趙匡胤於是也只能胡亂打包票:

“此事易耳,等稍後詢諸葛武侯便是,武侯定然知曉!”

透淨如此,倒是好看,長孫皇后心裡讚歎一下,旋即擡頭看那文字: 【這個玻璃瓶聞莽我嗅了嗅,多半應該是蒸餾酒,怕不是又是古法手工釀造。

然後UP主發現贊助咱們視頻的好像不止一位大佬,比如這個古法蒸餾酒附贈的有個紙條,落款是諸葛亮,上面很簡單寫了個“展館之事,君宜盡從己意”。

長孫皇后在夫君的手背上輕拍以示安慰,李世民扯了扯嘴角,朝着光幕努努嘴道:“且看,且看。”

對的,所以現在也有說法,說聖旨的開頭不是駢文,應該按照“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來斷句,而且也有不少時候不寫詔曰寫制曰。

唐之後的五代十國時期,木匠馬殷趁勢而起佔據湖南八州稱楚王開南楚國,特請滅唐的朱溫效法唐初,封他天策上將開天策府。

不過這個古法釀造蒸餾酒應該就無福消受了,等展館開了吧,咱們說不定還能搞個古代飲食專區,到時候大夥憑點贊記錄免費暢飲各種古法飲料好吧?】

在他的詔令之後展示的是一個透明玻璃瓶,內裡的液體也一副澄澈透明的樣子。

唉,二鳳要是知道不知該作何感想。

趙匡胤雖不懂那麼多,但作爲在軍中真的呆了半輩子的宿將,傷兵見過的簡直不要太多,對後世所說的物美價廉的燒刀子之法也是熟悉的很。

暫且安撫了劉翰之後,趙匡胤也終於看到了自己此前所奉予的鎏金錢,光幕介紹也相當言簡意賅。

他猜得出來,這陵門被盜之事多半是與那倭寇侵夏同一時期發生,內外交困之下方至如此窘迫,再看那最終簡單的八字,也只能嘆息一聲:

“吾輩夏民……殊爲不易也。”

奉天承運那個開頭要到明朝了,得要朱八八自稱奉天承運皇帝開始,聖旨開頭纔有影視劇熟知的那八個字。

肯定還是有點區別的,白酒是蒸餾酒但也重視發酵,懂不懂什麼叫醬香科技啊.jpg。

雖然還沒開始修建昭陵,但李世民循着自己的想法琢磨一下,便順理成章想到了當初征戰天下時死於戰陣的數匹良駒,想來定是建陵時念舊,故而刻來作了鎮墓獸之用。

同時在政策上比較少有的以商立國,輕徭薄賦並鼓勵百姓種茶植桑栽棉,在缺銅的情況下,內部設市嚴格限制只能鐵錢鉛錢交易,極其快速的收攏了四方之財,維持了湖南地區相當一段時間的繁榮。

天策府寶這種錢幣,銅質鎏金者極爲稀少,更多的還是收藏意義,順帶讓人記得五代十國當中這個少有的能玩的轉經濟的一方霸主。】

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605章 十世明君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133.第133章 進獄系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第101章 發狂而終第20章 功名傳萬世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第403章 百萬曹公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571章 流水怒濤第71章 祠堂何處尋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565章 飲酒而亡第461章 教育興社稷第492章 燈火神龍第31章 科技進步點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318.第318章 滅倭第630章 南北之爭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262.第262章 糖葫蘆第482章 老法家熬出頭了請一天病假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491章 近代曙光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263.第263章 鑿空西域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第645章 風流之譽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軍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570章 江寧堅城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18章 雲妹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91章 漢失鳳雛第4章 大舅哥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231.第231章 詩聖詩仙命不同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36章 驅儺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431章 最“好”的時代第471章 那就謀反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284.第28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550章 奪淮第573章 南洋國公第648章 夏民燦燦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0章 荊襄隱事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609章 開禧亂局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第590章 抗金奇俠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286.第286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19章 漢中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