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也就還行

第612章 也就還行

【從陸游辭世往前推451年。

這一年李白因捲入永王之亂,流放夜郎。

當時李白著名的好友兼粉絲兼詩聖杜甫有感作詩《天末懷李白》。

這首詩當中的“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成了兩宋文人生涯最好的註腳。

陸游一生遭貶數次,堅持抗金,卻又報國無門。

早年間隆興北伐時,陸游欣賞張浚的主戰言論,還獻策數次,但張浚兵敗之後也使得陸游也被捲入清算,因而罷官。

四十多歲時聞聽王炎宣撫川陝意圖收復中原,陸游喜不自勝隻身前往加入其幕府效力,結果短短八個月之後北伐計劃被否,幕府也同樣解散,北伐大計如夢幻泡影消散,獨留一個悵然的陸游。

1190年,好不容易再受起用的陸游因“喜論恢復”被言諫官彈劾“不合時宜”,主和派圍攻之下最終陸游被安了個“嘲詠風月”的罪名再次罷官。

陸游一生起起復復,先後歷仕隆興(今屬江西)、夔州(今屬重慶)、南鄭(今屬陝西)、成都、福州、嚴州(今屬浙江)等地,可以說把不大的南宋跑了個遍。

因此一直到開禧北伐之前,辛棄疾陸游這兩位南宋文壇翹楚才終於見了一面,促膝長談共論國事之後,兩人便又匆匆分別,這一面算得上南宋文壇最值得記一筆的了。

嘉定和議前後,辛棄疾陸游先後病逝。

就在辛棄疾辭世的前一年,同爲主戰派的詩人楊萬里也在家中辭世。

開禧之敗,文壇凋零,宰輔函首虜廷,南宋幾有輸掉國運之感。】

〖文人在開禧北伐才凋零,武將在這之前就已經凋零乾淨了,UP主說的畢再遇揚名時都已經五十四歲了,獨木難支啊。

不過開禧北伐後面還是有點機會的,吳曦叛亂很快就平了,金國主帥僕散揆在軍中病死,真要打還是能打的。

換漢唐真能打,但是宋那就往後稍稍吧,尤其南宋這個弟中弟。

辛棄疾倒是蠻神奇的,我們老師講課時會時常把他跟別人並稱,比如南宋辛陸,比如濟南二安,比如兩宋辛蘇,反正都是他搭別人。

沒辦法,詞中之龍,我記得古代寫詩詞的都忌諱多用典,但辛棄疾除外,這哥能通篇都是典故,但還能成爲名篇,可謂是猛的不行。

孫十萬真得給辛哥磕一個,風評拉回來太多。

主要也是南宋皇帝太不給力,被趙構折磨廢的宋孝宗都已經被稱“南渡諸帝之首”了,南宋的皇帝水平可想而知,十萬哥來了真是亂殺。

不用亂殺,先請趙構殯天謝罪,很多事情就能瞬間簡單很多。

濟南二安是誰?

易安居士李清照這個千古第一才女唄,人家也是濟南戶口,而且是婉約詞人扛把子,跟辛棄疾合稱很正常。

雖然說是婉約詞人,但我還是更喜歡她的那首最簡單的詩。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趙明誠和趙構兩個廢物,真是把易安居士坑的不輕,該罵!〗

“何止文章憎命達?”

李世民輕輕搖頭:

“達生驕縱,後生禍患,以至於亡也,於國於家,於文於武,莫不如此。”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真乃發聾振聵之言也。”

不過……李世民又琢磨了一下,覺得這辛棄疾和陸游的報國無門是可以理解的——太上皇都一意苟安,他們這等堅持自只有“不合時宜”一個結局。那李白所遇之境遇反倒要複雜許多,單單這一個永王之亂就不是能輕易掰扯明白的。

但無論如何,那一句“雙懸日月照乾坤”之言還是太過大膽了一點,倒是有點應了那後世所說:

這詩仙李白,怕不是拿對時局的辨析能力換了這詩才吧。

不過如今想來,百年後與李白堪稱至交的杜甫對成都盛景推崇得很,南宋陸游似也遊成都憑弔諸葛武侯,那這……

琢磨了一下,李世民乾脆上前提筆:

〖李世民:武侯,成都之景果可稱絕也?〗

眼見陛下又去找武侯沒話找話,杜如晦等臣也頓感無奈。

不過想想幾百年來武侯之英明,倒也不奇怪,甚至有些暗歎只能與武侯用文字相談,而不能見上一面,請武侯去瀚海去西域去南海,看看這唐追漢之功業。

杜如晦還在那兒暢想呢,魏徵已經忍不住了:

“這韓侂冑即便再無能,亦乃一朝之宰輔,何至於使行刺之事?”

“且即便如此,哪有函其首送於虜廷而求安的做法?有失國體,辱喪國體!”

褚遂良一邊冷靜抄寫,一邊還有空騰出來左手拍了拍魏徵的背部給這位老臣順氣:

“魏秘書何必如此?那後世也說了,這南宋何有國格?”

“靡亂至此,北伐之議自不可能,能使此等英傑逝前不知太多喪辱之事,便已可稱幸也。”

魏徵自也知道這個道理,但聽了這番勸解也還是心中不平,狠狠又罵了兩句“滑古今天下之大謬”云云。

於是那邊的尉遲敬德便大笑道:

“褚左螭之言甚善!反正等蒙古殺到,破其國如破紙,殊無不同也。”

這般話語也使得甘露殿內一時失聲,房玄齡左右看了看,幽幽道:

“俺一時倒是不知,這宋是亡於金好,還是亡於蒙古好了。”

李世民也從想法當中回過神來,聞言也幽幽道:

“這宋面兩虜,要麼不戰,要麼不勝,確實如敬德所說,殊無不同。”

“反正,還有那朱八八終蒙元,復漢統呢。”

因爲事先已經知曉了,故而李世民看待此事頗爲冷靜。

經過光幕的抽絲剝繭,可知這南宋興復之機不止一次,但皆被其婉拒,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好說的?

就如那後輩之評一般:失共主之心,不過一割據政權耳。

而且再換個角度想,這蒙古滅宋金,朱八八又滅蒙古。

他李家二郎又被後人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尤勝那朱八八,由此可知……

“朕果真天下無敵也。”

李世民叉着腰耍寶感嘆,引得長孫皇后輕笑:

“二鳳,那光幕有回話也。”

顧不得與皇后爭辯稱呼問題,凝神看去結果見到的是硬邦邦的幾個字:

〖劉備:還行。〗

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421章 退而結網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318.第318章 滅倭第492章 燈火神龍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37章 聲名絕代無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263.第263章 鑿空西域177.第177章 舊人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第9章 爺投漢辣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6章 新禮物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497章 再見玄德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506章 終須一試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第575章 異國故江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第480章 小年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第44章 湘水之盟第45章 八百敢從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498章 千秋畫卷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524章 天下表率第484章 豆粕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32章 工巧部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21章 涼州大馬133.第133章 進獄系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73章 國亡而身死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484章 豆粕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第103章 白羆通好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286.第286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331.第331章 先見之明昏德公266.第266章 以死正軍紀第681章 終入潁川第680章 翼德將軍高見第399章 先察使第10章 三姓家奴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517章 但無能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第683章 宛城舊夢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505章 餘壽十七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23章 馬老五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