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國祚第二

廣政殿中,李煜仰着頭怔怔發呆。

第一次聽到後世提到他的名字,還是以這種方式。

本來以爲會有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意,但是吧:

眼看着光幕上那衣衫襤褸的守將在襄陽城頭慟哭後獻降,眼看着十萬將卒在陣中面色惶然隨着前方反戈的同袍向後倒卷。

李煜滿心都只覺得空落落的。

這南宋亡國也是因失長江天險,與江南唐神似。

但其亡國之態,卻又與江南唐完全不一樣。

隨着曹彬坐船一路北上,李煜見過那些小船千帆競速南下去做生意的,而眼下這蒙古行滅國之事,恐怕是難見此景。

亡國滅種這種描述以往只在他遣詞弄句的時候有用過,如今第一次被神鬼手段真真切切展示在眼前。

“歷史總是相似的。”趙匡胤喟然一嘆。

這句話後輩已經說了太多次,但真真切切將宋亡之事擺在眼前,這種感受又決然不同。

嗯,尤其想想這還是第二次宋亡了。

wωw¸ttкan¸℃ O

北宋亡於金人長驅直入,京師淪喪二帝被擒,起靖康之血恥。

南宋亡於蒙古步步爲營,鐵關強破步步蠶食,仙人無力迴天。

不同的方法亡國兩次,這麼想想趙匡胤一時間都不知道該作什麼表情了。

趙光義重新拿起了念珠,低眉順眼的開始回憶起了佛經。

廣政殿中的氣氛略顯沉悶,一片沉默中趙普倒是忽然問了個問題:

“那寫正氣歌的文天祥呢?”

【丁家洲位於如今的安徽銅陵,地圖上看一眼就知道,離“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臨安府直線距離兩百公里,南宋滅亡基本只在旦夕之間了。

而最終能在軍事上給南宋挽救一點點顏面的,還恰恰就是南宋一直以來鄙夷的歸正人。

涿州,劉備跟張飛的故鄉,高粱河飆車大賽的終點,終兩宋歷史,僅僅在趙光義時期和宋徽宗時期短暫收復過,但兩次時間都相當短暫。

南宋末年,有個叫張世傑的涿州人因爲血統問題屬於蒙元最底層,在河南給蒙古大官看家護院,後來這哥們犯了事兒就乾脆一溜煙南下投了南宋當上了南宋的將領。

1276年正月初三,臨安城裡的謝太后和六歲的宋恭帝還沒吃個熱乎餃子呢,嘉興府守將開城門投降的消息就送到了這裡。 而這時候的南宋還敢站出來說話的屈指可數,宰相陳宜中,保康軍承宣使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臨安知府文天祥,基本就是南宋最後的家底了。

國之將亡,幾人命運也各有去處。

首先是鴿子王陳宜中,這位早年被賈似道提拔並依附,最終因“倒賈”進身宰相,眼下元軍臨城,在面對左丞相留夢炎跑路的情況下,陳宜中與謝太后等人在派使與元軍議和被拒的情況下,最終請求謝太后遷都。

即使國之將亡,遷都也是個大事兒,陳宜中苦勸之後謝太后纔好不容易同意,結果到了遷都日期陳宜中乾脆果斷的放了太后鴿子,惹得謝太后大怒說“吾初不欲遷……顧欺我歟?”,遷都之事作罷,大家都在臨安城等死。

很快元軍進駐臨安北郊,謝太后再次派人請降,當時蒙軍主帥伯顏說投降可以,先把宰相派過來,眼看到了約定日期,陳宜中再次反悔而且乾脆直接跑到了鄉下,謝太后不得已改派文天祥和吳堅等任使請降,但這波使團嗆得伯顏大怒,雙方很快談崩,不到兩個月蒙軍就破了臨安城,抓了宗室數千人北上,南宋此時已經實際上滅亡。

但趙氏還有一絲血脈,還在抵抗的各路官員就組起來了一個海上流亡政府,陳宜中再次被請回來任丞相,但在逃亡過程中和張世傑意見相左,最終陳宜中出走占城數召不回,張世傑朝着崖山繼續前進。

而在陳宜中之外,張世傑、陸秀夫和文天祥三人號稱宋末三傑,但三人內部也並非是一條心。

宋亡之前,陸秀夫基本就是個典型的學士兼參議官,而隨着流亡朝廷的人愈少,秉心不改的陸秀夫所擔任的職務也越來越多,小朝廷最終駐守崖山所需的軍費、工役基本是陸秀夫一人所掌。

崖山海戰就更不必再贅述,當時眼看事不可爲,張世傑想要將當時奉爲宋主的衛王到他船上策劃突圍,但陸秀夫擔心被出賣故而拒絕,最終崖山被破後諸臣各自逃生,陸秀夫眼看生路斷絕,推妻子兒女入海後背負衛王赴海而死。

張世傑的履歷則很有大宋特色,既要面對兇猛的元軍,又要面對隊友的兇猛背刺。

丁家洲之戰後只有張世傑曾短暫的奪回過幾個城市,但很快又重新失去,於事無補。

而在南宋亡國前夕相對比較關鍵的焦山之戰中,原定的四路其進裡,宰相留夢炎和陳宜中皆按兵不進,最終使張世傑戰敗,長江變成了元朝的內河,徹徹底底無力迴天。

同樣的,張世傑的軍事才能確實平平,固守崖山的決策使得宋軍絕汲而敗,多多少少有點諸葛孔明愛徒的風采。

不過張世傑自己爲此辯解過,認爲麾下本就已經起了離散之心,若是不同共心決死只會敗的更快。

但回頭再看,實際上什麼決策都不重要了,當忽必烈決定傾一洲之力亡一國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沒能守住襄陽的南宋後面不管幹什麼都是徒勞的掙扎,崖山只是不想在海上漂泊的張世傑選定的最後的賭場。

而被張世傑選定的崖山的結局我們也都知道了,陸秀夫投海之後,從死者甚衆,“七日,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

成功逃出崖山的張世傑在聽聞這個消息後,眼看着遠方來臨的颱風拒絕了麾下讓他上岸的請求,只留下了“今若此,豈天意耶!”,最終留下的記錄是“颶風壞舟,溺死平章山下”。

臨安城破標誌着南宋這個政權的滅亡,崖山之後,宋王朝的最後一口氣也已消散,宋王朝至此走完了319年的歷史。

在從秦朝起的封建王朝政權當中,其國祚僅次於兩漢。】

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749章 天下將定122.第122章 大陳設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356.第355章 擊砲240.第240章 十軍而圍363.第362章 荊南變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93章 燕然未勒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477章 載歲祭年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438章 同道中人第696章 何故咒我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第752章 子龍賢弟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73章 國亡而身死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第639章 幸災樂禍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575章 異國故江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750章 別來無恙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808章 人情窠臼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583章 生死茫茫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71章 祠堂何處尋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第72章 昭烈廟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560章 就是大送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748章 暗香浮動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第748章 暗香浮動第755章 大漢萬年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724章 生不逢時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第568章 御批敕牒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431章 最“好”的時代第735章 必去其疾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第21章 涼州大馬305.第305章 我四弟天下無敵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第42章 殺人誅心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698章 不如煉丹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533章 我要當館長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570章 江寧堅城第586章 北定中原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第420章 正主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584章 環環相扣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32章 工巧部第699章 彌合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