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

“華夏賢才,何其多乎?”

許昌府衙中,曹操聽得劉備身旁那容貌俊朗之人的興嘆,很是贊同。

雖不知那元曲的韻調如何,但秋思一篇只需輕輕讀上兩遍就能明白何謂民間小調。

既未俗至市井溝槽,又未雅至高不勝寒,讀書人作市井歌,好才子嘆常人愁。

而那潼關懷古又將這民間小調推至了大雅之範疇。

曹操自是懂得詩賦的,方纔讀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時,他也嘆乎其人心志之堅,志向之高潔。

而那名爲王炎午所作的沁園春,他雖同光幕所說一樣對其口吻不太看得上,但也同樣承認其用詞相當精巧華麗。

但無論如何,那宋詞宋詩與漢詩還是有其相似處的,反倒是眼下這元曲更不拘一格。

潼關懷古全篇不過44字,曹操心中默讀數遍也依然覺得無一字可改,用詞之簡練意境之雋永,無愧乎一代大家。

只不過這後世之贊,曹操還是略有一些牢騷不解:

“興亡興亡,與亂同事罔不亡,百姓自因此而苦。”

“與治同道罔不興,治世百姓如何苦?”

“若是興亡皆苦,那治亂又有何分別?”

曹操看到張飛眉毛登時就有豎起來的趨勢,而緊接着,劉備示意了一下打斷了讓這個莽將軍氣哼哼將臉別向一邊。

“孟德以爲,何爲百姓?”

這個問題本應該很簡單,但劉備這麼特意問反倒是讓曹操沉默了一下,而結合那張養浩的生前事,他也明白了一些:

“兆民羣黎皆百姓?”

劉備點點頭,面色上卻是起了幾分唏噓:

“後世史中,孫曹劉俱往矣,皆歸於司馬氏。”

“司馬氏則承汝子孫奢侈之風,天下雖歸一,相較於我等此時,其治自可稱興,然百姓受其害更甚,司馬氏又不修德,內患外亂並起,綿延數百年。”

曹操安靜聽着,眼看着劉備面色上又起了幾分欣慰色:

“且孟德定是不知,起義之事,後世歷朝歷代皆不絕。”

“而千百年前仆後繼之下,後世百姓終立了那無帝之朝。”

曹操面色上有了幾分疑惑:

“起義?”

“就是類似黃巾之事,後世謂之農民起義。”

“非逆亂乎?”

“百姓亦人也,汝亦爲人也,孟德能爲父報仇鞭撻徐州,百姓無活路如何不能揭竿而起?”

這話說得曹操也愈發沉默。

在他的認知裡,百官諸強才爲百姓,非是四海黎民也。

而若是依劉備所說的話,難怪這光幕之說裡對涉及黎民之福祉的皆大加讚揚。

且黃巾之亂成了黃巾起義……一時間曹操遐想良多。

……

華蓋殿中,觀光幕之前有的悠然心情已經消失不見,對他來說需要勞心勞力的事情反倒忽然間多了許多。

這一刻他恨不得這少年郎早些說完,他好詳細問問孫思邈看有何建議來預防自家妹子之禍事。

甚至還想早點度過這三月之期,等武侯所說的張仲景來到,好仔細請教以爲標兒預防勞累傷身之事。

還有那少年郎所說的廢宰相職後政務勞神之事。

雖然他自己確實覺得政務數量完全不算多,但看其意思……特殊的是自己?

但明天子是決計不會打自己臉將宰相再復設的,那如何設職如何分權來平穩的給子孫輔政,又是一樁難事。

而且還有因這些事引發的此前對明史猜測的盡數推翻,這些使得他更加心煩意亂,評此光幕之言也更是不客氣:

“這張養浩,能寫好文章,還能開科舉,可稱得上元人文道魁首,然亦不受元廷之祿,也因元廷而死。”

“那羣讀書人怎麼須臾之間就能忘了胡元之亂,忘了張養浩之死,忘了數十年未有科舉之事,忘了吏進風行時須給胡人當狗之事?”

“咱不讓其當狗,給科舉量其才,給官位展其才,怎反倒不願意了?”

這話說的算是委實不客氣了,但衆人也都知道自家陛下便是這個脾氣,故而也都是一切如常,馬皇后起身勸了勸:

“欲要彌百年之禍,所耗豈止十年之功?”

“若是此時容易的話,這少年郎也不會着重表述重八之功績了。”

“畢竟洪武帝乃非常人,所成就的也自是非常事,豈是易也?”

這話頓時讓朱元璋老老實實坐了下來,朱標瞧着母親也是一臉讚歎色。

天下能制父親的,也就母親了,但也由此他很難想象若是失了母親,這洪武朝將是個什麼樣子。

倒也因此,朱標暗暗下定決心,定不能讓母親遭了厄難。

不過,這潼關懷古他也讀過,此詞竟如此受後世推崇?

【元朝的皇太子雖然死了,但泱泱大國總還是需要一個繼承人的,最終忽必烈來了個隔代指定,太子真金的兒子鐵穆耳被提拔爲大元朝的繼承人。

後來老朱在朱標死了之後做法也差不多,在這一點上兩個開國君主的行爲邏輯倒是相同的。

老朱看重漢家禮法,忽必烈一輩子都在努力推行漢化,也同樣看重漢家禮法,而嫡長子繼承製也確實最契合漢家禮法。

忽必烈的好消息是他比老朱運氣好一點,壞消息是沒有好太多。

在忽必烈死後鐵穆耳順利登基,這位就是元成宗,而他當皇帝的日子又跟趙光義有點像,簡單來說就是上一任留的家底太厚,基本可以爲所欲爲。

元成宗在位時只要開心了就大加賞賜,而這個開心甚至可以不需要由頭,比如他剛即位就大筆一揮,沒有緣由的給三個女婿賞了十二萬白銀。

類似的事情在元成宗在位時不勝枚舉,忽必烈開元時積累下來的家底,短短十年間被這個好大孫揮霍殆盡,按元史的說法,元成宗在位時的日常過節的賞賜也是忽必烈時候的數倍之多。

後世猜測元成宗之所以如此大撒幣更多的還是因爲他身體不好缺乏威嚴,只能以錢財籠絡人心,而在這之外,內事不決問妃子,外事不決問大臣,等忽必烈留下的錢花完了,元成宗倒也乾脆,直接兩腿兒一蹬:駕崩了。

因爲忽必烈推行漢法這事兒,所以當時他的兒孫都是讀過漢史的,其中也包括元成宗的妻子卜魯罕。

而對這位皇后來說,丈夫重病、國事盡攬、太子未立、疆域廣闊。

我拿的是武則天的劇本?】

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639章 幸災樂禍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522章 義務教育第753章 情同兄弟第707章 見血對拼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49章 農家少閒月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531章 船臨飛鳥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第591章 青兕劍客331.第331章 先見之明昏德公第730章 一頓大酒第497章 再見玄德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47章 刀伊入寇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第609章 開禧亂局第612章 也就還行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70章 蜀都第809章 翦勝野聞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第48章 白羆陶俑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18章 雲妹第543章 共勉海疆204.第204章 散花綾與獻俘圖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525章 改弦易撤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605章 十世明君394.第393章 天命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1章 江東舊夢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95章 伐吳?伐魏?第794章 事發開端第650章 最好的事191.第191章 萬王之王330.第330章 玄學型中醫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第605章 十世明君第566章 制詔第100章 湯姆曹丕第698章 不如煉丹第472章 擊鼓唱捷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779章 雄猜好殺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421章 退而結網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737章 俺也姓趙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第808章 人情窠臼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729章 延祐復科第504章 鮮花着錦道273.第273章 釘馬掌第769章 參議來遲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679章 秋風漫卷征塵路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77章 子孫多少事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