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蓋殿中朱元璋難免就有點介懷:
“咱那天子佩劍居然做不得首?”
朱標對老爹這種莫名的勝負欲輕車熟路,當下也是分析道:
“多半對後世來說,傳國玉璽難見其行跡。”
似是呼應朱標所說,同一時間光幕也娓娓道來:
【檄文這個東西一提起來,大夥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陳琳的討曹操檄?駱賓王的討武則天檄?
一說起來就感覺這東西很像是兩方開打之前的照會,不過在古代時,檄文是屬於封建政府的文書或者文告的一種,常規的性質就是徵召或者曉諭,以及聲討或者揭發罪行等。
陳琳和駱賓王寫的嚴格來說不算正規的檄文,歷史上最知名的檄文應該還是朱元璋北伐之前發佈的、相傳是由宋濂起草的《諭中原檄》,大夥熟悉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這八個字就是出自這篇檄文當中。
這裡扯得就遠了,不過參考老朱的《諭中原檄》,咱們也能對檄文作用有個大致概括,簡單說就是政府出臺的最高規格曉諭。
眼前這個《興漢檄》也是差不多,從開頭的“檄諭大漢十三州之人曰”就能知道是要佈告天下的,中間則是從“自董賊以來……曹賊降矣”簡述了動亂過程,最後再緊扣文眼“漢室興復,舊都既還”,嗯……怎麼感覺像是大佬對着《出師表》寫的檄文?】
鄴城中孔明莞爾,這檄文由他執筆,書寫時感慨叢生,也難免默誦出師表,爲那個星落五丈原的諸葛丞相寄託一份哀思,因而這份檄文也難免與出師表相扣,也算是遙遙相對。
後輩能看出來,倒是令孔明有幾分欣喜。
不過此時光幕上畫面直接略過文字,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文末的七個印章上。
【不過該說不說,大佬給三國開的這個if線還可以。
但要文盲說,這個檄文最用心的還是要屬文末的七個印章,即“秦漢七璽”。
古代自始皇帝起,皇帝的“乘輿六璽”就屬於皇帝默認的佩印製度。
簡單來說就是古代屬於皇帝的印章有六個,分兩套,分別是皇帝三璽和天子三璽。
這才六璽,那爲啥說秦漢七璽呢?當然是因爲還有個最重要的傳國璽。
傳國璽在秦漢的傳說大夥都知道,咱們直接長話短說,三國時袁術這個大傻子敗亡後,荊州刺史徐璆攜傳國璽將其給了漢獻帝劉協。
老曹掛了曹丕篡漢,從劉協那兒拿到傳國璽後爲了彰顯天命,就在璽肩上刻了“魏受漢傳國璽”,至少就史料裡來說到這兒都是有跡可循的。
但隨後從永嘉之亂開始到隋朝統一,這段歷史上出現了至少三枚傳國璽,最終隋朝拿到的傳國璽本身就已經真假難辨。
隋末動亂以後,唐朝開國拿到了兩枚傳國璽,一枚據說是宇文化及殺了楊廣搶的,最終落到竇建德手裡,而竇建德是被李世民砍了;另一枚則是蕭皇后歸唐攜帶的,自述當初宇文化及殺楊廣後沒拿到玉璽,是被她藏了。
但隨着唐末帝一把火把自己和傳國璽一起自焚,傳國璽不管真假都湮沒在了歷史當中,只餘下史冊中的一個個傳說。
因爲乘輿六璽制度的存在,所以秦漢時皇帝蓋章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用不到傳國璽的,因爲這東西幾乎屬於最高規格的禮器,這也就導致傳國璽下落不明後,咱們至今都找不到一個傳國璽的真實印章。
大佬手作的這個秦漢七璽印章,只能說是考古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不過假如能興漢成功,蓋個七璽應該也不爲過吧?】
〖肯定不爲過,季漢三興屬於是涅槃重生,幾乎等於重新開國了。
●тt kǎn ●C ○
不過漢朝時還沒大規模用紙張吧,就算傳國璽真的有用過,竹簡怎麼蓋章啊?
秦漢的制式是竹簡捲起來,外面用函套裝上再用繩綁好,這個函套會有個專門的凹陷處用來安放繩結,綁好後再用膠泥蓋上並在膠泥上蓋印,不要小瞧古代人的保密意識啊老哥,另外這也是漢印都很小的原因之一。
參考目前西安博物館的“陽陵令印”封泥,秦漢官印用途實際上挺多的。
曹丕可真會毀東西,好好一個傳國璽非得刻字,他不是還說王朝沒有永恆的嘛?心口不一?
你就慶幸這東西沒落乾隆手裡吧。
沒事兒,乾隆會認爲這東西成色不好,是假的。〗
朱元璋咂咂嘴,此前的些微不服也已消失不見,畢竟後世對這傳國璽掛念的模樣他還是挺有共同語言的。
雖然拿到傳國璽的話並不能改變什麼,但無疑會讓大明的應天之說更有說服力,一些本來還對胡元有所掛懷的人或許也能更容易倒戈……吧?
朱元璋臉上的點點失落被朱標看在眼裡:
“爹爹若是掛懷,兒便請學士考古籍讀傳聞,或能尋得真品蛛絲馬跡。”
明天子有所意動,但最終還是搖搖頭:
“此物得之爲幸,勞民傷財尋之反倒本末倒置,畢竟……”
“即便是那頡利得了此物,其區區賊獠當真能侵吞巨唐不成?”
甘露殿,李世民臉上掛着顯而易見的哂笑也正在與兒子說,言語間也多是滿不在乎:
“真又如何?假又如何?民心所向方乃天命所歸,若是一方玉石便可定天命歸屬,那當初代漢的便該是袁術而非曹丕。”
“秦制此璽亦不過二世而亡,我唐終末之人也不過只能抱璽自焚,有何天命可言?”
李世民哂笑之餘,語氣中也難得的帶了點唏噓,李承乾似有所悟。
鄴城的劉協因爲事先已經被劉備告知了身後大概事,因此觸動並不算太大,但就算如此也是搖頭道:
“曹丕篡漢……”
他是見過這個曹子桓的,當時只見得其文采風流,從未想過竟能成乎亡國仇讎。
也更未想過那每日都能見到的傳國璽竟還能一分爲三有此跌宕之事。
反倒是身邊的伏壽對此頗有些不以爲然:
“後人嘆袁術多愚,但依璽事看來,似袁術者何其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