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

皇帝哪兒都想打的態度與暢想並未持續幾天,北疆的戰報便接二連三地發至紫禁城電報室。

起初皇帝越看越樂,高興到平日裡最厭煩的拼刺項目,都願意找人練了。

萬曆喜歡軍事,不單親自掛帥操練軍士,個人訓練也抓得很嚴。

打拳也好、放銃開炮也罷,儘管有時候跑的累了會偷偷懶,但他的各項軍事技能考覈仍然要勝過北洋軍,僅次於錦衣衛中少數佼佼者。

北洋旗軍的步兵軍事技能訓練纔不過一年半,加上駕馭戰艦、爬桅杆、武裝泅渡等海上項目也才滿打滿算兩年,錦衣衛並不輪換,同樣的軍事技能他們已經練了近四年。

而皇帝,皇帝是五年前迷上體能訓練、鳥銃射擊也已經有四年了,大明的各項制式裝備他比老兵都如數家珍。

唯獨,萬曆不喜歡拼刺——沒有旗軍敢用長矛或加裝木質銃刺的鳥銃捅他。

但現在就算讓皇帝去和旗軍進行最無聊的拼刺、格鬥,他都打得津津有味,因爲兀良哈三衛,服了。

跟着戚繼光打下大寧城、懾服三衛的戰報一道送來的,是泰寧衛、朵顏衛、福餘衛共同獻上的烏梁海地形圖。

輿圖由戚繼光部下軍校測繪,涵蓋三衛直接控制及戚家軍所能進攻到的一切土地,扼住大鮮卑山南部缺口,分出關衛軍入駐各城,並引兵西走,於哈剌孩衛故地擊潰土蠻及喀爾喀部聯軍,將其殺得四散而逃。

土蠻軍仰仗大軍,分兵數道齊進,欲襲戚家軍各路兵馬,結果爲戚家軍三路全破,一戰致使土蠻汗庭威嚴掃地,就連呼倫河、捕魚兒海附近那些根本連戚家軍影子都沒見過的部落競相歸附。

另一邊讓皇帝高興的是,遼東的李成樑終於捨得挪窩了——在此前戚家軍長達數月反覆進行着行軍、交戰、再行軍、再交戰這樣的循環,而遼東的李成樑部出兵後,則沒完沒了重複着:行軍、發生意外、解決意外、繼續行軍、繼續發生意外這一情況。

似乎直至看見戚家軍取勝來得太過輕巧,這才發兵向周圍尚未歸附的韃靼、女真諸部加以懾服、進攻、收降等作爲。

這一點上,李成樑要比戚繼光有太多優勢了。

戚繼光是兩眼一抹黑,出塞之後舉世皆敵,不打贏幾場像樣的大戰根本就別想讓別人好好投降,哪怕是隻有十幾個牧民、數百匹牛馬的小部落,面對大軍壓境寧可逃,也不願直接投降,這種情況直至戚繼光力挫土蠻汗之後才稍有改觀。

李成樑就不一樣了,東北的地盤他門兒清,治下游牧部落首領上數三代的族譜李家人都能背出來,他們走到哪都有人歸附、走到哪都有人幫助。

從戰報上看,李成樑就是在搶功——打仗時把戚繼光丟在前線打生打死,不與分毫輜重;打完了仗收攏地盤倒是比誰都上心,向李成樑上表歸附的部落比戚繼光多三倍不止。

在鬆嫩平原上,自三岔河衛至北方林中百姓,沒人不願意聽從李成樑的安排。

好在戚繼光的戰功多,否則這一仗還真不好定出賞格。

戚家軍根本遇不到一個配得上這支軍隊的對手。

跟他們比起來,南洋東洋那種殺敵三千自損三百的絕佳戰績顯得極爲庸碌。

不過後面的電報就不是那麼令皇帝開心了。

朝廷想要讓戚家軍回還,戚繼光同樣認爲他的部隊已初步達成使命,應該到籌劃撤退的時候了。

收兵是一定要收兵,這世上沒有哪支部隊擁有能硬撼戚家軍的實力,能制住他們的只有北方的寒冬臘月。

戚家軍出塞時還是春天,軍中僅有少量棉衣,如今冬天很快就要到來,戚繼光不能讓士兵連靴子都沒有就露宿塞外熬過冬季。

他很清楚這支隸屬於自己的精銳部隊,倭寇並非他們的敵人、蒙古人也一樣,甚至就連他們自己都不是敵人,能對他們造成威脅的,只有上天。

無非朝中如今的議論點在於,是該停止這場戰爭,讓戚家軍南還薊鎮?還是讓他們退還大寧城?

“現在不能退,必須鞏固戰果……記下朕說的話。”清華園中的皇帝面露不虞,對侍從宦官開口下令,道:“不退的原因有三,其一,朝廷需要上好的木料,這些,東北塞外有;第二,時間上來不及,即使大車營現在朝關內退,也無法趕在冬季到來前退入關內,反增不必要的死傷。”

“其三最重要,歷代之間,對北方強鄰始終不能鞏固戰果,不可得到萬世依託的功績;朕的大明已經吃夠了這樣的虧,烏梁海沒了、三宣六慰也反,只有一片土地上朕的子民、軍兵多於他們,纔有可能長時間佔領塞外。”

“一萬套冬衣,朕想辦法給他調,冬衣很快就能送到,讓他們駐防大寧城。”

其實在萬曆的看法中,這場仗還能接着打,只要明軍還在塞外,就能接着打。

過去不乏戰術上的勝利,明軍多次犁庭掃穴、取得輝煌戰果,但從來沒有趁熱打鐵完全懾服地方,動不動人們就會重新再叛。

並非朝廷不想趁熱打鐵,而是過去實在沒有這樣的能力,能遠征千里踹營已是極好,指望揹負巨大輜重壓力的明軍去永久佔據某個地方?

世上從無永遠。

更關鍵的是皇帝很清楚,只有他的子民在一個區域變得多了,擁有壓倒性的優勢,纔不會被趁火打劫。

驅動皇帝繼續作戰的原因還有兩個,或者說是一個原因也可以,就是眼下明確知道的東北木材。

朝廷相對缺少能做船的大木,這在將來幾年會愈演愈烈,木材的價格會隨着蒸汽機大規模應用而少許升高,進一步增加建造成本。

這個節骨眼上,東北的叢林便顯得尤爲重要。

“朕要開移民令,晚些時候你把這封信送去內閣,讓內閣議一議。”

皇帝抱着手臂解釋道:“過去種園子,一人二百畝……朕還有很多很多沒田地的窮苦子民,讓他們去開墾荒地,像亞洲一樣,先劃出幾個縣,明年春天就上路。”

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十八章 紫杉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十三章 翻倍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九十九章 交椅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七十章 躍陣第八章 萬曆第十五章 思維第十六章 離朱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九章 捕魚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七十章 塞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止第三百三十二章 買賣第十九章 志向第七十章 板升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二十章 驛站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十八章 盧侯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二章 蠢賊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十九章 傻瓜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十一章 共舞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五十九章 圖文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七十五章 不才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七十章 寒毛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三章 行刑第三章 黑話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八十章 月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