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

劉汝國嘛,識些字兒、通武藝,滿腔熱血一介武夫。

在國內到底有法令約束,加上自隆慶爺登基,高拱、張居正以同樣國策輪流執政,國內自隆慶二年起就沒大規模造反的了,這才安生過了好些年。

局面好的讓他一度想去投軍應募,甚至還真的跟北洋派往南南直隸的徵兵官談過,可惜自視甚高,沒受過正規的武將兵法教育又不屑於當個兵丁,最後也沒跟着招兵官走。

軍法嚴苛,北洋軍餉雖高,到底也沒高過他的武師佣金,何況他也不在意錢財,因爲他知道自己沒賺錢的本事。

一切憑運氣賺來的錢,最終一定也能憑本事丟掉。

大好局面一直持續到張居正因隱疾半退隱,國內的人心才稍微浮了浮,但考成法還在執行,基層的官吏依舊被三本賬壓得透不過氣。

民間吏治依舊清明,陳沐大帥的東洋軍連戰連捷,經常在電報裡露臉的翊鈞陛下也給百姓帶來一種希望,大明已經很久沒有聽聞那種能令京師震動的叛亂了。

可到了愛爾蘭就不一樣了,在大明形容一個人最窮兇極惡的詞是什麼?是無法無天。

巧了,對劉汝國來說,在這啊,就是無法也無天。

本質上他的作爲屬於狗拿耗子,他的文化程度就介於熟聽水滸與略懂三國之間,在大明也曾爲出口惡氣以武犯禁傷人,但到底有法壓着、有天壓着,那種情況爲出口惡氣是不至於搭上自家性命的。

如今他也是想出口惡氣,看愛爾蘭百姓熬菜湯活得苦他不順眼,但沒有法也沒有天,就不一樣了。

散出去開倉搶來的豬羊麪粉,村子裡六個原本被他提到愛爾蘭被英格蘭搶佔幾百年的恥辱就已煽動起來的青壯再忍不住,當下領了糧食各置家中,爲劉汝國馬首是瞻。

而後他打聽最近的村子,帶着從白馬部借來的騎手故技重施,一日間奔走農莊六處,接連截擊、追擊三支徵糧隊。

有了第一個村子的農兵,後面幾個村子招兵都很容易,各村莊臨近,情況相仿,最近格雷總督又確實收稅收的太厲害,甚至當天夜裡還有聞訊趕來的山賊團加入。

等到第二天,他的義軍小隊就已膨脹至六十餘人,都無需白老虎再借人給他,也不需要劉汝國再自己立旗扯着嗓子喊,他們衝進村裡,發現稅官劉汝國就只振臂一呼:“誰敢殺稅官!”

衆義軍齊呼:“我敢!”

事就辦妥了。

說到底,人只有兩件大事,一位生存、二爲理想。

劉汝國不懂這些道理,但他把兩件事都辦妥了,一個分糧全家不餓,一個驅逐英夷洗數百年恥辱。

有了最初的班底,緊跟着就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朱曉恩還在後頭小心謹慎地進兵,他這已兵分四路,行動飄忽的遊走村落開倉放糧。

這世上人只要受人擁戴,總要有點心術,數日裡儘管就聚集起百餘人,可這些人在劉汝國眼中,就是近二十個村子、農莊,上百個家庭、上千口人的擁戴。

他們的家人擁戴不擁戴已經沒有用了,就算不擁戴,家裡人吃了開倉放出的糧,難道還能置身事外?

愛爾蘭人又兄弟姊妹尤其多,這些人天然成爲血緣、利害關係下的攻守同盟,即使是沒投義軍的,也開始在村莊間爲他們通風報信、趕製兵器、組建民團。

不組建不行呀,開倉放糧財帛動人心的激情褪去,所有人都冷靜下來,那些效忠總督的貴族一定會發兵征討的。

劉汝國以爲自己想通了一切,可他還是沒能料到愛爾蘭貴族的反應之慢。

有心鎮壓的大貴族們發現自己的徵召手段失靈了。

低下的小貴族們一個個鬼精鬼精,各個自認是去年的戰爭捱揍挨出經驗,掐指一算就認定了這支搶掠農莊的部隊是艾蘭王朱曉恩的先鋒軍,而且依照其進兵膽大果斷的態度——就知道是朱曉恩手下的大明僱傭軍。

沒人覺得這是一支由四個扎甲武夫率領的農民,大夥都把武備劣質匱乏至極的他們臆想成那支遇敵火箭火炮先打一輪再說的明軍。

誰願意和那些傢伙打啊,藝高人膽大到去年的圍城早期堅壁清野的戰鬥中二百步兵就敢用包抄戰法打五六百人的部隊,而且最後還贏了。

這樣的敵人,大領主一徵召,小領主急吼吼的帶兵往都柏林趕,在路上就得被殲滅咯。

所以大夥兒都是聰明人,反正領主不會只徵召我一個人,讓別人先去,等都柏林聚兵聚的差不多了再去,到時候路上安全,即使遭遇敵軍跑了還有支援。

這種思路它似乎是沒錯的,唯獨算漏了一點,這些聰明人腦子裡該先去的‘別人’,都死在去年了。

傳出去徵召部隊的消息如石沉大海,把都柏林周圍幾個大領主嚇壞——全淪陷了?

以至於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選擇相同對策:把守城堡,拒門不出。

一時間都柏林左近之戰略態勢極爲平靜,朱曉恩趕着大量軍糧、輜重、預製木柵等圍城器械一路小心謹慎、慢慢悠悠地往都柏林趕來。

都柏林周圍的英格蘭、愛爾蘭領主則統統像提前被艾蘭復國軍買通了般按兵不動。

天下人人像王八蝸牛,唯獨劉汝國在都柏林城下如脫繮之哈士奇,今日點起三騎在城北放火,明日呼嘯百餘人在城南挖條溝,後天挖出的土就被背到城西堆起個大土丘。

城內守軍根本不敢出城打他這些身無片甲的手下。

說白了,城裡格雷總督根本就不信上百個徵糧隊出去就回來十七支,這十七支徵糧隊還沒一個人見過明軍。

這是所有見過明軍的人都死了,這能是這些愛爾蘭農奴幹出來的事兒?

徵糧隊再怎麼說,也是人人都有鎖甲兵器,且人人強壯有力,根本不是城外連飯都吃不飽的饑民能放倒的。

偏偏猜對了沒好處,這確實真不是,都是劉汝國自己帶徒弟乾的。

管你穿什麼鎖甲板甲衣,人借馬力一厚背朴刀劈上去,是人都得短半條命,不死正好,後邊白老虎的印第安捕俘兵甩着流星索上來捆住就走。

倒是讓劉汝國出夠了風頭。

等貴族們反應過來這真的只是一股農民軍,惱羞成怒地殺出來,迎接他們的卻成了趕到城下的朱曉恩。

這種時候,能夠保存性命的必勝戰法只有一個——順勢投降,簞壺提漿以迎王師。

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一百七十九章 米飯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六十二章 煩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七章 盟軍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四章 關銃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十四章 記功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二十章 築港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六章 工期第五章 番夷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六章 大米第六十二章 炮鳴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十三章 錯船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四十章 面子第十五章 毒物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十四章 大事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十六章 雙倍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十章 走廣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一百章 瓦罐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一章 大沽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十六章 離朱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九十三章 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