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張翰沒答應,倒不是不同意陳沐的建議,或許是陳沐的話讓老總督聯想到什麼,因而提了句風牛馬不相及的話。
“香山縣令周賓示前些時候奏報請升香山縣爲香山府,下轄順德、香山二縣的事,你知道麼?”
陳沐有些不明白,香山升不升府,和他想要掌管官辦軍械有什麼關係,拱手應道:“卑職有所耳聞,好像是因香山大戶多匿田與寄莊,與順德官吏多有糾纏,管轄不便的原因吧。”
“就是這事。”
張翰擡起手來豎起食指,於書房踱步而走,轉過身道:“周賓示是能吏呀,他在澄海做的很好,百姓現在還記掛他的恩德,這次他也把濠鏡的水陸私販事宜做的很好,我聽說縣中士紳要爲他建座塔,他做知府。”
張翰笑笑,“不比現在的廣城知府差。”
“老夫這幾日就在思慮這件事,如單單下轄順德,就好像老夫認定順德縣官吏私德有虧,這事是做不成的。要是把新會、新寧、順德、香山,合立一府,倒還有些成事可能,只要廣海衛不說話。”
“廣海衛指揮使想讓香山重歸其下轄,先別急着拒絕。”
張翰似乎知道陳沐不想歸屬轄下,道:“洪武二十年,祖宗令天下都司衛所各置兵器局生產軍器以備自用,廣海衛軍器局已經廢弛,如果你去,老夫可命指揮使將軍器局移定香山所由你掌管,強實軍力,以護海疆。”
陳沐聽着張總督這一通操作,腦子有點蒙。
這位爺不是能把事辦成的那種人,他其實什麼都沒辦,言路謹小慎微的才華被髮揚至極致,哪個下屬都不得罪。資源一再妥協分配,最後貪官整治了、擔心名譽受損的清官也沒影響,每個人都捱了一巴掌,還都吃到自己想要的棗兒。
但陳沐不舒服,怎麼辦呢?說出來唄。
“軍門明鑑,廣海衛恐怕做不成這件事,即使卑職去了,恐怕也做不成。”
陳沐撇撇嘴,本想彎彎繞繞地背後捅一刀,後來想想在老人精眼皮子底下這麼幹恐怕會被看出真實用意,落個小人印象,還不如大大方方說出來。
他抱拳道:“卑職庫裡還存着兩門順德千戶所修的火炮呢。”
張翰不解,“嗯?”
“攻打盤踞香山土賊時的戰利,土賊放在石寨門口,說要拿炮轟卑職,香山所都沒炮,土賊手上有兩門,打贏了搬回去才發現是順德千戶所的。”
張翰顯然有些不可置信,雖不至於瞠目結舌,也緊咬牙關顯然極其憤怒。
陳沐攤攤手,“炮都賣了,做出再好的兵器又有什麼用呢。軍門,等曾一本之戰結束,香山所重歸廣海衛沒問題,您下令就行。”
“不過掌管軍器局,您還是從長計議,指揮使、同知、僉事,就算別的千戶所同僚,卑職受他們轄制,但凡有什麼要求,也是做不成事情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每個時代的人們都認爲自己是開明的。
但越是開明的時代,人性反而越惡,人們看見比自己優秀的人,第一想法絕不是學習,而是毀滅。
他在香山所已經夠了,要麼不歸進廣海衛,如果歸進廣海衛,就必須丟掉自己所擁有的一些東西。
所幸陳沐比張翰還差得遠,在他們之間的關係裡,絕非老師與弟子或忘年之交,而是單純的上下級。
“連炮都不要了,你還去廣海衛做什麼!把那兩門炮送到廣州城來,你就在香山所,哪兒都不要去!”
老爺子氣的吹鬍子瞪眼,好半天才平息了心頭怒意,坐回案頭邊翻找書錄邊頭也不擡地道:“即使那兩門炮如實,老夫也不能把廣海衛的軍器局撥給你,但你可以在香山自己立個軍器局,這是不違制的,老夫先讓廣東都司軍器局的工匠仿製,仿製成功,再分送南京、北京兵部。”
聽着這話,陳沐再忍不住心頭喜意,低頭抱拳行禮。
這意味着從今往後,香山的戰船可以自造、香山的火器也能名正言順地自造,甚至不但能自造,還能用更好的火器供給其他衛所換些銅鐵原料。
關鍵在於,這意味着香山千戶所徹底擺脫其他衛對他的控制。
說着,張翰找到前些時日陳沐從香山送來的戰報書信以及對濠鏡管控的設想,枯槁的手指劃過紙面,擡頭看向陳沐,道:“你送來的手本,老夫看了,其中扼門守敵,敵自亂之;駐軍管民,民自化之;這話很好,你比很多人都有膽量,但老夫擔憂的是你能否做好?”
一直以來,明朝對濠鏡澳的夷民是有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主觀逃避的,雖向他們收繳商稅,稱他們爲‘餉商’,取自供給軍餉的商人之意,但實則把濠鏡當作‘隱然敵國’而並非自有領土。
一塊沒有資源、沒有價值的小海島,對大明而言沒有什麼用處,像租給番夷任意使用一般。
陳沐提出了新思路——既然這個海島已可創造收益,就要拿住、管住,讓它創造更高的收益。
“你說在濠鏡拔除設守澳官,增設三部百戶所,兵員自募、軍備自籌、劃分糧田食以海事;新設稅官庫使,重整海關梳理稅務;用我官吏設夷律管夷商、招夷人副手,獨行法於海外;關閘每月三開,扼以糧草備不測;這四道條陳,老夫上奏朝廷,準了。”
“但你另外說的,遣人入夷商炮廠學徒、設學教授夷人言語、管理夷教、並派生員入夷學學其方略,這幾道條陳,就有些不知所謂了吧?老夫上表到朝廷,是要被人笑做通番總督的!”
張翰的笑意裡有些輕視陳沐這個小年輕,“教授夷人言語,使其開化,何必?生員皆爲國朝高才,當科舉入貢以走正途,又何來學夷人方略之舉?至於入炮廠學徒,更爲滑稽,難道我泱泱大明竟淪落到要向人學徒的境地?”
“此等小技!”張翰的手拍在陳沐拿來的西班牙重銃之上,道:“我國朝兵部一看便知,製成比其更利!”
三年五載之利,張翰良言盡納。
百年方針大計,一概摒棄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