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的最後兩個月裡,陳沐循規蹈矩地完成戰爭結束的善後。
三名主帥與雲南地方官吏在事務分配上出乎意料的和諧。
繪製整個緬甸全面地圖、制定兩座府城直轄界限,向其他土司規定朝廷新稅與皇帝供奉、招攬流民並分發土地制定稅率、制定新的法令,這些都是南洋軍府的工作。
俞大猷與劉顯負責的則是十六萬旗軍在緬甸的佈防、維持穩定、佈告安民,除他們之外,還有云南地方派來官吏幫助管理土司百姓,教授開墾灌溉,姚安知府李贄起初被派到三宣六慰,他的職責是帶着學生教化百姓。
不過緊跟着就被陳沐調至白古,擔任白古建府後的第一任知府,調令是通過雲南巡撫簽發的,三宣六慰在名義上一直屬雲南地方轄制,不過如今中南三府實際受南洋軍府管制,這在雙方看來都是好事。
雲南懶得管,南洋又想管,巡撫王凝當即向朝廷奏上手本,將新分出三府劃給南洋軍府,不過被駁了。
在此之間,陳沐還眼看着四個葡萄牙傭兵團聚起膨脹至一萬一千兵勢的烏合之衆,拿着南洋大臣委任指揮使的官印通過關防,向阿拉幹國都妙烏城展開進攻,與城中葡萄牙首領勃利多裡應外合,收編駐軍,在當地築其兩座充滿異域風情的大明衛所。
一曰妙烏衛、一曰西海衛。
廣東都指揮使白元潔緊跟着率軍入駐,由雲南地方調來教書先生向兩衛軍兵展開教化。
這樣和平、穩定、閒適的生活一直持續到萬曆二年末,陳沐的一切工作有條不紊,陳沐的內心實際歸心似箭。
直至戰爭結束後南洋軍府收到消息,高拱這纔將傳信旗軍送上前往馬六甲的商船,並在那換乘軍府輜重船,至白古城告知陳沐母子平安的消息,並附送一套四書五經,讓他給孩子起名。
因爲高拱很清楚陳沐沒空在軍府衛慢慢給孩子起名——皇帝的詔書直髮南洋軍府,言南洋大臣出洋已有四年,故招其半年內進京面聖述職。
說是半年,其實那是最後期限,因此陳沐在緬甸的最後一旬都用在編寫三府六港規劃及向白元潔、鄧子龍交接工作上,忙得昏天黑地。
所謂三府六港,涵蓋馬六甲在內三座府城、六座海港,分別爲安南升龍府、緬甸仰光府、白古府;順化峴港、馬六甲關防港、白古要塞港、阿拉幹妙烏港、蘇門答臘巨港以及占城港。
用陳沐先期發往北京手本上的話來說:南洋貿易給朝廷解決錢的問題,三府六港則給朝廷解決糧的問題。
兒子的名字是陳沐在乘船航往軍府衛的路上起的,祖上沒字輩,他也沒文化,讓他定字輩也沒這本事,單單起出四個字,用的是被他一棺材掀翻廣海衛裡景泰三年欽差都督備倭都督張通在花崗岩上勒石記功寫的四字,海永無波。
剛出生沒倆月的大兒子便有了名,叫陳海龍,先用俞龍戚虎的名號,後面再生了再說。
這會兒他太忐忑了,不知道皇帝這個時候召他進京到底要幹嘛,他問了問隨船杜黑子覺得這名字怎麼樣,杜鬆說:“像大帥起的。”
陳沐回船艙越想越覺得這話不像是在誇他,又走出船艙問:“像我起的是什麼意思?”
杜鬆舉起手來像託了只栗子,一句一頓,道:“二斤炮、海龍炮;小旗箭、海龍箭;旗軍操練手冊、海龍操練手冊;銃炮打放心得、海龍打放心得,大帥覺得這幾個名字放一塊協調麼?很協調!像大帥起的!”
“帥爺不計小人過,不跟你這黑子一般見識。”陳沐撇着嘴,他覺得這名和輩都挺好的,道:“重孫輩的名字我都想好了,無字輩,陳無船、陳無炮、陳無財,他們的爹還能叫陳永壽!”
說着陳沐就樂了起來,把杜鬆弄得丈二摸不着頭腦,他不知道爲啥給孫子起名叫永壽讓帥爺這麼高興,咧着嘴道:“小孩名字隨便起起就得了,反正帥爺大好名字也用不上,這都多少年沒人喊帥爺名字了?”
陳沐想想也是,名字這東西,弄不好以後史書上都很難直接出現,他已經許多年沒遇到直呼名字的人了。
其實說來也有幸運的地方。
孩子來得晚了點,陳沐早先想好的陳新明是用不上了,這名字被楊兆龍搶注。
小楊的孩子出世比大陳的孩子早倆月,可能是在新明島閒着沒事做就只能悶頭生娃,還沒聽說楊兆龍成婚的大事就先有了娃娃,起名叫楊新明,陳沐回信說自己內侄兒名字聽起來不像個古代人挺煩的。
估計楊兆龍下一封信就會嘲諷姐夫,說都已經萬曆三年了,現代說什麼古代。
那能怎麼辦?
新明島的名字也是他起的,他要是不任性給那片大島起名叫新明,弄不好現在楊兆龍家大小子就叫楊澳了。
至於孩子的小名,是陳沐登陸軍府衛島時遠遠瞧見高拱懷抱裡的小東西時出口的第一句話,他說:“這孩子叫緬緬,就在他出生這年,緬甸沒了。”
高拱喜歡小孩,他一直想要個親生兒子,爲這事還專門把家搬到紫禁城牆根邊上,就爲工作時間回家播種,結果還背上個罪名,眼下歲數都夠給陳沐當爹了,也不管人家會不會說話,抱着小海龍整天高興得讓叫大爺。
陳沐本就沒打算在軍府衛待多久,主要是北方這會太冷,他在這邊陪家眷把年過了,正好同高拱、海瑞等人交待接下來南洋軍府的事宜,並猜測一下這次朝廷會對軍府可能實施的變動。
在一月中觀看了隸屬南洋衛兩千五百料三層火炮甲板巨舶下水,順便派人給軍器局送去一份神威火箭尾焰旋轉穩定的改造方案,月末便辭別家人同僚,攜杜鬆等一行二十餘人登上前往北方的戰船。
他沒迷糊到搭乘自己的新炮艦,坐的是福建六丁六甲艦隊,轉浙江、南直隸,一路北上前往天津,準備進京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