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新年講話

“司令請看這就是我們的幹船塢,專門用來在冬天存放船隻並進行修理,如果沒有合適的船塢在這麼冷的天氣之下我們的船隻壽命將大大受到影響”此時已經到了1914年12月中旬經過海軍上下的一致努力遼河修船廠終於開動起來,受到海軍司令員黃大河的邀請衛國軍最高領袖張輝親自前來參觀。

“老黃,我們第一艦隊的船隻船齡全部都在十年以上,一定要抓住冬天的時間進行修理,儘可能延長每一艘船隻的使用壽命,所需要的部件如果能夠自己生產一定要克服苦難想法設法自己生產,暫時不具備自產條件的優先向德國購買,一定要注意技術儲備”對於這麼短的時間修船廠能夠成功運轉張輝也是十分滿意,看着一些老師傅帶着年輕的學徒再幹船塢裡面對船隻進行檢修心裡涌起一股股滿足,最起碼這座具有造船功能的小型船廠是張輝帶來的,就算是後世歷史書上應該也能夠落下一個愛國軍閥的名頭吧。

“卑職明白,一定時刻注意技術儲備,爭取早日自主建造我軍第一艘自主艦艇”黃大河看着嶄新的設備,勤勞的工人心裡面也是激動萬分,等到所有軍艦整修完畢明年春天剿滅盤踞在各處的水匪將更加得心應手。

“老黃,當今世界燃油鍋爐已經出現,我們第一艦隊使用的仍然是蒸汽動力船隻兩者之間的區別一定要詳細論證”張輝記得大概是在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英國率先採用燃油爲動力的鍋爐,不過德國採用的卻一直都是蒸汽動力,可能受制於德國重油資源匱乏只能採用燃煤鍋爐罷了。目前國內情況基本和德國一樣,後世一直到新中國建立纔打出第一口油井,擺脫無油國的帽子。

“啓稟司令,雖然燃油動力已經出現,不過尚沒有單獨使用大部分都是採用混合動力,現在燃油鍋爐可行性尚需要進行研究,目前遼河船廠也只能製作蒸汽動力小型軍艦”黃大河不愧是專業人員,遠遠超出張輝僅僅依靠後世記憶的一些可憐知識來。

“這些只是遠期規劃,我們目前最重要的還是進行技術儲備,建造一部分符合國際形勢的驅逐艦”張輝做了最終的總結,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前進,想要大跨步最終的結果全部都是摔個頭破血流。

“司令海軍艦炮採購計劃您是否能夠批准?現在德國節節勝利大部分戰利品要進行發賣用來籌集軍資,我們選擇的艦炮全部都是德國的戰利品,卑職認爲應該抓住機會採購一批儲存起來備用”黃大河一直念念不忘的海軍艦炮採購計劃已經基本被張輝槍斃,按照衛國軍的發展規模可以說十年之內根本用不到這些兩百毫米以上重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縱然已經降低價格如果全部採購也需要將近百萬銀元。

“海軍艦炮採購計劃過於超前,海軍可以通過剿匪所得采購部分艦炮”明顯的拒絕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是,卑職明白了,司令請跟卑職來前面不遠處就是我們的生產車間,現在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黃大河雖然有點失望,不過還是積極的介紹着遼河船廠前面的情況。

“司令請看,這是船體生產車間,我們的驅逐艦和內河炮艇卑職準備採用鐵甲艦建造模式,主體採用硬木爲主,外面包一層鐵皮既能減少重量增加艦艇速度,也可以增加一定的防護力度,這是海軍艦隊設計的第一代遼河級驅逐艦請司令過目”黃大河此時重新恢復精神,拿出一張早就準備完畢的圖紙彙報着。

“排水量800噸,全長75.5m,全寬6.3m,吃水3.1m,主機爲六汽缸三脹式直立往復蒸汽機3座3軸,鍋爐爲呂號艦本式煤炭水管鍋爐6座,功率10500馬力,最高航速34節,主火力爲一門140毫米32倍火炮,副火力爲兩門80毫米25倍速射炮及四門76毫米高射炮,另裝備4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遼河級驅逐艦僅僅從性能看要遠遠超過目前正在服役的海河級驅逐艦以及來自德國的達亞爾級驅逐艦。

“按照我們現在的技術水準能夠完成建造?有沒有技術難題?”對於海軍的設計張輝比較滿意在考慮現實的前提下做到最好。

“司令,我們設計的遼河級驅逐艦符合目前世界大潮流,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進行生產並沒有問題,只不過人員不熟練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消耗超過平均水平的錢財,根據海軍預測如果建造完成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大概需要二十五萬銀元,超出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黃大河沒有一絲一毫隱瞞,尤其是消耗的錢財更是遠遠超過平均水平,向外國採購一艘性能相同的驅逐艦不會超過二十萬銀元。

“第一艘軍艦消耗難免會更高一些,本座會撥下十五萬銀元作爲前期啓動資金,剩餘的十萬銀元年後海軍自籌,另外140毫米32倍火炮,副火力爲兩門80毫米25倍速射炮及四門76毫米高射炮,另裝備4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等武器裝備在江南造船廠就近採購”其實江南造船廠在清末民初實力還可以甚至可以自主建造巡洋艦,衛國軍採購一些武器裝備一方面可以支持國內企業,另一個原因就是想要挖掘人才。

“是,請司令放心,海軍第一艦隊一定順利完成遼河級驅逐艦的建造工作,卑職會盡快聯繫江南造船廠採購相關武器裝備”雖然只有十五萬銀元啓動資金,卻足以用來完成前期主要採購工作,剩餘的十萬銀元按照繳費分成應該不難。

轉眼間時間飛逝,歷史的大門邁進1915年,此時的袁世凱已經在竭盡全力爲了登上帝位而服務,對外不惜犧牲國家利益簽訂各種賣國條約甚至遠遠超過清朝末年統治期間,對內任命親信,將大量反對帝制官員全部調離免職,一些清末遺老遺少此時再度登上政治舞臺,大力鼓吹帝制的好處,唯一的區別只是換了一個新皇帝。

在心腹官員段芝貴的鼓勵下,控制在北洋政府手中的各省都督分別開始組織麾下士兵不斷請願,希望大總統能夠更進一步挽救泱泱中華於水火之中,只是一個春節國內氣氛大變好像只有重新回到“君主立憲”制度之下中國才能再次崛起。

“鄙人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本人自1912年3月臨危受命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職位,數年來忠於職守勤勤懇懇沒有任何怨言,一心欲讓中華民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走向巔峰,奈何奈何費勁心力卻仍然無法挽救慢慢下滑之國力,鄙人苦心查閱各種資料,參考世界強國之政體,歐洲列強雖然佔據世界一流可卻無法適應我國現實,然日本崛起於明治維新採用“君主立憲制”短短二十年走進世界強國之列,其發展之快速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令人膛目結舌。“君主立憲”舉全國之力發展重點工程,舉全民之力發展經濟,目前我中華民國大部民衆愚鈍不曾開智依然沉寂於兩千年封建統治之中,中華民國體制並不適合國家發展,按照全國有志之士要求新年之後將在北京召開中華民國體制研究大會,令全國有志之士共同決定未來之體制,全國各族人民歡迎前往北京進言獻策,只要有利於國家發展鄙人一定組織政府積極學習”這就是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在1914年的新年講話,裡面包含的內容不置可否,所有人全部都明白這所謂的體制研究大會更是沒有任何意義,年前給北京袁大公子的電報已經很明確的說明問題。

“春節之後,於北京召開體制研究大會,務必前來參加支持帝制,如果能夠公開發表電報予以支持大總統必不吝重賞,先前所求之事必將達成”袁克定的電報沒有一絲隱瞞更加漏骨。

目前北洋政府能夠完全控制的中原數省地盤,福建,江西,雲南等地屬於革命者地盤,各省都督也只是名義上歸屬於北洋政府領導,不管是地方政權還是軍隊全部被當地革命黨人所控制,這些佔據數省地盤的革命黨人纔是北洋政府的心腹之患,北洋軍主要兵力也主要防備這些人反叛,至於奉天省,吉林省以及更加混亂的黑龍江大部分全部都是小軍閥,土匪以及日俄控制,也許張輝的衛國軍在北洋政府看來早就屬於自己的外圍勢力,最多就算是一個地方性小軍閥而已。

“啓稟司令,白城市道伊丁亮奉命求見”

“老丁,電報看到了嗎?春節之後你代表衛國軍赴京參加體制研究大會,不管結果是什麼全部表示同意,本座會在這裡與你呼應,此行務必將吉林市地盤以及吉林省督軍的職位拿到手裡,這可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沒有十分的把握張輝不會以身犯險前往北京參加大會,丁亮作爲衛國軍二號人物完全可以作爲全權代表出席這些會議。

“是,請司令放心,卑職到北京後一定與各方多做聯絡達成一致意見,可有需要注意的問題請司令明示”丁亮詢問着心裡的疑問,畢竟這件工作可是一把雙刃劍必須時刻注意。

第五十五章 武器第七十三章:古城攻防戰第二百八十四章:激戰與輿論(二)無題第一百五十九章:齊頭並進(一)第二十九章:統計收穫第七十二章:擴張的契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反擊第一百一十三章:靖安縣之戰終(一)第二百七十七章:震驚全國(四)第二十一章:編制第五十八章 前奏(三)第一百四十二章:投降與繳獲第二百九十九章:夯實底蘊(二)第九十五章:二龍鄉攻防戰(一)第三章:練習槍法第一百九十七章:1915一式坦克第二百零三章:蠢蠢欲動(二)第四十一章:第一連隊的行動第二百六十一章:雙管齊下(二)第二百七十七章:震驚全國(四)第二百二十二章:摧古拉朽(一)第一百五十五章:快刀斬亂麻(一)第一百零七章:冬日閒情與溝通(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大戰前的部署第一百三十六章:秋風掃落葉(三)第五十五章 武器第二百四十一章:一往無前(三)第一百六十四章:捷報次第來(二)第三百零二章:殲敵小紅河(二)第一百三十九章:席捲松原(三)第五十七章前奏(二)第三百零五章:殲敵小紅河(五)第二百九十三章:臨時的妥協(二)第二百四十七章:一往無前(九)第二百零八章:清水河縣第二百八十章:震驚全國(七)第九章:大收穫無題第九十五章:二龍鄉攻防戰(一)第二百章:亂象迭起(一)第八十八章:大安市鎮守使和商會第一百七十五章:任命與迫降(終)第二百二十九章:任命第一百六十四章:捷報次第來(二)第二百九十六章:有朋自遠方來(三)第八十八章:大安市鎮守使和商會第一百六十七章:血戰龍山縣(一)第三十一章:準備擴編第二百六十九章:雙管齊下(十)第二百九十一章:新官職(二)第一百九十二章:長春收復戰(終)第一百一十六章:圍殲第二百五十四章:提前碰撞(七)第八十五章:大安市豐富收穫第一百六十六章:白山爭奪戰第三十七章:黑市購槍無題第一百二十五章:剿滅戰(一)第十七章:論功行賞第二百二十三章:摧古拉朽(二)第七十二章:擴張的契機第一百七十四章:任命與迫降(二)第八十八章:大安市鎮守使和商會第一百二十四章:松原市動態第一百四十一章:松原城終第二百二十章:大亂將起(二)第一百一十二章:靖安縣最後的抵抗第七十三章:古城攻防戰第二百六十七章:雙管齊下(八)第二十二章:訓練第一百八十九章:長春收復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松原城終第二百二十五章:人口交易第十九章:山寨初建無題第一百四十六章:錢莊與來自德國的消息第一百零七章:冬日閒情與溝通(求推薦,求收藏)無題第三百零六章:殲敵小紅河(六)第一百三十二章:來自扶余縣的情報第一百三十六章:秋風掃落葉(三)第一百三十九章:席捲松原(三)第一章:穿越爲匪無題第十二章:山寨見聞第二百四十八章:提前碰撞(一)第二百三十三章:出征(二)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次第來(一)第一百六十七章:血戰龍山縣(一)第八十三章:大安市控制權爭奪戰(二)第二百九十七章:鋼鐵廠與發電廠第一百二十五章:剿滅戰(一)第二百七十三章:雙管齊下(十四)無題第二百三十六章:末路(三)第二百九十八章:夯實底蘊(一)第二百六十九章:雙管齊下(十)第二百五十章:提前碰撞(三)第一百七十六章:衛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