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黃山官邸,常校長將包括張治中在內的所有人都打發走,整個書房裡便只剩下他自己和俞良禎兩個人。
“良禎,坐吧。”
“校長,學生還是站着吧。”
俞良禎站在沒動,身板也挺得筆直。
常校長點點頭,臉上沒有流露出來,心下卻有一個基本判斷。
別的姑且不說,至少俞良禎對他的態度還是沒有任何的變化,還是像以前一樣恭敬,並沒有因爲位高權貴、手握重兵就變驕橫。
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常校長之所以要前往九龍坡機場親自迎接俞良禎,那是他身爲國府最高領袖必須要做出的姿態,因爲俞良禎是迄今爲止戰功最大的司令長官,他如果不肯親自前往迎接,就難免會寒了前線將士的心。
這其中的道理,跟當初漢武帝親自駕御輦迎接遠征漠北歸來的衛青是一樣的,因爲不這樣做就難免寒了前線將士的心。
但正如漢武帝會擔心衛青恃寵而驕,常校長也擔心俞良禎會因此而變得驕橫。
好在這樣的事情並未發生,衛青並沒有恃寵而驕,俞良禎也沒有因此而嬌橫,而是仍舊像之前那樣的謙恭。
常校長戰略眼光一般,但是看人的眼睛還是有的。
當下點了點頭,常校長又接着說道:“良禎,自出任浙閩戰區司令長官以來,你成長的速度真的是非常快,快到讓我感到驚訝,原本我以爲,集團軍總司令是你的上限,可是現在看來,我小覷你了,你的上限根本就是沒有上限。”
常校長這句話,已經不是暗示,而是在明示了。
常校長几乎就是在說,良禎我現在非常看好你,將來接我位的很可能就是你。
俞良禎自然聽出來了,當即搖頭說:“校長太看得起卑職了,卑職其實就是一個純粹的武夫,就是校長手中的刀,你讓我砍誰,我就砍誰!至於說別的,比如政治之類,我真的不擅長,也不想摻和到其中。”
聽到這話,常校長心情便更加愉悅。
因爲常校長剛纔的話並非發自肺腑,而是試探。
讓俞良禎或者陳實接自己的班?常校長還沒有這麼大的胸襟,要不然他花這麼大力氣培養常公子做甚?要不然他又何必冒着這麼大的風險將常公子送到鄞江去當特派員?要知道鄞江可是鍾毅的地盤,常大公子去了鄞江其實就相當於成了人質!
雖然常校長沒說,鍾毅也沒認,但兩人心裡對此是有默契的。
常大公子去鄞江,除了鍛鍊能力搶班奪權之外,順便當人質。
而事實也是這樣,自打常大公子去了鄞江之後,常校長對於鍾毅就非常的剋制,上次的縮編,他也只敢縮減第41集團軍,對於鍾毅的第10集團軍卻是連一個字都沒有提,還有航空第1師,常校長也半點沒有摻和。
既便是第41集團軍,考慮到跟鍾毅的淵源,常校長也是費了老大勁,周夢熊、朱良成還有孫立人他們三個也是榮升走人。
所以,讓俞良禎或者陳實接班,是不存在的。
常校長之所以這麼說,只是試探俞良禎而已。
如果俞良禎表現出一丁點熱切,就立刻會被常校長打入另冊,那麼戰區司令長官也就是當到頭了,抗戰一旦結束,估計也就要脫軍裝了。
所以俞良禎現在的回答,就讓常校長格外的滿意。
常校長自然是看得出來,俞良禎說的都是心理話,這點看人的眼力,常校長自認還是有的,他相信自己沒有看走眼。
俞良禎是真不熱衷政治。
這樣的部下,纔是可靠的部下,省心好用的部下!
到這裡爲止,常校長對俞良禎已經沒有一絲疑慮。
確定了這點,常校長也就覺得,可以繼續討論另一個深層次的話題。
而這個話題,就是鍾毅!
常校長問道:“良禎,對於子韌,你是怎麼看的?”
“子韌?”俞良禎道,“校長指的是哪方面?軍事層面還是政治層面?”
“所有方面。”常校長沉聲說道,“我問的是鍾毅這個人,你對他是怎麼看的?”
俞良禎說道:“子韌這個人吧,軍事能力沒話說,黨國那麼多高級將領,能打仗的悍將不知凡幾,但是能勝過子韌的卻真找不出來一個,白健生平時多驕傲一個人,對於子韌也是讚不絕口,由此足見看出子韌之能力。”
常校長又道:“那麼,政治層面呢?”
俞良禎說道:“子韌很少在人前表現出政治傾向,但是給我的感覺吧,他的政治傾向應該跟卑職差不多,就是沒有黨派傾向,唯一的區別是,學生效忠的是校長,而子韌所效忠的卻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他在人前,也從來不諱言,不會效忠某個個人!”
常校長神情陰鬱的道:“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真存在只爲國家、爲民族而考慮,而不爲個人前途而考慮的人,對於鍾毅的話,良禎你相信嗎?”
俞良禎搖搖頭說:“校長,學生只能說看不透子韌。”
“看不透就對了,鍾子韌的心機比良禎你深多了。”常校長點點頭又道,“那麼,現在我再問你最後一個問題,你自信能夠駕馭得了鍾子韌嗎?或許我說更直接一點,如果鍾毅跟你之間起了衝突,你覺得浙閩戰區的部隊是站在你一邊,還是站在鍾子韌那邊?”
“這個嘛,學生沒有想過。”俞良禎額頭上已經冒出冷汁,又接着說道,“不過,學生以爲,跟子韌之間應該不會發生矛質,至少到目前爲止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
“呵呵,良禎你不要介意,我就是做個假設而已。”常校長淺嘗輒止,並沒有就這個問題深入討論,旋即轉移話題說,“對了,你還沒有說,這次回來爲了何事?”
“哦哦,主要是爲了當面向校長彙報浙閩戰區近期的得失。”俞良禎舒了一口氣,又接着說,“順便替昆明航校招募一批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