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移防武漢

竹林汪一戰獨七師全殲日軍106師團,擊斃其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以下一萬餘人,俘虜八百餘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以及師團旗半面。..消息傳來全國振奮,一時間全國各地賀電不斷,武漢衛戍司令部一個上午就接到46份來自國內外各個機關單位發來的賀電,包括延安方面以及八路軍總部發來的祝捷賀電。

最讓國民政府興奮的是,連蘇聯以及國內意見並不統一的美國政府首腦都在第一時間發來賀電,祝賀國民政府取得空前的勝利,美國總統還透露出支持中國抗戰的意思,雖然羅斯福沒有明確的提出援華預案,但是*這個政治嗅覺極其敏銳的政治老手從中卻聽出了一點玄機。

同一天,武漢三鎮大掛青天白日旗,慶祝馬錚所部創造的竹林汪大捷,也慶祝國民政府海陸軍終於將日軍趕出了彭澤範圍之內,解了武漢的危局。

心情大好的*,看完各國首腦發來的電報後,第一時間發表全國通電,嘉獎武漢衛戍司令部第一兵團以及八路軍獨七師取得的戰果,同時晉升大批有功人員的軍銜,而各部隊的嘉獎實物也是極多。這次*可是真正的大方一次,其豪爽程度連何應欽和宋美齡以及陳誠這些高級人員也感到驚訝。

這次馬錚所部被授予抗日模範師的稱號,國民政府專門從國難薪裡面撥出十萬大洋給馬錚所部,另外軍政部還撥給獨七師三千條新槍,待戰事結束之後獨七師立即到武漢換裝,並參加政府的授勳儀式。

此外軍政部命令獨七師立即將日酋松浦淳六郎的屍體以及那半面師團旗立即送往武漢,以供政府宣傳所用。

接到命令之後,馬錚當即派人將松浦淳六郎以及秦尚雅的屍體裝棺打包送往武漢,一同送往的還有這兩位日將的隨身物品和那半面軍旗。..

8月9日下午三點,火車在一陣轟鳴聲抵達了武昌站,隨後在一隊精神抖擻的士兵的押運下。兩具棺木被擡下了火車,隨後緊急送往武漢衛戍司令部。

在武漢衛戍司令部外,應邀前來的上百名各國記者正焦急的等待着。儘管國民政府已經通傳了竹林汪大捷的詳細經過和戰果,但是在沒有看到有力的證據之前他們還是不敢相信一向羸弱的中國守軍竟然能悄然間全殲日軍一個師團。

當棺木抵達武漢衛戍司令部之後。上面的棺蓋被打開了,兩具身穿日式軍裝的日本將軍的屍體呈現在了所有人面前。儘管這兩個日本軍官都是一臉的血污,髒兮兮的看起來很噁心。但是通過他們身上的將官服以及將官刀還是不難看出這兩位的身份。

接下來的兩天,關於獨七師全殲日軍106師團的消息迅速在全國範圍內發酵着,被壓抑了許久的人們奔走相告。武漢軍民更是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抗日遊行。

而國際上,蘇聯、美國以及英法德意的主流媒體都報道了此事,就連一向新聞管制極爲嚴重的日本也報道了此事。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現在全世界都在說這件事情,要是他們再自己捂着蓋子的話,必然會引起國內民衆的懷疑和不滿的。

得知第106師團的軍旗被奪,日本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要求岡村寧次中將切腹謝罪,此事甚至於一度鬧到日軍大本營,可想而知事態的嚴重性。

在中國人看來繳獲一面日軍軍旗固然是一件高興地事情。證明政府以及前線的將士沒有在誇海口,沒有在矇蔽他們。但是沒有人想到日本軍民對此的反應會如此的激烈,甚至於讓中國人有一種軍旗比106師團被全殲還要重要的錯覺。

事實上這並非是錯覺,在日本軍民眼裡軍旗的重要性確實要比一個師團的生死存亡更重要。例如在日本歷史上的西南戰爭中,政府軍和西鄉隆盛軍在田原阪附近激戰。其中政府軍的步兵第14聯隊旗手河原林雄少尉戰死,“陸軍御國旗”被西鄉軍奪取,雖然之後政府軍奪回了這面軍旗,但是爲此損失很多兵力。

於是日軍規定,由於不可抗力損失的軍旗,會在損失後第二年的1月21日重新發給。陸軍聯隊撤銷編制後,軍旗撤回到陸軍省保管。儘管如此,日軍還是視軍旗被搶爲最大的恥辱。

正是由於這一特點,日軍規定。如果戰局陷入不可逆轉的情況時,首先要焚燒軍區,被稱之爲“軍旗奉燒”。也正因爲如此,從明治維新到現在已經將近半個世紀了,日軍征戰大半個亞洲,但是卻在沒有遺失一面軍旗。沒想到堂堂106師團的軍旗竟然在武漢前線被支那人繳獲了。這在日本人看來是不可原諒不可洗刷的恥辱。

迫於國內的壓力,再加上第二軍之第三師團遲遲不能到位,江北的進攻陷入了困境,因此華中方面軍決定全軍後撤,結束這次已經沒有勝利希望的會戰。

武漢會戰結束了,這一戰日軍頗有一點虎頭蛇尾的意思,聲勢浩大的集中了十多個師團,號稱要拿下武漢摧毀中國政府以及民衆的抵抗意志。但是結果卻是苦戰三個月卻只能止步於馬當要塞,陸海空三軍皆損失慘重。

確定日軍主力已經後撤之後,國民政府致電獨七師,全師立即移防武漢,準備接受軍委會的嘉獎,包括馬錚在內的軍官接受軍委會的授勳。

接到命令後,馬錚將這幾日大戰陣亡士兵的遺體集中起來安葬在雙峰尖腳下的一大塊空地上,並且找來當地有名的石匠鑿了一塊巨大的石碑,表明此地安葬的是獨七師抗日陣亡士兵的遺體。

隨後馬錚又讓人將九千多具日軍的官兵的屍體集中葬在了三個大坑裡,也讓人立了碑,上面的碑文都是一樣的—“侵華日軍第106師團合葬於此”。

做完這些馬錚立即率領部隊開往武漢,除了大量兵員之外,隨行的還有大批的傷員和繳獲的武器裝備,單單大卡車就有三百多輛。

從抵達武漢戰場到現在獨七師一共和日軍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苦戰,大小戰鬥打了十幾場,所部共損失兵員六千餘人。另外還有六千多名傷員,傷亡總數爲一萬兩千七百餘人。

損失是慘重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戰果也是前所未有的輝煌。可以說這次會戰是國民政府搭了個臺,卻讓馬錚唱了一出好戲。原本來的時候只有七千多兵員,走的時候卻成了兩萬兩千多人,而且還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錢物,更重要的是獨七師也受到了國民政府以及全國民衆的認可,名震海內外。

當然了,國民政府得到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最直接的好處是解了武漢之危,來自日軍的壓力減輕了一大半。其次便是頻臨解散的中國海軍補充了三十多艘大中型艦艇,幾乎是直接恢復了戰鬥力,長江航道的安全有了保證。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通過這一系列的勝利,國民政府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國家形象頓時上升了不少,也得到了國內民衆的支持。而這些東西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所以對於這次會戰中國方面是很滿意的,不然以老蔣的性格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親自爲馬錚授勳的。(。)

ps:

ps:第二更送到!

第803章 不被重視的報告第236章 彭澤危局第727章 壓力驟增第924章 城牆爭奪戰第573章 裡應外合第722章 懸殊的差距第80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948章 內部矛盾第1145章 東北震動!第517章 鋤奸隊發威第506章 實力第404章 戰役打響第789章 不被看好的崗村第1085章 圍而不攻第984章 美日宣戰第一百二十四 井上村治第656章 馬錚的條件第595章 日軍的調整第一干一百五十四章 聚焦七臺河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134章 察哈爾部驚變第467章 換裝第910章 化家嶺阻擊戰(上)第571章 日軍撤兵第802章 慘烈的戰鬥第813章 龍刺戰隊第572章 攻打石門第570章 佔井陘第195章 後院着火第1027章 反攻華北第867章 憤怒的前田治第28章 再創佳績第一干一百七十一章 實力飆升第352章 無奈的德王第683章 糜爛的戰局第988章 各方動作第109章 三件事兒!第288章 表態!第983章 要行動了第781章 中日預備會談第842章 馬錚的換裝計劃第352章 無奈的德王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2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444章 露出獠牙第725章 聯合禦敵第770章 重組與調整第1186章 絕殺第64章 毒計第315章 交換方案第1015章 王啓賢第706章 不留俘虜第402章 大戰再起第389章 生死考驗第792章 神秘的客人第539章 戰冀南第1035章 岡村的想法第523章 關門!打狗!第446章 再臨大同第758章 二圍北平第182章 嘉獎和補充!第6章 整編第21章 察南遊擊支第1123章 “第9號作戰計劃”第470章 正版土匪第392章 驅民攻城第195章 後院着火第144章 聽天由命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361章 最可愛的人第800章 應對之策第351章 亂世妖孽多第318章 寺內壽一離任第280章 馬錚眼中的閻老西第413章 延安方面的決定第322章 杉山元到任第183章 劍指湖口第246章 老蔣眼中的馬錚第279章 劍指大同第14章 以打代練第663章 關東軍入關第927章 城破第49章 小結第1132章 突然出現的戰車部隊第355章 察北戰役結束第837章 全線撤兵與《日泰協定》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45章 南下陽原第477章 鐵桿漢奸馬銘第786章 岡村寧次第759章 致命的威脅第952章 騰飛的1941第1068章 躍馬東京的夙願第414章 棘手的問題第171章 換人第469章 山東大局第91章 抓鷹第638章 野戰重炮引起的震動第902章 有利可圖的“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