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武漢淪陷

此時安培少佐就像一頭憤怒的的公牛一樣,迫切的想要找出殺死張秋鎮守軍的兇手。不過這件事似乎並不像之前馬大戶被狙殺那樣,成爲無頭公案。根據手下的人對鎮子裡的居民進行盤問,很快就有了消息。

幾乎張秋鎮所有的居民異口同聲地說,鎮上的太君是被一支土匪部隊給殺死的,而這支土匪部隊的首領似乎叫什麼“康必勝”。

聽完情報部門的報告後,安培少佐大怒,堂堂大日本皇軍的一個加強小隊竟然被一支土匪消滅了,這說出去只會讓大日本陸軍臉面丟盡。

隨即安培少佐下達的封口令,說張秋鎮受到了支那大股游擊隊的突襲,一個小隊的守軍損失慘重,但是實力尚存,而一個皇協軍步兵團則是全體玉碎。

安培少佐深知,損失一個小隊他肯定要受到旅團長閣下的斥責的,至於皇協軍死多少沒有人會在意的。同時安培少佐下令儘快尋找那支可惡的支那土匪,將他們揪出來統統消滅掉,以雪皇軍之恥辱。

就在馬錚所部初戰告捷的同一天,武漢戰場的戰局又發生了變化。武漢會戰已經進行了兩個半月之久,日軍數路大軍勢如破竹,此時武漢外圍之軍事情況更加緊張,南北兩路之敵,逐漸逼近武漢,。

華中方面軍配屬的第2軍主力一部,於6月22日佔領信陽後,當日第二軍司令官令藤田進的第3師團對信陽地區進行警備,監視國民黨軍主力的行動,控制住武漢戰場北部地區之局勢;令第13師團,以一部沿平漢路向南進攻,主力在平漢路以西沿應山、安陸、雲夢、應城,突破第5戰區羅卓英第5兵團在該地區的防守,從西北方向迂迴進攻漢口、漢陽。

不過第2軍左路軍行程不暢,右路軍與之相比稍好一點,先是撞上了一代名將張自忠。張自忠率領所部整整擋住了日軍半個月,最後還能在敵人面前安全撤退。隨後又遇到了胡宗南的第一軍,而胡宗南的第一軍是當時中國裝備最好的,有邱清泉的坦克部隊和彭孟緝的炮兵旅。胡宗南坐擁中國政府最好的裝備,用三個軍七個師與日軍已經血戰數次的兩個師團激戰20多天竟然還佔下風。

在長江南岸的第11軍,其稻葉四郎的第6師團於6月6日中旬佔領了廣濟(梅川),隨後攻佔了田家鎮要塞後,因傷亡太大再無進攻能力,在補充了一個聯隊的新兵後繼續向西進攻。

但是國民政府這邊也是對於這一線的戰事極爲憤怒,在田家鎮要塞淪陷之後,五戰區代理司令白崇禧立即指揮部隊反擊,但日軍據險死守,還施放大量毒氣,硬攻慘失慘重。

見強攻不行,白崇禧就調部隊側擊日軍的後方,李品仙兵團收復太湖、潛山,切斷了日軍第6師團的陸上補給線和陸上退路,使稻葉處境艱難。白崇禧抓住機會,指揮正面對峙的28軍、84軍等部隊趁機猛攻,意圖全殲曾在南京大屠殺中犯下累累罪行的第6師團。

這一回白崇禧的佈局雖然高明,但還是低估了日軍的戰鬥力。第6師團據險死守,同時施放大量毒氣,死撐硬頂渡過了難關。岡村也立刻派遣海軍在九江對面的小池開闢了補給通道,爲第6師團被給彈藥和補充兵員。稻葉得到補充後,開始反攻,白崇禧雖然親臨前線督戰,但也於事無補。

在日軍的猛攻下,28軍、68軍和84軍傷亡慘重,而且預備隊用盡,但還是無法扼止日軍的攻勢,被迫向武漢方向撤退。日軍見守軍撤退,立馬尾隨追擊。

武漢保衛戰進行至7月中旬,不管是老蔣還是軍委會那些大佬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再打下去日軍在長江南北的合圍圈將會關閉,到時候不但守不住武漢,甚至於連武漢外圍的這幾十萬大軍也會被日軍一口吞掉,於是乃決定撤離武漢。

隨後軍委會電令從江南陽新至江北信陽增援的孫桐萱第3集團軍,繞道經應山、隨縣,北開鄭州,歸第1戰區指揮。將羅卓英調出第5兵團,由萬耀煌接替,繼續擔任信陽以南平靖關、武勝關、應山地區之防禦。張自忠的第59軍、劉汝明的68軍、馮治安的77軍,合編爲第33集團軍,由張自忠任集團軍總司令,從大別山西撤至應城、皁市、京山地區,仍歸第5戰區指揮。

薛嶽的第1兵團,仍於九江以南之德安地區抗擊敵人。張發奎的第2兵團,依託幕阜山,確保通山、高橋、金牛以東地區,並掩護以西之粵漢鐵路。

隨着國民政府主動撤離武漢,日軍終於攻佔了這座長江中游最大的城市。

武漢淪陷的消息經八路軍總部轉發到馬錚手裡的時候,馬錚正在景陽岡上對那些收編回來的俘虜進行教育。看完八路軍總部發來的電報後,馬錚心裡一陣憋悶。老蔣果然還是敗了,而且還敗的非常的慘。

此時的國民政府除了在勇氣上能同日軍一拼以外,在戰略戰術上已經完敗。這不得不讓馬錚想起後世軍事家對於國民黨部隊的評價——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士官、三流的將領和不入流的統帥。

的確,中國的士兵無疑是世界上一流的士兵,他們能在武器裝備以及後勤保障遠遠落後於日軍的情況下還能堅持作戰,最終還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同時中國的士官也是很不錯的,中下級軍官從來都不缺乏勇氣和血性。哪怕戰鬥到最後一人依然堅守陣地的大有人在,作爲下級軍官他們已經做到了最好。

中國的將領雖然沒有什麼精彩的表現,但是依然不屈不撓地堅持着,雖然作爲一個軍人他們已經無愧於心了,但是作爲一名將領他們還是遠遠不行的,因此中國的將領比起同時期的德國英國等國家的軍官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至於中國的最高統帥在政治方面確實是一把好手,但是在軍事戰略指揮層次簡直是一個笑話,只有一個步兵營長的指揮水平卻要指揮上百萬部隊參戰的大會戰,他非但幫不上忙,而他越級指揮和不切實際的命令只會使得事情越變越糟糕。這從每一次大捷過後總是會有一場大潰敗就能看得出來,所以說中國的統帥是不入流的。

對於武漢淪陷這件事情馬錚是那樣的不甘,但是馬錚也知道,武漢的戰事距離他實在很遙遠,而他手裡現在只有千八百人,就算是有心幫忙也是無力實施啊。所以他的注意力很快就從武漢上轉移到山東了,謝文生和許衛國兩部現在都有了新的動作,當然馬錚自己也不可能閒着。

正好這段時間是各地的僞軍以及漢奸地主爲日軍籌集錢糧的時候,由於連續兩年的戰爭,不僅中國政府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政府官員以及絕大多數的軍官都只能領一半的國難薪,當然那些貪官污吏不在此列。

而同樣財政狀況吃緊的日本政府也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就連日本軍官的糧餉也在今年初停發了,大本營命令各地守軍就地籌措錢糧,這就是臭名昭著的以戰養戰政策。

這倒是給了馬錚一個大好的機會,所以馬錚除了留下一個特戰小隊訓練那些新收編的俘虜外,剩下的部隊則是全部被撒了出去襲擊各地運往陽谷縣縣城的錢糧隊。

以馬錚所部的戰鬥力,別說押車的漢奸地主武裝不行,往往就連前來接應的日軍正規野戰部隊也是要吃大虧的。一時間陽谷縣的守軍的傷亡直線上升,只搞得安培少佐焦頭爛額。(。)

第171章 換人第616章 大戰又起第420章 瘋狂的方案第1099章 節外生枝第569章 殺手鐗第349章 戰察北第566章 大義孫蔚如第1132章 突然出現的戰車部隊第1178章 大鬧天宮第73章 戰鬥結束第87章 馬錚的期待第610章 慶功宴第36章 連下三城第703章 增援第22章 苦難行軍路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934章 截殺筱冢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58章 借刀殺人第5章 首戰告捷第605章 合作愉快第一干一百六十二章 佐藤策一第112章 李瀾清第43章 無名山道伏第1067章 中途島海戰的消息第619章 馬錚的奇思妙想第629章 青島敵情第302章 兵臨礦區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798章 今夜無眠第438章 驚嚇第45章 南下陽原第615章 晉綏軍與磨刀石第1181章 計劃實施第239章 106師團的末日第444章 露出獠牙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岡村的選擇第1146章 反擊!第169章 鬱悶的謝剛哲第1142章 再接再厲第744章 寬城第207章 爲皇御天下舵主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221章 絕望的松下第366章 “蠢豬式”指揮第657章 海軍的希望第1114章 出兵東部草原第1076章 冒着炮火前進第491章 日軍VS呼延家族第393章 開槍了!第99章 發財了第195章 後院着火第129章 野獸部隊之第16師團第702章 求援第170章 交易第47章 奇襲戰俘營第251章 囂張的英國人第258章 軍火生意第1100章 行動開始第1112章 交易結束第559章 自大的梅津第961章 老蔣的分析第813章 龍刺戰隊第357章 特戰隊的對手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592章 大發戰爭財第771章 不可替代的作用第402章 大戰再起第859章 關東軍入關的可能性第80章 閱兵進行時第935章 戰後總結第1053章 進攻!第959章 南下豫北第355章 察北戰役結束第469章 山東大局第153章 殺雞儆猴第1122章 甕中之鱉第795章 受刺激了第304章 撈到大魚了第394章 焦慮的朱老總第1195章 建國大業第943章 大生產運動第1117章 加把火!第418章 被打土豪了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310章 撤離大同第904章 上鉤了第930章 共襄盛舉第4章 剿匪閻王山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182章 嘉獎和補充!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959章 南下豫北第437章 各國反應第487章 一語成讖第47章 奇襲戰俘營第582章 媳婦兒的消息第128章 將帥不和第一干一百六十四章 火箭筒再建奇功第293章 大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