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巨星

援軍的到達,讓肥鄉縣縣城裡的守軍大大舒了一口氣。原本好好地局勢突然間變得風雨飄搖,連一向所向披靡的大日本皇軍也是連連受挫,這讓肥鄉縣的日僞軍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一種令人窒息的氛圍不知不覺在了肥鄉縣的日僞軍中蔓延,並且有了不可收拾的趨勢。

緊張的氣氛這直接導致日僞軍的行動有些神經兮兮,看向每一箇中國人的眼神都好像看到了死神,縣城裡已經發生了不止一起的流血衝突。雖然死的都是一些中國人,日軍的士兵並沒有受到什麼實質上的傷害,但是這也讓肥鄉縣的日軍指揮官感到了深深地不安。

兩千七百人的援軍並不多,但是安撫軍心已經綽綽有餘了。肥鄉縣的日軍指揮官也不是一個蠢貨,知道肥鄉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在肥鄉縣城以南構築了一條長長的防線,同時在平定、廣平兩縣通往肥鄉縣的道路上建立了兩道線。

爲了保險起見,肥鄉縣的日軍指揮官還特意向邯鄲日軍守備司令部再一次請求了作戰指導。不過由於有了一批援軍了,所以這一次肥鄉縣的日軍指揮官說的比較委婉。

邯鄲的日軍守備司令部司令官德川康一是日軍中有名的短視鬼,由於德川家族在日本也是很有影響的武士家族,在軍中有一定的勢力。再加上德川康一的刀術在日本就小有名氣,所以德川康一也就順理成章地入伍當兵,並且考上了陸大。

儘管德川康一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但是卻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和絕大多數的體力勞動者一樣,德川康一的智力顯然不夠指揮一個步兵旅團。

也許作爲一個士兵他是合格的,甚至於是優秀的,作爲一個士官也勉強合格。但是作爲一個坐鎮全局的高級指揮官,德川康一卻沒有那種魄力和戰略眼光。

這次給肥鄉縣調去兩千多援軍在德川康一少將看來已經是破天荒的了,而且那還是杉山元大將特意打的招呼。而德川康一少將自己卻打心眼裡不願意,畢竟他手上也沒有太多的部隊,一下子調集了三千五百人前往肥鄉,這幾乎抽空了邯鄲城內的守備兵力。

儘管現在德川少將又從周邊縣區收縮了不少部隊回邯鄲,但是卻不想將如此珍貴的兵員再次派往肥鄉。再加上肥鄉縣的日軍指揮官說的比較委婉,所以德川對於他的求救信息無動於衷。

德川無動於衷,對於馬錚所部來說卻是一個好消息。在馬錚的命令下,獨立團以及隨後趕到的一旅抓住有利時機完成了對肥鄉縣的迂迴包圍,只要馬錚願意,隨時可以對肥鄉縣的日軍發動圍攻。

不過現在肥鄉縣城守軍多達四千餘人,而且防禦工事也比較完備,強攻的話傷亡肯定不小。

考慮到傷亡問題,馬錚並沒有立即行動。而是將手中絕大多數的兵力運動到了肥鄉縣以北的其他縣區,準備將肥鄉縣所有的城鎮的據點都處理掉,最後再完成雷霆掃穴的步驟。同時又將二旅三旅兩個步兵旅調往邯鄲外圍,準備奇襲邯鄲城。

但是馬錚也清楚邯鄲城的防守肯定很嚴密,就算是有特戰隊的幫助也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將邯鄲城拿下。不過能夠拿下邯鄲城固然好,拿不下也沒關係,畢竟日軍在這裡佈置的火力實在是太兇猛了。

作爲交通樞紐石門的門戶,邯鄲城平時的駐軍足足一個步兵聯隊、兩個騎兵大隊和一個戰車大隊,就算是在日軍陸海軍精銳部隊中都很少見的重炮兵也有一個大隊。

這樣強大的火力就算是用一頭豬來指揮,其防禦效果也不會差到哪裡,。況且德川少將雖然短視一些,戰略眼光差一點,但是戰術指揮水平卻不差,所以馬錚也不奢望一下子就把邯鄲的守軍全打死。

不過對付一個短視的指揮官,馬錚有的是辦法。畢竟目光短淺的人最是小心眼了,只要指揮得當這樣的傢伙會自己把罩門兒露出來給你打的。

更何況相對於肥鄉縣而言,邯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點馬錚清楚,德川少將也清楚。所以馬錚決定演一出調虎離山的好戲給日本人,好好教一教這些狗孃養的怎麼打仗。

馬錚判斷,只要是邯鄲遭到攻擊,而且形勢岌岌可危的話,到時候不用他的人攻擊肥鄉縣的日僞軍,肥鄉縣的日軍就會主動跑出來回援邯鄲。到時候怎麼打還不是馬錚說了算,所以馬錚纔不命令部隊強攻肥鄉縣。

在謀劃冀南重鎮邯鄲的同時,馬錚又命令綏察軍區所有集結好的部隊開始向日軍佔領的區域靠攏,而行進在熱南的整編三師以及綏東大草原上的騎兵師也要加快行軍速度,只要達到了地點不需要向馬錚彙報,可以直接發動攻擊。馬錚相信兩個師絕對可以橫掃綏東大草原,將德王以及日軍勢力打個七零八落。

相對於整編三師以及騎兵師奪取赤峰、通遼的任務而言,張家口一線的部隊就顯得輕鬆多了,馬錚給他們的任務就是將日軍主力吸引過去,宣化、下花園以及平津地區乃是華北方面軍的統治重心,就算是綏察軍區主力盡出也不可能輕易從這些地方取得突破的。

而朔縣的整編二師、突擊旅等部隊的任務相對就艱難一點,馬錚給他們的命令只有四個字——拿下忻口。對於三晉大地馬錚早已是垂涎三尺了,這不僅僅因爲山西省土地肥沃、人口衆多、經濟發達、資源豐富等一些列的客觀原因,而是因爲山西省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得不讓馬錚重視,只要佔領了山西,那麼就可以掐斷正太鐵路以及平漢鐵路,這在戰略上的意義是極其重大的。

此外忻口乃是太原的北部門戶,只要打下了忻口,進可出兵攻佔太原,或是截斷正太鐵路,致使山西的日軍變成甕中的甲魚,退可守住忻口,防止駐山西第一軍北上攻打大同,並且以此爲跳板攻打綏察地區。

忻口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的要地,這當然離不開忻口地理位置,作爲晉北通往太原的門戶,這裡是保衛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正因爲如此,所以也就決定了這裡必定會成爲中日爭奪的焦點。

很可惜,在第一次爭奪戰中,中國很塊就敗北了。1937年,爲了實現侵吞華北進而獨霸中國的既定國策,日軍數路大軍直撲太原,而爲了保衛太原,國民黨第二戰區指揮部集中6個集團軍,共31個師、13個旅,約28萬多人,由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組織了忻口會戰。

那一戰歷時一個多月,最終以中國方面傷亡十萬餘人而告終,那一戰中國方面不但傷亡慘重,同時還把山西省會城市太原也丟了,可謂是損兵折將,顏面盡失。

馬錚所部這次在忻口外圍集結了五六萬大軍,大有準備發動第二次忻口戰役的意圖,這極大地刺激了日軍。要是馬錚所部這次能夠攻佔忻口的話,就等於打破了山西中日雙方的戰略態勢,那麼整個山西省這盤大棋就全活了。即便是日軍到時候還佔着太原也無所謂,沒有忻口作爲屏障的太原,防禦成本將極大地增加。

一時之間,邯鄲、赤峰、通遼、宣化、忻口這幾座城鎮成了國人矚目的明星,全中國所有的有志之士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此處,而馬錚以及綏察軍區再一次成爲了國人爭相討論的對象,成爲了萬人矚目的巨星。(。)

第480章 憤怒的****第600章 貨輪火拼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702章 求援第423章 視察部隊第31章 雲鑑第475章 馬清的小算盤第300章 再點一把火!第264章 物資分配第580章 疑點第808章 奪寶計劃第26章 智取紅砂壩第908章 要塞化的張家口第267章 綏察軍區成立第454章 戰朔縣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153章 殺雞儆猴第657章 海軍的希望第184章 勝算幾乎第968章 斬首行動第1151章 白山黑水游擊戰第76章 綏察抗日敵後根據地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1104章 登陸戰第87章 馬錚的期待第456章 福善莊戰役第961章 老蔣的分析第1101章 馬到功成第1038章 空投物質第876章 笑到最後的纔是最幸福的第866章 完成任務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16章 剿匪擴編第365章 負隅頑抗第36章 連下三城第516章 聊城亂局第182章 嘉獎和補充!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514章 樑尚仁的難題第218章 無能的松浦第659章 撤退前的會議第175章 再玩兒個大的第427章 解決方案第一干一百七十一章 實力飆升第1022章 華北方面軍重組第962章 風起雲涌第147章 低調是王道第137章 寧死不做俘虜第1111章 倒賣日本親王第1179章 狡猾的岡村第612章 計劃第906章 甘粕重太郎第424章 軍事上的配合第112章 李瀾清第553章 要收網了第78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098章 混入樂道院第663章 關東軍入關第1056章 日本的出路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889章 趣事逸聞第1107章 馬崢的意圖第414章 棘手的問題第333章 失效的毒氣彈第177章 狹路相逢第204章 虎嘯峽伏擊戰第249章 突然出現的破壞者第700章 伏擊第一干一百五十六章 捲土重來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519章 服部藏臣第1133章 請求增援第406章 兵臨城下第675章 焦頭爛額多田駿第478章 洗劫一空第1090章 秘密幹線的工作者第596章 船回來了第218章 無能的松浦第727章 壓力驟增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73章 戰鬥結束第577章 第五師團的到來第1049章 熱河論戰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539章 戰冀南第842章 馬錚的換裝計劃第1017章 以牙還牙第66章 我看挺好的第527章 馬錚的“殺器”第196章 我看懸!第407章 收復張家口第788章 整飭軍紀第143章 特戰隊之間的對決第437章 各國反應第354章 騎兵間的對決第912章 鈴木一郎的“悔”意第200章 目標—歸綏第518章 日軍的猜測第380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