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糜爛的戰局

日軍突進之迅速,攻擊之犀利,遠遠超出了國共雙方的預料,尤其是出乎第一戰區高層的預料。

此時陷入被動的老蔣一方面調集部隊增援中條山,另一方面則是致電延安方面請求八路軍予以配合作戰,以解中條山之危。

接到重慶方面的電報之後,延安的諸公頓時陷入了兩難境地。配合***作戰本沒什麼,但是現在作戰的區域卻在晉西南,而這裡原本就是二戰區的核心統治區域,八路軍在這裡並沒有駐兵,甚至於連遊擊部隊都沒有,這樣貿然南下作戰不但可能給戰場後方的日軍機會,另一方面也會將部隊陷入危險的處境。

所以國民政府的這份求援電報讓延安方面很是被動,同意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甚至於主力被消耗。但是如果拒絕出兵的話,那就等於給了國民政府攻擊的藉口和把柄,在政治上造成被動,因此延安方面疑慮頗多。

數日漸延安的諸公都在開會討論,但是卻一直沒能明確給與國民政府答覆,這也讓外界輿論風向有所轉變。

然而就在此時中條山方向再次傳來緊急戰報,此次出現險情的是北線陣地,這裡是曾萬鍾第5集團軍和劉茂恩第14兩個集團軍的接合部,日軍的戰略意圖在於迅速攻佔橫(橫嶺關)垣(垣曲)大道,直取垣曲縣城,對守軍兩個集團軍實施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因此戰役一開始日軍即以重兵向橫垣大道兩側猛攻,駐守橫嶺關東北側的趙世鈴第43軍、西南側的高桂滋第17軍同時遭受日軍重兵打擊。

激戰至8日拂曉,第43軍十八坪陣地被突破,堵擊無效。軍長趙世鈴下令放棄陣地,撤向望仙莊一線。第17軍雖依靠工事和有利地形進行了較爲有效的抵抗,終因左右兩翼皆被敵突破,不得不退出防線。

日軍則在一舉突破守軍防線後,當即兵分兩路,一路沿桑池、賈家山、杜村河南下。一路沿亳清河南下,經皋落、長直、王茅,直取垣曲縣城。最重要的是,日軍在傘兵部隊配合下,佔領黃河岸邊的垣曲縣城,截斷了與黃河南岸的聯繫。日軍實現了中間突破計劃,中國軍隊被分割成兩半。

很快,日軍的內層包圍圈完全形成,中條山守軍黃河沿線的補給線和退路全被截斷。

第一戰區司令部鑑於濟源、垣曲間各主要渡口漸次被敵封鎖,第14集團整個補給線中斷的事實,命第14集團軍陽城以西部隊主力,迅向沁翼公路以北分路轉移,以旋迴鑽隙戰法,打擊敵人側背。

同時鑑於第10師與第98軍接合部之二里腰,亦被約二千餘之敵突破。而邵源之敵,亦向西北緊迫,此時第14集團軍三面有受敵顧慮,於是第一戰區司令部命令第14集團軍各部在突圍遊擊中向北撤退。

話說劉茂恩的第14集團軍原本是第二戰區的主力部隊,被調歸第一戰區指揮後同樣是戰區主力,這個集團軍向來是被衛立煌當成鐵桿主力和王牌部隊使用,因此防區範圍較大。

作戰開始時,第14集團軍主要對付的是南部的敵35、21師團。而這兩個師團主要的任務是向西攻佔孟縣、濟源縣以及王屋鎮、邵原鎮,以達其封鎖的目的,而未作向中心攻擊,所以第14集團軍開始曾以在沁水縣以南下川地區的第15軍、98軍一部在橫河鎮西北的煤坪一帶,圍攻敵33師團至該地的一部。

當第33師團作向中心攻擊後,而西部曾萬鐘的第5集團軍情況不明時,衛立煌指示第14集團軍主力向沁水、翼城公路以北轉移,就地補給,另整態勢。依此,第14集團軍令43軍佈防於垣曲以東的同善直至靈官廟的東西一線。15軍佈防於同善向北至舜王坪一線,以阻止南路的敵獨混第16旅團和21師團及西路的敵42師團。又令在沁水東北王壁鎮的第93軍進攻沁水之敵,以接應集團軍主力北撤。

現在駐紮在南部濟源至邵原公路一線的敵35、21師團,開始沿公路向北作橫向進攻,與陽城的敵33師團夾擊第14集團軍,第14集團軍的處境極其危險,稍有不慎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中條山戰局迅速惡化不僅引起了國共雙方的高度關注,同時也引起了身在沂蒙山區的馬錚的重視。關於日軍進攻中條山的事情,馬錚原本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爲歷史上日軍從38年到41年三年間曾發動過11次大規模的進攻作戰,但是結果都一樣,全都被守軍擊潰。

唯獨在1941年5月份的那次進攻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但一舉拿下了中條山這個戰略要地,同時還殲滅了大量的中國守軍,戰績輝煌。

現在時間僅僅停留在39年年底,所以馬錚並沒有想到此次進攻日軍會取得如此大的突破,因此一開始的時候大意了。

現在根據前線傳回來的各種情報,馬錚迅速意識到日軍這次進攻和歷史上1941年的那次中條山會戰如出一轍,甚至於連兵力部署都一樣,同樣是多田駿指揮的十萬大軍對陣何應欽、衛立煌的第一戰區,唐淮源和武士敏將軍同樣戰死沙場。

而且馬錚還知道,如果這個時候不對第一戰區進行增援的話,後果還會更嚴重。日軍在對中條山地區的全部防禦陣地完成突破後,尤其是在佔領了垣曲、濟源、孟縣、平陸等縣城及相關的關隘據點,封鎖了黃河北岸各渡口,完成了對****的內外側雙重包圍後,隨即轉入對數路中國守軍各陣地進行反覆掃蕩。

以西線爲例,日軍各兵團在突破陣地之後並排向北返轉,然後又再次轉向黃河線,如此再三反覆進行篦梳掃蕩,一直進行到戰役結束。在這樣反覆掃蕩期間,大量的中國守軍遭到殲滅。

更重要的是中條山,中條山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這裡西起晉南永濟與陝西相望,東迄豫北濟源、孟縣同太行山相連,北靠素有山西糧倉美譽的運城盆地,南瀕**的滾滾黃河。境內溝壑縱橫,山巒起伏,關隘重疊,礦藏豐富。中條山,與太行、呂梁、太嶽三山互爲犄角,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而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隨着山西各主要關隘的相繼失守,中條山的戰略地位愈加重要。對中方來說,佔之,即可以此爲根據地,瞰制豫北、晉南,屏蔽洛陽、潼關。進能擾亂敵後,牽制日軍兵力;退可憑險據守,積極防禦,配合整個抗日戰場。

就日方而言,得之,即佔據了南進北侵的重要“橋頭堡”,既可渡河南下,問津隴海,侵奪中原。又可北上與其在山西的主要佔領地相連接,解除心腹之患,改善華北佔領區的治安狀況。所以,中條山地區被視爲抗日戰爭時期關係國家安危之要地。

現在這個“關係國家安危之要地”即將被日軍攻佔,不管是對於國民政府還是對於八路軍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兒。尤其是馬錚很清楚,現在日軍主力在對付中條山的***部隊,一旦等他們回過手來,首先要對付的便是冀南和魯西的八路軍,因此這個時候必須對中條山進行增援,不然後果很嚴重。(。)

第678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77章 中彈第432章 治療瘟疫第一步第655章 震驚第392章 驅民攻城第712章 騎虎難下第495章 以打代練第401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097章 拯救人質行動第414章 棘手的問題第848章 大青山特訓第489章 山東獨立旅第970章 起義通電第20章 全殲武田大隊第828章 新牆河戰役第207章 爲皇御天下舵主第688章 下了血本的多田駿第524章 花和尚的慾望第三百三四十一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804章 蠢蠢欲動的泰國第137章 寧死不做俘虜第263章 敗家子第236章 彭澤危局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525章 淺談僞軍二鬼子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31章 雲鑑第154章 民心可用第159章 窯洞夜話第1002章 戰果喜人第866章 完成任務第1098章 混入樂道院第644章 繳獲多多第606章 返回冀南第978章 壓寨相公馬德勝第172章 馬錚的計劃第377章 借鑑第303章 特戰隊出擊第1035章 岡村的想法第1128章 想退休的山田大將第769章 多田駿之死第126章 日軍撤兵第694章 絕對信任第463章 糟糕的武漢戰場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182章 嘉獎和補充!第320章 提上日程的藥物研究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岡村的選擇第367章 飛雷逞威第845章 喜得千金第1033章 拿下天津城第827章 陳兵逐鹿第546章 兇悍的山下第80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134章 殺手鐗捅刀子第648章 摘桃子第718章 石友三斃命第87章 馬錚的期待第1110章 下套子第508章 新民會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669章 日軍的反應第23章 閻王山下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852章 美國人的請求第1123章 “第9號作戰計劃”第65章 軍裝的問題第128章 將帥不和第356章 日軍各部的進展第129章 野獸部隊之第16師團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1124章 外交上的突破第166章 九江失守第452章 將才和帥才第1146章 反擊!第680章 重兵出擊第718章 石友三斃命第1146章 反擊!第572章 攻打石門第876章 笑到最後的纔是最幸福的第425章 南下設想第913章 增援化家嶺第652章 土豪的世界你不懂第774章 喜當爹第123章 樂觀的馬錚第1080章 迅速敗潰的日軍第975章 國運的賭博第275章 山田枝子第238章 再現秘密武器第1149章 跌落神壇的關東軍第170章 交易第55章 老孔雀開屏第230章 血戰彭澤城第1098章 混入樂道院第173章 行動進行時第1029章 航空隊出擊第350章 狡猾的佐佐木第1060章 懲治漢奸第1131章 戰略目標與戰術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