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懸殊的差距

按照高樹勳保守的估計,第六十九軍兩個師十個團的兵力編制最多也就能和日軍一個步兵聯隊幹一幹,再多了恐怕就要出問題了。

不過幸好日軍這次南下的部隊也並不全是精銳,兩個步兵師團兩個步兵旅團的部隊,也就獨立混成第三旅團還算不錯,勉強可以算的上是精銳,其他的部隊則就要遜色不少,尤其是第32、第35這兩個師團都是剛剛組建不到四個月的新部隊。

這兩個師團的士兵除了一小部分是有作戰經驗的老兵之外,絕大多數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這也就是多田駿爲什麼放着兩個步兵師團不派往冀東或者是晉北戰場,而是讓他們南下同國民黨雜牌軍以及八路軍瞎鬧的原因。

不管是多田駿還是木村兵太郎都沒有將第六十九軍以及新八軍放在眼裡,由於石友三的原因,所以日軍對於這支部隊的實際情況都極爲了解。所以部隊南下之後木村兵太郎根本就不以第六十軍均爲對手,而是要全力打擊高樹勳的新八軍。

一方面固然有石友三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內奸的出賣下,第六十九軍的虛實日軍已經打探的清清楚楚。根據特高科給華北方面軍上報的分析結果是,石友三所部兩萬三千多人的部隊,其實際戰鬥力也就相當於大日本皇軍的一個步兵旅團,所以木村兵太郎對於石友三所部根本就是不屑一顧。

之所以幾次三番想要逼迫石友三投降,完全是出於政治層面的考慮,一箇中國政府的戰略集團軍在中將集團軍司令、軍長的帶領下集體投降,這樣的打擊想必一定不好受吧。

但是任誰也沒有想到,做了一輩子的牆頭草的石友三竟然在這個關鍵時候被他的老部下和好兄弟高樹勳給整死了,而且還是光明正大的整死了,就連已經被日軍列爲友軍的第六十九軍也被高樹勳間接控制了,日軍苦心經營了這麼多年的成果一下子付之東流。

日本人當然對此事是極度的不滿,所以木村兵太郎也顧不上之前一直惦記着的八路軍了,而是準備集中兵力先將高樹勳所部解決掉。

原本根據特高科的分析,不管是石友三還是高樹勳所率領的部隊都只是國民政府的雜牌部隊,戰鬥力都是極爲低下的,所以木村兵太郎準備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解決掉高樹勳所部的威脅,正面擊潰或者全殲新八軍和第六十九軍,最好是能將這兩個軍全殲掉。

但是高樹勳一下子叫來這麼多的幫手讓木村兵太郎也有點着急了,原本按照特高科給華北方面軍上呈的報告顯示,高樹勳和支那政府領袖蔣的關係並不融洽,一旦皇軍進攻高樹勳所部,支那政府進行救援的可能性很小,反而是命令高樹勳所部南撤的可能性要大一點。

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老蔣對八路軍提防的力度,其實特高科的判斷本沒錯,如果沒有八路軍的存在的話,老蔣必然會命令高樹勳南撤的。畢竟高樹勳所部的實力擺在那裡,根本就不可能是日本人的對手。但是當老蔣得知八路軍對冀南虎視眈眈,最少也集結了四五萬人的時候,事情就不一樣了。

爲了防止部隊南撤之後便宜了八路軍,老蔣不得不增援冀南方面。加上之前陳誠的勸解,所以老蔣纔會命令孫殿英、孫良成、孫連仲等部立即向冀南開進。

而國民政府的這一系列的動作引發了華北日軍的激烈反彈,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命令河南、山西、山東等地的日軍立即就地修築防線阻敵增援。同時命令木村兵太郎加大進攻的力度,務必要再高樹勳所部的援軍到來之前佔領邯鄲。

木村兵太郎也知道現在方面軍所遇到的壓力有多大,人家華中方面軍人數雖然沒有華北方面軍多,但是人家華中方面軍卻是在前一段時間的大戰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將中國長江沿線最最重要的城市武漢攻破了,並且正面將支那百萬大軍擊潰,戰績斐然。

而華北方面軍自從八路軍馬錚所部強勢崛起以後就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尤其是將北方草原全部丟失以後,馬錚所部有了穩固的根據地,完善的後勤以及充足的兵員使的這支部隊戰鬥力大增,甚至於已經直接威脅到了帝國在華北的統治中心北平。

除此之外,各地的戰場的情況也是很不盡如人意,冀東大暴動、山東亂局、晉北戰役、平津戰役、冀南戰役等大大小小的戰鬥都大大牽制了方面軍的精力。

前一段時間帝國大本營發來電報,將整個方面軍大大小小的軍官罵了個遍,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大本營對於方面軍有多不滿了。就連多田駿閣下也面臨被調回國的危險,他們這些中將、少將也是被大本營罵了個狗血噴頭,要是再拿不出一個可以拿的出手的大勝仗的話,那整個方面軍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方面軍被斥責,像木村兵太郎這樣的高級軍官的日子也不好過,大本營對他們的能力充滿了質疑。因此對於木村兵太郎而言,這一仗許勝不許敗。爲了儘快南下進軍邯鄲,木村兵太郎中將甚至於親自在永年前線指揮戰鬥。

而防守永年縣的是高樹勳新八軍的新編第六師,是新八軍絕對的主力。聽着城外陣地傳來的猛烈炮聲,新編第六師師長馬潤昌心裡是忐忑不安,日軍炮火之猛烈遠遠出乎他的預料。

馬潤昌是行伍出身,根據天上炮彈的呼嘯聲就可以判斷得出來日軍使用的火炮不但有75mm口徑的山炮野炮,還有105mm口徑的加農炮,這種重炮在中國戰場上是很少見的,而且根據炮火的密集程度馬潤昌判斷日軍最少有一個炮兵聯隊,甚至更多。

這兩天新六師雖然躲在堅固的工事裡,但是傷亡卻並不比日軍小多少。一方面是新八軍這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後孃養的雜牌軍的武器裝備很差勁,全軍除了兩門老式步兵炮外也就只有十二門迫擊炮,重機槍也只有不到五十挺,防空武器除了輕機槍外就沒有別的東西了。

這樣的武器裝備個日軍更本就不在同一級別上,也就相當於日軍一個加強聯隊的火力,所以短短兩天的時間新六師就損失了三千多人。

指揮部裡電話聲不斷,但是卻沒有一個好消息。

“師座,前線的劉團座打來電話說,剛剛日軍對我軍陣地進行了二十分鐘的炮擊,造成我軍重大傷亡,二團一營三連由於防空洞連續遭到日軍八發炮彈正面擊中,所以突然塌方,整個連全部被埋在了地底……劉團座懇求師長儘快派援軍……”

“師座,前線傳來消息,十分鐘前日軍山本大隊像一團的陣地發動了連續性的集團衝鋒,並且動用了坦克戰車和空中支援,一團雖然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但是自己也是元氣大傷,一團的張團座說,師長要是在不派援軍的話,一團的陣地最多再支撐兩個小時就會落入敵手……”

馬潤昌咬了咬牙說道:“給我告訴劉大耳朵和張二娃,就說援兵沒有,但是陣地必須給我守住,陣地丟了讓他們提頭來見。”

馬潤昌自己清楚,雖然前線的幾個團長都哭着喊着要援兵,但是好說歹說還能支撐的下去,雖然他手裡現在還有一個團沒有動用,但是那卻是新六師最後的家底了,要是這麼早就把預備隊都動用了,那接下來的仗還怎打。

所以現在要援兵他是一個人也沒有,況且軍長給他馬潤昌的命令是守住永年一個星期,也就是說在一個星期之內永年前線別想再有援兵到來,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第32章 分兵第1066章 戰爭動員令第985章 驚天大陰謀第546章 打邯鄲第584章 摩根家族第764章 轉攻保定第744章 寬城第762章 天大的玩笑第137章 寧死不做俘虜第890章 疑惑第566章 大義孫蔚如第771章 不可替代的作用第861章 拜壽去!第533章 兩萬大軍第928章 下正定第801章 狼來了第30章 唱一出好戲第253章 突然發難的英國人第687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76章 激烈的爭執第119章 偏關第132章 駐蒙軍衆將官的驚訝第906章 甘粕重太郎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107章 馬錚感興趣的東西第1145章 東北震動!第828章 新牆河戰役第27章 收穫頗豐第901章 準備反擊第980章 “X”計劃第205章 連續作戰第48章 收編俘虜第718章 石友三斃命第629章 青島敵情第360章 黃旗鎮第1012章 狠毒的岡村第667章 漁翁得利第1018章 悲催的日本人第839章 德日分歧第525章 淺談僞軍二鬼子第1083章 血債血償第324章 組建縣大隊第366章 “蠢豬式”指揮第1061章 相互算計第425章 南下設想第335章 劃分防區第435章 鼠王一號第117章 戰起晉西北第621章 鈴木少將驚恐的記憶第427章 解決方案第258章 軍火生意第616章 大戰又起第216章 兵臨城下第895章 勢態楔子第100章 高壓180第587章 達成協議第788章 整飭軍紀楔子第865章 友軍的請求第659章 撤退前的會議第275章 山田枝子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562章 梅津美治郎的反擊第58章 借刀殺人第一干一百六十二章 佐藤策一第405章 強大的火力第963章 岡村的陰謀第429章 疫病爆發第491章 日軍VS呼延家族第699章 魚兒上鉤第566章 大義孫蔚如第960章 國府震動第794章 責問第684章 山東軍區第125章 作戰指導第879章 殘暴的日軍第549章 粉墨登場的108師團第226章 督戰第九戰區第775章 御前會議第942章 臭脾氣第679章 圖謀中條山第756章 下遵化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760章 國民政府的大動作第886章 消耗戰第1101章 馬到功成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322章 杉山元到任第651章 朝野震動第470章 正版土匪第549章 粉墨登場的108師團第738章 暗算馬錚第484章 人口交易第1042章 刺第232章 令日本陸軍尷尬的奇人第1111章 倒賣日本親王第947章 日本惡化的外部環境第1001章 唐山大作戰第481章 道門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