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大本營的至高權威

大本營的掌權者們知道,如果不先把海陸軍之間的矛盾解決了,或者是先讓他們暫時的妥協了的話,接下來對外動武不過是一句空話。

好在對外動武這個前提大家都是同意的,其它的不過是兵種不同造成的小分歧而已,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從作戰角度來講,海軍的戰爭準備主要是隻在基地保持一定的兵力和充實的戰略物資,因此即使撤銷一度準備好的戰備也比較容易,所以海軍有把戰爭準備看得比較簡單的傾向。

陸軍的準備則是首先要動員大批兵力,然後將其集結到預想的戰場附近,把它展開。

同時還要對敵人的動向進行嚴密的監視,從而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過程極爲繁瑣。並且還需要天皇陛下以及全體國民的支持,遠比海軍要複雜費力的多。所以從手續上也需要首先確定國策,然後取得政府的同意。

另外,根據歷來的經驗,在外交決裂的最後關頭,海軍有可能不下決心開戰而中途退出,陸軍對此十分擔心。因此陸軍主張現在先下定對美英一戰的決心,在這個決心之下同時進行戰爭準備和外交工作,外交談判一旦決裂就決心開戰。

9月27日和28日兩天,在大本營的主持下,陸海軍部局長等連續舉行會議,對開戰決心問題進行討論。經過三天的努力,大本營陸海軍部之間的意見已經完全一致,關於是否繼續與美國談判,海陸軍都一致認爲可以繼續與美國接觸。

同時,海陸軍還要求政府方面立即着手戰爭擴大的相關準備,從人力財力物力上保證大日本帝國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對英美法荷開戰。

並且還爲政府方面提供了一份所需物資的清單,要求政府方面在明年5月底之前將清單上的物資全部準備妥當!(。

對於海陸軍提出的意見政府根本不敢怠慢,近衛文磨立即召集所有重臣開會,研究討論此事。

也不能怪近衛文磨沒主見,完全是因爲在此時的日本,軍部大本營纔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儘管在表面上無論是陸軍部還是海軍部都是政府的一個部門,但是實際上這兩個部門的權力大得嚇人,名義上要內閣政府的調遣和命令,實際上可以壓政府,鼓動天皇撤掉內閣

大本營是日本對外發動戰爭的軍事指揮樞紐,是獨立於政府、議會之外,直接對天皇負責最重要的軍事機構。

日本陸軍是仿照德國的前身普魯士建立起來的,因此日本明治時期摹仿普魯士建立起直屬於天皇分管軍令大權的陸軍參謀部,海軍也分出相應的軍令機關。軍令大權被分立出來,只將軍政大權歸屬於內閣。

1889年頒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又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這種變化的新的軍政關係。憲法規定,天皇總攬統帥權,並賦予軍令長官“帷幄上奏權”,即凡有關軍令事項,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決。這就是戰前日本盛行的“統帥獨立原則”。

從法律角度來說,只有天皇能夠管轄軍部,但近代天皇制的特點是“廷政分離”,天皇不親政,即使在御前會議上裁決爭端,也多數是隻聽不答。所以,陸海軍名義上直轄於天皇,實際上無所約束。自成中心,在天皇權威神聖光環中。軍部成爲明治憲政的“權力核心”。

但是真正使日本軍部成爲發動戰爭的中樞以及綁架政府的巨擎,這還得靠一個人,一個不是軍人的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日本前首相廣田宏毅,廣田宏毅這個人應該不陌生,戰後被定爲28個甲級戰犯之一。

日本軍部能有今天這樣的權勢與此人有着重要的關係,廣田弘毅並不是像人們所知道的出身於精英外交官那麼簡單,他原來是想報考陸軍士官學校成爲職業軍人的。甲午戰爭之後,俄法德三國聯合干涉,迫使日本以三千萬兩白銀的價格讓大清贖回了遼東半島,這讓廣田弘毅覺得當一個外交官比單純的舞刀弄槍更有利於國家,這樣他才報考了東京帝國大學,成爲一位職業外交官。

廣田雖然沒有直接從軍,但和陸軍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繫。根據戰後從外務省發現的資料,在日俄戰爭之前的1903年。當時還是帝國大學學生的廣田就曾經作爲陸軍的情報員在朝鮮半島和滿洲等地以“修學旅行”的名義收集情報了。

本來廣田弘毅就讀帝國大學期間的學費就是右翼團體玄洋社支付的,再加上廣田夫人又是玄洋社幹部的女兒,所以廣田弘毅進入外務省之後的表現就是親軍和極右翼的混合體。大隈重信內閣提出臭名昭著的“對華二十一條”時,廣田弘毅是外務省通商局第一課課長。

廣田當時不同意這個二十一條,因爲在廣田看來還應該再加上黃河的“疏浚權”,這樣可以在保證日本帝國在黃河的航行權利之外。爲日本企業在中國中原一帶的進出提供方便。

戰後廣田弘毅最致命的罪名是在岡田內閣的外相任上時提出了“廣田三原則”,以及在首相任上時恢復了在1913年就已經被山本權兵衛內閣廢止了的“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後者給了軍部以綁架政府的武器。

這個“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到底是什麼東東,竟然有這樣的作用,可以是讓日軍軍部綁架政府?事實上這個“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就是廣田宏毅提出來的一個讓軍人掌權參政的制度

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日本國內經濟困難。階級矛盾尖銳,法西斯勢力趁機猖獗。他們猛烈攻擊資產階級政黨政治,極力倡導法西斯主義的獨裁和集權,製造了一連串的暗殺、政變等恐怖事件,構成了勢頭洶涌的軍隊法西斯化。

1936年“二.二六兵變”之後,傀儡政權廣田弘毅內閣被扶持上臺,廣田內閣按照軍部的意志確立施政方針並改組國家機構。

首先,規定內閣中的陸海軍大臣必須由現役中將以上的軍人擔任,加強了軍部力量,使內閣成爲軍部的工具,加強對國內人民的專治統治。同時,確立了對外侵略方針,由內閣召集首、陸、海、外、藏等五相會議,制定“國策基準”。

其主要目標是“鑑於帝國內外形勢,帝國應確定的根本國策是依靠外交和國防,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這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政策在法律上的確認。

過去,軍部對政府幹預,往往是對某項政策或對內閣成員發表意見,到廣田內閣時,軍部可以全面改組並控制政府,推行自己的施政綱領,國家的權力和內外政策已從屬於軍部法西斯。軍部控制了政府,初步結束了分裂已久的“二重政府”局面,使分裂已久的國務和兵權在服從軍部的條件下,重新結合,達到了新的法西斯主義政治統一。

根據這條制度,軍部只要不派現役軍人出任陸海軍大臣,內閣就無法成立。而特別有諷刺意味的是,廣田弘毅內閣也還就是因爲陸軍大臣寺內壽一堅持辭職而垮臺的。

廣田宏毅雖然下臺了,但是這條制度卻完完整整被保留了下來,並且被逐漸的強化,到近衛文磨時期,日本軍部大本營已經徹底將政府綁架了,成爲了軍部控制下的傀儡,所以陸海軍提出的意見政府豈敢無視。(。)

第163章 九江危機第580章 疑點第1114章 出兵東部草原第1185章 空降安慶第500章 內訌第48章 收編俘虜第294章 不一樣的高橋聯隊第175章 再玩兒個大的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284章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第796章 永野修身的計劃第422章 今晚圓房第980章 “X”計劃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471章 景陽岡落草第508章 新民會第15章 建設閻王山第132章 駐蒙軍衆將官的驚訝第622章 菜鳥航空兵的首秀第293章 大戰再起第1151章 白山黑水游擊戰第1176章 東條內閣倒臺第91章 抓鷹第696章 土八路要逃?第605章 合作愉快第374章 承德攻防戰第1150章 口水仗第1024章 特戰隊VS綏遠軍區第574章 發財了!第54章 大水衝了龍第297章 上鉤了第65章 軍裝的問題第770章 重組與調整第92章 老兵歸來第253章 突然發難的英國人第1126章 搭臺唱戲第746章 第一道考驗第910章 化家嶺阻擊戰(上)第663章 關東軍入關第469章 山東大局第1085章 圍而不攻第932章 詭異的晉東南戰場第204章 虎嘯峽伏擊戰第1060章 懲治漢奸第774章 喜當爹第590章 撤兵山東第234章 倒三角伏擊陣第613章 高橋賀一第161章 土八路進西安第302章 兵臨礦區第492章 悲催的飯島第250章 刺殺第1079章 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第890章 疑惑第419章 夜話青黴素第842章 馬錚的換裝計劃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16章 剿匪擴編第1087章 打聊城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1091章 橫插一槓第1132章 突然出現的戰車部隊第1089章 日軍援兵抵達第527章 馬錚的“殺器”第822章 以退爲進誘敵深入第一干一百五十四章 聚焦七臺河第529章 一個字——幹!第1045章 一次妥協第698章 前後夾擊第1190章 渡江作戰第1042章 刺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987章 計劃實施第411章 整編師第334章 日軍投降第1133章 請求增援第1101章 馬到功成第169章 鬱悶的謝剛哲第424章 軍事上的配合第733章 反攻永安第1072章 大軍雲集第800章 應對之策第486章 五千兵員到手第501章 馬錚所部的行動第106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70章 白銀重二的建議第368章 海闊憑魚躍第1055章 大獲全勝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431章 王濟堂第789章 不被看好的崗村第609章 窩囊的戰鬥第1053章 進攻!第160章 土財主送禮第408章 佐藤愛子的發現第488章 名震魯西的呼延家族第562章 梅津美治郎的反擊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176章 收復九江第303章 特戰隊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