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

這些經過改進後的坦克在三百米的距離上,日軍的現役坦克炮幾乎沒有一種能夠穿透的。只不過因爲這些附加裝甲,即便是在抗聯之中也是絕密。無論是研發還是生產,都是楊震親手抓的。

附加裝甲在後世並不稀奇,只要有鋼板和鈍性炸藥,在加上一些橡膠一類的東西就可以製造出來。這些附加裝甲既可以減小坦克研製時候的自重,大幅度的提高對複雜地形的通行能力,並減少對大功率發動機的依賴,但卻可以較大幅度的提升了坦克的防護力。

最關鍵的是與那些高科技的複合裝甲相比,其價格及其低廉。是後世一些無力更換造價高昂的新式坦克國家,升級自己主戰坦克的首選設備。雖說在使用上還有一定的侷限性,但是價格與通用性卻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缺點。

而且這些附加裝甲,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東西,說穿了幾乎是一文不值。一般的工業化國家,只要有必要都可以大量的生產。不過這東西因爲屬於自爆性的東西,對裝甲太過於薄弱的現代輕型坦克來說,無疑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所以楊震在選擇爲坦克部隊選擇附加裝甲的時候,對新式的裝甲比較厚T二六S輕型坦克選擇了爆炸式反應裝甲。而對於在海拉爾接受的較老式的T二六B坦克和BT式坦克,則採取了蛋形附加裝甲。

當然現在沒有後世的複合橡膠,更沒有特種合金鋼。製造這些附加裝甲的原材料,也是之前從蘇聯進口的普通鍋爐鋼。鎳鉻合金鋼,對於抗聯來說是太昂貴的奢侈品。至於進口的複合型橡膠更是彌足珍貴的東西。

在加上日軍只有普通的高碳鋼穿甲彈,至於歐洲戰場上已經普遍使用的鎢鉻穿甲彈這種高科技的玩意,以日本的冶金能力還生產不出來。更沒有什麼被帽穿甲彈,以及更加先進的空心聚能反坦克武器。

日軍使用的這種高碳鋼穿甲彈的穿甲能力雖說不是沒有,但是其穿甲的性能很差。使用鎳鉻合金鋼或是其他的合金鋼,製作各種反應裝甲有些過於浪費了。所以楊震在選擇反應裝甲種類的時候,只選擇了普通鍋爐鋼。

之間的填充材料,也選擇了普通的美國進口的索姆丁炸藥和普通的橡膠。但是裝甲製造成型的角度,以及安裝的部位卻是經過縝密計算的。別說日軍穿甲性能很差的五十七毫米短管榴彈炮,就是所謂的最新式四十七毫米坦克炮,在二百米之內也無法擊穿。

雖說對防護力的提高遠沒有後世各種合金鋼,或是陶瓷一類的複合鋼性能好,但是對付日軍的坦克以及反坦克火力是足夠了。經過改進後的T二六坦克在整體防護性能上,其炮塔和車體的正面防護力,已經基本上達到七十五毫米裝甲的水平。

在進行量產試驗的時候爲了檢測其性能,抗聯曾經使用過目前日軍裝備的所有七十五毫米野炮進行平射。還使用日軍九七式坦克上的五十七毫米榴彈炮,九五式輕型坦克的三十七毫米火炮多種坦克,以及日軍所有的反坦克武器進行射擊考驗。

同時還使用抗聯目前裝備的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二式火箭筒,目前還是儲備裝備的八二無後坐力炮、七式火箭筒,還有三十七毫米戰防炮,海拉爾一戰繳獲的蘇制四十五毫米戰防炮的多種直瞄射擊。

甚至就連蘇制八五高射炮都拉出來,對這種裝甲進行實驗射擊。在雖說性能與後世無法相比,但批量生產型經過周密計算的衝壓角度的防彈和避彈性能,甚至還超過了楊震預期的性能。這甚至是楊震這個設計者,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安裝了這些附加裝甲的T二六坦克,甚至可以抵禦住四百米外的,日軍目前反坦克性能最好,也是平射威力最大的九零式野炮的平射。要知道雖說日本人目前還沒有發現這種野炮的反坦克性能,而且也嫌這種野炮的價格太貴、質量也太重,裝備的數量不多。

但是就是這種野炮,卻是後來日軍手頭上可以使用的威力最大的反坦克武器。在一年後的太平洋戰場上,給美軍的坦克部隊造成的損失,遠在日軍的坦克部隊之上。能防禦住這種野炮四百米的平射,可見其性能的優異。

可以說T二六這款在蘇德戰場上,因爲裝甲過於薄弱而被稱之爲罐頭的坦克,在加裝了附加裝甲與爆炸反應裝甲後其基本的防護能力,已經超過蘇德戰場上的蘇軍T三四坦克七六型和德軍的四號坦克的防護能力。也就是說花了很小的代價,抗聯卻大幅度的提高了自己那些皮薄坦克的性能。

但這種裝甲一旦大幅度裝備部隊,也就意味着在戰場上隨時可能被日軍繳獲。這種構造簡單,但是卻相當有效的東西,一旦被日軍仿製會對抗聯形成相當的威脅。所以不僅在製造與生產的時候嚴格的保密,還制定了嚴格的使用計劃。

在戰場上一旦坦克被擊毀或是必須放棄的時候,這些附加裝甲必須在第一時間之內銷燬,或是引爆。就是防止這些構造簡單,卻是實用性極強,最關鍵的是造價低廉極容易大量生產的新式裝備落入日軍手中。

而且這些附加裝甲在生產之後,並不下發部隊。只有在上戰場之前,才能進行安裝。所以對於這種附加裝甲,日軍的情報機關並未有任何的察覺。再加上日軍穿甲彈的性能很是差勁,戰果爲零也就不足爲奇了。

雖說頭幾輪的炮擊,沒有取得任何的戰績。但是這位生駒林中佐,到底是日軍目前最優秀的坦克指揮官之一。在發覺自己的坦克炮無法擊穿抗聯的坦克後,他立即下達命令各車不準在做任何的短停射擊。全力向抗聯的坦克靠攏,儘可能的接近二百米的距離再開炮。

同時下令所有的裝備了五十七毫米火炮的九七式坦克,以及那四輛目前裝備了日軍之中威力最大的四十七毫米坦克炮的九七改式坦克,找出抗聯的指揮坦克,集中炮火打抗聯的指揮坦克。

在生駒林中佐看來,五百米的距離我無法擊穿你。但是二百米的距離,就算你的裝甲再厚,我的火炮就算在沒有用,但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吧。而且只要消滅了抗聯的指揮坦克,就算抗聯的坦克防禦能力再強,也會像一隻沒頭蒼蠅一樣被自己各個擊破。

按照生駒林中佐在諾門罕戰役時期的經驗來說,在這兩款坦克之中指揮坦克並不難找。受制於落後的電子工業,與無線電已經普及的德軍坦克相比。現在的蘇軍只有指揮坦克上,纔有無線通訊設備。而作爲蘇軍坦克指揮官坐騎的指揮坦克,無論哪一種炮塔上都安裝有與日軍坦克一向的巨大框型無線電天線。

只要在抗聯的坦克羣之中,找出裝備了這種框型天線的坦克,就是他們指揮官所乘坐的坦克。只要摧毀他們,自己還是有一定戰勝的機會。打蛇打頭,這是他生駒林中佐早在預想這場戰鬥的時候,就擬定好的戰術之一。

在諾門罕戰役之中,日軍就曾經採取過這樣的戰術,給蘇軍的坦克指揮官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和混亂。僅僅坦克旅長和參謀長,就被各擊斃一人。至於營連級軍官,陣亡的數量就更多了。

生駒林的這個計劃,要是對手換了無線電裝備落後的蘇軍自然還是一個不錯的計劃。但是對於這些坦克早就已經改裝了新式無線電系統,所有各級指揮員所乘坐的坦克那個巨大的框型無線電天線早就已經取消,改爲鞭式天線。

不僅所有坦克都安裝了無線電通訊系統,就連車內也安裝了車內通話系統。不僅指揮上方便多了,而且換了誰來只要是不瞭解內情的人,就算再給他一雙眼睛也找不出來那輛坦克是指揮坦克。

反倒是日軍自己的所有坦克,除了九七式坦克作爲日軍之中第一批普遍裝備了九四式四號丙型極超短波無線電臺之外。其餘的九五式輕型坦克,除了指揮車之外,一般的車輛根本就沒有配備任何通訊系統。

而日軍的坦克上的九四式四號丙型極超短波電臺,因爲並不是爲坦克專門設計的。製造電臺的電子管,根本無法承受坦克行進時候的劇烈顛簸,所以在理論上總是壞的。而且在坦克內嘈雜的環境之下,這些通訊距離不過一千米左右的電臺信號又不強,很難讓人聽清楚那邊說的什麼。

所以雖說配備了電臺,但日軍坦克之間的通訊能力並沒有得到完全的改善。除了指揮坦克上,因爲配備的是超短波無線電臺比較結實之外,其餘的坦克大部分還是依靠旗語來指揮以及調度。生駒林的這道命令,接收到的依舊還是配備了超短波電臺的指揮坦克。

雖說在指揮坦克的帶領之下,日軍的坦克加速向抗聯的坦克靠攏,試圖與抗聯的坦克打一場近戰。但是他們找出抗聯坦克羣中指揮車的努力,卻是歸於失敗。幾經努力,他們也沒有找到炮塔上有框型天線的車輛。

不僅生駒林先打指揮坦克的戰術意圖沒有實現,就連想要靠上去打近戰的戰術意圖,也被他的對手識破。他的對手,很明顯不太願意跟他打近戰。因爲這種近距離的坦克戰,就算你的裝甲經過改進,但也很難不受到損失。

百八十米的距離,就算日軍的坦克炮穿甲能力再差,但擊穿你的裝甲也沒有任何的問題。而且這麼近的距離,就算打不穿你的前裝甲,但是他可以繞道你的後邊在你最薄弱之處開炮。總之一句話,在這種近戰情況之下不受損失是不可能的。

別說現在的蘇制坦克,就是幾年後的整個二戰之中裝甲最厚的德國虎王坦克也不行。不過生駒林的打算是不錯,但是很明顯他的對手,並不打算付出這樣的代價,更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

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場上的兩個意外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些尷尬的設計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沒有弱點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六十二章 把不可能變爲可能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總攻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三十章 毀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