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

當西遼河北岸最後一聲槍聲落下之後,部署在西起寶龍山,東北至保康,南至西遼河北岸的巴彥塔拉戰場上的三千餘日軍,除了七十餘人被俘之外,自聯隊長以下全部陣亡。雖然攻勢被拖延住了腳步,但是經過苦戰陳翰章還是斬掉了川並密的一條臂膀。

在拿下西遼河北岸最後一個日軍據點巴彥塔拉之後,除了通遼正面的西遼河北岸,依靠南岸通遼縣城之內密集的炮火掩護,日軍還控制着一個不大的三角地帶作爲前哨陣地之外。整個西遼河北岸廣大區域,已經被抗聯全部收復。

在眼下十四師團只剩下兩個聯隊不到兵力的情況之下,想要將剩餘日軍調出工事羣或是兩個縣城外作戰,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下一步,這個十四師團還有可能將城外的兵力收縮回縣城。要想拿下這兩地,恐怕這巷戰是非打不可了。

在巴彥塔拉一戰結束之後,以十四師團現有的兵力還在想控制東起西遼河與東遼河交匯處,西至開魯新開河東岸廣大區域已經不可能。目前以十四師團的兵力,分別控制兩座縣城以及之間的公路,保證開魯與通遼兩個縣城形成一個整體防禦態勢,纔是最佳的選擇。

也就是說,部隊下一步面對的很有可能是龜縮在兩個縣城內不出的日軍。攻城與巷戰,已經是別無選擇了。除非陳翰章選擇繞開兩個縣城,調頭向東直插昌圖、康平或是向西進入阿魯科爾沁旗,與王光宇所部匯合。

並冒着在迂迴的時候被攔腰切斷,或是後方被徹底切斷,形成絕對孤軍作戰的風險,放過還有兩個步兵聯隊的十四師團。只是這樣雖說可以避免強攻兩個縣城,避免無辜百姓傷亡,但是卻是任何一個指揮員也不可能會去選擇的。

沉默良久,陳翰章最終還是下定了最後決心道:“還是按照我剛纔說的去做,無後坐力炮和十二毫米機槍要儘可能的下發到一線作戰連隊。在對付日軍永備工事的時候,除了爆破手段,要多利用火焰噴射器。”

“還有,將我們手頭現有的炸藥全部配發給部隊。告訴部隊多製作一些掃雷工具,還有在突破城牆的時候,儘可能的採取掘壕爆破的手段。在爆破的時候,要儘可能寬的炸開突破口。”

“老劉你將兩個師防化連所裝備的火焰噴射器,還是全部下發到主攻團,並想辦法調劑一批所需汽油。當時告訴部隊在進入兩個縣城之後,在武器的使用上一定要加註意,儘可能的避免傷亡到無辜的百姓。”

“尤其是在使用火焰噴射器和火炮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觀察。如果日軍工事內,有被利用作爲人質的中國百姓,絕對不允許動用。各團不是都有狙擊手連嗎?將狙擊手連全部打亂,以班爲建制配備到連一級的部隊。”

“要保證每個步兵排,至少有一名狙擊手。總部當初爲什麼爲每個團都培訓了狙擊手,不就是因爲前年作戰曾經遭遇過類似的情況。這個時候不用,還準備什麼時候使用?如果狙擊手不夠,就挑選一些槍法好的老兵,作爲神槍手採取冷槍的戰術專門配合部隊營救被困同胞。”

“還有命令部隊在作戰之中,對於繳獲的日軍武器裝備,尤其是炮兵裝備,一定要儘可能的利用。炮兵部隊要抽調出部分人員隨同步兵推進,以便對將繳獲的日軍火炮,就地轉爲我軍作戰支援火炮。”

說到這裡,陳翰章看了看面前的劉雁來與王均道:“我不是要與王光宇司令員那邊比什麼,更不是因爲我們這邊進展速度落後於林西戰場而有什麼想法。每個戰場所面臨的敵情與環境不同,進展的速度也自然不能不同。所以,這些並沒有什麼好攀比的。”

“林西戰場有林西戰場的特點,我們這裡有我們這裡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們這邊能不能儘快的拿下通遼和開魯兩個縣城,直接關係到總部戰略意圖的實現。甚至關係到此次會戰,能不能達到總部最初預想的目的。”

“最關鍵的是整個戰局的形勢變化,也逼着我們不能不加快速度。你們真的以爲三號發來的這封電報,就單純是催促我們加快速度?我們進展如此的緩慢,一號和三號會的確會因爲對全局的考慮而有些焦急,但是他們不會爲了某些原因而逼着我們加快速度。尤其是林西戰場那裡,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我們在一號和三號的指揮之下,作戰也不是一年了。你們什麼時候看到過一號和三號在已經明知道我們這裡遭遇到的情況,還不顧部隊死活的逼着我們死打硬拼?一號和三號,從來就不講那種死打硬拼的戰術。”

“三號這封電報,是在總部也還未準確的判明敵情變化的情況之下,變相提醒我們周邊的敵情即將會有重大變化。我們身邊可能圍攻上來的日軍兵力,恐怕要遠遠多於我們目前所看到的,以及已經暴露出來的。”

“如果我們在耽擱下去,不僅會影響到整個戰局的發展,就連我們自身都要陷入困境。我們目前所指揮的這支部隊,集中了大量的卡車和坦克裝甲車輛。而步兵也已經全部更換爲清一色的自動火器。”

“這些部隊每天油料的消耗,彈藥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在補給線越來越長,同時十八師團已經插向我們側後方向的情況之下,一旦補給線被切斷,自身攜帶彈藥和物資消耗餘燼,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

“對於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一號和三號還是很清楚的。我想在我們接到這封電報同時,總部肯定已經調整了部署。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快進度,以配合總部下一階段戰略意圖的展開。”

陳翰章將話說的可謂是相當透,這對於一向少言寡語的他來說還是很難得的。所以劉雁來儘管有些猶豫,最終還是按照他的意圖給各個部隊下達了命令。作爲老戰友,劉雁來知道陳翰章一旦下定決心,就是一號和三號親自來了,也不見得能讓他改變主意。

其實對於劉雁來來說,他現在依舊還有些的猶豫並非是因爲別的原因。他還是有些擔心部隊在攻城的過程之中,如果還是動用火炮以及火焰噴射器會給兩個縣城內的百姓帶來重大的傷亡。

在自己解釋之後劉雁來面上依舊錶露出來的猶豫,陳翰章看的很清楚,他也知道讓這位二路軍出身的老戰友猶豫的原因是什麼。但是對於眼下的陳翰章來說,卻是別無選擇。因爲他從郭邴勳發來的這封電報上感覺出來,此次會戰真正決戰的階段恐怕即將到來。

整個戰局形勢的發展與變化不會給自己留下太多,也不可能留給太多的時間,去選擇一個更加穩妥的解決辦法。只有儘快的拿下通遼和開魯,自己所部在下一步的決戰階段才能處於進退有餘的位置。所以儘管在不情願,也只能硬着頭皮打下去。

在劉雁來按照自己的思路,給各個部隊下達最新作戰命令之後。轉過身舉起望遠鏡,繼續觀察正在強渡西遼河的十八師渡河行動的陳翰章,儘管已經下定決心,但是心中卻只能搖頭感嘆此時只能全局爲重的自己,在這一戰之後會不會後悔。

因爲他知道,劉雁來的擔心很可能會變成現實。兩個面積不大,但是戰略位置卻相當重要的縣城內,更多的是自己的骨肉同胞。一炮下去傷亡更大的,都是那些連最簡易的防護工事都沒有的國人。

但無論前邊等待自己的是什麼,有一點陳翰章卻是清楚,自己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了。王光宇那邊爲了加快速度,將整個林西縣城幾乎夷爲平地。當初內心還有些暗自埋怨他,下手有些太狠了,但是現在看自己還是不如他。

有些事情是逼到眼前沒有辦法的辦法嗎,不是你想避免就能避免得了的。誰都不想讓自己的骨肉同胞,倒在自己的槍口之下。但是整個戰局的發展,卻由不得你有任何的心慈手軟。以日軍的快速反應能力,一旦猶豫倒黴的將會是自己。爲了整個戰局的發展,自己就算明知道里面是一個火坑,卻也得硬着頭皮往下跳。

這也許就是戰爭,一場逼着你明知道你會造成永遠的遺憾,但是卻仍然不得不去做的戰爭。而陳翰章更知道的是,如今自己眼前面臨的困境對於未來的戰鬥只能說是一個開頭而已。

隨着抗聯的日益壯大,城市攻堅戰是必不可免的。這種投鼠忌器的局面,現在的自己和王光宇遭遇只是一個開頭而已。隨着戰局的發展,抗聯今後的遭遇到的類似情況只能會更多。

這次奪取通遼和開魯一戰,也正好利用這個機會琢磨一下今後進行城市城市攻堅戰時,在遭遇到類似情況的戰術該如何的運用。此戰是一個考驗,但未嘗不是一個機會。如果能通過此戰解決在攻堅戰時,該如何避免誤傷,也許這一戰的結局不會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壞。

陳翰章調整部署,在從巴彥塔拉一線完全打開突破口之後,避開兩翼和外圍的日軍,直插縱深日軍核心地帶的開魯和通遼兩個縣城,並切斷開魯和通遼之間的鐵路聯繫。這一手,並未給日軍造成太多的麻煩。

因爲他在調整部署,他的對手川並密中將也在隨着戰局的變化,而不約而同的一樣在調整部署。面對着戰局的惡化,川並密中將反應相當的迅速。這一點,要比他的前任喜多誠一中將要快速的多。

正如陳翰章判斷的那樣,在巴彥塔拉一線守軍全軍覆滅,西遼河一線被全線突破之後,十四師團長川並密中將快速的調整了部署。在兵力已經出現不足的情況之下,十四師團主動放棄了外圍大部分的陣地。

除了留下三個步兵中隊以及輜重聯隊所有的能參戰人員,山野炮兵各一箇中隊,由第五十九步兵聯隊長江口八郎坐鎮指揮固守開魯至通遼公路,保證兩個縣城之間聯繫之外。將其餘的師團主力,全部收縮至通遼、開魯兩個縣城。

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三章 打着看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復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九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4)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一百二十四章東進(3)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坦克戰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場上的兩個意外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261章 思念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一百二十四章 醜話說到前面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須要下一些好餌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