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

而輕便的雙聯裝十四毫米高射機槍,火力射速極快的二十三毫米高炮。對空威力遠比他們裝備最普遍的馬克沁重機槍改裝成的高射機槍,威力要大的多。而且更比他們的三七高炮和八五高炮,要輕便的多。

最關鍵的是這兩種高射武器不僅威力大,而且輕便靈活,可以隨同野戰部隊就地在一線部署。可以有效的抵抗德軍的各式轟炸機,主要是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對蘇軍一線野戰部隊,尤其是裝甲和機械化部隊的威脅。

形勢不等人,眼下反坦克武器奇缺,高射炮也不充足的蘇聯人就算再硬氣,但是他也不得不考慮到西線的戰局。有了這個把握,蘇聯人恐怕眼下在談判桌上的硬氣,只是他們在硬撐着而已。隨着這幾天戰局將會持續惡化下去,蘇聯人低頭也就這一兩天的事情。

否則自己安排蘇聯代表團在談判之餘,參觀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新式彈藥試射,以及兩種高射武器平射威力幹嘛?要知道那些靶子,可都是用在林西運回的日軍坦克底盤爲基礎,完全按照德軍最新式的四號坦克炮塔的裝甲厚度佈置的。

爲了展示這兩種武器使用的,經過改進的新式穿甲彈。以及兩種高射武器,平射對付裝甲目標的威力,耗費的這兩輛日軍沒有炮塔的九七式坦克底盤和部分裝甲鋼板,還讓楊震心疼了好大一陣子。

這兩輛九七式坦克底盤和那些美國進口的裝甲鋼板,他原本可是用來與部隊目前手中九零式野炮,一同改裝爲自行火炮的。相對於日軍其他的八九式坦克、九五式坦克和九四式裝甲車,過於狹小的底盤,這些九七式坦克的底盤最好的。

而此次會戰,日軍參戰的九七式坦克數量本就不多。被擊毀的數量,再除去徹底擊毀,連一點回收價值都沒有的,剩餘的數量就更少。加在一起只有三十多輛,底盤完好的可以利用的。

儘管在被拉上試驗場之前,這些戰損日軍坦克底盤餓發動機,以及所有可以拆卸下去的零部件,都已經拆卸了下來。但是幾十枚的火箭彈,加上無後坐力炮彈下去。這兩輛坦克的底盤,基本上就全部報廢,根本就無法再利用。

只是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俗語,楊震還是很清楚的。爲了讓蘇聯人儘快的上鉤,楊震這次也就豁出來了。沒辦法不下點狠功夫,蘇聯人那裡會入套?蘇聯人不入套,自己還拿什麼做本錢?

不僅僅是蘇軍最急需的這兩種反坦克武器,對於蘇聯代表團進行了展示。還有十四毫米高射機槍和雙二十三高射炮各種性能也向蘇聯代表團,也進行了各種的展示。在展示的時候,蘇聯代表團之中兩個蘇軍中將看的異常仔細。

用陪同參觀的李延平的話來說,那兩個蘇軍中將看着這兩種武器,眼神幾乎都冒光了。自己親眼所見,總比原來只是在抗聯的紀錄片之中走馬觀花,以及遠東軍區的報告中見到這兩種武器要詳細的多。對於這幾種武器裝備的威力,也看的更清楚一些。

在參觀完成之後的當天,蘇聯代表團便緊急動用一架飛機,將同時拍攝的電影膠帶,以及每樣武器的三套實物立即空運回國。而且這些武器以及少部分彈藥,根本就沒有在遠東軍區做任何的停留,直接被拉回莫斯科。

等到楊震參與到談判之中的時候,他們的談判對手等級升了數倍。從原來的以遠東軍區爲主,莫斯科爲輔的構成,一下子做了一個顛倒。直接換成了蘇聯總軍械部的一個上將,總參謀部和總後勤部各一箇中將。原來作爲談判主力的遠東軍區那兩個中將,則成爲了配角。

如果不是戰局不利,在持續的惡化。需要那些老帥在前方督戰或是指揮作戰,莫斯科甚至還準備派出一位副國防人民委員過來與抗聯談判。不過雖說那位副國防人民委員最終沒有能夠成行,但是眼下的談判等級,也比原來要高了許多。

在這幾位大神抵達哈爾濱的當天,抗聯破譯的蘇聯談判代表團與莫斯科之間的無線電聯繫,也掌握到莫斯科嚴令代表團,務必要搞到這兩種武器的實物和全部的生產技術。如果蘇聯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可以換取抗聯提供一部分現貨,那麼有多少就要多少。

自從通信部擴編,並設立了大量監聽站之後,楊震不僅對日軍的無線電進行監聽,對蘇聯遠東軍區與莫斯科的聯繫也在同時進行密切的監聽。而且在破譯蘇軍電報的時候,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雖說不像對日軍無線電破譯,下的那麼大的功夫。但是蘇軍的密碼體系,也要比日軍差很多。其密碼編成,遠不如日軍的密碼編成那麼複雜,而且也不注意更換密碼。其密碼使用時間,往往都很長。

而且抗聯手中還有當初一個想要叛逃關東軍,半路卻被抗聯截獲的一個內務部上校隨身攜帶的全部蘇軍密碼本。這位蘇軍上校在秘密被處決之後,他隨身攜帶的密碼本,也就落到了抗聯的手中。

隨後蘇軍雖說緊急更換了遠東軍區的所有通信聯絡的密碼,但是這些密碼編成的方式卻沒有進行改變。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的改進。使用那位內務部上校隨身攜帶的密碼本,破譯蘇軍的無線電報並不是太困難,而且要比破譯日軍的密碼容易的多。

此次對蘇談判,蘇聯代表團與莫斯科和遠東軍區之間的聯繫,更是抗聯監聽的重中之重。爲了監聽蘇聯人的無線電通信聯絡,抗聯準備了五部大功率的電臺。抽調了十餘名最好通信參謀,對其無線電通信進行破譯。

在蘇聯代表團抵達哈爾濱第三天,其與遠東軍區的聯絡密碼就被破譯。第五天,其與莫斯科無線電聯絡的密碼也被破譯出來大半。而蘇聯談判代表團,也許因爲對抗聯的技術能力,從骨子裡面就看不起。自從進入抗聯根據地之後,其攜帶密碼就沒有更換過。

眼下的蘇聯代表團此次談判對於抗聯來說,基本上已經是無密可保。除非他們不與莫斯科和遠東軍區,進行任何無線電聯繫。否則按照蘇聯人密碼編成,即便是更換密碼,也是有矩可循的慣例,破譯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也正是有了這些,楊震纔有這麼充足的底氣敢拍着胸口做出這個保證。當然這件事情,即便是對於抗聯來說,也是絕密之中的絕密。除了參與的人員之外,只有楊震、李延平與郭邴勳三個人知道。

其餘的人別說一般的高級幹部,就連東北局都不清楚。而在眼下,更不能讓這二位老帥知道。這要是傳到中央的耳朵裡面去,恐怕不一定會惹出什麼事端來。畢竟那可是老大哥,你這麼做等於在老虎屁股上拔毛。

不過雖說沒有解釋自己爲什麼底氣這麼充足,但是有些事情楊震還是要解釋的。尤其是自己爲何堅持要蘇聯人,提供這三種新式武器的生產製造技術以及圖紙。至少要把兩位老帥的注意力轉移過來,別讓兩位老帥在注意力放在自己爲何這麼有底氣保證的事情。

想了想楊震道:“兩位老首長,不是我楊震非要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非要逼着蘇聯人拿着他們的現役裝備來交換。因爲我們現在缺乏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同時也缺乏中型口徑的直瞄火炮。”

“原有的波蘭仿製的奧匈式一百毫米火炮,因爲數量與質量的原因,已經遠遠無法滿足需要,更是已經無法承擔高強度的使用。繳獲的日製九一式一零五榴彈炮的數量,遠遠無法滿足需要,這還不包括大批已經到了使用壽命的七五口徑火炮。”

“不僅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數量不足,我們現在也嚴重的缺乏,有反坦克功能的遠射程直瞄火炮。大部分的日製野炮,因爲缺乏相對應的炮彈,或是整體設計的原因,根本就無法作爲反坦克直瞄火炮使用。”

“而按照我們的計劃,挺進軍在此次的休整之中,在炮兵的配備數量上,要達到與抗聯相同的標準。團配備步兵炮和迫擊炮,以及輕型的反坦克速射炮,各旅至少要有一個十八門制的山野炮。除了縱隊原有的野炮營升級爲炮兵團之外,還要組建部分直屬炮兵團。”

“按照這個計劃,我們只能將目前所有的庫存全部拿出來,也只能部分的滿足需要以及補充之前的戰損。大口徑的火炮數量倒是還勉強夠用,但是缺乏一百毫米以上到一百五十毫米之間的火炮,以及中口徑的直瞄火炮。”

“而且對於我們來說,現在不僅僅是抗聯和挺進軍急需炮兵裝備補充。還有關內各個戰區的部隊,都在等着裝備。老首長,全軍都是一盤棋。我們不能自己飛機、坦克、重炮數量齊全,但是兄弟部隊卻是破破爛爛的。”

“兩位老首長,我說的是全軍。包括山東、陝甘寧、晉綏、華中、華東的各部,都包括在內。而你們計算一下,連同華東的新四軍按照我們的標準換裝,需要多少火炮才能滿足需要?”

“最關鍵的是藉機形成我們自己的火炮製造工業,以及引進蘇聯最新式的坦克技術,形成我們自己的火炮、坦克的設計製造能力。戰爭期間,我們可以指望美國人的援助。但是我們不能將所有的希望和未來的希望,都放在美國人的身上。”

“相對於亞洲戰場,美國人更看重的是歐洲戰場。否則也不會在蘇德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反應的如此迅速。馬上就公開宣佈,將蘇聯列入租借法案的名單之內。而且在上個月,派遣軍事代表團秘密的訪問蘇聯,與蘇聯人就援助問題進行談判。”

“這樣輪到亞洲戰場上的物資,數量就已經不多。在還要援助國民政府的情況之下,到我們這裡還剩下多少物資?而裝備,在美日真正開戰,美軍大量擴充,以及同樣需要大量援助英國和蘇聯人的情況之下,到我們這裡恐怕就是杯水車薪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意外是陰謀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四十八章 楊震曖昧的態度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一百二十四章東進(3)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四百零九章 只能給你們一個小時第一百二十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五十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應該出現的麻煩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