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

而且現在按照抗聯的態勢來看,如果給部隊統一武器制式和彈藥口徑,估計還是以日械爲主。他們自己不生產七九口徑的武器,日軍也不裝備,想給挺進軍全部換裝爲七九口徑的武器,自然也沒有地方淘換去。楊震和自己商議,只不過是說說而已。

對於挺進軍的幹部戰士來說,日式三八步槍並不是很受歡迎。主要是其使用的六五步槍彈威力,受到的非議太多。有的幹部發牢騷,繳獲的日式步槍雖說射程遠、精度高,工藝尤其精湛,比漢陽造要好的多。

但就是這子彈殺傷力太小了。用這槍打了鬼子,沒有兩天鬼子又回來了。自己的幹部戰士負傷,沒有兩天就活蹦亂跳。想趁着負傷多吃幾天傷員的小竈,改善一下伙食,都不給多少機會。

要知道在艱苦的十八集團軍部隊之中,只有傷病員的伙食好一點。就是高級指揮員,能吃上真正的小竈機會都不多。除了部隊打了勝仗,有繳獲才能改善一下伙食。平時所謂的小竈,最多也就是油多一點點。至於肉,和下面的部隊一樣都是稀罕物,平時很少吃到。

被三八大蓋的子彈命中,只要不是致命部位,基本上在自己衛生隊就解決了。用下面戰士的話來說,想去醫院解解饞都沒有機會。對於土八路來說,三八式步槍是一款好槍。那都好,沒有子彈了,插上刺刀拼刺刀也比德式步槍長的多,可就是這個子彈的殺傷力太弱了。

雖說誰也不願意負傷,可戰場上誰能保證自己不受傷。可一樣都是負傷,那麼能借此機會改善一下因爲長期缺油少鹽,肚子裡面少油水的境況也是不錯的。可如果被三八步槍打中了,一樣是負傷,基本上輪不到去醫院。

當然這只不過是玩笑話,即便是這玩意一槍倆眼,也沒有人願意爲了改善伙食,去有意識的捱上這一槍。可一旦負傷了能混到去上級醫院治療,總歸還是能改善一下,解解饞不是嗎?

其實三八步槍使用的有阪步槍彈,威力並沒有那麼小。只不過在近距離作戰時,因爲穿透力過強而使得彈道過於平直。在幾十米內被命中,子彈基本上在人體內不會翻滾,不會變形造成的創口就小。

要是換了關內部隊土造的這款子彈,一樣是六五口徑,卻因爲質量太差的原因,基本上沒有不變形的。雖說毛病多多,可在近距離上只要命中,這一發子彈從正面進去,出來的時候基本上是連皮帶肉帶走一大塊,威力反倒比原裝子彈大的多。

眼下部隊使用抗聯發過來的原裝子彈,或是仿造的性能與日製子彈相差無幾的彈藥,這又出現了一槍倆眼的局面,部隊上下多少有些不滿意。此次熱河作戰,與反掃蕩的時候作戰不一樣。

你命中一個日軍好幾槍,可人家還是活蹦亂跳的,根本不影響衝鋒,這不能不說很讓人憋氣。雖說誰都不願意用自己復裝的彈藥,那玩意質量差點歸差點,打出去彈道基本上很難保持一致。射程稍遠就亂飛,精度也太差。

可在近戰的時候,總比這一槍倆眼威力要的多。捱上一發非死即殘,基本上失去戰鬥力,其威力甚至與六五子彈口徑大的多的七九子彈威力相差無幾。對日軍的致死率,要比原裝子彈好的多。質量不好,在近戰時候也就不是缺點了,反倒成爲一大優點。

其實所謂三八式步槍子彈威力小的非議,與八路軍的作戰模式有很大關係。因爲缺少壓制火力和彈藥不足,近戰是八路軍的首選作戰模式。而三八式步槍使用的有阪步槍彈,因爲過於講究遠射程的精度,是距離越遠威力越大。

越近則彈道越是平直,穿透力也就越大,也就造成了一槍兩眼的結果。要是作戰距離在二百米左右,這種子彈的威力才真正的展現出來。在二百米開外到四百米的距離,你捱上這種子彈一下試試?絕對不是什麼舒服的事情。

五十米到一百米的設伏距離,打一個排槍之後上刺刀衝鋒。三八式子彈的威力還沒有來的及發揮,這子彈就穿身而過,自然是起不到太大殺傷作用。如果不是伏擊戰,打一場暴露在日軍射線範圍之內的攻堅戰,這六五子彈的威力完全展現出來,結果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關家腦一戰,日軍不過不到一個大隊的兵力,依託有力地形頑抗,使得攻擊部隊在二百米的距離發動攻擊。一場戰鬥下來,那麼大的傷亡數字都是空襲和機槍造成的?不是大多數還是步槍造成的。

但長期的觀點形成,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改變。部隊因爲長期的缺槍少彈,近戰已經成爲習慣。即便眼下裝備和彈藥已經得到改善,這個觀念一下子也很難改正過來。三八步槍子彈威力小,在很多幹部之中也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再加上日械的一些固有缺點,更是加重了部隊的不喜愛。

對日械中的輕機槍,部隊意見尤其大。歪把子機槍遠射的準確率的確是高,從這一點上看也是一挺好槍。但是這供彈系統故障太高,需要不斷的給子彈刷油不說,只要進點泥土就卡殼。這在到處子彈橫飛的戰場上,根本就不可能避免一點泥土沒有。

而且漏斗式供彈器太過於嬌嫩,只要一個零件被打壞,整個機槍就基本上報廢。如果天氣太冷,還得防止油壺裡面的油別和子彈凍一起去。在不戰鬥的情況之下,還得把油壺裡面的槍油給弄出來,槍裡面也不能裝子彈,否則你就遭罪去吧。

同時沒有更換槍管的能力,最多也就打出三五百發子彈之後,必須停止射擊以冷卻槍管。這個毛病,對長期習慣以輕機槍爲主要壓制火力的關內部隊來說,缺點也是最致命的。本身機槍就少,又是主要壓制火力,一旦在戰場上缺席,很容易誤事的。

日製歪把子輕機槍那個漏斗式供彈機構,對保養也有些要求太高了,不如捷克造插彈匣簡單。戰鬥前需要精心保養,戰鬥中也要注意千萬別進去泥土,還得別忘了給子彈塗油。這些毛病即便對於訓練有素的日軍也很容易造成手忙腳亂,更別提關內部隊了。

以挺進軍的維修和保養能力來說,這種武器實在有些複雜。而且日軍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機槍雖說都是六五口徑,卻是兩種不同的彈藥。雖說在特殊情況之下,也可以使用步槍彈,但是對槍的本身傷害很大。尤其是長時間使用,很容易將膛線磨光。

這兩種外形相同,只是裝藥量不同以及彈殼的質量不同的彈藥,對於文化程度比較低的挺進軍來說,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九二式重機槍,也實在太笨重。幾十公斤的重量,對於部隊來說負擔很大。

如果說部隊對三八式步槍的意見,還不算太多的話。從關內開始,部隊對歪把子的意見就很多。只要能弄到捷克式的部隊,歪把子一般都沒有人愛要。只不過當時缺乏武器,搞到什麼部隊就用什麼,大家都沒有了挑選餘地。

儘管不太喜歡,但也將就着用而已。不管怎麼說這玩意毛病再多,總比沒有強吧。那時部隊裝備奇缺,能有一挺歪把子就是難得了。而且之前部隊彈藥不足,多是以伏擊戰爲主,攻堅作戰和陣地戰打的不多。

基本上沒有一挺機槍一口氣不停的打上幾百發子彈的時候。歪把子不能換槍管的毛病,也就不算什麼要大的毛病,主要意見都是集中在這種機槍最脆弱的供彈具上。況且這種機槍關鍵時候,能使用步槍彈的優勢,對於缺乏彈藥的關內部隊也很重要。

如果說之前部隊主要是對這挺機槍太嬌貴,而意見多多的話。那麼此次熱河會戰,因爲彈藥充足,這挺機槍打連發之後容易過熱的毛病就顯露無疑,這也是部隊不愛要這種機槍的主要原因。

換裝了挺進軍提供的武器,原來缺乏武器的局面已經得到了根本的緩解之後,挺進軍各部也冷靜了下來,能正確的看待手中武器裝備的問題了。不再是得到一支三八式就欣喜若狂的部隊,對日製裝備也開始挑剔了。

此次換裝之前,很多部隊就打報告要求留用捷克式輕機槍,而不用抗聯轉過來的歪把子機槍。哪怕是子彈少一些,也寧願用捷克式,也不用這種太嬌貴的機槍。在關內的時候,只要能搞到捷克式,都將歪把子轉交給地方部隊。現在有了武器來源渠道,就更不愛用了。

相對於日式裝備來說,部隊更願意使用抗聯提供的波蘭制的七九口徑武器。這些武器做工精細,質量不次於日本武器,威力又遠比日製武器要大。

除了抗聯自己製造的衝鋒槍,相當的受歡迎之外。這些波蘭造的七九步槍和仿造的勃朗寧輕機槍,不次於在部隊之中最受歡迎的捷克步槍和捷克式輕機槍。

熱河一戰過後裝備日械的部隊,很多打報告要求爲自己部隊也更換波蘭造的裝備。尤其是其實性能並不比歪把子好太多,但是堅固可靠,沒有使用歪把子那麼多麻煩,外加還不挑子彈的波蘭造勃朗寧機槍。

下面打報告的理由很充足,這種機槍毛病太多,很關鍵時候影響作戰使用。可司令員心裡明白,如果有充足的波蘭造武器,抗聯早就轉了過來。又何必在空運到關內的武器,分爲兩個口徑的。他們要是有,直接在關內就更換豈不是更好?

波蘭造的那些輕武器質量是好,威力也比日式武器要大的多,可不是沒有來源嗎。與日軍作戰,使用相同口徑的武器,在戰場上可以直接使用繳獲的日軍彈藥。這在戰場上,可以減少後勤方面的負擔。

儘管部隊的這種多少有些不符合實際的要求,兩位老帥都進行了相當嚴厲的批評,批評下面的部隊挑肥揀瘦。才吃了幾天的飽飯,就忘記了之前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了。不管什麼武器,只要能殺敵就是好武器。

甚至政委用忘本這個相當重的詞,來批評下邊要求換裝的部隊。但是部隊只要有挑選餘地,彈藥來源有保證的情況之下不愛用日械,也別是不愛用歪把子機槍,這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買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準備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二十二章 倒計時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窩孵蛋(2)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